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依照《阿甘正傳》的內容,是可以分成兩個組來拍攝的。
第一個組專門拍阿甘小時候的情形,第二個組就拍阿甘長大了之後的劇情。
這樣的許多演員的拍攝戲份都不會衝突,還能節約不少的時間。
但這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兩組人員一起拍,不容易讓質量一樣。
兩個執行導演,哪怕是有總導演在盯着,也不可能形成統一的風格。
因此許多大導演在面對這樣的戲份的時候,都會選擇自己拍。
最多隻是會改變一些拍戲的時間順序,而不會改變拍攝的固有模式。
有些時候,並不是改變革新就是最好的,在電影這個行當,許多的堅持都有必要。
比如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在拍攝《敦刻爾克》的時候,仍舊採取了使用傳統膠片的拍攝手法,雖然成本增加了不下1000萬,但這樣拍攝出來的效果非常好,非常有質感。
它能讓人們深刻的感覺到所處的那個年代,而不是靠着特效做出來的。
當然了,諾蘭在《敦刻爾克》的“浪費”還不只是膠片這一點,還有他對於整個佈景的設置,甚至於是海面上的各種細節,他都要求按照二戰時期的來。
這可是大大的增加了《敦刻爾克》的成本,至少是比原來計劃的多超支了000萬美金。
可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它成爲了歷史上第一的戰爭電影,票房高達8億美金左右!
在它之後的,是十幾年前的《拯救大兵瑞恩》,總共票房5億美金上下。
所以說,做電影並不是看你怎麼節約成本,而是看你怎麼用心的做電影,做出最好的電影,當然就有人來看。
導演也是需要有自己的堅持,否則一味的爲商業電影妥協,這樣的導演,絕對只能是一個著名導演,成不了世界頂級的電影大師。
和他們相比,殷俊這樣的電影大師,最大的優勢在於他曾經看過這些經典電影的完整版本,已經心中有過一個版本了。
他要做的,就是在這些版本上面,繼續的打造和雕鑿,做出屬於自己的這一版。
另外殷俊還有的優勢,就是他根本不用在乎什麼成本,也不用在乎什麼盈利或者虧損,反正公司都是他一個人的,他只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拍就行了。
現在的阿甘童年、阿甘的青年和阿甘的中年,三個片段,殷俊心中早就有了具體的打算。
阿甘的童年無疑是最好拍的,因爲它最爲簡單。
可想要讓它的效果好,卻沒有那麼容易。
因爲兩個小演員是主要的角色,而他們的演技不可能跟梅麗爾、馬龍白蘭度等人相比,也沒有什麼經驗和頓悟之說。
用時尚一點的話語來講,大部分都是要看導演的不斷引導,小部分就直接隨緣了。
況且,因爲最近才選擇了他們的原因,劇本方面他們也不是很熟悉,如果倉促的開始拍他們,恐怕效果不會很好。
阿甘的青年,在殷俊的歸類裡面,應該是在越戰結束爲止,筆墨並沒有那麼重,而且許多穿插着回憶和特效,這部分沒有什麼難的。
甚至於湯姆漢克斯的演技都不用多少,只要表現出阿甘的憨厚和略微弱智就行。
最後的阿甘在心智上長大了,懂得了人生和責任,懂得了什麼叫做生活,這纔是整部電影最畫龍點睛的一部分。
殷俊對湯姆漢克斯有很大的信心,他認爲如果是拍了阿甘的青年時期,再拍阿甘的成年時期,順着把這部分情感轉移過來,昇華上去,那麼就不離十了。
看着第一天湯姆漢克斯的狀態,殷俊最終決定,先從阿甘長大了、就是阿甘抱着橄欖球,從少年一下子跨越到青年之後的那一段開始拍攝。
至於兩位小演員,一方面讓他們相處來培養感情,另一方面殷俊也讓他們在劇組到處的去看別人怎麼演的,同時也進一步的熟悉劇本。
和讀書一樣,你看得多了,很多東西自然就會了。
шшш_тt kдn_C○
悟性這個東西,只有很少人很少人能有,其餘的全都靠傻辦法,慢慢的去摸索和強化。
就好像演技這個東西,許多人爲什麼到了三四十歲才忽然演技大漲的?
你真以爲是開竅啊?
就是他們日復一日的努力,不斷的去提升自己,從而最後來了一個質的提升。
讓兩個小孩子們,不斷的熟悉劇本,時不時的就來幾場戲的對演,如此多幾次過後,他們自然就熟練許多,還有可能給人驚喜。
略開他們不提。
殷俊在拍攝湯姆漢克斯的戲的時候,明顯的感覺到了湯姆漢克斯的進步。
湯姆漢克斯已經獲得了兩個影帝,但《雨人》是因爲弱智智障羣體角色的原因,在角色上討巧了,再加上奧斯卡的評委們想要補償一下殷俊的電影,所以他才幸運得到了奧斯卡影帝。
第二部的《鋼琴家》就不一樣了,這是湯姆漢克斯真正的靠一個角色演繹,精彩的演繹,纔得到了奧斯卡影帝。
可這都不是湯姆漢克斯的巔峰。
他的巔峰,就在這再接再厲的第三部《阿甘正傳》上面。
毫不誇張的說,湯姆漢克斯早在4年之前,當他簽下了麒麟文化的20年0部電影的合同後,就已經開始在爲《阿甘正傳》做準備。
他都沒有跟殷俊說,他前前後後看了不下0遍的《阿甘正傳》,光是讀書筆記就有三本《阿甘正傳》那麼厚。
有了這麼深厚的積累,湯姆漢克斯自然是胸有成竹,演起來一點兒都不費勁兒。
不。
他不是在演戲,他是在鏡頭前表現自己。
他此時已經完全融入了阿甘這個角色,是殷俊看得最神似的一個角色,甚至比起前世的、9年之後上映的那一版,還要自然。
馬龍白蘭度老爺子的角色,只是在開頭的一段,如今他沒事兒也沒有離開劇組,每天和一羣人吹牛打屁,還去周邊農場到處玩玩,顯得是很悠閒。
他也喜歡和殷俊聊天,不過主要是談做生意,談怎麼能讓自己的財富增值保值。
這一點上面,殷俊就是他最好的諮詢對象。
老爺子也是被財務危機弄怕了,想要有個安享晚年的機會,自然就要虛心求教。
在求教殷俊的途中,他也會對電影中的一些角色,做出自己的評價,也是從另一個方面來教殷俊怎麼來調整他們的狀態、怎麼去逼他們表演得最好。
殷俊因此在他身上也是獲益匪淺。
其中,馬龍白蘭度說起湯姆漢克斯時,就讚歎這個小夥子已經和人物融爲一體,完全都看不出任何表演的味道。
雖然這樣會讓他很長一段時間都走不出阿甘的影子,可對於電影藝術的本身來說,就是一個最大的好事兒。
“或許,這是一部最好的人物傳記電影。”
老爺子給出的評價是這樣的高,讓殷俊都有點緊張。
如此一部經典,在自己的手上拍出來,可不能看着湯姆漢克斯表演得好,但卻被別的因素和演員們給拖累了,那纔是一種罪過。
所以殷俊拍起戲來,是越來越慢了。
有時候一天下來,居然都只拍10來個鏡頭。
幸好大家的薪水都不會少,而且殷俊的權勢夠大,也能壓得住他們。
但畢竟《阿甘正傳》殷俊實在是太熟悉了,所以總體來說,出錯的時候很少,大部分都是殷俊想要精益求精而已。
面對着這麼一部本來就在奧斯卡考慮範圍之內的佳作,又看到殷俊如此的精雕細琢,演員們的心境也沒有急躁。
他們來到這個劇組,不就是爲了在《阿甘正傳》裡面揚名,在這部鉅作之中留下自己的足跡嗎?
《阿甘正傳》拍得越好,大家獲得的榮譽就越多,這又有什麼不好?
在這種氣氛裡面,殷俊自己也是越來越熟練。
只不過每天晚上他回去之後,休息的時間反而是沒有增加。
因爲他腦子裡有着許多的想法,關於怎麼才能拍得更好,怎麼才能更加壓榨湯姆漢克斯的狀態,怎麼才能讓別的演員跟上湯姆漢克斯的節奏……這些一系列的想法,都不斷的在他腦海裡面閃現,然後被他拿出來,去實踐。
讓殷俊興奮的,還有張囈謀對於鏡頭的執掌。
雖然是第一次執掌這種鉅作,但張囈謀除了最初的幾天不在狀態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在和劇組一起磨合和成長。
他比殷俊都還要拼命。
每天拍攝完畢,殷俊、湯姆漢克斯、他,還有一些劇組人員,都會觀看拍下來的鏡頭。
結果好幾次,都是他自己提出來,自己還能怎麼怎麼的提高,怎麼怎麼的轉變一下,這樣就會讓鏡頭裡面的人物、景色和場面,表現得更加的好。
每每他這麼說的時候,那天晚上他肯定會不斷的在腦海裡面構建這些畫面。
等到第二天再重拍,果然是如此,果然是要優秀許多。
也憑藉着這樣的精湛拍攝技術,張囈謀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連馬龍白蘭度對於他在色彩的運用和長鏡頭的使用上面,都稱讚有加。
而有着湯姆漢克斯、張囈謀這樣的優秀演職人員們的一同努力,也就構成了劇組運轉順暢又精細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