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

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

在中原人心動作頻頻之時,楚國和吳國正在漢陽平原之上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瘋狂的廝殺着。

表面上這一場戰爭打的非常亂,但是慶忌和孫武的目標很是清晰,這是孫武研究了很多年得到的唯一快速制勝的方法。

“從大江之上,溯流而上,一定會被楚國堵截,沒有必勝的把握,只有走信陽通道,才能一戰而下,但是關鍵是將楚國的精銳主力拖在漢陽平原之上。”

這是孫武制定的戰爭規劃,但是戰爭形勢的發展很快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吳國本來只是想要將楚國主力牽制在漢陽平原之上。

卻沒想到楚國的大將,太過愚蠢,孫武策劃,加上身披三層重甲的慶忌太過勇猛,連連斬首楚將,結果吳軍連戰連捷。

如果不是陳國騷擾穎國有效,讓吳國糧草有些難以爲繼,甚至能一路平推到漢水之邊。

最終兩軍暫時對峙起來,楚國稍微鬆了一口氣,陳國更是有些得意,以小國之域,卻能干涉大國之爭。

孫武眼中寒氣深深,“國君,陳國襲擾,再想要和楚國在漢陽之上大戰已經不現實。

還是要按照之前的戰略,走信陽通道,直撲郢都。

首要目標是抓獲楚國的貴族,次要目標是盡力毀掉他們的土地,再次要目標是將楚國的人口擄走。”

慶忌深以爲然的點點頭,君臣二人本來就沒有想到能將江漢平原收入囊中,之前預計的是沿着穎水大別山分界,但現在可能有機會重新將楚國堵到漢水以西。

計劃定下,英明神武的君臣二人便直接開始實行,後知後覺的楚軍在失去了吳國軍隊身影之後很久,才向郢都彙報。

郢都。

這些時日和吳國的戰爭,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現在整個楚國之中都是一片的浮躁之氣,還有一股惶惶的不安之感。

“吳國不會是想要直接突襲郢都吧?”

“這怎麼可能呢?長江之上,我大楚的舟船之利還不是吳國所能比較的。”

但當吳國的軍隊突然出現在信陽,並且將楚國最後的精銳軍隊打崩之後,郢都之中的貴族頓時慌了。

王宮議事大殿之中,幾乎整個楚國的貴族,都聚集在這裡,所有人都感覺到滅頂之災要降臨在自己頭上了。

王太后滿臉焦急恐懼,她是個非常美麗的女人,但是在戰爭之中,這種美麗只會是禍事。

這時項刺站了出來,他是項城的孫子,項城則是前任的國相令尹。

他望着慌亂的楚國貴族,很是失望,厲聲道:“都安靜下來吧,不要再吵鬧!

不過是一次小小的失敗而已,難道就值得這麼的慌張嗎?

鄢陵之戰的時候,楚國所有的軍隊都葬送在了中原,楚國現在不還是如此的昌盛嗎?

吳國又不是洛國,素王不會保佑他!

至高的太一在天上,楚人永不屈服!”

項氏在楚國之中的威望本就很高,與王室是近親,關鍵是在所有人都慌慌張張的時候,項刺這副樣子就讓人非常的安心。

現在的楚王只是個七八歲的小孩而已,攝政的是王太后,主政的國相則是景氏。

國相對於項刺的表現很是不滿,立刻就想要發作,蠢貨的特點就是即使天都要塌了,但是他還是要內鬥。

好在王太后先開了口,她是個沒有主見和能力的女人,年紀輕輕的就守了寡。

現在見到項刺這樣的英雄氣概,頓覺心安,忍不住欣喜問道:“項卿可有什麼退敵的良策嗎?”

“良策?”

項刺嘆息道:“吳國這是謀劃了許久,衝着郢都而來。

若是之前能夠和吳國在漢陽打個平手,或者能夠在信陽將吳軍擋住,現在還能談判。

但是戰場之上一敗塗地,還想要憑藉言語就將敵軍退去嗎?

若是數百年前,項氏的先祖還在,或許能夠憑藉素王的保佑做到,現在就是做夢。”

除非是那些雖遠必賠的國家,否則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項刺的話讓大殿之中剛剛升起的一絲希望再次落下,但是項刺並沒有絕望,他望着王宮之中的所有人。

微微閉眼,腦海之中是自己祖父的淳淳教導,他睜開眼大聲道:“現在雖然遭遇了失敗,但這只是吳國的戰術成功而已。

楚國依舊是吳國根本觸不可及的龐然大物,江漢平原和南陽盆地之中的人口還在、土地還在,現在只不過是因爲某些無能之人而導致的失敗。

現在楚國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郢都被攻破所造成的損失,臣請王太后與王上避退秦國之中。

秦楚是脣亡齒寒的關係,定然能請秦國出兵,只要王室還在,就能將楚國各地的兵全部都調到王都之中。

到時候吳國是不會和我們在江漢平原、南陽盆地之間作戰的。

晉國、洛國、齊國有弭兵之盟在,吳國不可能是聯軍對手,到時候漢陽平原之上還能爭鬥一番。”

項刺停頓一下,盯着王太后絕然道:“王太后,王都現在是不能待了。

您要立刻帶着王上和貴族出奔,若是落到了吳國的手中,那麼楚國這一次就真的要元氣大傷了。 之後還怎麼和晉國齊國洛國爭霸天下霸主的位置呢?

至於吳國的軍隊,交給臣來斷後吧。”

斷後!

現在以王都之中和周圍的兵馬來阻擋吳國的軍隊,說是斷後,不過就是送死罷了。

他語氣鏗鏘有力,彷彿不是要去送死,而是赴宴一般,王太后看着更是美目之中異彩漣漣,後悔怎麼沒有早日重用項刺,於是柔聲道:“項卿,不可啊,您是楚國的擎天之柱,若是楚國沒了您,之後應該怎麼辦呢?

斷後之事還是交予其他人吧。”

項刺嘆聲道:“王太后、王上。

從先祖洛宴入楚,先王將洛氏分封到項地,到現在已經兩百多年了,項氏受到了歷代先王多少的恩惠呢?

現在只不過是把這些東西全部都還回去而已。

臣意已決,還請您攜帶王上,立刻從長江向着巴蜀撤退,轉道前往秦國。

萬一走漢水碰到晉國的軍隊背盟,那就萬事休矣。

其他的貴族則從漢水轉道,晉國不會針對小貴族,他們是安全的。

希望您帶着秦國的援軍回來的時候,臣還活着。”

秦楚開拓巴蜀,就是爲了讓兩國之間能夠互通有無,沒想到第一次用上竟然是楚國王族逃命。

王太后直接走下殿中,執手泣淚道:“國家危難的時候,才知道您的忠誠,這是妾的罪過,爲您加封令尹的身份,這是唯一所能做的,國相還請保重啊。”

項刺向着王太后微微躬身,然後目光落到了小楚王的身上,他前行幾步,跪在地上叩首。

“臣刺,叩謝王太后、王上。”

楚國王宮大殿之上,羣臣噤聲,只有項刺一人的聲音響徹。

他微微躬身,他跪伏在地叩首,說願意效死,用自己的命來換王的命,太陽照進大殿,落在他的身上,染上了一層金光。

這一幕落到坐在王位上的小楚王的眼中,一瞬間,他好像見到了太陽。

那個英雄一般的身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腦海之中,很是溫暖,他輕輕的呢喃着,沒有人聽到,“項氏,項氏。”

項刺的執行力很快,在王太后將楚國令尹的位置交給他之後,他沒有絲毫耽擱的就將第一批出逃的貴族名單擬好。

還有大量的王都之中的精兵,全部出奔保護這些貴族,一批批的貴族有條不紊的離開了郢都之中。

他自己則帶着各家留下的不少軍力,開始在江漢之上佈置,開始準備迎戰孫武。

他知道不是孫武的對手,那個人能夠憑藉着吳國的國力將楚國打的丟盔棄甲,這是一個不世出的戰神人物,但是項刺並不懼怕。

“至高至貴的素王,你看吧,項氏的子孫,不比洛國之中的本家差。

即便沒有您的保佑,項氏依舊可以忠誠的對待王室,項氏依舊可以庇佑楚國永遠的繁榮昌盛。”

項刺望着忙忙碌碌的郢都,心中暗暗道。

事物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項刺是比先前的楚國將領強了很多,確實給孫武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但是在吳楚之間經歷了這麼久的戰爭之後,損失了大量精兵之後,兩國早已攻守易勢。

面對孫武這種超級軍事大師,除非是熊頓那種完全不講道理的兵主,或許能夠從戰術之上直接將孫武完美的戰略計劃所破解。

很明顯項刺是沒有這個本事的,尤其是貴族撤退還帶走了大量精銳的情況下,郢都的大門轟然破碎。

“一戰之敗,數十年的積累,毀於一旦,下次楚國復興,看不到了。”

項刺不願投降,被慶忌親手格殺,殺掉項刺之後,慶忌有些感慨,“項氏是所有的洛氏小宗之中,最有洛氏忠正之風的,穎國的公室和項氏完全不能比啊。”

孫武搖搖頭道:“國君,郢都之中的上層貴族都已經逃走了,最大的目標看來是實現不了了。

但是他們走的匆忙,還有無數的財富留在這裡。

楚國恐怕是前往秦國搬救兵了,我們的時間不算多。”

……

吳楚之戰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第三卷中,編者提出了姬姜聯盟與嬴羋聯盟之間的鐵幕徹底落下,兩大軍事集團徹底形成。

雙方在崤函之地和鄢陵之地對峙,在伊洛之戰後,晉國爲秦楚兩國割土,嬴羋聯盟在渭河平原、南陽盆地、漢陽平原都佔據了優勢,但是吳國的異軍突起,迅速的戰爭爲雙方之間重新劃定了勢力範圍,雙方對峙的前線推到了穎水一帶。

這種雙方之間的此消彼長主導了未來上百年,尤其是對人的思想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國與國之間的單打獨鬥徹底消失,無聯盟不作戰的思維貫徹到每個人的身上,影響深遠。——《全球通史·東周卷四》

第348章 結束第225章 雙方第243章 驚變第157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255章 洛新見洛陵第323章 念想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698章 昭城中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第159章 洛載不服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642章 回家嘍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11章 祁巖之盟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263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188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382章 匈奴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諸侯知前計!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224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151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163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985章 天妒第234章 項羽的野望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107章 洛水和議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210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73章 闔閭與勾踐的毒計第260章 兵仙,楚漢!第842章 李淵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442章 風暴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1005章 盡頭第53章 合諸侯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450章 神廟軍!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883章 洛蘇第二次講道,開明政治!(8400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75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657章 死!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337章 結算第49章 三戰定乾坤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195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83章 洛瑜使齊第9章 姬完與熊頓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免費番外:貼吧1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373章 衛青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244章 洛亦獻計第836章 爾朱榮,薊城之變!第138章 項氏:楚國還得看我,楚人以後拜素第272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173章 諸侯盡西來第639章 看看人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429章 新皇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
第348章 結束第225章 雙方第243章 驚變第157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255章 洛新見洛陵第323章 念想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698章 昭城中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第159章 洛載不服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642章 回家嘍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11章 祁巖之盟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263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188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382章 匈奴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諸侯知前計!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224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151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163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985章 天妒第234章 項羽的野望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107章 洛水和議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210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73章 闔閭與勾踐的毒計第260章 兵仙,楚漢!第842章 李淵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442章 風暴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1005章 盡頭第53章 合諸侯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450章 神廟軍!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883章 洛蘇第二次講道,開明政治!(8400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75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657章 死!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337章 結算第49章 三戰定乾坤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195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83章 洛瑜使齊第9章 姬完與熊頓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免費番外:貼吧1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373章 衛青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244章 洛亦獻計第836章 爾朱榮,薊城之變!第138章 項氏:楚國還得看我,楚人以後拜素第272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216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173章 諸侯盡西來第639章 看看人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429章 新皇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