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後,國產電影一直努力一直努力,但是就是沒辦法破了《泰坦尼克號的》的記錄。
而現在《失戀三十三天》橫空出世,總算是將這個尷尬的問題給解決了。
原本國內票房最高紀錄的保持者不是《英雄》或者《無極》、《黃金甲》等所謂的國產大片,而是十年前的《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的全球票房和全美票房都是歷史第一,在國內居然也高達3.6億史上第一。
這個票房確實在當年顯得詭異了點,甚至一直到現在都顯得很詭異。
當年互聯網還未普及,BT還未出現,盜版碟主要關注香港電影,國人看過的好萊塢電影有限,卡梅隆、肥溫和還沒肥的迪卡普里奧基本上沒幾個人認識,所以他們在國內基本沒有什麼票房號召力之說~其次,泰坦尼克號是世紀十大沉船之一,對於西方可能家喻戶曉,所以吸引力頗大但是在十年前的國內,我實在很懷疑在這電影之前有多少人聽說過這個名字
再次,論輿論造勢,後來的加勒比海盜、哈立波特、指環王、黑客帝國等系列,還有金剛這討人喜愛的猩猩,都應該不比《泰坦尼克號》差吧,再說這十年來國內媒體發達程度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要論投資規模,後面幾個系列大片即使不如沉船,也差不了多少,一兩個億的區別不可能決定觀衆數量的巨大差別;要說題材,愛情與宏大統一結合,那《珍珠港》也是巨船(航母)+愛情還+戰爭還+反日……
但就是在十年之前,這部老被批惡俗的好萊塢愛情電影,硬是在國內創下了3.6億人民幣的票房紀錄,至今還無人能破,只能說當年的人根本沒人看過好萊塢電影,尤其是國內那時候還流行什麼《甲方乙方》那個時候有點科幻背景的,就已經很牛掰的了,突然在這個時候看到了《泰坦尼克號》,造價2億多美元的《泰坦尼克號》是當時成本最爲昂貴的影片,更是一件展示當代電腦發展工藝水平的傑作,豪華的客輪和壯觀的場面無不體現着卡梅隆的雄心勃勃。
卡梅隆這部豪華影片幾乎銀幕上每一平方毫米都是用美元堆出來的。這部影片奇蹟般地、空前地賣座使它成爲好萊塢20世紀末的象徵,但無論如何,詹姆斯·卡梅隆已經登上了世界商業電影的最高峰,並因此而名留青史。
一直到後來他自己的電影《阿凡達》破了這個記錄爲止。
國外的記錄且先不去說,對於國內的電影人來說,國外的市場暫時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即便是國內的電影,他們也僅僅是能保證一半還不到一些的票房,又有什麼能力管國外的呢。
但是國內的票販記錄一直讓《泰坦尼克號》這個沉船***擋在記錄上面,而且,還是十年前的電影,十年了,國內的電影人無論如何努力,都沒辦法跨越過這條界線,這對國產電影來說,絕對是一個諷刺,尤其是對那些總是吹噓着國產電影已經如何如何牛逼的電影人來說,更是一個赤果果的巴掌,扇的他們頭暈眼花的,一個國家連別人家的十年前的電影創下的記錄都破不掉,談得上什麼繁榮,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但是現在被《失戀三十三天》給破了,而且是大尺度的給破了,不是超過一點點,而是完全將《泰坦尼克號》給甩開十條八條街的。
這讓很多的電影人都開始反省起自己的政策起來,由於前面有《泰坦尼克號》這個沉船***的票房記錄,更有每年好萊塢大片的狂轟濫炸,因此很多的影視公司都覺得,要想拯救中國電影,讓中國電影雄起,那麼就必須要學好萊塢的電影,搞大片模式,而原本國內的那些知名的電影導演,也都紛紛轉向了大片模式,包括陳凱歌,馮小剛,張藝謀等等也都紛紛開始大片的製作,尤其是張藝謀的英雄,就更是號稱國內第一部國產大片,開創了大片史,往後就是一發不可收拾,但是往往結果是褒貶不一,幾乎很少有大片能夠收穫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甚至於大多數的時候,連票房都保不住,最後慘淡收場,他們都在想到底是爲什麼,好萊塢的大片能夠成功,爲什麼他們的大片卻慘遭失敗呢,肯定是有原因的,箇中原因很多,他們也在努力的尋找,但是在他們還沒有尋找到的時候,張毅成的《失戀三十三天》橫空出世,給了他們另外一個選擇,他們拍了十年的大片,都沒辦法破掉《泰坦尼克號》的票房記錄,但是《失戀三十三天》卻不過是一部投資不過是千萬的電影罷了,但是最終的票房卻是直接甩開他們幾條街了。
簡直就是一個超級奇蹟啊!
甚至有影評人公開說道:讓大片的熱度都降一降溫吧,大片不是唯一的選擇,投資不是一部電影好壞的直接標準,即便是做商業電影,也應該沉下心來,認真的做電影,不要以爲只要投資上去了,觀衆就一定會買賬,別忘了,觀衆纔是最後的評審,能夠決定一部電影成敗的評審。
與其斤斤計較一個投資,不如去想想如何贏得觀衆的心,獲得好票房和好口碑的雙豐收。
而天藍娛樂也終於憑藉着《失戀三十三天》一炮走紅,一句進入了國內一線的電影公司的行列當中。
一億元票房是一個分界線,對於現在的中國電影公司來說也是一個分界線,分界一個一流電影公司和一個二流的電影公司的一個實打實的水準,如果一個公司沒有一部過億元票房的電影,那麼這個公司要拍出多少片子才能稱呼爲一流的公司?
而現在直接打破了國內票房記錄的天藍娛樂,自然也是有資格被稱呼爲一流的公司的。
——————不好意思,今天考試,所以有些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