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一)

儘管出現面前的是一個看似不過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對於吳瓦理而言,青年眼裡閃爍的那份精光卻是讓他有些心悸。

哪怕他跟在塔襲身旁多年,即使面對號稱小人屠的塔襲,他也從未有過今日這種感受。

那種下位者對上位者與生俱來的恐懼,哪怕眼前的只是一個青年。

“何許人”

“正藍旗驍騎校吳......吳瓦理。”

片刻的審問,結果卻是讓李定國有些倍感大驚失色。

因爲此刻山坳之中的韃子將軍,竟然是正藍旗梅勒,耀州職守塔襲

“還真是條大魚”

這一刻,李定國心中卻是倍感命運捉弄,所謂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靖海軍圍攻耀州城,試問有誰想到在這荒山野嶺,卻是能他們這夥打獵巡山的小隊遇到塔襲。

“待到韃子鬆懈,立刻展開行動”

“那大人,這韃子該是作何處置”

對於隊副問及,李定國卻是看了一眼此刻在一旁正瑟瑟發抖的後金驍騎校吳瓦理,卻是揮了揮手示意道。

“弄暈之後,綁了,別忘了堵上嘴”

卻說就在李定國等人策劃如何攻擊之時,此刻塔襲一夥卻正在那谷中就地休養,畢竟從卯時開始,歷經一場血戰,好不容易安穩下來,這自然人是有些困頓的。

但是對於梅勒塔襲而言,儘管雙眼佈滿血絲,卻也是難以安睡,一來,荒山野嶺,雖派出探哨,但塔襲向來多疑,二則,此處表面上看起來是風平浪靜,但是沒人敢確定這裡就一定是安全的。

此時此刻,約莫驍騎校吳瓦理離去也有一個時辰,卻是未見任何消息,此刻塔襲心中卻是有些莫名的悸動。

卻是立馬喚來一馬甲道。

“吳瓦理出去打獵,可是有何消息”

“梅勒大人,尚無消息,不過想來是吳瓦理大人追捕野獸深入了些。”

對於那馬甲所言,塔襲卻是點了點頭,繼而吩咐下去道。

“你先下去休息,待半個時辰之後,若是再無消息,通知所有人立刻離開”

然而就在塔襲下達命令之時,此間不遠處的一處高地之上,李定國率着炮手已然架起來四蹲擲彈筒。

“我等所帶彈藥有限,務必給我瞄準了打”

“大人放心。”

“聽我口令,待到聞聽對面信號彈響起,立刻開炮”

“嗶”

片刻之後,就在耀州殘敵睡得正安穩之際,突然空曠的山間突聞一聲響,緊接着卻是一束紅色的耀眼光芒直奔雲霄而去。

這一幕,自然是被山谷之中巡視警戒的後金馬甲所發現。

“梅勒大人,這是。”

然而話還未落音,此刻天際之上卻是飛來無數黑點,朝着他們安營之地砸了過來。

“不好快躲開”

然而就在塔襲似乎明白過來之時,一切似乎已經晚了。

“轟隆”

隨着爆炸聲不斷,除了四處散開的彈片,更多是卻是被炸開的碎石,而在陷陣軍這一小隊四門擲彈筒的攻擊下。

幾個呼吸間,卻是有近二十枚炮彈悉數扔進了狹小的山谷之中。

而也正是這短短的片刻,卻是有十數人直接在睡夢中見了閻王,有幾個接着命中着,更是頭顱裂開,迸發一地

至於傷者,那幾乎是人人帶傷,聲不斷,就連塔襲自個也被一塊飛來的彈片刺穿了鎧甲,沒入大腿之中,一時間血流如注。

“梅勒大人”

眼見梅勒塔襲受傷,一旁的親衛馬甲忙是急於上前,將其攙扶,然而就在這時,一塊飛來的彈片直接將其震暈了過去。

而這一切,卻是被塔襲看來眼裡,眼看着隨同自己一路亡命而來的二三十騎,一時間卻是在這突如其來的炮火中損失殆盡,塔襲卻是睚眥盡裂。

“天亡我塔襲也,非戰之過”

這一刻,拖着一條傷腿,任由殷紅的血液汩汩涌出,塔襲絕望了,真的絕望了。

自從十三歲來跟隨父親扈爾漢隨同先汗四處征戰,曾是無數次陷入絕地,可是從未有過像今日這般的絕望。

然而就在這時,趁着來自山間的炮火聲停頓下來,忽的有幾個倖存的親兵扒過屍體,快速到了塔襲身旁。

“梅勒大人,勿要這般,漢人常言,勝敗乃兵家常事,塔襲大人快隨我等速速離去”

對於眼前倖存是三、四人,塔襲卻是搖了搖頭。

“你們能走的都走吧若是長生天庇佑,爾等能夠回到盛京,與大汗說一聲,我塔襲盡力了......”

“爾等若有可能,去一趟我府上,告訴我額娘,我塔襲沒有給佟佳氏一族丟臉”

“大人”

“快走啊”

此時此刻,面對着塔襲毅然決然,已是抱着必死的決心,衆人卻是橫下心來,趁着此間明軍尚未下一步舉動,分開而去,卻是消失在了四周的密林之中。

與此同時,山間卻是傳來李定國一聲令下。

“衝下去捉活的”

距離蓋州城外二十里處,一條小道之上,一隊約莫四五百人的殘兵卻是朝着耀州城方向潰敗。

領頭之人赫然正是當日耀州城中的固山額真愛新覺羅顧納岱。

原來當日曹文詔與黃龍請辭之後,卻是由官道疾馳蓋州城佈防,因爲顧乃岱走的乃是山間小道,故而卻是慢了曹文詔一日。

而待到顧乃岱率數千騎兵而至之時,面對着卻是早已構建防線的曹文詔的陷陣軍。

儘管顧納岱數千騎兵乃是塔襲的精銳,哪怕陷陣軍都是些新兵蛋子,但是當見到鮮血的那一刻,陷陣軍每一位軍人血脈中激起的血氣也足以讓顧納岱的騎兵當頭棒喝

陷陣之至,有死無生

那一戰,曹文詔親自上陣,打響第一槍

那一戰,來自陷陣軍前沿陣地的數千火器,噴射出的火舌形成的密集火力陣網,將那些個衝鋒上前的後金騎兵幾乎打成了篩子。

那一戰,陷陣軍儘管愈戰愈勇,但是畢竟缺乏實戰經驗,當面對後金鐵騎射出的密集箭矢,卻不能第一時間躲進戰壕,一個回合下來,卻是有數百陷陣軍將士帶傷。

那一戰,雙方鏖戰許久,曹文詔所構築的三條防線,被後金騎兵突破一道,而當步卒被騎兵近身,卻也意味着死亡,但突破也意味着巨大的犧牲,數千後金騎兵在突破一道防線之後,卻是十不存二三。

面對着巨大的損失,顧乃岱終究是選擇了撤離。

而當後金騎兵轉身撤離之際,來自明軍炮兵陣地的野戰炮,卻是又讓後金騎兵丟下數百屍身,惶惶撤離。

“固山大人,我等可是要回援耀州城”

當潰敗下來,卻是有一驍騎校近身問道。

而面對來自驍騎校的疑問,顧乃岱卻是表情沉重,此間偷襲失敗,且是損失慘重,再回到耀州城也沒有必要,何況他也無臉再見塔襲,畢竟有負重託。

最爲重要,在他看來,此間回到耀州,那無疑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諸位,來之前塔襲大人有令,若是偷襲不利,速速返回盛京城若有遲疑者,殺”

速速返回盛京,對於這樣的指令,衆人皆是面面相覷,但是顧納岱後面那句話卻是讓衆人噤若寒蟬。

“走”

見衆人不多言語,顧納岱卻是率先躍馬上前。

“出了前面的山道口,就是通往盛京的路,快”

幾個呼吸間,數百殘兵已然奔赴山道口而去,然而就在這時,隨着一陣炮響,山後卻是涌出黑壓壓的一片。

爲首一人,身材魁梧,高聲唱和道。

“爾等韃子,你家爺爺等候多時”

此人赫然正是鎮海軍黑風騎兵團上校團官米喇印。

突如其來的伏兵,卻是讓剛剛從死亡線上下來的後金騎兵無不爲之膽顫心驚

那閃爍寒光的彎刀,以及那黑壓壓的人羣,卻是讓這些剛經歷過死亡地獄的後金騎兵壓的有些踹不過氣來。

“固......固山大人,當是......是如何”

面對着身旁一馬甲戰戰兢兢,顧納岱卻是眉頭緊蹙,此間乃是前往盛京的唯一道路,既然被明軍堵死,一場血戰在所難免。

而此間後退,無疑是死路一條

“弟兄們,明軍殘暴,降之絕無生路,不如隨本將衝殺過去,尚需有一條生機殺”

對於後金殘兵搶先衝鋒,米喇印卻是眉頭一皺,繼而吆喝道。

“兒郎們,建功立業就在眼前,殺”

第30章 慘烈!耀州之戰(九)第7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八)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14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四)第15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五)第28章 廢苛稅,罷王田(九)第40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一)第29章 新法練軍,龍虎軍團(一)第49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五)第1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一)第11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五)第16章 鐵壁!平遼之戰(一)第19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二)第55章 科舉收網,帝國換血(二)第20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三)第58章 終章(二)第5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一)第6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八)第49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一)第11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一)第11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五)第55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六)第29章 慘烈!耀州之戰(八)第21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四)第2章 消息傳來,後金來襲第6章 黨規立,定官制!(二)第74章 鏖戰京師,大戰來臨(二十二)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97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二)第9章 校場閱兵,帝王之威(二)第24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第66章 終戰,耀州之殤(一)第57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六)第6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二)第1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一)第34章 尾聲!平遼之戰(一)第19章 鐵壁!平遼之戰(四)第4章 謀劃陝西,剿與撫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72章 終戰,耀州之殤(七)第80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二)第37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六)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8章 校場閱兵,帝王之威(一)第3章 對話宦官,朱建之思第46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二)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19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二)第56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七)第83章 落幕,新的征程!第5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一)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56章 變法!長路漫漫第26章 洪流!平遼之戰(五)第36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一)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15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二)第21章 廢苛稅,罷王田(二)第34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二)第50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一)第56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五)第57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五)第19章 鐵壁!平遼之戰(四)第4章 謀變法,皇黨立!(四)第53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二)第47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六)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63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二)第16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六)第25章 廢苛稅,罷王田(六)第7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十三)第7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三)第24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第42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三)第47章 覆滅,四面楚歌(九)第31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第37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二)第12章 口誅筆伐,聲名狼藉第31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第36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五)第72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十)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17章 圍魏救趙,空城現!(三)第56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七)第25章 諸將齊聚,商戰局(三)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9章 八方風雨,戰事起(三)第9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五)第7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五)第5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一)第69章 終戰,耀州之殤(四)第59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八)第18章 裁撤監軍,國營農場(二)第1章 斯生何地?我爲崇禎第72章 終戰,耀州之殤(七)第33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一)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1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一)第39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四)
第30章 慘烈!耀州之戰(九)第7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八)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14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四)第15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五)第28章 廢苛稅,罷王田(九)第40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一)第29章 新法練軍,龍虎軍團(一)第49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五)第1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一)第11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五)第16章 鐵壁!平遼之戰(一)第19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二)第55章 科舉收網,帝國換血(二)第20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三)第58章 終章(二)第5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一)第6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八)第49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一)第11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一)第11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五)第55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六)第29章 慘烈!耀州之戰(八)第21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四)第2章 消息傳來,後金來襲第6章 黨規立,定官制!(二)第74章 鏖戰京師,大戰來臨(二十二)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97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二)第9章 校場閱兵,帝王之威(二)第24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第66章 終戰,耀州之殤(一)第57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六)第6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二)第1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一)第34章 尾聲!平遼之戰(一)第19章 鐵壁!平遼之戰(四)第4章 謀劃陝西,剿與撫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72章 終戰,耀州之殤(七)第80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二)第37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六)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8章 校場閱兵,帝王之威(一)第3章 對話宦官,朱建之思第46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二)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19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二)第56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七)第83章 落幕,新的征程!第5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一)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56章 變法!長路漫漫第26章 洪流!平遼之戰(五)第36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一)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15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二)第21章 廢苛稅,罷王田(二)第34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二)第50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一)第56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五)第57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五)第19章 鐵壁!平遼之戰(四)第4章 謀變法,皇黨立!(四)第53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二)第47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六)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63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二)第16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六)第25章 廢苛稅,罷王田(六)第7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十三)第7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三)第24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第42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三)第47章 覆滅,四面楚歌(九)第31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第37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二)第12章 口誅筆伐,聲名狼藉第31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第36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五)第72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十)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17章 圍魏救趙,空城現!(三)第56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七)第25章 諸將齊聚,商戰局(三)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9章 八方風雨,戰事起(三)第9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五)第7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五)第5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一)第69章 終戰,耀州之殤(四)第59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八)第18章 裁撤監軍,國營農場(二)第1章 斯生何地?我爲崇禎第72章 終戰,耀州之殤(七)第33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一)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1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一)第39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