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

張鵬翮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回到家中,吩咐一聲閉門謝客,就把自己關在了書房裡。府中下人一路看過來面面相覷,也沒敢去打擾,就報了二公子知道。

張鵬翮有二子,長子張懋誠,時兩江督撫互劾,張鵬翮攪進了那趟子混水中,也連累得張懋誠在懷寧縣任上爲噶禮所構陷,後經斡旋,免了一樁貪罪改任去了奉天,二子張懋齡素來誠孝,見了長兄的變故,只一意要隨了在京中照料老父,好在他本來心思便不在仕途一道上,如此作詩爲文,宴會清流倒也樂得清閒。

張懋齡匆匆趕來,在外小心叩了叩門,“父親。”聽得裡邊“嗯”了一聲,張懋誠方纔推門而入,卻見張鵬翮端坐在案後,桌上散着兩封信箋,正提筆寫着什麼。張懋齡遂站了一旁不作聲,又取了墨錠過來研着,見乃父落筆在“顓士臺鑒”四字上,又一度猶豫着遲遲不願下筆,不禁問道,“父親是寫給司空大人(王頊齡,時任工部尚書)的?”

“哎……”張鵬翮擱下筆,面上還餘有隱隱地怒氣,緊擰着眉頭嘆了一聲。張懋齡不解地望着父親,試探着道,“我聽門上說,父親從大宗伯府上回來就——”張鵬翮擺了擺手,沉吟片刻,旋又看回他,忽然道,“正好,你去這一趟。信我就不寫了,免得貽人口實,你告訴王頊齡,讓他慎勿參與朝中舉薦諸事。”

王頊齡乃是康熙十五年的進士,雖年長他幾歲,卻正算是張鵬翮的門生,同科之中,雖不及翁叔元等人,卻也是一路走來暢順的很,又頗愛精研朱子義理,是以與張鵬翮私交最好。按說兩家相交甚深,要說的事不論公私,都不須這等小心提防,張懋齡再是個靈敏性子,因不知究裡,也不免生了疑惑,“父親何意?莫非適才大宗伯請父親過府,是要讓父親共同舉薦什麼人麼?”

張鵬翮欠了欠身子,張懋齡趕忙來扶了他站起身,待到離了書案坐在軟椅上,才束手立在一側,只聽得張鵬翮幽幽嘆道,“一生宦海,終不免沉浮。但若是有些事上行差踏錯一步,身敗名裂不當緊,更要帶累了妻子家人。”這一句,也不知實說他自己,還是指的王掞,張懋齡怔站着不好接話,卻不妨當了張鵬翮一句贊,“論聰穎敏捷,你也不輸長兄,你既志不在此,便不必替我空懸這份心了。”

張懋齡在父親面上看不出責備之意,倒也鬆了心,“父親說哪裡話。曾記得父親說過,兒子本無心仕途,縱一朝登第,硬是納身進去了,將來也是坎坷,倒不如著書立說方還能有些成就。”張懋齡從案上端起茶,遞到張鵬翮手上,便接着將話直說了,“兒子深謝父親體全之心,可兒子並非那等將經史一讀到底的呆人,學有所悟,行有所得,方纔是成。一家榮辱,何來置身事外之人?況這些年來,上下全賴父親以一人之力操持維護,兒子赧顏,兒子雖不才,也願做些微薄之事爲父親分勞。”

張鵬翮看他一看,心下固然幾分欣慰,卻絲毫蓋不住對前事的滿心憂惶,只是長聲一嘆道,“王掞盤算着要聯名保薦廢太子做大將軍王,論牽累,是斷到不了我這兒的,只他錯了主意不打緊,卻不要無端害了旁人。”

見乃父如此,又聞聽‘牽累’二字,張懋齡也知事情來的嚴重,更替父親懸心的很,略一想,便開口問道,“王掞是世伯在禮部多年的上官了,父親是憂心他那裡,屆時卻不過這份情面?”

張鵬翮只是搖了搖頭,“並沒有這麼簡單,你也不知王掞其人。”張鵬翮一手擱在膝上,另一手擡起,朝外虛一指,“王頊齡是王氏長兄,他那個三弟王鴻緒一意靠在八阿哥門下,同那一衆親貴打的火熱,有這層干係在,他要應下王掞的情去保薦廢太子本也是難。但王掞以一己之心度天下人,且他又與王頊齡有這些年的交誼,加上向日自矜的辯才,他自然肯開這個口。我也知王頊齡夙日行事,一貫以小心謹慎爲先,他雖非八黨中人,卻難保他不在相激之下,做出些不智之事來。”

張懋齡微一沉吟,卻欲言又止。他只覺照此說來,王掞脅迫之意太甚,原想難怪其父方纔回來是這般氣象,怕不是今日過府也遭遇如此情狀,心中自然大不悅。後一想其父原就沒有過份責難王掞之意,他若以一篇而概全貌,一己好惡而妄斷於人,怕也要換來幾句責備,想想便作了罷。

張鵬翮一時沒留意張懋齡的情態,只是想着連日裡朝中變數,便自顧着說了句,“有些話更不便出自我,皇上年高,日益不願見人興事非,看眼下朝中情勢,再要補的閣臣,也只他和馬齊二人大有可能,他若這個時候胡來,豈非自斷前程?”

“這——父親如何知道?”似是看出了張懋齡引而未發的言辭,張鵬翮緩緩道,“入閣之事皇上同我提過,我堅辭了。”張懋齡分明是一臉的驚異之情,他沒敢問父親這麼做的緣由,而張鵬翮也不願再說,“於爲父而言,所求的早非這些個高低虛名。在朝爲官,一身榮辱沉浮無定,權謀之術也隻手段罷了,倘能持身秉正而得矜全,便是萬分不易了。體天心而順民心,方纔是爲官真義,至於旁人如何論我,且由得此輩去說。”

張懋齡雖說仍有些不解,但還是點了點頭,應道,“兒子曉得了。父親所言,正是朱子所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張鵬翮略一頷首,“你去見他,看着說罷。再讓他仔細想想兩個人——李光地、趙申喬,他會明白的。”張懋齡若是明白張鵬翮的未盡之意,便也不會有那些許不解了。令張鵬翮最爲銘心的一事,便是月前的召對,他爲丁父憂之事請回原籍守制,康熙不允,以李光地故事慰其奪情留任,待富寧安回朝,再令回籍。然張鵬翮如何也不敢忘,李光地當年本應歸鄉守制,然留戀名位而奪情留京,爲此事得了彭鵬的一本驚世嚴參,李氏“賣友”、“僞道學”之名就此流佈於舉朝上下,前車之鑑,張鵬翮如何肯應?孰料康熙一番話,實令他驚出一身冷汗:

“朕當日令李光地自辯,乃是試他之舉,他若知道自己德行有虧,朕便不會讓彭鵬用這種方式去“告訴”他。換了趙申喬也一樣,他爲一己私意,行事刻戾不能容人,倒是打着爲朕辦差的幌子,那今日蘇克濟(時任山西巡撫)參兒子趙鳳詔(時任太原知府)貪贓三十餘萬兩,朕便讓他自己審,豈非也是全他令名?他二人都是能臣,朕也都信之用之,惟是以一個私意混蒙於朕,這便是朕不能容處。何謂無私?噶禮尚在,你肯直言告朕趙鳳詔夙有貪行;噶禮伏誅,張伯行剛愎自用,你也肯參他,這就是名臣典範,朕罵你的時日雖多,卻是信重於你。如今趙申喬自己要辭官,朕就準他,也沒人來參你,你還不肯奪一回情?”

第156章 洗三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45章 麻煩(五)第82章 出征(五)第211章 驚變(七)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17章 家宴(五)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76章 從軍(七)第41章 麻煩(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52章 議儲(五)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77章 問鼎(一)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75章 從軍(六)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72章 從軍(三)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49章 議儲(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28章 渾水(九)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30章 萬壽(七)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81章 出征(四)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28章 渾水(九)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214章 驚變(十)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13章 驚變(九)27 傷逝一第225章 渾水(六)第208章 驚變(四)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68章 封爵(一)第326章 萬壽(三)第393章 完結篇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0章 圍獵(四)26 兄弟三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05章 驚變(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77章 從軍(八)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171章 南巡(二)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2 在禁苑的生活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158章 河務(一)第206章 驚變(二)
第156章 洗三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45章 麻煩(五)第82章 出征(五)第211章 驚變(七)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17章 家宴(五)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76章 從軍(七)第41章 麻煩(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52章 議儲(五)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77章 問鼎(一)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75章 從軍(六)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72章 從軍(三)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49章 議儲(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28章 渾水(九)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30章 萬壽(七)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81章 出征(四)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28章 渾水(九)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214章 驚變(十)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13章 驚變(九)27 傷逝一第225章 渾水(六)第208章 驚變(四)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68章 封爵(一)第326章 萬壽(三)第393章 完結篇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0章 圍獵(四)26 兄弟三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05章 驚變(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77章 從軍(八)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171章 南巡(二)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2 在禁苑的生活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158章 河務(一)第206章 驚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