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漢初三傑

關中,渭水之旁。

張良一路匆匆,趕來咸陽已經是十幾二十天之後了,這會子漢王劉邦率領着大軍已經到達彭城一帶。

張良沒有任何的遲疑,立即前去拜訪留守關中的丞相蕭何。

“子房先生,伱總算是來了!”蕭何見到張良的時候,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他雖然貴爲漢國丞相,可是在張良面前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架子。現在劉邦一走,將這個爛攤子完全交給自己,壓力着實不小。何況劉邦大軍在前方的戰事也讓他憂心忡忡,現在張良到來,至少有個人能保住自己分擔,能給自己出出主意。

張良嘆道:“韓國那邊的事情都要處理完,才能順利的離開!”他雖然心念劉邦,但那會他畢竟還是韓王的臣子,官居司徒,哪裡是能說走就走的。

不過現在情況有些不同了,漢王劉邦出兵直接裹挾了中原衆多諸侯,其中就包括了韓國。連同韓王成自己都可以說是劉邦的臣子了,至於張良就更不必說了。所以,此番張良前來關中就可以長久地留下來,真真正正成爲漢王的高級謀士,全心全意輔佐漢王幫助劉邦出謀劃策。

從過往的種種看,張良的智謀高遠,對劉邦集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劉邦和蕭何都曾經感嘆過,要是當時張良在關中,那麼這大軍出關的事情就能多個人商量了。

蕭何開門見山地問道:“子房先生,想必伱已經聽說漢王率領大軍出關的消息了。伱以爲此事如何?勝算幾何?”

這些日子蕭何一直爲此事憂心忡忡,見到張良的時候就希望這位智謀高深的謀士幫着分析一下,也好心裡有個底。

張良略微遲疑,輕輕搖頭道:“打仗的勝敗的事情。我說不好,但是漢王此舉確實過於匆忙,風險很大啊!”

蕭何一聽,心中的憂慮更加濃重了,張良說的很委婉,卻也道出了事情並不樂觀。一件張良,漢王,連同自己都不看好的事情。他的結果是否已經可以預見呢?偏生漢王……似乎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有些鬼迷心竅了,當然這些話他不能隨便說出來。

蕭何問道:“這可如何是好?萬一要是真出了什麼事情?……”蕭何沒有說下去,但是擔憂已經寫在他的臉上了。

張良淡淡一笑。頗爲苦澀,沉吟道:“我想,有必須要先見見一個人!”

蕭何心念一動,擡頭問道:“伱是說韓信?”

張良輕輕點點頭,他之所以先前來關中。而不是直接出前軍大帳找劉邦,目的就是爲了見韓信。此次要真出了什麼事情,對策和轉機也只能在這裡尋找了。

前來拜訪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元帥正賦閒在家。坐在池邊釣魚。他現在雖然還擔任着漢國兵馬大元帥的職務,但是大軍幾乎都被劉邦帶走了。平日裡只不過是做些訓練新兵的事情,也着實閒得無聊。

釣魚的時候。韓信的思緒飄的有些遠,飄到了崤山一動,飄到了淮河之畔。

想當初,在淮河之畔掉鱸魚,心愛的她下廚做出鮮美的菜餚來。想當初在河水之畔釣魚,劫難難忍,是那位素不相識的她給上了一晚熱羹,讓他渡過最艱難的時候。

一個有情,不可辜負。一個有恩,當須報答。

離開的時候,他韓信曾經發誓,一定是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一定要封侯拜將,裂土封王,榮歸故里。給她最風光的婚禮,讓她成爲別人羨慕的尊貴夫人。

現如今,這個約定已經完成了一半,韓信很清楚,用不了多久,這些事情都會一一做到的。誓言一定會完成,承諾一定會做到。也不知道她們現在過得好嗎?韓信曾經動過派人回淮陰的念頭,但是有些擔憂和顧慮……

正在此時,親兵來報,蕭丞相到訪。

“請蕭丞相到前廳稍後,我馬上過去!”隨後韓信放下魚竿,起身整理一下衣衫,往前廳走去。

走到門口的時候,隱約聽到裡面有人疑惑道:“怎麼韓元帥府上都親兵護衛,不見侍女呢?”

“是的,確實如此,韓元帥心愛之人尚在淮陰,韓元帥對其思念甚深,所以……”

“哦,原來如此!”張良恍然大悟點點頭,嘴角露出一絲深沉的笑意。一個對女人如此忠貞的男人,只要待他以誠,他會如何回報呢?

韓信在後面聽到對話,心頭不禁一酸,剛纔的顧慮瞬間拋諸腦後,毅然決然做出一個決定來。隨即大踏步走了出來,見到丞相蕭何身邊站着一位中年謀士,第一眼就給人學識淵博,深不可測的感覺,而且此人身上帶帶着濃重儒雅風範。天下之大,能讓漢國丞相陪同,出現在這裡的人,除了他還會有誰呢?

張良也在上下打量着韓信,雖然之前已經想象過對方的形象,但是如今……當真應了那句俗語,百聞不如一見。

韓信給張良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輕,沒想到這個獻上奇謀妙計,轉瞬間平定關中,打得雍王章邯措手不及的的人物竟然如此年輕。看來當真是英雄出少年,西楚霸王項羽二十七八,越王尹旭二十出頭,面前的韓信也不過才二十五六的樣子。

三個人卻都是這世上少有的英才,也是當前的風雲人物。想到這些,張良不禁疑惑起來,這韓信入巴蜀應該和越王尹旭有關係的,只是不知道具體如何?想必只有漢王劉邦最爲清楚了。

心念一動,張良頓時就釋然了,他明白漢王劉邦爲何會自己率軍親征,而不是任用這位年輕的元帥了。原因顯然易見,着實讓人有些無奈。現在自己是管不了那麼多了。有很多事情必須要找韓信交換意見,商量出個所以然來。

第二個印象就是從容淡定,在韓信身上,張良看到了與常人不一樣的從容不迫。可以想象。或許這就是他能夠輕鬆指揮大軍,立下如此功勞的緣故吧!還有那眼神之中的那一股英氣和自信,腹有兵甲,運籌帷幄不過如此。

此子不凡,這是張良最後的定論。

“韓元帥!”

“張良先生!”

完全不必要介紹,彼此已經猜到了對方身份,蕭何忍不住一笑:“好,我省事了!”

三人皆是一笑。韓信道:“好了,坐吧!”

至此,漢初三傑第一次碰面,或許也算得上是一個歷史性時刻吧!

韓信道:“不知蕭丞相和張良先生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兩位重量級臣子前來。必然是有事情,韓信開門見山直接詢問。

蕭何道:“韓元帥,不瞞伱說,我們是擔憂漢王那邊的戰事,想過來請教一下韓元帥對此戰的看法?漢王有幾成的勝算?”

韓信露出一絲苦笑。淡淡道:“想必張良先生已經有高見了!”

張良也是一笑,說道:“韓元帥,此事事關漢王安危和漢國未來?所以張良有話就直說了,漢王此舉過於匆忙。只怕風險有些大啊!軍事上的事情,在下不是很懂。所以前來請教韓元帥!”

韓信道:“好吧,既然如此。當着兩位我也沒什麼隱瞞的!漢王如果漢王只帶領了我們自己的二十萬兵馬,也還不要緊,即便不能取勝也能夠從容撤退。可是現在中原衆多諸侯的軍地全都攙和進來,這事情就有些難辦了。

中原諸侯可以說都是望風的牆頭草,現在跟着漢王一道出兵,那是的因爲項羽大軍在齊楚邊境上,漢軍勢大,他們沒有選擇。不得不說,他們在骨子來還是畏懼項羽的,如果項羽大軍回援,難保他們不會畏懼逃走,或者臨時倒戈。

兩位當知道臨陣倒戈,將士逃跑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這是誰也承受不起的。所以說,漢王那邊現在是危險重重,只是還沒有顯露出來而已。”

韓信在軍事和作戰上的造詣是沒有人懷疑的,此事聽他這麼一說,蕭何和張良的心都是一沉。他們雖然不是很懂軍事,但是都是有見識的聰明人,這些事事情自然是能夠想到的。

同時,他也都清楚,韓信只說出了一部分的原因,還有一個不好開口的緣故。那就是漢王劉邦這會子春風得意,可以說已經有些驕傲自大了。有道是驕兵必敗,如何能讓人放心呢?奈何漢王沒有一丁點的察覺,勸慰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蕭何沉聲問道:“這可如何是好?韓元帥現在還有辦法解救嗎?”

韓信嘆道:“除非漢王現在回師撤兵,但是箭已離弦,想要收回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何況這樣做了,或許能夠保全住漢國的兵力,但是漢王必將威信大失,從長遠來看並不好。而且即便是退兵,怕是也來不及了。

爲今之計,如果能趕在項羽之前拿下彭城,憑藉着彭城高大的城牆來守衛,或許還能抵禦一段時間,然後再想辦法從容應對。”

“拿下彭城談何容易啊?漢王雖然現在手中大軍衆多,可是彭城城池高大,還有彭越率領的不少兵力鎮守,想要在短時間內拿下來怕是有些困難。”對此蕭何頗爲擔憂。

韓信道:“所以彭越纔是眼下的關鍵人物,聽從此人起於定陶一帶,頗有實力,現在天下紛亂,像他這樣的人物未必沒有別的什麼心思。他現在守衛着彭城和西楚國西部的大片土地,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若是他死守城池,最終城破了他必死無疑,即便是守住了,項羽能給他什麼封賞?封他爲王?分出西楚國的土地給他?

顯然不可能,若是這時候,漢王能開出更高的價碼來,難保他彭越不會動心啊,他纔是關鍵!還有,就是漢王要將爲義帝復仇,誅殺項羽的叛逆的口號喊的更高,這樣才能爭取到天下大義。之前雖然也有呼喊,可是進軍太快,這方面的聲勢和準備明顯不足。”

聽韓信這麼一說,蕭何和張良的都有些明白過來,韓信的意思這是要策反彭越。

蕭何道:“想要說服彭越,怕是隻能封他爲王才行!”

韓信輕輕點點頭:“不錯,就目下的形式而言,封王對漢國是很有利的。新的諸侯是漢王冊封,他們感恩漢王,我們就多了一個盟友,項羽就多了一個敵人。”

張良思慮深遠,立即就想到了這件事的利弊,說道:“此事可以考慮,若是此舉能夠說服彭越,自然是最好不過,那麼就能輕鬆拿下彭城。給他的封地最好是大梁一帶,給足他甜頭,這樣纔有足夠的誘惑讓他動心。

一旦有了自己的地盤,他就會想着維護自己的地盤,而且這個勢力大道足矣讓項羽忌憚。大梁現在是西楚國的地盤,要是給了彭越,相當於在我們和項羽之間多了一個緩衝。即便是項羽大軍反攻,這樣我們是否更加能從容佈置,從容應對。”

當然了,張良也意識到,從長遠看封彭越爲王可以說是弊大於利,甚至可以說是飲鴆止渴。今日開了這個先例,將來再有人歸附或者是立功,是否也該冊封爲王呢?最嚴重的後果是將來,一旦劉邦得了天下,要採用何種體制呢?

從項羽的教訓來看,分封諸侯做霸主隱患太多,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帝國,那麼這些諸侯王又該如何辦呢?他們能否一直乖乖地聽話?漢王又能否對他們放心?說不定到時候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張良的目光落到了韓信身上,是否會有一天,漢王也需要封他爲王呢?他又是否能做個安心的諸侯王呢?張良不知道,將來的事情是無法預料的。但是就現在而言,似乎沒有別的地辦法讓彭越心動,頗有些無可奈何。

蕭何嘆道:“如果能說服彭越,順利拿下彭城,對漢王也是很有利的。畢竟漢王的父母兄嫂和子女都在項羽的手中,若是順利救回他們,也能少些後顧之憂。”

當初項羽同意劉邦入巴蜀,但是要以其親人作爲人質,恐怕劉邦着急出兵彭城,也和此事有些關聯。

蕭何又道:“不過,此事事關重大,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還是要請示過漢王之後才能決定。”

第199章 鴻門宴(一)第185章 代爲效勞第64章 自取其辱第75章 借題發揮第276章 魏地勢力第448章 留點面子第169章 慌不擇路第500章 俘獲趙王第495章 背水一戰(中)第248章 改道第341章 互相選擇第151章 陰差陽錯第226章 回江東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208章 金帳藏嬌(上)第1章 醒在美女懷第535章 天下形勢第77章 刺客身份第630章 烽火求援第570章 合理解釋第242章 刺殺開始第343章 給我一個理由第484章 先生男者爲後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79章 點將聚兵第438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20章 茅屋夜話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189章 第二位客人第312章 風波起第569章 漢國使臣第358章 番邑大捷第19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19章 慾壑難填第284章 紅衣少女第639章 眼中釘第570章 合理解釋第398章 彭越籌謀第157章 膝行而前第583章 張開口袋第230章 良苦用心第372章 紅燭帳暖第167章 偷香竊玉第218章 錦衣夜行第76章 燙手的山芋第294章 山中形勢第302章 吉人天相第412章 楚軍瘋狂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434章 最大的贏家第408章 決戰彭城第514章 做好防備第464章 送走妻兒第332章 美女關懷第224章 雙管齊下第226章 回江東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205章 子嬰之死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532章 兵鋒所指第134章 臨界點第226章 回江東第569章 漢國使臣第89章 目標齊國第553章 霸王心志第351章 東甌危機感第476章 醉臥魏宮第517章 順其自然第238章 回封地第651章 快樂寵妃第361章 閩越歸降第383章 各方應對第636章 佈置到位第71章 星象第507章 龍飛九天第488章 李左車第441章 嫁給大哥哥第402章 先下手爲強第175章 入關否(上)第263章 環首刀第291章 周家悲劇開始第276章 魏地勢力第488章 李左車第219章 沐猴而冠第159章 改立新君第482章 慶功接風宴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261章 組建騎兵軍團第205章 子嬰之死第460章 光明磊落第556章 察覺危險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269章 依蘭論政(中)第67章 序幕拉開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449章 遲早的事情第552章 各有應對第147章 破釜沉舟第632章 半路伏擊第476章 醉臥魏宮
第199章 鴻門宴(一)第185章 代爲效勞第64章 自取其辱第75章 借題發揮第276章 魏地勢力第448章 留點面子第169章 慌不擇路第500章 俘獲趙王第495章 背水一戰(中)第248章 改道第341章 互相選擇第151章 陰差陽錯第226章 回江東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208章 金帳藏嬌(上)第1章 醒在美女懷第535章 天下形勢第77章 刺客身份第630章 烽火求援第570章 合理解釋第242章 刺殺開始第343章 給我一個理由第484章 先生男者爲後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79章 點將聚兵第438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20章 茅屋夜話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189章 第二位客人第312章 風波起第569章 漢國使臣第358章 番邑大捷第19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19章 慾壑難填第284章 紅衣少女第639章 眼中釘第570章 合理解釋第398章 彭越籌謀第157章 膝行而前第583章 張開口袋第230章 良苦用心第372章 紅燭帳暖第167章 偷香竊玉第218章 錦衣夜行第76章 燙手的山芋第294章 山中形勢第302章 吉人天相第412章 楚軍瘋狂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434章 最大的贏家第408章 決戰彭城第514章 做好防備第464章 送走妻兒第332章 美女關懷第224章 雙管齊下第226章 回江東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205章 子嬰之死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532章 兵鋒所指第134章 臨界點第226章 回江東第569章 漢國使臣第89章 目標齊國第553章 霸王心志第351章 東甌危機感第476章 醉臥魏宮第517章 順其自然第238章 回封地第651章 快樂寵妃第361章 閩越歸降第383章 各方應對第636章 佈置到位第71章 星象第507章 龍飛九天第488章 李左車第441章 嫁給大哥哥第402章 先下手爲強第175章 入關否(上)第263章 環首刀第291章 周家悲劇開始第276章 魏地勢力第488章 李左車第219章 沐猴而冠第159章 改立新君第482章 慶功接風宴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261章 組建騎兵軍團第205章 子嬰之死第460章 光明磊落第556章 察覺危險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269章 依蘭論政(中)第67章 序幕拉開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449章 遲早的事情第552章 各有應對第147章 破釜沉舟第632章 半路伏擊第476章 醉臥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