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真不是開玩笑?(下)

華人的世界,講究的是效益,尤其是東南亞那邊的華人大亨,他們更加講究效益。比起國內先談政治後談經濟,甚至在某些時候,寧願沒有經濟效益,也不能沒有政治利益。

這點如果放到華人世界當中,是相當不可思議的。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幾個原因不外乎就是東南亞那邊的經濟,都是搞資本主義的。就連美國那樣的國家,真正掌控國家大權的,都不是什麼總統,而是他們國內那些大大小小的財團。所以政治優先,對於資本主義來說,並沒有那麼容易接受。

當然,也有人會說,他們如果真的那麼在意經濟利益,那麼就不會對社會主義國家那麼苛刻,很多東西都不賣。但實際上這根本就是一個誤區,他們不賣的東西,是爲了把價格提到最高。並不是完全不能通融,就像他們賣高科技產品,但他們卻絕對不會賣生產線和技術。因爲那樣對他們沒有好處,賣了技術他們就不能保持自己商品的高價。

而軍事上的技術他們不賣,也大抵是這樣的道理,他們用武力征服世界,就會怕別人也用這一套對付他們。不賣東西,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他們遵從政治大於利益。

美國都尚且如此,東南亞那邊的華人大亨,其實也差不多。雖然這其中不乏有報國的心思,但他們最爲根本的東西,還是利益。如果環亞能夠在某些方面捨得放出一些利益,利用一下他們的名頭和利益,完全可以把陳潔的父親陳忠華捧到那個位置上面去。反正真正讓出利益的是環亞,他們不過是賣個人情,甚至還可以從這裡面撈到更多的政治和經濟上的好處。

陳潔要不是在香港待了那麼久,或許她也不會知道這裡面的門道。但現在她卻對這裡面的東西完全不陌生。或許環亞的高層在國內很多事情上的看法都有問題,但對於國外的事情瞭解,完全不是現階段那些國內官員能夠比擬的,即便是陳潔她老爸陳忠華也不行。

陳忠華聽完了陳潔的話以後,又對劉東問道:“你們環亞真的在東南亞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就連陳先生他們,你們都能說得動?”

陳忠華說的陳先生,在東南亞就是一個傳奇,尤其是對國內高層來說,陳先生在他們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要知道,當年抗戰的時候,陳先生就和那個時候的八路有聯繫。到了現在,即便陳先生去世了那麼多年,但陳先生的家族,在東南亞的地位也是數一數二。

在陳忠華的眼中,環亞想要依靠南洋那邊的華人勢力讓自己上去,第一個繞不過去的,就是陳家。所以陳忠華一開口就是問劉東他們環亞是否能夠影響到陳家。

“只要我們環亞捨得付出代價,陳家也會點頭。對於他們來說,和他們接觸的官員是哪一位,他們並不是很看重。他們最爲看重的,僅僅是利益。我們環亞能夠給予他們利益,他們自然就能給我們說話。要說起國外圈子來,經濟上的交易比起政治上的交易還要重要。

在他們那邊,有了錢纔能有權。而沒錢,即便是有權,那個權利也未必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面。所以,伯父你在認知上,是有一定錯誤的。相信如果你真的選擇這條路以後,自己都能琢磨明白。”

劉東和陳潔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陳忠華哪裡還不明白,他們是真正有能力讓自己上去,而不是在胡言亂語,信口開河。但越是知道這是真相,陳忠華的心裡就越是不那麼好受。

要知道,他在華夏官場上面,也算是矜矜業業大半輩子了。僅僅依靠自己的能力,還有一些父輩的廕庇,就能達到副部級,絕對是一個了不得的成就。

但現在再和劉東陳潔這些年輕人一比,那就完全不夠看。在他自己對自己上去都完全不報希望的時候,陳潔,自己的女兒,卻和劉東討論怎麼安排自己上正部。雖然看起來,從副部到正部級,僅僅是一個臺階。但這個臺階當中的鴻溝,其實比從最小的股級到他現在的副部級之間的鴻溝還要巨大。

這其中的差距,既表現出了自己的女兒也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雖然沒有在官場上面晃盪什麼,但她卻可以從局外撥動這官場上的琴絃。比起身在局中,更加的難得。

好半響,陳忠華纔算是消化掉了這番消息。張張嘴說到:“你們之前不是說,除了這麼一個位置,還有另外一條路麼?既然要說,你們就說得更全一些吧,也好讓我這個老頭子知道,你們環亞到底有着什麼樣的能耐,而你劉東,又對陳潔有多好。”

雖然在劉家那邊,劉東要和陳潔在一起的必然條件就是讓他陳忠華上到正部級,看起來是和他陳忠華有關係,但實際上關係卻並不大。雖然直接受益人是他陳忠華,但這件事情上,他陳忠華壓根就談不上有什麼話語權。他升職,不過是劉家對於劉東的考驗。

但不得不說,這樣的考驗,也確實能夠證明劉東對陳潔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如果陳忠華站在局外的身份上來看,那麼這份考驗,就是在證明劉東到底舍不捨得。是寧願娶一個權勢滔天的大佬女兒,讓自己的事業更加順暢,還是寧願娶一個並不那麼門當戶對的人家女兒,讓事業更加坎坷。

劉東娶了陳潔,不但得不到任何支持,還會付出更多的額外代價,如果不是真的愛陳潔太深了,那只有真正的白癡纔會做出這樣吃力不討好的舉動。這份考驗,完全能夠衡量得出陳潔在劉東心中的地位。

既然阻止不了,陳忠華現在也想看看劉東到底準備得多麼的充分,只有看到劉東的條件以後,他纔會知道,陳潔和劉東,到底合不合適。

“伯父,第一個選擇是去統.戰部,這個選擇,其實也是算一個無奈之舉。畢竟那裡的條件,並不是那麼好。至少現在是這樣,至於以後會不會改善,實際上和伯父你也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在那邊,也最多僅僅是給您解決一個身份的問題,想要讓陳家得到更多的照應,基本上不行。

而第二個選擇,在我的眼裡,卻是非常合適的一個地方。如果您去了這個地方,不但能夠解決您的級別問題,還能夠讓你們陳家,獲得更多的人脈,或許經營得好,完全能夠恢復你們陳家當年的榮光,甚至還會超越。”劉東拍馬屁的說到。

其實說實話,即便是當年陳家最爲輝煌的時候,在劉家看來,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兒。因爲陳忠華父親當年雖然也是有一班人馬,但勢力上,和劉家完全沒得比,同樣是正部級的領導,但實際上的權利卻是天差地別。

當年國內政治上的領導任用,最爲吃香的,要麼就是軍轉幹部,這樣的幹部,到了正部級這個級別,那基本上在軍方都不是小人物。所以一開始能量就很大,辦事很有效率,當初劉老爺子,也算是其中一員,而且他還是軍方當年比較重視的軍工出生,這人脈上,絕對不是一個容易忽視的東西。

而陳家的老爺子,不過是當年反正的人物,雖然反正的時間也算不晚,四六年就反正了,比起那些四九年才反正的文職官員來說,還是要好上那麼多。

但反正的人物,終歸是反正的人物,雖然一開始因爲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才處理工作,並且加以重用。畢竟他們自己是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但徒弟教出來了以後,這些人的日子就不是那麼好過了。等到被打倒了以後,就更不用說其他,如果堅持到現在,或許還會有一些機會,但他並沒有堅持到現在,那什麼機會都沒有了。

雖然同樣是平反了,但這平反其實也是分三六九等。最好的一種平反,就是軍轉幹平反,這種即便是老人走了,後人也能活得很滋潤。第二種平反就是一直都是自家培養出來的政治幹部平反,雖然沒有軍轉幹部那麼好的待遇,子女也能有一個好安排。而最差的一種平反,就是像陳家老爺子那樣的平反,雖然有平反的政策,但實際上子女們得到的好處,並沒有多少,誰叫他們算不上根正苗紅?

所以,劉東剛纔那翻解釋,也算得上是給陳家臉上貼金。實際上,在劉東心裡面想的,如果陳忠華這個老丈人真按照自己的方法做,恢復他們陳家的榮光也僅僅是等閒,更加輝煌才能算得上是平常。

當然,這樣貶低陳家的話,他自然不會當面就說,那實在是沒腦子的人才會做出來的傻事兒。

劉東心裡是如何想的,陳忠華並不知道。但他聽到劉東說如果按照他的安排來做,能夠恢復他們陳家當年的榮光時,就已經開始有些坐不住了。

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533章 蘇聯的官方銀行第354章 悽慘的央視廣告部第215章 天坑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655章 閒聊不閒1第392章 水開始渾濁了第60章 陪同考察第117章 毫無顧忌的人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487章 該裝孫子就得裝孫子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217章 細節第74章 只欠東風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271章 託付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58章 老爺子的吃驚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25章 團隊初成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103章 蘇聯,蘇聯!第499章 路途上的思考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627章 保證第14章 公司成立第549章 逼宮第683章 開啓大時代6第628章 突然的來電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290章 胡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強第499章 路途上的思考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44章 東方工業公司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644章 真不是開玩笑?(上)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625章 爭論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219章 再會葉利欽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666章 初春的躁動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419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上)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裡面來了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35章 計劃安排第556章 老王加入環亞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151章 歡迎儀式上的鬧劇第622章 底氣十足啊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672章 檢查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642章 都很糾結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670章 隱憂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
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533章 蘇聯的官方銀行第354章 悽慘的央視廣告部第215章 天坑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655章 閒聊不閒1第392章 水開始渾濁了第60章 陪同考察第117章 毫無顧忌的人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487章 該裝孫子就得裝孫子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217章 細節第74章 只欠東風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271章 託付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58章 老爺子的吃驚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25章 團隊初成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103章 蘇聯,蘇聯!第499章 路途上的思考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627章 保證第14章 公司成立第549章 逼宮第683章 開啓大時代6第628章 突然的來電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290章 胡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強第499章 路途上的思考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44章 東方工業公司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644章 真不是開玩笑?(上)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625章 爭論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219章 再會葉利欽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666章 初春的躁動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419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上)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裡面來了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35章 計劃安排第556章 老王加入環亞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151章 歡迎儀式上的鬧劇第622章 底氣十足啊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672章 檢查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642章 都很糾結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670章 隱憂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