第238章 爭執不下

“陛下,瓊州那裡可是荒蠻之地,瘴氣橫行,蠻夷遍地。?<[<〔<】陛下乃是萬金之軀,萬一有佯,讓臣等怎能擔當的起。”皇帝再小他也是皇帝,在衆臣面前也不敢造次,和聲解釋道,“占城卻不同,其乃是我朝屬國,歷年來都按期朝貢,甚爲恭順,陛下前去他們也定會誠心接納的。且占城有兵數十萬,不懼韃子,來日助我們復國。”

“是啊,陛下,瓊州孤懸海外,地狹人稀,有口不過二十餘萬,朝廷現有軍民數十萬,到了那裡如何安置,糧餉也難供給,彈丸之地是容不下朝廷的。”張世傑也附和道。他清楚殿下的家底,不過是諸軍清減下來的老弱病殘和些新附的義勇,戰船也是淘汰下來的民船。如今號稱有兵數萬、戰船千艘純粹的虛張聲勢,騙騙陛下這個孩子和朝中那些不知兵的書生們罷了,反正打死他也是不信的。

而瓊州那地方吃糧都要靠廣西諸州接濟,窮得叮噹響。且俚人一直也不消停,動輒攻州掠府,只怕以殿下那小孩子的能力連那些烏合之衆吃飯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兵能練成什麼樣也可想而知。而他們打着勤王的旗號要來,恐怕是其手下的那幫人給衛王出得主意,想借此歸朝或是敲詐點糧餉是真,指望他們救護朝廷,豈不是玩笑。

趙昺要是在場,聽了這兩位對自己、對瓊州的看法,肯定是要大罵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心也放到肚子裡了,不用爲如何取捨而鬱悶不已啦!“哇……”小皇帝聽了卻當了真,癟癟嘴大哭起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五哥兒在那裡豈不受苦,恐怕肉也難得吃上了。太后,快召他回來吧!”

“陛下,殿上哭泣豈是君王所爲,衛王之事自有衆卿計議!”簾後的太后顯然對兒子如此脆弱不滿,慍怒道。

“可……可五哥兒怎麼辦?”小皇帝擡手抹了把眼淚,止住哭聲,但依然不忘自己的難弟,抽噎着道。

“陛下不要難過,衛王聰明伶俐,手下又有能臣猛將輔佐,他去瓊州時已經使人籌措了大批糧餉,斷不會餓着的,且那裡也有田地出產稻米,每年可收三季,陛下去了也餓不到的。”江萬載急忙起身勸慰道。

“陛下,衛王很能幹的,他整肅瓊州吏治已將一衆不得力的官員全部撤換,並安撫俚人,現在那裡已然氣象一新。且麾下諸軍經過補充整訓也頗有戰力,還收復了高、化、雷三州之地,去了定能保陛下週全的。”劉黻又進言道。

“母后,那我們便去五哥兒那裡吧!”小皇帝聽了又露出欣喜之色,扭臉對簾後的太后道。

“陛下倦了,請到後宮中歇息吧!”楊太后沉聲說道。

“恭送陛下!”幾個人趕緊施禮,而小皇帝顯然對朝會也沒啥興趣,只是關心能否去找兄弟玩耍,可沒等到結果便被母后給趕走了,難免悶悶不樂,嘟着嘴跟着內侍離座向後走去。

“這又是怎麼回事?”6秀夫已看出殿帥和劉黻是站在一邊的,力主前往瓊州與衛王會合;陳宜中和張世傑卻不願前往瓊州,但兩人也有分歧。陳宜中要去占城,而張世傑卻想等等,依然想在沿海尋找存身之地。可讓他糊塗的是兩撥人對瓊州的描述大相徑庭,不過他卻傾向於陳、張的說法,他不相信衛王小小年紀能在不足一年的時間中改變瓊州形勢,把一支烏合之衆打造成精銳之師,眼前這位比殿下還要大上兩歲,卻還喜怒無常,不喑世事。

“衆卿以爲前往占城是否可行?”送陛下離開後,太后又問道,低沉的聲音中滿滿的都是惶恐和無奈,可大家也聽出太后如此問已然否決了前往瓊州的可能。

“太后,臣以爲前往占城避難乃爲上策!”陳宜中再次強調道。

“太后,臣以爲前往實乃不智,朝廷一旦遠離兵員無法補充,糧餉也要依靠占城,必然事事被其擎肘!”張世傑立刻反駁道、

“張大人,占城乃我朝屬國,聖駕移於其處,正是他們的榮耀,供養是其本分,其又怎敢放肆!”陳宜中冷笑着道。

“陳相,前往占城卻非聖駕一行,而是二十餘萬軍民,若是你爲占城國主會做何想?”劉黻出言反問道。

“這……劉大人,難道你就忍心看陛下與太后漂流於海上,坐視我大宋亡國嗎?我如此也是爲保存國脈,待機復國。”劉黻的話可謂一針見血,想想國中一下涌入他國二十萬大軍,這足以改變其國內形勢,弄不好便會被鴆佔鵲巢,誰也不會、也不敢接納的。再有人家本來好好的稱王,你等於又多了個太上皇,平白無故多個爹誰高興啊!不過陳宜中也算機敏,立刻改爲以情動人。

“陳相可想過,韃子勢大,復國豈是一朝一夕可成。朝廷長寄居占城,國內百姓便會以爲國已無主,漸忘我朝不死復國。而占城國主定然不喜,其必設法勾結韃子借其力對付我們,屆時豈不將陛下和太后至於死地!”劉黻又言道。

“劉大人所言一切皆是獨自猜度,你未去過占城,又怎知其會背叛我朝,又怎知其不肯出兵助我?”陳宜中也有些急了,詭辯道。

“陳相飽讀經史,應知唐爲平安史之亂,借兵回紇致中原動亂不已;石敬瑭爲阻後唐借兵於契丹,不惜自降身份稱子,爲世人所唾棄。而占城對我朝一直有覬覦之心,借其兵怕是前門驅狼後門進虎之策。”劉黻毫不客氣地摘指陳宜中欲移駕占城的不妥之處。

“劉大人,世人皆知你與衛王有半師之誼,其又救你性命,便一力要朝廷前往瓊州,你安的什麼心,難道真當本相不知嗎?”陳宜中惱羞成怒地道。

“太后,臣與衛王有舊不假,但請太后和陛下前往瓊州乃是出於公心,絕無它意!”劉黻聽了大驚,急忙奏道。心中大罵陳宜中真夠狠,自己只是阻其前往占城,他便說自己欲勾結衛王謀反,這是往死了整啊……

第224章 提個醒兒第986章 還可如此玩第384章 自作孽第307章 如何留人第722章 開火第411章 對決(三)第991章 並非不可第1295章 你想多了第641章 出宮第067章 散財第927章 反思第1076章 勇者不得獨進第453章 當然算了第1455章 諸事速決第1228章 搶奪先機第1126章 危在旦夕第1089章 計議第1112章 南渡第770章 懾敵第571章 辨人第116章 心傷第1028章 倒打一耙第1272章 說易行難第404章 再等等第929章 危機不斷第195章 假鈔第1384章 江上遇刺第819章 攤牌第1035章 時代抉擇第788章 態度第905章 先治軍第199章 潛移默化第1381章 基本同意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486章 飽和攻擊第079章 要官第918章 各有不同第379章 化解第044章 濫好人第233章 心意第246章 或有不測第314章 憤然第1051章 北伐也要算賬第137章 只取一文第1367章 一團亂麻第357章 根源第1065章 戰略調整第1352章 揭幕之戰第1293章 因事施策第1407章 近鄉情怯第1062章 闖灘(四)第1018章 另有它用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1047章 假戲真做第379章 化解第438章 發難第599章 驅逐第1208章 事無萬全第898章 情何以堪第469章 非利不動第1122章 煩惱事兒第829章 權當未見第691章 弄死他第651章 一難又一難第1370章 不辨不明第935章 傷腦筋第862章 別有深意第728章 伏擊第1060章 闖灘(二)第1270章 必須懲治第1046章 兵不厭詐第781章 飛蛾投火第1130章 一馬當先第1315章 大驚小怪第631章 籌劃新軍第253章 心難平第1058章 危在旦夕第1214章 喜憂參半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1022章 猝不及防第721章 激戰第1357章 攻難守易第1324章 金城湯池第1090章 孤注一擲第265章 陷陣第265章 陷陣第665章 各有所求第360章 實力相若第671章 孰是孰非第1292章 完美方案第090章 整編(二)第1034章 以史爲鑑第080章 人心難測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508章 來得正好第643章 手段第1414章 高麗三寶第336章 棄子第908章 主因
第224章 提個醒兒第986章 還可如此玩第384章 自作孽第307章 如何留人第722章 開火第411章 對決(三)第991章 並非不可第1295章 你想多了第641章 出宮第067章 散財第927章 反思第1076章 勇者不得獨進第453章 當然算了第1455章 諸事速決第1228章 搶奪先機第1126章 危在旦夕第1089章 計議第1112章 南渡第770章 懾敵第571章 辨人第116章 心傷第1028章 倒打一耙第1272章 說易行難第404章 再等等第929章 危機不斷第195章 假鈔第1384章 江上遇刺第819章 攤牌第1035章 時代抉擇第788章 態度第905章 先治軍第199章 潛移默化第1381章 基本同意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486章 飽和攻擊第079章 要官第918章 各有不同第379章 化解第044章 濫好人第233章 心意第246章 或有不測第314章 憤然第1051章 北伐也要算賬第137章 只取一文第1367章 一團亂麻第357章 根源第1065章 戰略調整第1352章 揭幕之戰第1293章 因事施策第1407章 近鄉情怯第1062章 闖灘(四)第1018章 另有它用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1047章 假戲真做第379章 化解第438章 發難第599章 驅逐第1208章 事無萬全第898章 情何以堪第469章 非利不動第1122章 煩惱事兒第829章 權當未見第691章 弄死他第651章 一難又一難第1370章 不辨不明第935章 傷腦筋第862章 別有深意第728章 伏擊第1060章 闖灘(二)第1270章 必須懲治第1046章 兵不厭詐第781章 飛蛾投火第1130章 一馬當先第1315章 大驚小怪第631章 籌劃新軍第253章 心難平第1058章 危在旦夕第1214章 喜憂參半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1022章 猝不及防第721章 激戰第1357章 攻難守易第1324章 金城湯池第1090章 孤注一擲第265章 陷陣第265章 陷陣第665章 各有所求第360章 實力相若第671章 孰是孰非第1292章 完美方案第090章 整編(二)第1034章 以史爲鑑第080章 人心難測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508章 來得正好第643章 手段第1414章 高麗三寶第336章 棄子第908章 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