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

“轟!轟!”一發發牽引雷被引爆,火光照亮了整片天地,印在宋哲元的臉上分外的猙獰。一羣士兵被震到天上,屍骨無存。

一個個身穿吉利服的士兵從事先準備好的壕溝中爬出,老李手拿然手瓶,無比嘚瑟,“西北軍無腦,被副總指揮玩弄鼓掌之中,我們也不能落後,兄弟們跟我們殺敵。”說着做出衝鋒壯。

看到對方手裡的輕重武器,宋哲元正愁沒有機會和對面近距離接觸,結果對面竟然跑了過來,宋哲元臉上邪笑一聲,“諸位,生死之戰,跟我衝。”

衝了沒有十幾步,突然見天上飛舞着不知道有多少瓶瓶罐罐,宋哲元以爲是手雷,大呼一聲全都趴下。

一萬多人撲通一聲都趴到地上,可是那些“手雷”竟然沒有爆炸,可是卻落在了士兵身上,立刻燃起了熊熊烈火。

因爲宋哲元和張自忠所部處於第十集團軍的包圍中,烈火瞬間不知道燃燒了多少士兵,黑夜裡西北軍的士兵在地上不停打滾,卻一點辦法沒有,因爲那些火焰竟然越着越厲害,一次交鋒就損失了西北軍超過五千人。

聶榮臻和蔣先雲站在一棵大樹之上,觀察敵情,看到一次交鋒就倒下這麼多人,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氣,蔣先雲還好,畢竟他也幹過水淹三軍的事情,當時浮屍遍野他也見過了,這些在他眼前算不得什麼事情了。

聶榮臻嘆了一口氣說道,“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那個燃燒彈是怎麼做的,但是我知道隨時現代戰爭的發展,武器的進步,殺傷力會越來越大,到時候死的人會更多,到時候一場大戰死上幾十萬也不是不可能的。”

蔣先雲笑了笑說道,“當年劉源就和我說過,未來戰爭戰場之上,上百萬,幾百萬的部隊糾集作戰的場面都會出現,那個時候戰爭已經不是一個軍閥能抗衡的力量,他需要一個國家集中所有的力量,進行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到時候會便變成鋼鐵的海洋,戰士們的墓場,將軍的智慧的角鬥場,戰士們意志的考驗場,我們只有帶領着我們的隊伍在軍閥征戰通脫穎而出,那麼我們纔有能力代表國家作戰,我相信我們有這個實力,今晚信陽就是西北軍的墓場,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他們了。”

“是啊,劉源和校長師徒二人,略施計謀,把天下豪傑玩弄於鼓掌之中,今天我終於看出來了。”看着戰場之上廝殺的士兵聶榮臻愷然長嘆。

“哦!不知道校長和劉源的計謀是什麼,劉源這個傢伙心中有韜略,有什麼也不肯跟別人說,但是卻總是能幹成驚天動地的大事。”蔣先雲知道自己這個老師雖然平常話不很多,但是卻是劉源這個傢伙罪尊敬的人之一,並多次告訴自己,這個但代表是有能力成爲元帥的人。

所以很好奇,劉源沒告訴自己的事情,他竟然能看出來。

“我先問你個問題,劉源說要東征,便有十餘萬民兵分批而來,你數如果沒有人組織和廣東的配合,這可能嗎?”聶榮臻問道。

“黨代表,你莫非忘記了我們強大的強國精英聯盟了,當他運轉的時候,他產生的力量會有多麼強。”

“你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是說劉源東征其實是校長支持的,你想過沒有,北伐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劉源東征勝利,最大的受益者是誰?”聶榮臻掃了一眼戰場,對面雖然有一萬多人,但是已經沒有什麼能力抵抗,馮玉祥雖然進來突進,但是效果不佳,這支突進來的部隊被殲滅只是遲早的事情。所以把心思全部放在和蔣先雲的交談上。

“北伐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我們國民黨嗎?至於東征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我們第十集團軍嗎?”蔣先雲反問道。

“你錯了,北伐最大的受益者,是新軍閥和紅黨,你沒看見那些飛速發展的公會和農會嗎?他們建立起自己的軍事組織,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有奪取革命領導權的意向。同時當年跟隨我們北伐的那些小軍閥,隨着革命的逐步勝利,他們卻逐步截取了地方的領導權,向朱培德、張發奎、馮玉祥、唐生智,他們間接控制了河南、江西、湖南、安徽、廣西諸多省份,而我們從廣東出發到現在控制的實際力量,卻並不是很多,也就有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這些省份,可惜這裡列強的力量很強,這也是校長爲什麼受列強左右的原因。劉源從武漢出發一路東征掃清的力量很多,若能平定馮玉祥,那麼從河南到廣東,能和校長較量的力量也就只有廣西了,而廣西素來貧苦,他們不可能成爲校長的阻力了。到時候正好完成了劉源當年給校長的建議。只不過這過程實在曲折了一些”

聽了聶榮臻的話,蔣先雲若有所思的想了很久,最後得不得長嘆一聲,“我一直在納悶,校長明明擁有雄兵三四十萬萬卻沒有真正派大軍征剿過我們,反而是資助那些軍閥和我們抗爭,原來是存了驅狼逐虎的想法,果然是好算計,只是劉源這個傢伙當年跟總理說過什麼,爲什麼我不知道。”

“你當然不知道,當年定計北伐,劉源這個傢伙嘴硬的要死,當堂頂撞過總理,說蛇能吞象,卻會被撐死,我們不可能一步登天,所以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攻佔黃河以南的領土,然後吸收消化我們國民黨自己的力量,然後慢慢發展,修養聲息,那麼我們統一天下的可能就高了很多。可惜總理以天下爲己任,不忍黃河以南的百姓受軍閥統治之苦,所以一定要強行統一中國,不過到了蔣介石這裡到底採取了劉源的策略。只要校長吸收了這麼廣大領土的力量,就真的有統一天下的力量了。”聶榮臻說道。

“可是我們東征都走到這一步了,劉源會把江西讓給蔣介石嗎?安徽也要到我們手裡了,要是都給校長這也太可惜了。”蔣先雲想不單單自己會這樣想,就連其他人也會這樣想吧。

“哈哈,本來就是劉源和校長的定計,我估計我們的歸宿是西南了,不論是校長還是劉源都不想這仗繼續打下去了,所以就看誰先退讓了。”

“校長會真的向劉源想的那樣交出左派嗎?到時候劉源會和校長如何相處呢?”蔣先雲不禁擔心起來,他很清楚這麼長時間作戰第十集團軍已經很疲憊了,不可能和校長真的打了,所以真的怕兩個人都不肯退讓。

“我想劉源會退讓吧,畢竟校長室老師,劉源不可能逼迫校長太過的。”想了想說道。

“這真的不好說,一切只能到南京再說了。”

第7章 新成立的獨立團第172章 暗戰(五)第223章 離天三尺三第148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八)第30章 狗屎隊友第113章 揭開底牌第11章 縱橫捭闔(二)第48章 援兵來了第66章 反擊(六)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169章 暗戰(二)第127 調兵遣將第2章 國防會議第49章 反擊開始第149章 不如歸去第93章 英雄不忍同胞死 少帥生間隙第155章 兵敗如山倒第41章 寧博發威第3章 條件第122章 西風烈(一)第147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七)第85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二)第99章 南造雲子的奇蹟第190章 皖西大決戰(六)第154章 國母和張發奎一起來第143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四)第218章 兵不厭詐第124章 深夜定計第120章 效死忠第20章 嫖妓問題第27章 民國田橫第41章 寧博發威第136章 九江初戰(七)第108 天下宴席無不散第72章 偉人的基友情第37章 勸誡第45章 板垣苦惱第24章 後撤後撤第6章 蔣母教子第71章 入校風波第59章 殺機暗藏第81章 家裡紅旗第45章 固守待援第60章 咫尺之遙第172章 暗戰(五)第4章 遷徙(一)第205章 血戰南京城下(三)第7章 浴血淞滬(四)第38 東洋第3張 西安事變(三)第20章 瘋狗來了第112章 血戰南京城下(九)第184章 大別山戰役(四)第37章 張靈甫中槍第29章 蔣方震的決斷第61章 互相交底第48章 夜襲第44章 來了第15章 三躬第6章 西安事變(六)第9章 談笑風波平三第88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五)第136章 九江初戰(七)第127 調兵遣將第93章 英雄不忍同胞死 少帥生間隙第91章 生死之間第8章 浴血淞滬(五)第52章 城頭告破第15章 三躬第193章 皖西大決戰(九)第92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199章 知不可爲而爲之第10章 羅店血戰(一)第19章 黃埔精神永存第12章 萌芽第90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205章 血戰南京城下(三)第160章 身後事第111章 北都貴客第150章 不如歸去(二)第206章 血戰南京城下(四)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23章 將軍之怒第62章 一往無前 非不可不能也第27章 知性的校長第126 是誰在推動歷史第49章 發動第95章 原來是他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180章 大別山戰役(一)第58章 從南京撤退第123章 城下聚殲(四)第216章 生與死第6章 西安事變(六)第64章 反擊(二)第2章 國防會議第23章 將軍之怒第174章 暗戰(七)第207章 血戰南京城下(五)
第7章 新成立的獨立團第172章 暗戰(五)第223章 離天三尺三第148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八)第30章 狗屎隊友第113章 揭開底牌第11章 縱橫捭闔(二)第48章 援兵來了第66章 反擊(六)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169章 暗戰(二)第127 調兵遣將第2章 國防會議第49章 反擊開始第149章 不如歸去第93章 英雄不忍同胞死 少帥生間隙第155章 兵敗如山倒第41章 寧博發威第3章 條件第122章 西風烈(一)第147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七)第85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二)第99章 南造雲子的奇蹟第190章 皖西大決戰(六)第154章 國母和張發奎一起來第143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四)第218章 兵不厭詐第124章 深夜定計第120章 效死忠第20章 嫖妓問題第27章 民國田橫第41章 寧博發威第136章 九江初戰(七)第108 天下宴席無不散第72章 偉人的基友情第37章 勸誡第45章 板垣苦惱第24章 後撤後撤第6章 蔣母教子第71章 入校風波第59章 殺機暗藏第81章 家裡紅旗第45章 固守待援第60章 咫尺之遙第172章 暗戰(五)第4章 遷徙(一)第205章 血戰南京城下(三)第7章 浴血淞滬(四)第38 東洋第3張 西安事變(三)第20章 瘋狗來了第112章 血戰南京城下(九)第184章 大別山戰役(四)第37章 張靈甫中槍第29章 蔣方震的決斷第61章 互相交底第48章 夜襲第44章 來了第15章 三躬第6章 西安事變(六)第9章 談笑風波平三第88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五)第136章 九江初戰(七)第127 調兵遣將第93章 英雄不忍同胞死 少帥生間隙第91章 生死之間第8章 浴血淞滬(五)第52章 城頭告破第15章 三躬第193章 皖西大決戰(九)第92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199章 知不可爲而爲之第10章 羅店血戰(一)第19章 黃埔精神永存第12章 萌芽第90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205章 血戰南京城下(三)第160章 身後事第111章 北都貴客第150章 不如歸去(二)第206章 血戰南京城下(四)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23章 將軍之怒第62章 一往無前 非不可不能也第27章 知性的校長第126 是誰在推動歷史第49章 發動第95章 原來是他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180章 大別山戰役(一)第58章 從南京撤退第123章 城下聚殲(四)第216章 生與死第6章 西安事變(六)第64章 反擊(二)第2章 國防會議第23章 將軍之怒第174章 暗戰(七)第207章 血戰南京城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