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並沒有聽錯!
參與這部電影的所有相關人員,在影片首映之後的174天裡,全部陸續死亡!
導演、編劇、主演、羣演、道具、服裝等等。
無一倖免!
至於死因,則是千奇百怪。
病死、意外、自殺、他殺...
死神花樣百出,只爲了同一個結果。
奪取你的生命!
如此離奇的故事,以至於人們都編不出理由來爲它穿上名爲邏輯的外衣。
與這些相關人員一起消失的,還有母帶和攝影機。
當時拍《疑竇之物》的時候,導演和演員都無甚名氣,爲了增強故事的驚悚效果,鍛鍊演員的演技,電影中採用了大量的長鏡頭拍攝手法。
“人生沒有NG!”
這是導演貼在攝影機上的一句話。
電影內容傳聞是根據一個真實事件改編,至於這個事件的具體內容和來源,已經沒有人知道了。
《疑竇之物》最終大獲成功!
既是成名處.女作,同時也成了遺作。
成爲了電影學院的傳奇!
...
若干年後,修羅大學電影學院週年祭活動,一個叫作“恐怖電影同好會”的社團決定拍攝一部名爲《疑竇之物:續》的電影短片來慶祝週年祭。
這所社團的社長,似乎找到了當初《疑竇之物》的母帶和攝影機,並看了其中的內容。
是真是假當時並沒有人知道,不過該社團對外是這樣宣稱的。
這件事情在電影學院引起了軒然大波,一躍成爲了修羅大學校園網的熱門頭條。
電影學院高層與該社團接觸,要求他們將攝影機和母帶上交學院,表示這是整個電影學院的寶貴財產。
社長與校方交涉之後達成了協議。
社團會在拍攝完《續》之後將母帶和攝影機上交。
一時間,《續》的拍攝成爲了整個電影學院乃至於整個學校關注的焦點。
而詭異的事件,就此開始...
整個社團的人都失蹤了!
足足失蹤了七天!
七天之後,他們悉數出現。
只不過,已經全部成爲了屍體!
跳樓、爆頭、上吊、溺死、釘刑、腰斬、火刑!
足足七天,一共七人,七種死法。
更爲奇怪的是,他們的屍體都是在“社團總部”所在的那棟大樓被發現的。
當初他們也是在那裡失蹤的。
搜尋人員在這個地方連續地毯式搜索了幾天,竟然都沒有發現他們!
這七人當時在哪裡?
經法醫檢測,每人死亡的間隔時間都是24小時左右。
這就意味着,在他們失蹤的一週裡,幾乎是每天死亡一人。
最後遭受火刑的人是社長,當時他死亡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他是在社團活動中心被燒死的,但是除了他本身,活動中心並沒有其他一絲被焚燒的痕跡。
活動中心的天花板上,不知是誰寫了一句血紅色的話語。
“人生沒有NG!”
除此之外,《疑竇之物》的母帶和攝影機,仍舊沒有找到。
甚至都有人懷疑,該社團聲稱找到了這兩樣物品,根本一開始,或許就是個謊言。
這件事之後,《疑竇之物》的恐怖傳說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影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的本質又是什麼?
有人說,找到《疑竇之物》,你就能找到答案。
不過,它卻逐漸成爲...
電影學院不可被提及的禁忌!
……
“修羅大學幸運紀念館傳說!”
9、【久物成靈!】
當一件東西用久了之後,你是否會對它會產生感情?
別想歪了,是懷舊之情,長伴之情。
穿舊的衣服壓在箱底,成爲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或許有一天,你會將它捐贈出去,給那些有需要的人,發揮它最後的餘熱。
昔日鍾愛的玩具,成爲了你美好的過去,就算它破舊了,損壞了,可是在你的心裡,它是否依舊是完整的呢?
綁着膠布的鋼筆,或許是你某一次生日父母送你的禮物,你用它學習,考試,長大,漸漸地成長爲一個有用的人。
它越來越破,你卻越來越完美。
你飼養的寵物,正陪着你一天天的生活,你的陪伴,成爲了它的全部,你的人生,是它的餘生,你一點點的看着它長大,衰老...直至死去...
你們從彼此好奇到彼此相依,這份感情不會因爲它的逝去而消失。
你還敢繼續養寵物嗎?相伴總是快樂的,但分離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或許最美好的,便是你和他...一起陪着家人在公園裡散步的...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吧。
人總是念舊的,別急着否認。
每個人之所以不同,並不完全是因爲財富、地位、成就、性別等等因素。
最重要的一點,是記憶!
因爲不同的記憶,我們纔是不同的人。
記憶中的那些痛苦、悲傷、快樂、憤怒、遺憾、幸福...成就了一個個獨一無二的...你、我、他!
記憶,便是一個關於時間的,很久的故事。
既然人會因爲念舊而產生許多的感情,那麼,那些與人相處的事物呢?
活物自不必說,但那些沒有生命的呢?
它們也會因爲與人長期的相處從而產生感情嗎?
時間可以定義大部分事物的價值,但是,事物最終的價值得被人來定義。
因爲時間和人類的雙重加持,很多事物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新身份。
紀念品、限量版、里程碑、見證物...
它們最終或許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學名——歷史的標誌。
對,還有一個通俗的名字,
古董!
呂陳錢,修羅大學歷史學院原院長,知名古代學者,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
呂教授將一生都奉獻給了他所鍾愛的歷史研究,並獲得了非凡的成就。
他是孤獨的,自小福利院長大,沒有享受過哪怕一刻的父母關愛;
終生未娶,亦沒有妻子和子女,自然,晚年也無法擁有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無人能及的個人成就,讓他成爲歷史研究領域的絕對權威,鮮少有能與他正面對話的同業者。
“孤獨”是一個真正孤獨的詞語,因爲它連一個切實意義上的反義詞都沒有...
呂教授的孤獨之中,卻飽含了無盡的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