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二)

陸政東回到市委的時候,副市長尤金忠已經到了。

“書記,你該不不會是想讓我這一塊的也抽調出人手去招人吧?書記,我這一塊土地拍賣之後已經都忙得不可開交了,肯定是抽不出人手的。”

市裡現在最棘手的就是人才和勞動力短缺問題,分管教育文化並聯系勞動局的副市長,常委副市長唐中凱都是被這事給弄得喘不過氣來。

而他分管的這一塊也比較忙,所以沒等陸政東開口,他就趕緊先打預防針。

“不管什麼部門就像海綿,只要擠一擠,總是能擠出幾個人來的,不過那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

陸政東端起杯子一飲而盡,之後才又說道:

“招人的事情你就不要擔心了,還落不到你頭上,不過,如何吸引人才和較高層次的勞動力,你在這方面還是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的。既然市長和其他同志還沒到,那就不妨和你先談談。”

尤金忠點點頭,他意識到了陸政東可能有一些什麼重要舉動,而且是自己分管的這項工作中,所以先要和自己進行溝通。

“我有一個想法,比如鼓勵企業建設單身員工公寓和宿舍,在土地上和建設手續上都提供最簡便最合理的支持,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還是要在如何吸引人才上下更多的功夫。”

陸政東沉吟了一下道:

“一個城市對人才的吸引首先是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是吸引他們的原動力,其次是居住在這座城市感覺安心舒心,這就要求有良好的社會治安狀況,方便高效的公用設施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生活,良好的城市公民道德素質,優美的城市社區環境,還有合理的房價……”

尤金忠一聽陸政東其實談話的重點又是轉移到了房價上。尤金忠不由微微一笑,

陸政東也是一笑道:

“金忠市長是不是覺得我這是老調重彈?而且房價已然進入了一個上漲的通道,上漲不是安新的問題,而是全國性的問題,不是哪一個人甚至哪一個政府能夠扼制下來的,尤金忠不行,陸政東也一樣不行。那是徒勞,既然國家要搞住房改革,實現住房商品化,而現在城市化進程還在不斷加快,那麼城市房價上漲就不可避免。金忠市長,這是不是你內心的真實想法?”

尤金忠笑了笑。他也不會在陸書記面前隱藏自己的觀點,表情已然是承認了。

陸政東也一笑道:

“說實話,從最現實的角度講,房價越漲,政府也跟着收益,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這一點我也很清楚。你也很清楚,中*央就更是心知肚明。事實上這是當年分稅制對地方的一種補償,中*央把好的稅源都拿走了,剩下的都是零散貨色,但是在事權上全數丟給了地方,而且地方還要發展,雖然有轉移支付,但傾斜的重點在貧困地區。我們這樣的城市在轉移支付上是佔不了便宜的,這是大局,沒有道理可講,於是用財政槓桿來撬動地方發展已成必然,可是財政如此孱弱,怎麼辦?發展房地產業,讓土地出讓金來填補地方財政的窟窿就成必然。所以中*央從來沒有打過這方面的主意。

而且對於安新來講,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副省級的城市地位都勢必使得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涌入和農業人口轉化爲城市人口,對於住房的巨大需求將使得安新房地產價格在今後幾年中暴漲不可避免。沒有誰能力阻擋這一趨勢。

所以把土地出讓金作爲財政的重要組成一部分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土地財政當成主要來源,那未來的安新該怎麼辦?”

尤金忠想了一下道:

“這道理我清楚,可是書記你考慮過沒有對於一屆黨委政府來說,他們的任期就是短短几年,房價上去了,勢必對這幾年的成績大有裨益,其實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不能把大主意打在土地上,但想的是一回事,做的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不過是心照不宣而已,這其實不僅僅是我們的問題,而是考覈體制和機制的問題。”

陸政東沒說話,尤金忠這說的是最老實的話,省長楊立峰也一直提出了要大力培植稅源,要儘量減少對土地出讓金的依賴,這一點雖然大家表面上都深以爲然的樣子,但是骨子裡卻是誰都沒有放在心中,白花花的銀子就堆在你面前,你只需要將土地徵收整理然後一出手,這些銀子就光明正大的放進財政的口袋裡,天公地道,天經地義,誰能拒絕?只要在這幾年作出了突出的成績,那才更有可能有上升的空間,自己上去了,該後來者去墊背就該他們去墊背。

尤金忠見陸書記沒說話,便又繼續道:

“房地產市場不同於其他,是你漲我漲大家漲,我們安新就是不想漲也會被他們裹挾着一起漲的。”

裹挾?

陸政東聽到這個詞不由莞爾一笑,看了尤金忠一眼道:

“只要想做,誰又能裹挾得了我們,我們手裡可是儲備大量的土地,那就是房價的平衡開關,我不反對房價漲,而是反對房價漲得過快,我希望我們的經濟增長跑過其他同類城市的同時,房價要比他們的跑得慢,土地成本要比他們跑得慢,房價地價相對於其他城市保持理性,房價地價是一個可控的、持續但卻是合理的上升趨勢,在一個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的考慮。這樣的考慮不僅僅是讓安新廣大的市民買得起房,實現居者有其屋,更重要的是爲安新的下一步做打算。”

陸政東頓了一下道:

“我不講其他的大道理,就講一個道理,就講簡單的機會成本,地價溢價和邊際收益大,還是地價維持相對較低,從而實現競爭優勢培育的稅源以及邊際收益更大,這肯定可以作爲我們的一個重要參考。同理,對於用工而言也是這樣,政府之所以這樣費勁心思的解決用工問題。也是不希望因爲緊缺從而被迫讓企業增加本來不必要的薪酬成本,從而增加企業的整體成本,實際上這些目的就一個:讓安新在同類城市繼續保持着強勁的競爭力。這樣操作才能真正甩開省城,到時候他們就是想追也追不上……”

陸政東笑了一下道:

“當然,這麼做,肯定會引起相當一部分人的不滿,比如那些利潤已經足夠高。但永遠都不會嫌錢賺得多的地產商。你是怕遭到他們的忌恨吧?不過天塌下來還有我呢,何況,你得想想你今天所做的,對如果有一天你坐在書記或者市長的位置上的影響,這想法立馬就通了……”

尤金忠聽得陸政東這話心裡也是猛然一跳,作爲副市長。誰又不想那麼一天?……

陸政東也就不多言,抽起了煙,沒一會,去下面縣裡的唐中凱和羅浮黎等人都陸續到了,陸政東也就開宗明義的講道:

“今天和大家碰頭,有兩件要緊的事情要和大家議一議,一是省軍區劉司令員和省雙擁辦、民政局等部門的領導要來。二是國家發展委有意今後每隔一兩年時間,選擇一個有代表性、有工作基礎、有發展潛力和承受力的地區,作爲專題性的改革試點。我們新技術試驗區想先吃螃蟹,不過首先得過國家發展委這一關,國家發展委一行要來考察。兩個考察組,都很重要。”

陸政東簡單的講明瞭碰頭會的意思,然後道:

“關於第一個事情,實際上我們赴軍營招聘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但我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利用這樣的機會採取軍事管理的突擊培訓方式把大批的潛在的熟練勞動力變成真正熟練的勞動力。

我的軍事管理不是軍訓,而是由相關部門或者企業人事培訓部門爲主導,利用這些退轉業軍人剛剛纔離開部隊,基本上還保持着部隊的作風,讓他們在培訓的時候起到帶頭作用,讓部隊的一些現役軍人監督。讓參加集訓的人更能專心致志,這樣加快轉化過程,只是我心裡對那些普通的潛在熟練勞動力是否會接受這樣的培訓方式心裡沒底,所以想讓大家也想想……”

羅浮黎一聽卻是道:

“我看這個辦法好。這是一條快速成才的路子。非常時期也只有採用這樣非常的辦法了。至於書記所擔心,那做思想工作嘛,我就不信做不通思想工作。”

唐中凱一聽也忙道:

“就這麼幹,部隊新兵訓練三個月也就基本上到崗了,我們如果也能兩到三個月時間爲週期讓一些勞動者掌握企業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技能,那就解決大問題了。”

陸政東點點頭:

“那這件事你們在細節上再好好琢磨,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至於部隊那邊,我去做工作……”

敲定了這件事,陸政東又談起了接待發展委考察組的事情。

“關於接待發展委的事情,不管是從內容到形式,還是大方向到細節,一定要把準備工作做充分,這事就辛苦中凱市長,你親自負責抓。”

陸政東說着皺了一下眉頭道:

“雖然考察組估計也有我曾經在體改委工作的同事,但那也派不上什麼大用場。市長,咱們倆也得好好琢磨琢磨,一定要唱好這齣戲。”

現在的發展委在以後估計有人不會太熟悉,事實上這個稱呼只是計委和發改委之間的過度,僅僅存在了五年,隨即就被後來如雷貫耳的發改委給取代。

“書記放心吧,我知道怎麼做。”

羅浮黎也是在省經委呆過的人,知道國家部委,發展委絕對是最重量級的部門之一,所謂的發展委就是原來的計委,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時候,計委被改名爲發展計劃委員會,作爲負責擬訂經濟和社會展政策,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從計劃經濟時期開始,計委在政府中就有着其特殊的地位。

羅浮黎也是在省經委呆過的人,知道國家部委,發展委絕對是最重量級的部門之一,所謂的發展委就是原來的計委,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時候,計委被改名爲發展計劃委員會。作爲負責擬訂經濟和社會展政策,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從計劃經濟時期開始,計委在政府中就有着其特殊的地位。

而長此以往,發展委一些幹部未免驕縱起來。省城劉銘章的前任市委書記市委書記曾經感慨,他去某部委跑項目,那裡的人告訴他,現在拿張凳子給你坐已是政*治*局委員的待遇了。因爲直轄市的市長來也是站在那裡的。雖然開玩笑成分居多,但衙門口之深也可略見一斑。這裡的某部門就是指的發展委。

而陸政東原來工作的體改委實際上在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家體改委”撤銷,大部分職能和人員併入發展委,而體改委改設爲“體改辦”;同時,成立了一個虛設的“國家體改委”作爲國務院的議事機構,而實際上體改委就此退出了政府組成序列。作爲被人家“接收”的陸政東的同事,自然在發展委不會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

對這樣一個部門的考察組,連陸政東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對待,而他自然也不敢怠慢……

——————————————

而事實上陸政東還是很慶幸在準備接待發展委做到了提前量,因爲發展委差點打了安新一個措手不及——從鄰近的錢東省提前到了貝湖,在省城進行了一天的考察調研之後隨即就奔安新而來。

在安新和省城之間的交界處,停了一排黑壓壓的小車。陸政東、羅浮黎都來“接駕”,看着身後的大小幹部,陸政東就有些無奈,自己下去,就是一再打招呼不搞接送,地方上官員置若罔聞,現在改委考察組下來,來之前也打電話說不要接送。但自己又何嘗不是要帶隊來歡迎?

在安新和省城之間的交界處,停了一排黑壓壓的小車,陸政東、羅浮黎都來“接駕”,看着身後的大小幹部,陸政東就有些無奈,自己下去,就是一再打招呼不搞接送。地方上官員置若罔聞,現在改委考察組下來,來之前也打電話說不要接送,但自己又何嘗不是要帶隊來歡迎?

其實當領導的。絕大多數心裡都好這一口,特別是那種不上不下的,更是如此,生怕別人把自己不當回事,嘴上說着不要搞得這麼隆重的有迎有送,真要沒有做,那就是輕慢,那就是立正稍息沒搞清楚。

四五輛黑色小車從省城開了過來,有幹部就趕緊招呼道:

“來了,來了。”

陸政東掃了眼羅浮黎,看到他皺了下眉頭,笑道:

“市長,咱們得當自己是那商場的服務員,得微笑服務。”

羅浮黎聽了他這話不由有些自我解嘲的笑了笑。

車隊緩緩停下,第三輛車上下來的是一位高大的中年人,滿臉的笑容,陸政東忙和羅浮黎走過去,與他握手寒暄。

來的是改委副主任裡排名第二的副主任單懷忠,發展委素有“小國*務*院”之稱,其領導配置自然也就不同尋常,副主任很多,而且不少副主任都是正部級,排名第二的單懷忠自然是正部。

單懷忠微笑和陸政東握手,親熱的拍了陸政東手背幾下,道:

“政東書記啊,還是在京城見過面,一轉眼,幾年過去了。”

陸政東自然知道他說的京城見面的事情,應該是關於電力改革那次爭論。

陸政東微笑道:

“所以還請主任和各位領導多支持。”

單懷忠一笑:

“政東書記太謙虛了,當年在京城那就是一時才俊,能力才華那是有目共睹!”

說完才和羅浮黎微笑握了握手,只是點點頭,沒說什麼,倒是從安新前來迎接的幹部人羣中,一眼看到了安新市發展委的主任金和峰,就笑眯眯對金和峰點點頭:

“小金,又見面了!”

陸政東微微一怔,他知道金和峰本來是汪副書記看好的幹部,更曾經被那邊推薦到了計委鍍金鍛鍊,只是由於省裡主要高層的變化和他的到來打亂了汪副書記等人的佈置,使得金和峰一直沒被提起來。

看來這個金和峰和單懷忠關係還挺不錯的,陸政東心裡就有了些計較。

當天中午,陸政東攜安新干部爲單主任一行洗塵後,單懷忠就迫不及待的提出去新技術試驗區去看一看。去試驗區的車隊裡。陸政東和單懷忠坐了一輛車,除了改委考察組,隨行的尚有安新一行官員,分管經濟的常委副市長唐中凱、市委辦公廳主任藍山、發展委主任金和峰等。

奧迪車平穩異常,單懷忠拿出煙,遞了一顆給陸政東道:

“政東啊,真要說起來。你也是我們發展委出來的人,你也知道試點的選擇必須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單懷忠點了煙,若有所思的道:

“從我個人來說,我很希望在安新看到一些積極的新穎的東西,我可是知道你的能力的。”

陸政東笑了笑道:

“主任是太高看我了,我也就是比別人喜歡多瞎琢磨一點而已。”

單懷忠就點點頭。不再說話。

車隊拐向試驗區,大門口早已密密麻麻站滿了園區內夾道歡迎的人羣。

單懷忠微微蹙眉,陸政東笑道:

“這些都是試驗區裡的一些企業負責人或高管,他們實在是對於國家在這一塊的方針政策感興趣,也難得見到主任這樣對政策和方向很瞭解和掌握的高端官員,他們覺得是機會難得,我們攔都攔不住。”

單懷忠聽陸政東這麼說。臉色這才清朗,笑道:“下車看看。”

車隊緩緩停車,單懷主任下車,和迎接的管委會幹部以及幾名企業代表握了握手,親切的交談了幾句,記者也就趕緊拍照……

試驗區和試驗區的一些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試驗區裡的一個名叫橢圓的互聯網企業介紹了他們企業的架構方式,不但企業的高管是企業的股東,而且有一定工作年限和有貢獻的普通員工也都能配到一定的股份。以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共同創業。

而單懷忠看到已經很漂亮的園區,看着圍觀的企業的員工,就笑着對陸政東道:

“這些企業都還是朝陽產業,起步不錯。”

陸政東也就笑着道:

“試驗區和試驗區的企業都還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多多支持。”

跟在單主任、陸政東等一行“大人物”旁邊介紹情況的是管委會副主任易寶天,單主任疑惑的看了陸政東一眼,陸政東道:“這位是經濟區管委會的副主任易寶天。電子專業畢業,專業很對口,也很能吃苦的一位同志。”

單懷忠笑着道:

“也是一位很年輕的同志,年輕人生機勃勃。闖勁大,幹勁足。”

說着目光微微看了一眼身側後方的金和峰,陸政東自然知道單懷忠這話是有所指的,意思是在今後市級領導班子調整中,也要關照“年輕”的金和峰。

安新對於這一次發展委的考察準備得相當充分,而且試驗區確實已經是初見規模,陸政東發現原本還是非常持懷疑甚至還有一種隱隱的不太樂意的態度的單懷忠,在實地考察和企業代表以及管委會的人座談之後態度似乎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回到市裡,吃完飯,陸政東送單懷忠上樓休息,單懷忠笑着道:

“政東啊,難怪安新兩年發展這麼快,看來選擇的路子很準,你們搞的這個試驗區,我看要不了多久就會大發異彩。”

陸政東一笑道:

“單主任您這可是金口,您這麼一說,那纔是真有希望了。”

陸政東聽到單懷忠這話,心裡是真的鬆了一口氣,這無疑是對這次考察很滿意的表示。這也不枉他花費了那麼多心思和手段……(未完待續。。。)

第57章 傾談第65章 記者上門第80章 事關興衰榮辱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4章 謀人謀事(二)第71章 回縣第55章 進步了第109章 利益的魔力(二)第10章 財政廳長第63章 羣英薈萃第228章 暖腳大丫頭第69章 撥霧見日第33章 變數第29章 面授機宜第77章 交流亦是交鋒第43章 應對之策第10章 折服第62章 爭鋒第18章 打破神話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88章 令人心醉第30章 峰迴路轉第232章 艱難決定第141章 啞巴吃黃連(三)第23章 楊雪惹麻煩第106章 功高震主第8章 辦公會議第104章 一桿進洞第60章 不一般的投資者第73章 才俊滿屋第66章 發難第2章 “空軍司令”?!第8章 梅開二度第18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十)第30章 快樂並痛着第29章 捅了馬蜂窩第209章 瘋狂第170章 謀劃第63章 暗流洶涌第17章 大戰前夜第51章 鶴蚌相爭第26章 都聽你的第86章 新年新氣象第126章 沒錢就不要顯擺第9章 相交相知第8章 辦公會議第18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9章 織網第148章 小兒女之態第19章 書記被差額掉了!第174章 自己人第24章 聚攏第50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44章 找準位置第25章 人間妖嬈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77章 天堂在左邊,你卻走右邊第14章 風雲變幻第144章 空前的人事議題常委會第7章 攔路告狀第113章 大目標第217章 全省幹部大會(二)第201章 重視第215章 召見第39章 嚇一大跳第十三章第九四十章 野望二第123章 肆無忌憚的撒回野第203章 環境問題第4章 朋友越多越好第96章 對手的重視就是最大的肯定第76章 逼出來!第73章 入京第48章 重回安新第106章 悟第209章 瘋狂第72章 梅開二度第39章 嚇一大跳第19章 人事佈局第45章 春的盎然第187章 貓和老鼠第12章 五體投地第147章 放鬆第132章 送上門來第143章 人事佈局第187章 貓和老鼠第196章 深深的危機感第94章 任前談話第15章 修路第101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4章 冤枉省領導第12章 上流生活第68章 棋局纔剛剛開始第2章 伊始第3章 謀人謀事第10章 奇招奏效第167章 最高規格的畢業典禮第49章 超級待遇第155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第169章 陰招
第57章 傾談第65章 記者上門第80章 事關興衰榮辱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4章 謀人謀事(二)第71章 回縣第55章 進步了第109章 利益的魔力(二)第10章 財政廳長第63章 羣英薈萃第228章 暖腳大丫頭第69章 撥霧見日第33章 變數第29章 面授機宜第77章 交流亦是交鋒第43章 應對之策第10章 折服第62章 爭鋒第18章 打破神話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88章 令人心醉第30章 峰迴路轉第232章 艱難決定第141章 啞巴吃黃連(三)第23章 楊雪惹麻煩第106章 功高震主第8章 辦公會議第104章 一桿進洞第60章 不一般的投資者第73章 才俊滿屋第66章 發難第2章 “空軍司令”?!第8章 梅開二度第18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十)第30章 快樂並痛着第29章 捅了馬蜂窩第209章 瘋狂第170章 謀劃第63章 暗流洶涌第17章 大戰前夜第51章 鶴蚌相爭第26章 都聽你的第86章 新年新氣象第126章 沒錢就不要顯擺第9章 相交相知第8章 辦公會議第18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9章 織網第148章 小兒女之態第19章 書記被差額掉了!第174章 自己人第24章 聚攏第50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44章 找準位置第25章 人間妖嬈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77章 天堂在左邊,你卻走右邊第14章 風雲變幻第144章 空前的人事議題常委會第7章 攔路告狀第113章 大目標第217章 全省幹部大會(二)第201章 重視第215章 召見第39章 嚇一大跳第十三章第九四十章 野望二第123章 肆無忌憚的撒回野第203章 環境問題第4章 朋友越多越好第96章 對手的重視就是最大的肯定第76章 逼出來!第73章 入京第48章 重回安新第106章 悟第209章 瘋狂第72章 梅開二度第39章 嚇一大跳第19章 人事佈局第45章 春的盎然第187章 貓和老鼠第12章 五體投地第147章 放鬆第132章 送上門來第143章 人事佈局第187章 貓和老鼠第196章 深深的危機感第94章 任前談話第15章 修路第101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4章 冤枉省領導第12章 上流生活第68章 棋局纔剛剛開始第2章 伊始第3章 謀人謀事第10章 奇招奏效第167章 最高規格的畢業典禮第49章 超級待遇第155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第169章 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