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權分立

必竟獻帝一旦重掌王權,江東軍一系對百姓做出巨大貢獻的功臣們,無疑遲早就會成爲政治鬥爭中的第一批犧牲品。這是無數史實證明了的必然結果,一方成功上位,必有一方敗亡。

他魯肅雖然立志做大事,但卻不想將自己送入將要合攏的虎口。

沉默而壓抑的氣氛,在徐庶的一聲笑聲裡被打破:“哈哈!看來大家都在杞人憂天啊!子瑜難道你也不知主公除了設立了六部,還將在六部之上設立三十六人制的內閣嗎?”

諸葛瑾還真是沒有聽說更進一步的消息,頓時一臉的迷茫:“內閣?三十六人的內閣!那又是什麼?他們莫非與皇上的權力有關係嗎?”

“此事還未有定論,還請諸位嚴加保密!按主公的說法,會在將來某個適當的時候,對朝廷做出一些改動。皇上依舊是皇上,皇室享受國家每年定額的供奉,但皇家會退出國家權力中樞。

只是做爲一個國家的象徵,不再掌握軍權與立法權!國家由內閣統治,而軍隊由大將軍率領!不論是議會還是大將軍,都必須要聽命於大漢總理!”

“哦!”衆人都是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這新名詞大漢總理,看來就是新皇帝的稱呼了。給如今的皇上,一個名譽上太上皇般的地位,無疑是最好處置的方式。

既能徹底接收權利,又能給皇家留下些臉面。不至於引起朝野間激烈的動盪,果然好謀劃。

見衆人一臉的釋然,徐庶的嘴角卻是帶上了一絲奇異的笑意。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道:“但是當總理施政出現大錯之時,內閣與大將軍磋商後有權要求總理改正錯誤。否則就可在最高會議時,提議罷免總理!”

“什麼?”轟的一聲,在坐的五人全部都突然離座而起,異口同聲的問道:“罷免!罷免皇上,不對,是罷免總理?這是什麼制度?皇上將會被內閣罷免?”

除了依舊平靜的坐着飲茶的徐庶。其他五人都有些語無倫次起來。徐庶的心中暗笑:“當初我聽到這個消息,更是不堪,甚至直接坐到了地上呢!

按桓別駕所說,這好象叫什麼三權分立的。不過這樣的權力架構。也只有那個天縱之才的主公才能搞出來。這還真是能想人所不能想,走他人無法走之路啊!

加上法官們掌握着軍法處,憑藉大漢新法的支持,在後監督三方施政的錯漏之處。隨時能加以提醒修正,大漢的重興那纔是真正的指日可待了。

至少在主公在位的日子裡,這個制度會堅定的實施下去。如今主公不到三十,到他退位之時。尚有數十年的可運行並加以完善。這個權力架構必然會成熟起來。

到那之後,就算真有能人想要篡位,也根本無需發起叛亂。只要參加選舉,得到人大多數人的擁護就可以了。如此必然會極大的保存下大漢的元氣。

而大漢在一代又一代的能人帶領下,必然會越來越強大。按主公的說法,那就是領先世界,雄霸天下了!”

徐庶所說的桓別駕,無疑就是對他有着救命之恩的桓階了。自從徐庶加入了江南軍之後。就與桓階這個恩人的關係越來越親密,最近徐庶更是拜了桓階爲義父。

如今身爲荊州別駕的桓階,當年對孫策有大恩。加上本就是最爲忠心的賢才。能得到一些機密的消息必然不難,何況如今徐庶能在此說出來,表明此事正式實施的時候必然不會太遠。

“三權分立?三權分立!三權分立啊!皇上退位,只是做爲象徵性的擺設嗎?”

五個都是人才的人,只是對徐庶的話細細的琢磨一番,就想到了其中巨大的優越性!沿着這樣的架構走下去,國家內部將不會再有叛亂,強大的軍隊將會一致對外。

但是這樣的制度根本是第一次出現在這世上,讓這些就算是最優秀的人才,突然間也感覺有些無法接受。

正如此刻的顧雍的感受一般:“元直!你說的這三權分立。將來的皇上,對了,是總理!這總理的權威豈非全無威懾。怎麼感覺與那些遠古先民們的部落會商一般,這不是倒退嗎?”

年少的諸葛亮卻是眼光閃亮,充滿了鬥志:“元嘆兄差矣,這怎麼會是倒退呢?以小子所見只有這樣的制度才最是合理!縱觀各朝各代。不論是《太史公書》還是那《淮南子》所載。

沒有制約的王權總是不過數百年。與八百年的大周朝相比,後世的帝王們傳諸子孫,總是無法長久。每到王朝更替之時,無不是兵禍連結,生靈塗炭啊!

有這樣的制度只要運作得宜,在權力更迭之中不動刀兵。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我大漢的元氣,如此這茫茫天下,還有我朝堂堂男子漢不能平定的疆域嗎?”

徐庶突然一拍身前的桌面,驚呼道:“好,說的好!孔明所言,居然與主公不謀而合。真是有意思。主公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化!

我直到今日,也只有從孔明之處聽到相似的言論!孔明,你的才智與見識都已經遠超我等,你還是留下,爲主公實施新政出力吧!以你眼下的見解,主公一定會重用於你!

你也不會希望這樣好的新政被一些外行,在實行中引上了歪路吧!不過這樣的做爲根本改動的政策,阻力也必然十分巨大。你若是留下只怕真會累得鞠躬盡瘁了!”

對徐庶連哄帶激將的挽留,此時諸葛亮明亮的眼睛裡帶着清澈瞭然的神光。他也對這樣的新政十分的動心。爲了國家的強盛,他諸葛亮又哪裡會是怕累之人。

“雖然知道他是好意,不過這徐庶還是有些多此一舉了!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化!這句話說的才真是動人心魄呢!這個孫伯符居然能說出這樣明智的話來。

還真是讓人佩服了!他難道根本不在意大漢的權力掌握在誰的手中,而是真正想要爲天下的百姓謀求幸福嗎?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主公!要不要先見見他再定行止呢?”

在這一刻,從來都對自己的行動,有着絕對掌控力的諸葛亮也第一次產生了一絲動搖。

第253章 曹純怒斬關羽糜芳暗諷曹豹第273章 悲劉勳滿心酸楚裴元紹施計奪刀第219章 鳳雛阻殺第50章 大橋小橋定姻緣第170章 春天的歌謠第104章 馮方氏花般凋落第6章 平定徐州第70章 呂布的特殊愛好第145章 屠滅第134章 誰纔是真正無恥第252章 劉備威風戰曹純關羽偷襲中暗箭第190章 典韋之虎騎末日第117章 郭嘉與王越的合璧第8章 玲綺叔弼第126章 伯符夜半偷城正禮退守神亭第152章 後顧無憂本官不降第100章 黃忠神箭救黃蓋第278章 宋謙遭遇陸賈劉曄別有所第44章 山寨品酒第114章 河北滅胡軍第114章 奮戰許褚的誤會第134章 誰纔是真正無恥第195章 仲家立國內政危機第242章 陳登匆忙示警陶謙閒時求佛第299章 孫策心憤怒衆將身痠痛第185章 2第18章 金甲當面稟報曹操心中定計第7章 用知識誘拐華陀第194章 江南軍建立諸葛瑾升官第116章 掠地招人第245章 惡來險死還生曹豹腳底抹油第133章 交州平復第303章 公孫敗退劉虞殺雞第165章 韓嵩、蒯越忙內鬥第307章 公孫瓚的反擊第二三十章 三爺在此留下馬來第71章 生死存亡第249章 平原議出兵甄家奔舒縣第148章 目標平滅胡族第78章 涼州殤第7章 啪啪啪第90章 投其所好-知音第66章 孫策受封偏將軍第216章 子龍勇衝陣高平亦授首第3章 李儒解危機第180章 許褚升官獻帝謀算第29章 李儒請主公做賊第38章 秣陵之亂笮融失勢第11章 大丈夫小白臉第291章 孫策胡思亂想華薇輕解心結第11章 樊能怒下殺手周倉飛錘救人第192章 三少對三少第159章 下坯陳登父子第52章 華陀的外科方向第61章 張英苦求活命世家奇怪選擇第118章 盼望第75章 放水第94章 韓遂的應對第62章 孫策百思不解劉備志滿意得第140章 子義戰周倉將軍陣上亡第99章 呂布逞兇戰三英第48章 完美的大橋小橋第136章 金壬出走與阿醜的真相第196章 楊弘獻計江東鼎沸第296章 殺出重圍第123章 呂範執掌軍法處第66章 參戰與否第84章 絲綢之路樓蘭第194章 邊讓的猜測要命滅門第159章 下坯陳登父子第274章 賈詡對郭嘉第132章 連弩逞威僧兵慘象第208章 北上南下劉備擇路第286章 勸降第185章 史上第一次剖腹產第21章 敲詐老道第113章 醫聖張機的作用第103章 安邑城破第6章 稅官難做啊第54章 好鋼用在防禦上牛渚全城追擊第204章 臧霸願降否第166章 廣陵危急第109章 管亥再認錯將兵需分離第174章 文聘中伏之張遼出戰第52章 河內司馬第151章 揚州危局之孫策求變第215章 孫河不慎中伏子龍槍挑高槐第179章 荊州水軍的慘烈追尾撤退第180章 虎狼之戰第22章 周瑜所憂第180章 臥龍與鳳雛的初音第107章 兄弟齊心利斷金辱人者吾必殺之第258章 你當任何職第104章 百家爭鳴是王道犯強漢者遠亦誅第59章 孫策活捉於麋將軍背後有人第72章 李儒對張遼算計第123章 呂範執掌軍法處第8章 玲綺叔弼第24章 直說理想的呂範第43章 神箭救援孫賁血戰牛渚城外
第253章 曹純怒斬關羽糜芳暗諷曹豹第273章 悲劉勳滿心酸楚裴元紹施計奪刀第219章 鳳雛阻殺第50章 大橋小橋定姻緣第170章 春天的歌謠第104章 馮方氏花般凋落第6章 平定徐州第70章 呂布的特殊愛好第145章 屠滅第134章 誰纔是真正無恥第252章 劉備威風戰曹純關羽偷襲中暗箭第190章 典韋之虎騎末日第117章 郭嘉與王越的合璧第8章 玲綺叔弼第126章 伯符夜半偷城正禮退守神亭第152章 後顧無憂本官不降第100章 黃忠神箭救黃蓋第278章 宋謙遭遇陸賈劉曄別有所第44章 山寨品酒第114章 河北滅胡軍第114章 奮戰許褚的誤會第134章 誰纔是真正無恥第195章 仲家立國內政危機第242章 陳登匆忙示警陶謙閒時求佛第299章 孫策心憤怒衆將身痠痛第185章 2第18章 金甲當面稟報曹操心中定計第7章 用知識誘拐華陀第194章 江南軍建立諸葛瑾升官第116章 掠地招人第245章 惡來險死還生曹豹腳底抹油第133章 交州平復第303章 公孫敗退劉虞殺雞第165章 韓嵩、蒯越忙內鬥第307章 公孫瓚的反擊第二三十章 三爺在此留下馬來第71章 生死存亡第249章 平原議出兵甄家奔舒縣第148章 目標平滅胡族第78章 涼州殤第7章 啪啪啪第90章 投其所好-知音第66章 孫策受封偏將軍第216章 子龍勇衝陣高平亦授首第3章 李儒解危機第180章 許褚升官獻帝謀算第29章 李儒請主公做賊第38章 秣陵之亂笮融失勢第11章 大丈夫小白臉第291章 孫策胡思亂想華薇輕解心結第11章 樊能怒下殺手周倉飛錘救人第192章 三少對三少第159章 下坯陳登父子第52章 華陀的外科方向第61章 張英苦求活命世家奇怪選擇第118章 盼望第75章 放水第94章 韓遂的應對第62章 孫策百思不解劉備志滿意得第140章 子義戰周倉將軍陣上亡第99章 呂布逞兇戰三英第48章 完美的大橋小橋第136章 金壬出走與阿醜的真相第196章 楊弘獻計江東鼎沸第296章 殺出重圍第123章 呂範執掌軍法處第66章 參戰與否第84章 絲綢之路樓蘭第194章 邊讓的猜測要命滅門第159章 下坯陳登父子第274章 賈詡對郭嘉第132章 連弩逞威僧兵慘象第208章 北上南下劉備擇路第286章 勸降第185章 史上第一次剖腹產第21章 敲詐老道第113章 醫聖張機的作用第103章 安邑城破第6章 稅官難做啊第54章 好鋼用在防禦上牛渚全城追擊第204章 臧霸願降否第166章 廣陵危急第109章 管亥再認錯將兵需分離第174章 文聘中伏之張遼出戰第52章 河內司馬第151章 揚州危局之孫策求變第215章 孫河不慎中伏子龍槍挑高槐第179章 荊州水軍的慘烈追尾撤退第180章 虎狼之戰第22章 周瑜所憂第180章 臥龍與鳳雛的初音第107章 兄弟齊心利斷金辱人者吾必殺之第258章 你當任何職第104章 百家爭鳴是王道犯強漢者遠亦誅第59章 孫策活捉於麋將軍背後有人第72章 李儒對張遼算計第123章 呂範執掌軍法處第8章 玲綺叔弼第24章 直說理想的呂範第43章 神箭救援孫賁血戰牛渚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