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本錢

隨着雙方矛盾的加深,爲了各自的利益武裝衝突是必然的結果。從軍事上說,鹽梟武裝都是步軍爲主,作戰形式也傾向於憑險固守,從而給敵軍慢慢調兵遣將的機會,結局往往是兵敗身死。可隨着行朝介入的加深,尤其是派遣的軍事人員增多,戰鬥力增強的同時,戰術也做出了改變。

對於鄉間的民團和縣裡的地方衙役,鹽梟武裝自然不再放在眼裡,爭奪也從暗地轉向公開,元政府派遣的鄉董、里正和色目人甲主根本不是對手,無力抵擋,不是被殺就是逃遁,他們又迅速接管了鄉間的政權,填補了基層的權力真空。

大規模的鄉亂自然會引起蒙元官府的反撲,他們派軍討伐。而鹽梟武裝則不再被動防守,他們利用山高林密,水網縱橫的地形,自己熟悉地理的優勢,完全放棄了從前的做法,販賣私鹽豐厚的利潤,使得他們大量配備船隻和馱畜,可以利用這些工具迅速轉變成一支以流動作戰爲主的隊伍。

在水網地帶,利用漁船、舢板,甚至是浮盆進行機動,往往等敵軍追來時,他們已經轉移到對岸,或是順流而下,脫離了其的追擊。而在相對平坦的區域,鹽梟武裝利用自己隊伍中馱畜較多的優勢,無論是馬、騾子、還是驢子,他們都充分的利用,所有人都配上牲口行動,緊缺時一匹馬上甚至兩人同騎實現機動作戰。

鹽梟武裝本來做的就是偷偷摸摸的買賣,不僅要避開卡口,還要躲避稽查隊伍,因而再沒有比他們熟悉當地的地理了,可以說每條小路,每個河汊都爛熟於心。而且還在鄉間擁有大量潛在支持者,不斷爲他們提供情報和後勤方面的支持。如此一來,他們可以每天奔跑上百里,等到發現敵軍疲憊,或者因爲追擊而分散時,鹽梟武裝則再集中一擊給予敵軍致命的打擊。

蒙元江西宣慰使完者都曾親率一個萬人隊進剿,其領兵在三個月之間追逐鹽梟武裝,行程達數千裡,期間累死病死數百人,蒙古騎兵們有時每天奔馳百里,常常一整天吃不了一頓飯,其本人常常持續十幾天不下馬,累到舉不起手來,需要用布帶子把肩膀系在繮繩上才能前進。需要休息的時候也不找牀,而是下馬找個地方喝口燒酒緩過勁來繼續追趕。

但即使是這樣,蒙古騎兵仍然絕望的發現,敵軍始終在前面。而當對手主動停下來等他們時,往往已經是養精蓄銳,列陣完畢準備廝殺了。熟悉歷史的人很清楚,這非常類似於草原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軍隊作時處於劣勢時的戰法。諷刺的是,面對這種和自己老祖宗很相似的戰法,完者都卻拿不出什麼辦法來。

完者都能坐到宣慰使的位置上,說明其絕對不是個笨蛋,且其身經百戰,作戰英勇,常常身先士卒等諸多優點,但是仍然不能剿滅鹽梟武裝,反而是損兵折將鎩羽而歸。事實上他遇到的困境,是古往今來一切正規軍都很頭疼的問題:游擊戰。

軍事上的勝利,使得鹽梟武裝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大,而趙昺適時的派出軍政官員予以整合,甚至多次派兵直接支援他們作戰,從而將各股力量經過招撫、整訓、過濾變成朝廷的武裝,建立起根據地。通過這種成功的模式現在已經成立了懷恩、威勝、懷德、雄勝和懷勇五支軍隊,各軍兵力多少不一,多者七、八萬,少者二、三萬,此外還有些不在編制的獨立武裝,總兵力近二十萬,至於民間支持者有多少,誰也說不清,也許比百萬更多。

蒙元官軍在屢次征剿失敗後,也逐漸採取守勢,將兵力集中於州府周邊,鄉野邊遠地帶已經無法實施有效管理。而宋軍在鞏固根據地的同時,各軍還向周邊發展,形成了大片的灰色地帶,那些管理鄉間的基層官員也不敢再肆意所爲。一方面,他們時刻害怕王師回來拉清單,所以做事時,大都會留點後路的。另一方面,他們與當地老百姓,也算鄉里鄉親的,所以做事也有點譜。

更主要的是,迫於老百姓的集體壓力,他們也會和韃子適當討價還價。而且理由也是現成的,也是一抓一大把;而且韃子也得點頭稱是。總而言之,我們大家都也想協助大汗共建樂土。問題是總得表現出一些弔民伐罪、救民於水火樣的王者之師形象吧。總而言之,爲了讓我們更好的爲你們效力,也應該給我們臉上貼點金吧。否則,我們成了人人喊打的狗漢奸,以後還怎麼在道上混呢?還怎麼爲大金國效力呢?

再說了,朝廷每年要收取稅賦的,如果你們往來征戰把這裡弄成了廢墟,把人們弄得一心要抵抗到底,以後不要說每年收取大量的稅賦了,可能還需要投入無窮無盡的維穩費、軍費。這筆賬,都是明白人,總能算清楚吧?總的來說,韃子也是有政治頭腦的人,尤其是那些上層人物,他們更有政治頭腦,事情搞得太大了對自己並沒有好處。所以他們自然也會尊重漢奸們提出的相關要求,如此各方也心照不宣,達成了微妙的平衡。

對於各個根據地趙昺給予了大力支持,除了每年撥給大量的鹽用於解決各根據地開支外,還支援了大量的武器甲仗。不過多是各軍換裝下來的冷兵器及繳獲蒙軍的兵器,火器也只有一些中、輕型弩炮和奔雷銃一類的小型武器,數量也不多,這也是他擔心一旦全面展開反攻,他們的正面作戰能力不足,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當然並非趙昺不想給這些地方武裝換裝,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軍隊的規模不斷擴大,火器的換裝,瓊州資源的不足的劣勢表現無餘,維持瓊州這些基幹師就已經十分吃力。爲了節約鋼鐵,現在只有騎軍配發了鐵甲,而步軍只能裝備半身甲和鐵盔。不過即使這樣,甲片卻也非鐵製,而是十分現代的‘陶瓷’陶瓷甲板……

趙昺知道在火槍普及後,由於火器極具貫穿力,鐵甲就變成了影響運動的累贅,根本起不到防護的作用,因而逐漸被淘汰,知道現代才逐漸又重新裝備,但是主要作用也是對彈片和流彈的防護。而當前只有自己裝備了火槍,敵方還沒有,所以盔甲還是具有防護作用的。

選用陶瓷作爲防彈甲片在現代十分流行,其硬度遠遠高於金屬,強度也足夠阻擋子彈。且陶瓷在受到衝擊破裂的同時也可以吸收大量的能量,仍可起到緩解撞擊力的作用。而陶瓷的密度僅是金屬的一半左右,甚至更低,因而重量相對較輕,又不易變形;不過陶瓷也存在‘脆性’的先天缺陷,一旦甲片受到撞擊的力量高於陶瓷片所能承受的極限,則不會像金屬材料一樣發生變形,而是直接碎裂,總之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但是趙昺選擇先進的陶瓷甲片卻更多是資源短缺下的無奈選擇,他‘設計’的胸甲類似於現代的高領防彈背心,可以對頸部、軀幹和襠部進行有效保護。外部以厚麻布包裹並分割成十數個小袋,用以插裝陶瓷片,這樣便於更換損壞的甲片,也不會影響士兵的活動能力。而內側則選用絲絮製成的軟墊作爲緩衝層,進一步減少衝擊力對身體的傷害。在腋下以皮帶緊固,形成疊層保護軀幹的側下部,方便士兵獨自完成穿戴。

趙昺以爲自己‘發明’的這種寒酸鎧甲會受到衆軍的厭棄,可沒想到試用後卻受到了廣大官兵的喜歡。首先這種新鎧甲重量輕,只有七斤左右,當然也不算輕,但比之從前用的重達六十多斤的步人甲要輕了十倍,可防護力並不比鐵甲差,足以抵禦強弓的直射和刀劈槍刺,這樣大幅度的減少了單兵負重。

再有新鎧甲保養簡單,甲片損壞,只需簡單的更換後就能重新使用。而鐵甲卻不同,那需要經常的擦拭和上油,否則就會生鏽,尤其是在南方這種潮溼高鹽的環境中,更要頻繁的進行保養,若是損壞了只能由專門的工匠修理。且穿戴十分繁瑣,反正趙昺自己至今根本無法獨自完成,還需要其他人的協助,才能紮緊各種帶子。

另外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廉,加工簡單。陶瓷的生產在大宋早已是普通行業,雖沒有完成工業化生產,但是產量也是巨大的,陶瓷片的製造更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完全能夠大批量的生產。而鐵甲卻需要將上百枚,甚至上千枚甲片穿綴起來,生產一副鎧甲動輒數月,可換裝新鎧甲就可以節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

“陸相及各位愛卿,朕同意動員各地抗元力量,集行朝之力收復江東!”趙昺沉思良久點頭道。

“臣謹遵聖諭!”陸秀夫聽罷立刻施禮道。

“臣等遵諭!”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也齊齊施禮道。

“諸位愛卿,此戰不僅事關我大宋尊嚴,更關係到復國大業,萬望諸君齊心協力,助朕達成所願!”趙昺離座虛扶衆人堅定地說道。

“陛下,臣等定不負所望!”幾個人再次施禮道。

“嗯,此戰事關重大,朕欲親征江東!”趙昺擺手讓衆人免禮入座後言道。

“陛下豈能涉險,臣願領軍出征,若不成功甘受責罰!”張世傑剛剛坐下,聽罷屁股像裝了彈簧似的立刻跳起道。

“陛下乃千金之軀怎能涉險?臣等願代陛下出徵!”陸秀夫也起身勸阻道。

“陛下乃是大宋的根基,若是有所差池,臣等如何向大宋百姓交待!”文天祥起身深施一禮道,他自崖山之戰後便意識到小皇帝纔是復興的希望,只有他才能將各方勢力聚攏在一起。因而此戰敗了,只要其在便還有捲土重來的希望,可若其有失則再無翻盤的機會了。

“諸位愛卿不要勸了,此戰牽扯地域甚廣,皆需有人坐鎮指揮,想偷懶都不能!”趙昺笑笑道。

“是啊,陛下自景炎二年便到瓊州,韜光養晦積蓄力量,苦練精兵,等待的便是發起復國之戰的這一日,若是不能親征錯過此戰,只怕將終身爲憾的!”而這時應節嚴卻附和着小皇帝言道。

“應知事所言正是,吾等都是親睹陛下付出了多少心血,又經歷了多少艱難,纔有行朝今日之盛況,迎來重返故土之戰……”正當衆人愕然不已的時候,劉黻也起身言道。言罷已是雙眼含淚,嘴脣顫抖,聲音哽咽,激動的不能自已。

而衆人也立時沉默下來,想想小皇帝赴瓊之初僅有六歲,尚是一個頑童,可其不僅在這裡站穩了腳跟,還在行朝陷入危機之時,讓他們有了棲身之地。此後又以其堅毅和勇略渡過了一個有一個危機,不但將本是荒蕪的瓊州變成了富庶之地,還建立起一支擁有二十萬的兵力的精銳之師,終於迎來變革之機。其功不只是延續了大宋的國脈,更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陛下,臣願隨扈左右,還請恩准!”陸秀夫突然轉身再次奏道。

“陸相總理朝政,要調集各方力量,協調軍政,怎能輕離,還是吾隨扈陛下親征!”文天祥眼見被陸秀夫搶了先,馬上攔阻道。

“文相此言差矣,前幾次出征皆是汝領軍,而吾卻寸功未立,此次絕不能再錯過!”陸秀夫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堅拒道。

“呵呵,二位誰去都行,反正灑家是絕不能錯過的!”張世傑看兩位首相爭得面紅耳赤,他笑着言道。

“樞帥如此說可不對,難道讓我們兩個老頭兒留守不成?”劉黻聽了不滿地道。

“各位愛卿不要爭了,誰去誰留稍後再議,咱們當下還是先拿個章程出來纔是要緊的吧!”趙昺看他們爭執不已的樣子,才發現這些正人君子們都是悶騷……

第972章 深謀遠略第1038章 一定要快第315章 皇帝不好當第556章 逆流而上第1227章 呼之欲出第1009章 臭事第367章 抑鬱症第1186章 同樣缺錢第534章 經濟賬第818章 生財有道第1459章 事很麻煩第1410章 憤憤難平第1445章 非其真意第573章 看不透第830章 另有乾坤第078章 煩心第449章 挑明第528章 皇帝最苦第872章 左右爲難第1070章 信服第626章 掙扎第780章 破騎第889章 非情所能第1238章 另有意思第251章 兩連撞第707章 先走一步第1086章 炮火洗地第1045章 防守反擊第933章 不好乾第1245章 險象環生第829章 權當未見第374章 汲水路第672章 妥協第340章 不打不相識第1076章 勇者不得獨進第1238章 另有意思第1116章 只有戰第620章 橫刀立馬第726章 寓意第313章 敲邊鼓第201章 生產線第788章 態度第1385章 有些意思第403章 以亂打亂第1097章 做活閒子第835章 遠圖大理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305章 覆水難收第095章 詐關第038章 攬才第609章 浮城第767章 必爭之地第1262章 沒大關係第1051章 北伐也要算賬第237章 爭執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854章 在己領悟第191章 印信第1037章 義不容辭第1097章 做活閒子第619章 拼了第1014章 棋在局外第980章 寬進嚴出第901章 開啓新時代第375章 斷水之危第432章 不擇手段第1220章 請君入甕第809章 動力第1248章 悔之晚矣第801章 堂議第534章 經濟賬第1059章 闖灘(一)第265章 陷陣第1027章 心血來潮第1475章 不能手軟第1464章 神秘貢品第014章 夢中局第754章 另類‘殺手’第549章 震撼第789章 絕不姑息第1371章 如何相制第1165章 再決雌雄第085章 事成第1016章 ‘地域黑’第195章 假鈔第617章 前奏第1211章 戰爭迷霧第555章 回朝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1239章 深層矛盾第1340章 經營有道第1411章 奇恥大辱第1369章 念念不忘第1083章 都是騙人的第882章 不能學他第659章 信念第1188章 另闢蹊徑第135章 籌劃第1473章 膽兒真肥第1060章 秀才論兵
第972章 深謀遠略第1038章 一定要快第315章 皇帝不好當第556章 逆流而上第1227章 呼之欲出第1009章 臭事第367章 抑鬱症第1186章 同樣缺錢第534章 經濟賬第818章 生財有道第1459章 事很麻煩第1410章 憤憤難平第1445章 非其真意第573章 看不透第830章 另有乾坤第078章 煩心第449章 挑明第528章 皇帝最苦第872章 左右爲難第1070章 信服第626章 掙扎第780章 破騎第889章 非情所能第1238章 另有意思第251章 兩連撞第707章 先走一步第1086章 炮火洗地第1045章 防守反擊第933章 不好乾第1245章 險象環生第829章 權當未見第374章 汲水路第672章 妥協第340章 不打不相識第1076章 勇者不得獨進第1238章 另有意思第1116章 只有戰第620章 橫刀立馬第726章 寓意第313章 敲邊鼓第201章 生產線第788章 態度第1385章 有些意思第403章 以亂打亂第1097章 做活閒子第835章 遠圖大理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305章 覆水難收第095章 詐關第038章 攬才第609章 浮城第767章 必爭之地第1262章 沒大關係第1051章 北伐也要算賬第237章 爭執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854章 在己領悟第191章 印信第1037章 義不容辭第1097章 做活閒子第619章 拼了第1014章 棋在局外第980章 寬進嚴出第901章 開啓新時代第375章 斷水之危第432章 不擇手段第1220章 請君入甕第809章 動力第1248章 悔之晚矣第801章 堂議第534章 經濟賬第1059章 闖灘(一)第265章 陷陣第1027章 心血來潮第1475章 不能手軟第1464章 神秘貢品第014章 夢中局第754章 另類‘殺手’第549章 震撼第789章 絕不姑息第1371章 如何相制第1165章 再決雌雄第085章 事成第1016章 ‘地域黑’第195章 假鈔第617章 前奏第1211章 戰爭迷霧第555章 回朝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1239章 深層矛盾第1340章 經營有道第1411章 奇恥大辱第1369章 念念不忘第1083章 都是騙人的第882章 不能學他第659章 信念第1188章 另闢蹊徑第135章 籌劃第1473章 膽兒真肥第1060章 秀才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