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徐階致仕

bookmark

張凡現在覺得自己的臉皮還很是薄了些,沒有練出那種油鹽不進、水火不侵的地步。自打放出話來說自己要收集這“查幹告亞”一來,很多牧民都會來此和張凡交易。張凡帶來不少布匹和茶磚鹽巴之類的東西,兌給牧民們的價格又公道,牧民們趨之若鶩之下甚至還難得地用很是拗口的漢話祝福張凡“早生貴子”,初時因爲語音問題沒聽明白的張凡還很是高興,等他聽懂了,立刻派了個手下來接替自己收集東西。

來到亦集乃的第二天,隆慶交給他的秘密任務就完成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貨物,張凡倒是徇了回私,換了些上好的毛皮準備帶回去給母親和嬌妻做成裘衣。

禮部那邊一天的扯皮又結束了,張凡向王希烈問了問狀況。雖然都是在打馬虎眼,可是在禮部一幫子官員漫天胡侃的情況下,俺答似乎也有些急了。很多在封貢上面的條款都大大的降下來,看來他們也接到把漢那吉已經到達明廷的消息,想要急於促成互市。王希烈這裡就立馬用上了“拖”字訣,心急的俺答頻繁向黃臺吉示意,就差沒有直接跟王希烈說他自己就是俺答本人了。

張凡聽了這些,無所謂地笑了笑,說道:“這韃子,多次舉大軍侵我大明邊疆,現在知道急了。王大人,你可得慢慢吊着他!”

王希烈也很是高興:“那是自然,今日讓他也嚐嚐這般受制於人的滋味。不過這麼一直吊着他也不是辦法,現在還不知道朝廷裡到底是什麼反應。”

“我估摸着朝廷裡,有些見識的人應該會提議冊封把漢那吉,但是並非要放棄和俺答合好。”張凡分析,“若是冊封了把漢那吉,俺答必然勢孤,如此一來和他討價還價就容易了許多。但是切切不可逼俺答太緊,他大一萬大軍明日就要到了,萬一撕破了臉皮,我們那裡還能考慮這麼多,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

王希烈聽了張凡的話也是眉頭深陷,張凡說的在情在理,若是俺答真的撕破臉皮,城外的一千護衛雖是精兵,也敵不過萬人大軍。

韃靼之地的幾人正在煩惱,千里之外的京城裡卻又更精彩的再上演。

話說高拱因爲徐階的關係稱病回家休養,但是他又哪裡能服氣。他在家中也經常聯繫內閣之中那位從不顯山露水的郭樸,這個張凡壓根就沒見過幾次面的高拱老鄉,想要找機會重回內閣。

這件事原先急不得,可是突發事件的到來卻是讓兩地分開的二人同時感覺到機會來了。就在張凡北上的那日,宮中發生了一件事情。

隆慶皇帝自打登基以來,倒也顯得頗爲聖明,只是那被他老爹嘉靖衙役的扭曲性格急劇反彈,行事也更加的荒誕不經。對於女人的那份有些變態的追求拖垮了他的身子,因此張凡才會得到隆慶讓他收集**的任務。這倒不是因爲這肉蓯蓉多麼有效,而是隆慶其他的**吃的多了,已不像以前那般有效。那日太醫換了這藥,隆慶覺得又有了些作用,這纔會讓張凡收集。

所以隆慶雖然有着正宮皇后,還有嬪妃等等數人,卻還是大肆姦淫宮女。本來說是在宮中,什麼東西不是皇帝的,下面的大臣也沒什麼好辯駁的。只是那徐階,仗着自己是兩朝元老,又是倒嚴嵩的功臣,經常尋隆慶的不是。起初隆慶也是有些好轉,卻又開始荒淡起來,而徐階彷彿是永不放棄一般的架勢。這麼一來,隆慶就反感了,只是礙着自己皇帝的面子,畢竟這事傳揚出去也不好,只是忍耐了下來,可是這越是忍耐就越是加深了他的徐階的反感。

郭樸這人也是能力出衆,並不焦躁,當年海瑞能免一死,也是多虧了郭樸在嘉靖面前說了不少話。只是久在官場,又是內閣這一權利漩渦的中心地帶,也不得不事事小心。他如如今也看出來隆慶有些厭惡徐階了,於是就給在家休養的高拱去信,二人一番商議,準備發難。

那日早朝,議論了朝廷今年的打算,衆人又討論了一番和俺答互市的事情。隆慶看到日將近午,下面的大臣都是有些勞累了,拿出昨晚上馮寶特意遞給自己的幾份摺子。衆人一看就知道有好戲了,隆慶一下子拿出好幾份奏摺,說明這些摺子要奏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可是一件事情會讓這麼多人上奏,最有可能的就是兩個字——彈劾,看來今日有人要倒黴了,正有些昏昏欲睡的衆人立馬來了精神。

“昨兒個司禮監遞上來幾份摺子,你們都不是蠢人,大概也能纔出幾分。”隆慶說道。也沒有讓太監讀出來,而是將摺子發到內閣中人、各部尚書的手中,讓他們自行翻閱。

有資格看摺子的人那表情叫一個津津有味,沒資格看的更是心癢難耐,他們倒不是擔心折子是彈劾自己的,畢竟隆慶這麼做,那被彈劾之人必是有大身份的。

沒過多久,首輔徐階就顫抖着站了出來,跪在隆慶明前說道:“陛下,這定是些小人的蓄意污衊,陛下要爲老臣做主啊!”語氣甚是憤怒!

奏摺上彈劾徐階的事情很簡單,徐階出生松江府,家中頗有財勢,不說良田千頃,勢力還是很大的。這本來沒什麼,在朝中爲官人或多或少都是這般。只是徐階上位之後,家中人也是頗爲自傲,徐階也未加管束,漸漸的形成了一股惡勢力,再加上徐家僱農頗多,因爲徐階的身份又不用交稅,獲利豐厚。奏摺彈劾徐家惡霸一方,侵吞田地。若是一般的官員,或是找人疏通一番,也就沒人過問了;要麼就是發落到大理寺裁定。只是徐階乃內閣首輔,此事就不同了。

這次高拱和郭樸發動了不少御史彈劾他,似乎想要用同樣的法子報復徐階對自己的所作所爲。徐階雖然能猜到一些,卻更加在意隆慶的意思,他知道隆慶對自己頗爲不喜,有可能就接着這次機會除掉自己這個障礙,因此才立刻站出來撇清關係。

“閣老不必如此,快快請起。”隆慶“和藹”地說道,“此事朕也很是爲難啊。若是有人誣告,待朕查清了必要治那人的欺君之罪;可是這麼多摺子上大都是御史們聯名上奏,影響頗大,朕也要重視啊!”

“陛下,老臣在朝爲官數十載,樹敵無數。”徐階現在也豁出去了,畢竟這事和他有大關係,“此事必是奸佞所爲。”

“閣老的話朕很相信,可若如此就不再過問,那朝廷的威望何在、朕的威望何在?以後這些御史恐怕就會心灰意冷了。”隆慶老神在在地說道。

徐階聽他這麼一說,有些啞口無言。隆慶把大道理搬了出來,徐階憋得老臉通紅,卻說不出話來。

隆慶也不想多和他廢話,說道:“閣老不必心急,此時就交由禮科給事中張齊協同大理寺一同查證,相信定會還閣老一個清白。退朝吧。”

明朝在六部之外還設有相應的六科,每科的都給事中雖然只是個正七品的言官,卻是領着輔助皇帝處政,並監察六部,糾察彈劾官員的任務,甚至有權駁回皇帝的赦令,權力不小。加上有明一朝對言官很是寬容,而朱元璋又對大臣很不放心,這些什麼御史、六科給事中的權利都是他給的。

衆人恭送走隆慶,漸漸退去。徐階站在那裡,卻是心都要涼透了。張齊是什麼人,張齊和徐階有恩怨,簡直恨徐階入骨。當年徐階領着禮部尚書銜,張齊就是禮部的官員,只因爲徐階看張齊不順眼,無論此人有再大的能耐,就是不讓他施展。這麼多年來,張齊憑着資歷和人格混成了禮科給事中,雖然權利不小,可畢竟只是個正七品的言官,對於入朝幾十年的他來說根本就是恥辱。這次若是讓張齊協同大理寺查案,還不把徐階往死了整!

張居正看着恩師的背影,第一次發現他真的老了。雖然和他政見不同,可畢竟是自己的恩師,不說別的,就是這提攜這恩也是了得。可是張居正卻無法走上前去安慰他,徐階心高氣傲,張居正若是去說些安慰的話語定會被認爲是一種無聊的同情。

徐階轉過身來,面色蒼老之下,看到張居正站在那裡。他來到張居正身前說道:“你不必爲爲師揪心。爲師這一次恐怕是神仙難救,卻也不會有性命之憂,爲師在陛下眼中還是有些份量的。”

“老師,我……”張居正剛想說話就被徐階打斷。

“你和爲師政見不同,爲師下野之後,這朝中能跟你較量的也就剩下高拱那個老東西了,他現在在家中定是得意非常。”徐階說道,“你也不必爲爲師難過,爲師爲官幾十載,什麼風浪沒經過,什麼沉浮沒看過。當年嚴嵩權極一時,卻也不是讓爲師給趕了下去。你要記住一點,永遠不要讓人抓住你的把柄。”

張居正聽了他的一番話,十分感動,畢竟師生之情難以抹去。張居正扶正衣冠,向徐階行了一禮,徐階卻是沒有在看他,轉身離開大殿,身影倒是頗爲瀟灑。

幾日後,朝廷傳出消息,徐階向隆慶請辭,隆慶也沒有再追查徐階的問題,準了他回家頤養天年。徐階致仕的消息猶如狂風一般席捲京城,又以極快的速度向外傳播。大明首輔因老致仕,誰都知道這只是個託,但是現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徐階首輔的位子空出來,內閣中的權利真空會帶來巨大的變化,各州各府的官員也要重新選東家了。張居正被看好是不二人選,隆慶也很欣賞他,甚至朱翊鈞的生母李貴妃和秉筆太監馮寶也經常爲張居正美言。然而誰都沒有料到的是張居正主動向隆慶提出了人選,請求隆慶重新啓用那位在家休養的高拱。

朝中上下乃至隆慶本人都很驚訝,如今高拱復職內閣是肯定的,卻未必能接任首輔之職,張居正如今正是名聲正旺之時,爲何會推辭,反倒推舉了和自己有間隙的高拱。張居正對外說是因爲自己的恩師徐階致仕,自己心中煩悶,無法勝任首輔之職,只是這話哪裡會有人信,而張居正更是沒有多做解釋,留給衆人猜測去了。

此時,遠在北國的張凡正在和王希烈等人煩惱韃靼的問題,京城中的大變故是絲毫不知。他不知道自己最大的障礙就這麼輕易地被人除去了。有時候歷史就是如此簡單,偶然和必然相輔相成,難以把握。只不過現在的張凡即使知道了京城裡的消息也沒有時間感嘆了,他碰到了一間棘手的事情,在這北國之地看到了不該看到的身影!

第1066章 混進王府第1197章 首次說服第566章 女人心思第1668章 毫無嫌疑第649章 妄自臆斷第547章 母子之情第1121章 毒副作用第375章 喜事將近第505章 家中煩惱第449章 將來之事第1261章 威與不威第1648章 所謂擔心第1553章 到達廣寧第91章 伯父之見(下)第183章 劉府再見第1847章 所謂天生第595章 飯後詢問第1340章 習慣難改第218章 準備工作第617章 治河能臣第710章 商量辦法第365章 丫鬟心思第661章 爭奪功勞第127章 激情演說第879章 事情緣由第66章 利益使然第400章 微笑重現第586章 平平淡淡第1488章 只能如此第1228章 毫不相符第1204章 明顯變化第1567章 只能等待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831章 裝模作樣第1221章 沒事找事第1854章 一些改變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407章 早有打算第1818章 突然結束第121章 高拱發難第1595章 突然改變第1659章 並不卑鄙第1110章 就嚇唬你第1665章 震驚非常第1285章 所謂爭執第1655章 問一問他第836章 新的生活第1569章 實在奇怪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1273章 如此拖延第823章 所謂抱負(上)第1237章 弄個明白第66章 利益使然第1231章 人多勢衆第725章 追趕時間第1054章 繼續調查第1311章 走進山羣第399章 絕望邊緣第825章 強詞奪理第1825章 並不算壞第79章 四月春雪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1775章 想要逃避第48章 廷杖四十第754章 必須得行第1350章 有些變化第725章 追趕時間第1052章 就這麼辦第1295章 亭中閒話第962章 遙遙路途第169章 百法不侵第768章 交易達成第627章 原來誤會第1570章 總算回來第556章 需要辦法第419章 交易之事第389章 西苑踏青第460章 驟變突生第1432章 的確不同第478章 三司會審(上)第17章 初次觀戰第1444章 不管他們第670章 別有情事第305章 離開之前第380章 進出之便第707章 拉近距離第820章 作何打算第494章 地圓地方第1700章 繼續進行第1646章 暫告一段第1479章 輕不輕鬆第1315章 即將開始第1006章 都不簡單第663章 進入角色第1058章 消除間隔第1831章 裝模作樣第677章 心有所憂第214章 張家心思第1803章 更加麻煩
第1066章 混進王府第1197章 首次說服第566章 女人心思第1668章 毫無嫌疑第649章 妄自臆斷第547章 母子之情第1121章 毒副作用第375章 喜事將近第505章 家中煩惱第449章 將來之事第1261章 威與不威第1648章 所謂擔心第1553章 到達廣寧第91章 伯父之見(下)第183章 劉府再見第1847章 所謂天生第595章 飯後詢問第1340章 習慣難改第218章 準備工作第617章 治河能臣第710章 商量辦法第365章 丫鬟心思第661章 爭奪功勞第127章 激情演說第879章 事情緣由第66章 利益使然第400章 微笑重現第586章 平平淡淡第1488章 只能如此第1228章 毫不相符第1204章 明顯變化第1567章 只能等待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831章 裝模作樣第1221章 沒事找事第1854章 一些改變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407章 早有打算第1818章 突然結束第121章 高拱發難第1595章 突然改變第1659章 並不卑鄙第1110章 就嚇唬你第1665章 震驚非常第1285章 所謂爭執第1655章 問一問他第836章 新的生活第1569章 實在奇怪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1273章 如此拖延第823章 所謂抱負(上)第1237章 弄個明白第66章 利益使然第1231章 人多勢衆第725章 追趕時間第1054章 繼續調查第1311章 走進山羣第399章 絕望邊緣第825章 強詞奪理第1825章 並不算壞第79章 四月春雪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1775章 想要逃避第48章 廷杖四十第754章 必須得行第1350章 有些變化第725章 追趕時間第1052章 就這麼辦第1295章 亭中閒話第962章 遙遙路途第169章 百法不侵第768章 交易達成第627章 原來誤會第1570章 總算回來第556章 需要辦法第419章 交易之事第389章 西苑踏青第460章 驟變突生第1432章 的確不同第478章 三司會審(上)第17章 初次觀戰第1444章 不管他們第670章 別有情事第305章 離開之前第380章 進出之便第707章 拉近距離第820章 作何打算第494章 地圓地方第1700章 繼續進行第1646章 暫告一段第1479章 輕不輕鬆第1315章 即將開始第1006章 都不簡單第663章 進入角色第1058章 消除間隔第1831章 裝模作樣第677章 心有所憂第214章 張家心思第1803章 更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