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道武合一
杜昱自覺武功大成,放眼天下似乎除去武當張三丰之外沒有敵手。
於是這貨的作死精神又來了,他想到武當派走上一遭印證一下自己的武學。
當他對楊簫琴提出這個想法時,她並未反對,只是要求帶上自己一起去武當山。
杜昱看着她已經隆起的肚子斷然拒絕,說道:“夫人不必擔心,我去武當山又不是與張老道拼命,坐而論道印證一下武學交流一番心得,你何必擔心呢。況且你懷有身孕,不宜遠行。”
“夫君,話雖如此可我還是擔心,比武不是兒戲,刀劍無眼你若有事我們母子該怎麼活。”楊簫琴說道。
“夫人太焦慮了,張老道是德高望重之人,怎麼會對我下狠手呢。再說即便我不敵也不至於逃不回來,伱別忘了我還有一招道家挪移法可以瞬息千里呢。”杜昱說道。
楊簫琴見他堅持也不好阻攔,只能說道:“好吧,夫君記得快去快回,千萬不要好勇鬥狠,遇事的時候多想想我和孩子。”
杜昱點頭,說道:“夫人放心吧,少則十天多則一個月我必回來,我還要等孩子的出生呢。”
楊簫琴這才稍微放下心來,放他離開活死人墓。
杜昱也不耽擱,出了暗道來到山谷外縱身幾個起落瀟灑離去。
等他來到終南山外圍的集鎮,來到幾年前的那家酒樓,卻發現早就物是人非酒樓已經換了主人,掌櫃的都不知道跑到哪裡更不要說寄存的那匹馬了。
杜昱也不在意,今時今日不管是在現實世界還是在小世界之中都是缺少金銀之人。
在這家新酒樓之中,他要了一壺酒幾個小菜,一邊吃一邊向店小二隨口打聽倚天世界發生的變化。
四年過去,朱元璋果然像歷史上那樣廣積糧緩稱王,雖然擊潰了陳友諒一統江南被百官推舉爲吳王。
此時張士誠早已自立爲吳王,正是因此歷史上稱張士誠爲東吳,朱元璋爲西吳。
杜昱對此卻並無興趣,之前還想做聖母爲天下百姓說話,後來想想多此一舉倚天世界自有其軌跡,在自己不打算過度參與的情況任其發展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他也希望朱元璋能從自己給他的那本《明史-太祖本紀》之中學到一些東西,避免歷史上那些悲劇。
很快,他便收回心思將精力放在倚天世界的江湖軼事之中。
沒有了張無忌這樣的故事,也有其他人作爲主角,只不過杜昱對其他人更沒有興趣。
倒是有一則消息讓他有些心動,原來那年他出現在江州之後,陳友諒便暗中散佈消息,試圖借武當派的手剪除‘宋青書’。
武當七俠之首宋遠橋親自到江州去尋子,想要當面問一問宋青書爲何要刺殺師叔莫聲谷。
可是杜昱現身之後很快消失在江湖的視野之中,宋大俠得到的消息只有陳友諒口述的‘宋青書武功奇詭,手法印度狠辣已經墜入魔道。’的消息。
被免除武當掌門,兒子又消失不見,宋遠橋的心都碎了,他不甘心的在江南的江湖到處打聽,試圖尋找到蛛絲馬跡。
聽說他現在精神已經不大正常,每日渾渾噩噩,遇到江湖人便要抓住詢問一番。
杜昱聽到之後忽然心中有些酸楚,或許這是宋青書留給他最後的執念,當下他便下定決心在與張三丰論道之後,到江南走一趟將宋遠橋解脫出來。
用餐過後,他到集鎮上高價買了一匹馬隨後一路疾馳向武當山的方向趕去。
終南山到武當山不過千里,在連日趕路之下不到五天他便趕到。
來到山腳的時候,他忽然發現有許多江湖人士到武當派拜山,仔細打聽才知道是張三丰的壽辰。
杜昱心中一喜,正愁沒有好的藉口拜山這就送上門來,於是他在系統空間之中選了一件壽星玉雕擺件作爲禮物,光明正大的拜訪。
如今武當派的掌門是俞蓮舟,由他坐鎮主持師傅的壽辰。
像杜昱這樣奉上重禮的訪客則被安排在客房之中,可以在壽辰當天品壽宴聽張三丰講道。
wωω▪ ⓣⓣⓚⓐⓝ▪ C O
就這樣,他安心在客房住下靜靜等待。
沒幾日散落在各地的武當弟子紛紛回山,就連傳說中精神不正常渾渾噩噩的宋遠橋也被張松溪帶了回來,至於有沒有被張三丰救治就不得而知了。
又過了兩日,到了張三丰的壽辰,杜昱等人被武當的第四代弟子帶到大殿之中觀禮。
杜昱饒有興趣,看俞蓮舟主持壽宴。
張三丰姍姍來遲,見面之後便是一番感謝之詞,感謝江湖朋友對他的捧場。
隨後,便是一套繁瑣的禮儀,還有一些與他關係極近的人獻出寶物,其中就有攜帶幾名妻子的張無忌。
禮儀流程之後,壽宴開始。
杜昱也撈到一個不遠不近的座位,和那些江湖人一起吃吃喝喝,期間當然有人問起他的來歷,畢竟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交情至少也是臉熟,只有他沒有人認得。
這貨半真半假,只說自己是二仙山清修者少在江湖走動,因而名聲不顯。聽得那些人稀裡糊塗,互相打聽都沒聽過二仙山或者有關的門派。
但見他只是喝酒吃菜,又爲人和藹可親,很快就沒有人在意了。
壽宴過後,張三丰爲了回報江湖人的厚禮特意出來講道。
說是講道其實就是講武,江湖能有幾人靜心修道,來拜壽還不是想聽聽大宗師的武道理論。
張三丰坐在大殿的蒲團上滔滔不絕,他把儒家倡導的仁義與道家煉丹的鉛汞畫等號稱‘仙家鉛汞即仁義的種子’,認爲陰陽家五行金、木、水、火、土,儒家五德仁、義、禮、智、信和人體五經的肝、肺、心、脾、腎是一一對應的。
心有五德,身有五經,天地有五行,皆缺一不可。
心無仁者必無養育之念其肝已絕,而木爲之槁枯。無義者必無權宜之思其肺已絕,而金爲之朽鈍。無禮者必無光明之色真心已絕,而火爲之衰熄。智者必無清澄之意其腎已絕,而水爲之昏涸。無信者必無交孚之情其脾已絕,而土爲之分崩。
德包乎身、身包乎心、身爲心用、心以德明、是身即心、是心即身。是以五德即五經,德失經失、德成身成、身成經成,而後可以參贊天地之五行。
杜昱聽到他親自講解《五德篇》收穫頗豐,與在場那些江湖人不同,他本就是半個道士,修煉的也是道家正宗法門。對這套道武合一的理論他感受最深,因此頻頻點頭表示認同這位大宗師的想法。
張三丰畢竟年級太大,在講解完畢之後便告辭離開,到後堂去休息。
老道走了之後,那些江湖人才如夢初醒,紛紛結合自己的武功驗證方纔講道時的收穫。
之後,他們紛紛交流起心得來,顯得整個武當大殿上如同菜市場一樣鬧鬧哄哄。
俞蓮舟也不生氣,依舊客客氣氣讓道童伺候好那些江湖朋友。
就在俞蓮舟準備轉身離去和師兄弟們在私下爲師傅祝壽的時候,杜昱站了起來幾乎是瞬移到身後拍向他的肩膀。
“俞掌門留步!”杜昱說道。
俞蓮舟聽到聲音才發覺對方輕輕拍了他的肩膀一下,心中頓時驚駭萬分自己武功不敢說獨步天下也是難逢敵手。沒想到竟有人來到他身邊卻沒有反應,來人的武功之高可想而知。
“閣下是?”俞蓮舟故作鎮靜的問道。
“二仙山杜伯陽。”杜昱說道。
“贖罪,在下並未聽過閣下的大名,不知找我有何事?”俞蓮舟問道。
“在下想單獨拜會張真人,不知俞掌門可否通融?”杜昱說道。
他嘴上說的客氣,但手卻一直搭在俞蓮舟的肩膀上並未挪開。
“這……,閣下稍等我去問師傅意下如何。”俞蓮舟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