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任務完成倒計時(9.6K!)

實驗室內。

看着一臉求助神色的小麥,徐雲的嘴角頓時微微一抽。

好傢伙。

難怪這貨一開始會顯得信心十足,一臉我能搞定的模樣。

合着是把實驗室當成了開心辭典,擱這兒場外求助呢.......

當然了。

吐槽歸吐槽。

徐雲在小麥一開始設計實驗的時候就知道,他的設計肯定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原因很簡單。

在小麥的設計原理中,缺乏了一個最關鍵的要素:

轉換器,或者說換能器。

沒有轉換器進行信號轉換,單靠金屬屑檢波器的原理,必然是沒辦法做到接近一秒的時間差的。

金屬屑真正的價值是可以用於算法輸入,也就是靠着脈衝信號的週期來控制運算——比如說強電流就是算法中的1,弱電流是0等等..... wWW▪ TTKΛN▪ c ○

想要達到時間延遲,必須要將脈衝信號轉換成超聲波,然後再加上一些光柵的小元件才行。

因此眼下襬在徐雲面前的,實際上是另一個問題:

該不該出手呢?

隨後他飛快的掃了眼現場,又想到了現如今已經被小麥拎起來跑的世界線,不由幽幽嘆了口氣:

好吧,這似乎也算不上啥問題了......

畢竟轉換器這東西相較於真空管的發明,壓根就算不上啥技術壁壘——這裡指的是最最最簡單原始的轉換器。

哪怕徐雲自己不出手。

以小麥和基爾霍夫的能力,也要不了多久就能攻克這道壁壘。

長的話兩三年,短的話恐怕幾個月就夠了。

徐雲上輩子認識一個叫做焰火璀璨的老司機,當初他曾經在悔過椅上說過一句話:

“良家入行最難的永遠是第一步,一旦下了海,從油推變成大葷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想到這裡。

徐雲也便不再猶豫,轉身對小麥說道:

“麥克斯韋同學,實不相瞞。”

“當初肥魚先祖在無聊之時,曾經提出過一種設想,就是能否通過技術手段,將曾經發生過的真實場景記錄下來呢?”

“後來他對此做了一些研究,奈何條件有限,最終還是無奈放棄了這個想法。”

“不過這個空想雖然失敗了,但肥魚先祖多多少少也留下了一些成果,不算空手而歸。”

“其中便有一種比較簡單的、能夠將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的道具。”

小麥聞言一震,連忙追問道:

“羅峰先生,你說的那個道具複雜嗎?或者說需要準備什麼材料?”

徐雲沉思片刻,餘光忽然掃到了身邊的某樣東西,頓時眼前一亮。

只見他將身邊的那個花瓶從瓶頸處拎起,另一隻手的手指在瓶身處敲了幾下,瓶身響起了‘叮叮’的脆音:

“就是它。”

小麥身邊的巴貝奇眨了眨眼,先一步問道:

“陶瓷?”

徐雲點了點頭,笑着說道:

“沒錯,這個元件的名字,就叫做壓電陶瓷。”

衆所周知。

電信號嚴格來說只記錄了聲壓信息,但響度、頻率之類的其他信息都可以通過聲壓來變換出來。

比如響度實際上跟聲壓強度有關。

頻率信息則通過聲壓進行傅里葉變換得到。

音色則是諧波結構的表現。

也就是波形中,就包括了音量、音色等所有的信息。

因此想要將聲波和電信號互相進行轉換,常見的只有兩種方式:

一是改變電阻。

二就是增加換能器,把機械能轉化成電能。

其實換能器是一個很寬泛的名詞,在聲學中主要是指電聲換能器。

從意義上來說。

換能器就是接收電(或聲)信號,將其轉換成聲(或電)信號的器件,使輸入信號的某些特徵在輸出信號中反映出來。

一般情況下。

聲學換能器同樣可以分成兩類:

磁致伸縮式,以及壓電陶瓷式。

徐雲這次準備拿出手的便是後者。

壓電陶瓷。

是指一種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功能陶瓷材料,運用到的是壓電效應。

所謂壓電效應是指某些介質在受到機械壓力時,哪怕這種壓力像聲波振動那樣微小,都會產生壓縮或伸長等形狀變化。

從而引起介質表面帶電,這也叫正壓電效應。

反之施加激勵電場,介質將產生機械變形,便是逆壓電效應。

這種效應首次發現於1880年,發現人是居里兄弟,也就是居里夫人的丈夫。

基於這個原理。

在經過一定手段處理後,壓電陶瓷便可以完美的做到聲波和電信號的轉換,屬於一種非常常見的小元件。

後世的手機耳機、蜂鳴器、超聲波探測儀甚至打火機中,都可以見到壓電陶瓷的身影。

國內的風華高科,國瓷材料,潮州三環這幾家公司,也都算是相關技術儲備比較高的翹楚。

而從設計原理上來看。

壓電陶瓷需要的理論依據其實和麥克風差不多,一個是傅里葉變換,另一個就是電磁感應定理。

這也是徐云爲啥會選擇把它拿出來的原因——如今這個時間線的工業水平已經無限接近於1900年,以上兩個理論都已經被提出來有一段時間了。

哪怕自己不出手,壓電陶瓷被髮明出來也真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說:

在小麥發現了X射線後,這就是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結果。

想到這裡。

徐雲不由深吸一口氣,拿起紙和筆,在圖上畫起了示意圖。

壓電陶瓷的元件圖非常簡單,裡外裡就一個硬幣大小的瓷片,加上一側貼合的電極和振膜——買個帶蜂鳴器的賀年片就能直接看到實物。

因此短短不過兩東的時間,徐雲便放下了筆,對衆人道:

“好了。”

小麥連忙拿起徐雲的示意圖和巴貝奇看了幾眼,又遞給了法拉第與高斯。

法拉第取過紙抖了抖,一邊看一邊分析了起來:

“增加交流信號驅動,壓電瓷片伸縮致使整體發生彎曲振動...就能把電信號轉化成聲波......”

“另一端的振膜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從而產生電流,把信號復原成電,轉換的耗時便能產生時間差,妙啊......”

不過看着看着,法拉第便忽然意識到了什麼。

只見他眉頭一皺,轉頭對徐雲說道:

“稍等一下,羅峰同學,我有一個問題。”

徐雲眨了眨眼,道:

“法拉第教授,有問題儘管直說,我答不上來的就去燒香問肥魚先祖......”

法拉第點點頭,將目光投放到了花瓶身上,指着它道:

“羅峰同學,你看,陶瓷是一種絕緣體,內部無法通電,甚至現如今的一些大型供電設施都是用陶瓷來作爲隔斷材料。”

“這種情況下,怎麼才能讓電流通過陶瓷,進而使它發生振動和形變呢?”

作爲半導體的發現者,法拉第對於物體導電性的敏感度已經達到了近乎本能的高度。

因此在解析徐雲思路的同時,他很快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陶瓷是不導電的。

既然不導電,那麼又怎麼能做到瓷片伸縮的效果呢?

是肥魚的失誤?

還是說......

其中另有乾坤?

看着一臉探究的法拉第,徐雲沉思片刻,忽然道:

“法拉第教授,我記得您之前在聊底片的時候曾經說過,您願意用高斯教授的手稿來換快速曝光的技術。”

“您如今問的問題雖然和底片無關,但同樣是涉及到了一些目前未知的領域,所以您看......”

法拉第微微一愣,回過神後豪氣無比的大手一揮:

“這個簡單,三卷手稿換你的技術!”

徐雲心跳猛然一漏,不過臉上還是故作不願:

“法拉第教授,怎麼才三卷啊?”

“三卷還是人家的呢,你就知足吧。”

“......七卷如何?”

“不可能的,四卷!”

“六卷唄?”

“一口價,五卷!”

“成交!”

“成交!”

看着討價還價後交易成功的一老一少,一旁的高斯有些懵逼的揉了揉眼睛。

這個數學史上穩居前三的大佬眼中,少見的浮現出了濃濃的疑惑:

等等,這倆貨討論的好像是我的手稿吧......

可爲啥我這個當事人卻成了局外人呢?

而另一邊。

得到了法拉第的允諾後,徐雲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乾脆利落的說道:

“法拉第教授,根據肥魚先祖的研究,陶瓷在正常情況下,確實做不到通電時產生拉伸或者收縮。”

“但如果通過某些技術手段進行處理之後,它便可以用於這種特性。”

“肥魚先祖將這個過程稱爲.......”

“極化!”

眼下法拉第等人已經測量出了電子的荷質比,電荷這個概念更是已經出現了上百年。

因此徐雲便直接拿起圖紙,解釋起了原理:

“法拉第教授,您應該知道,從理論上來說,陶瓷內部的電荷分佈應該是雜亂而無規律的,對吧?”

法拉第點點頭:

“沒錯。”

徐雲便繼續道:

“而要讓陶瓷發生拉伸或者收縮,那麼我們便要保證它內部存在一種規律。”

“也就是平衡狀態下電極有平衡電極電勢,而不平衡狀態下電極也有一個電極電勢。”

“能保證二者長期存在一個恆等值的效應,便是極化,這個做法需要很高的電壓以及其他一些手段......”

法拉第這次花了點時間思考,方纔繼續點起了頭:

“原來如此...我大概懂了。”

“這就好比電荷已經到達了電極處,但得電荷的物質還沒來得及去拿,於是電荷便積累了下來,電極也因此偏移了平衡電勢。”

“發生電極反應時,電極電勢偏離平衡電極電勢的現象就是極化,羅峰同學,我說的對嗎?”

徐雲微微一怔。

下一秒。

一股酥麻感從尾椎升起,直竄頭皮。

艹!

1850年真的到處都是掛壁啊......

自己不過只是從表象解釋了幾句,法拉第就一眼看到了本質,這你敢信?

極化。

這個概念哪怕在後世,都是個解釋起來很複雜的概念。

涉及到了過電位、交換電流密度、雙曲正弦函數型等一大堆範疇。(推薦查全性院士的《電極過程動力學》和北航李狄的《電化學原理》)

再深入下去,還會涉及到瞬時電場矢量、時變場以及Jones矢量.....也就是完全極化波等等。

至於壓電陶瓷的極化,則是與陶瓷內部的各晶粒有關。

這些晶粒具有鐵電性,但是其自發極化電疇的取向是完全隨機的,宏觀上並不具有極化強度。

不過在高壓直流電場作用下,電疇會沿電場方向定向排列。

而且在電場去除後,這種定向狀態大部分能夠被保留下來,從而令陶瓷呈現壓電效應。

徐雲目前只能解釋到‘電荷’這個範疇,甚至連‘電子’這個層級都不能太過深入。

但縱使如此。

法拉第也一眼看到了這個區間內最極限的真相。

實在是太可怕了......

不過想想他的貢獻,這倒似乎也挺正常的——這位可是憑藉一己之力,推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大門的神人來着。

如果硬要搞個排名的話。

1850年科學界的陣容,無論是物理史還是數學史上都能穩居前四——如果小麥和基爾霍夫黎曼老湯四人能夠早出生十年,1850年的這套陣容甚至有機會衝擊第二的寶座。

想到這些,徐雲也便釋然了。

隨後他再次拿起筆,開始寫起了極化流程:

“在無水乙醇介質中用磨機球磨十二小時,將溼料在一定溫度下烘乾,然後置於帶蓋鋼玉坩堝中,在700-900℃下預燒兩小時......”

“取出後在相同條件下進行二次球磨30分鐘,將溼料在一定溫度下烘乾即得到預燒粉體,在預燒粉體中加入質量分數爲5%的鈣鈦礦進行造粒......”

“將陶瓷圓片打磨拋光、清洗、烘乾,在兩面塗覆銀漿,於一定溫度下燒滲銀電極.....”

“被銀後在120℃的硅油中加電壓3000 V?mm-1,極化30分鐘,在室溫下靜置一天後測試其電性能......”

作爲凝聚態物理的在讀生,徐雲對於壓電陶瓷製備方式的掌握度可以說刻進了骨子裡。

比如說烘乾溫度是70度,燒滲銀電極是850度等等,這些數據他都倒背如流。

不過出於低調考慮,他這次沒有將具體的數據寫清楚——畢竟這是‘肥魚’的成果嘛。

反正劍橋大學家大業大。

實在不行就慢慢實驗摸索,用窮舉法嘗試,總是能確定出最合適的實驗溫度的。

待壓電陶瓷的環節順利突破,分析機在設備上的核心難點基本上可以宣告清零。

剩下的,便是阿達負責的代碼編寫的問題了。

換而言之。

徐雲離完成任務的那天,也越來越近了......

十五分鐘後。

徐雲將寫好的配方交給了基爾霍夫。

這位德國人當即離開實驗室,以法拉第助手的身份前去準備起了壓電陶瓷的製備。

待基爾霍夫離開後,法拉第拿起茶杯抿了口水,打算宣佈散場。

不過話將出口之際,他忽然頓住了。

徐雲見狀不由與小麥和黎曼對視一眼,出聲問道:

“您怎麼了嗎,法拉第教授?”

法拉第聞言輕輕點了點頭,答道:

“沒什麼大問題,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件小事。”

衆人連忙擺出洗耳恭聽狀。

只見法拉第環視了實驗室一圈,目光最後落在了真空管設備上,說道:

“今天大家只顧着做實驗到現在,估計都忘了一件事——之前計算出荷質比的微粒也好,這道神秘射線也罷,我們都還沒給它們取名字呢。”

衆人聞言一愣,旋即先後恍然。

對哦。

除了剛剛在計算機上運用的真空管衍生改良之外。

法拉第他們今天算是主動和被動兼具的做了三個實驗,其中只有陰極射線在一開始就被取了名字。

剩下的陰極射線中那個比氫原子還小的微粒,以及可以照射魚骨的神秘射線,可通通都還沒命名呢。

早先提及過。

目前已知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這個名字隨着道爾頓原子論的提出,已經成爲了一個普衆化的概念。

而法拉第等人新發現的帶電粒子質量只有原子的千分之一,即10的負3次方。

用量級來描述就是差了三個級別,帶電粒子顯然不再適合套用原子這個名字了。

徐雲作爲後世來人,自然知道這個粒子叫做電子,在2022年都是最小的微粒之一。

但問題是.......

電子的命名人是JJ湯姆遜,如今這位別說受精卵了,連他爹都還只是個單身狗呢。

X射線也是同理。

倫琴如今雖然比jj湯姆遜好點,但也依舊只是個穿着開襠褲的小娃娃,年紀不過五歲。

在這種情況下。

倫琴也好,jj湯姆遜也罷,他們已經不可能影響到X射線和電子的取名了。

法拉第和高斯韋伯三人,真的能想到和歷史上一樣的名字嗎?

隨後法拉第想了想,轉頭對高斯道:

“弗里德里希,你對那道神秘射線有什麼想法嗎?”

“我嗎?”

高斯眨了眨眼,沉吟少頃,緩緩道:

“邁克爾,你說叫它內巴斯特光線如何?”

徐雲:“?!”

不過徐雲還沒來得及開口,法拉第便先一步搖起了頭:

“不好不好,名字太難記了,要不叫它哉佩利傲光線怎麼樣?”

“不怎麼樣,我覺得內巴斯特最好聽!”

“口胡,明明是哉佩利傲更高,一聽就很有力量!”

徐雲繼續:“......”

好在此時,相對比較可靠的韋伯說話了:

“邁克爾,弗里德里希,這道光線可是麥克斯韋同學發現的,我覺得把命名權交給他如何?”

聽到韋伯的這番話。

原本還在爭論的法拉第和高斯不由停下了動作,對視一眼,旋即齊齊點頭:

“也好,就交給麥克斯韋吧。”

說完法拉第便看向小麥,對這位蘇格蘭小青年說道:

“麥克斯韋,就由你來取個名字吧。”

小麥原本還在旁邊吃瓜呢,結果忽然發現手裡的瓜忽然直愣愣的砸到了自己臉上,表情不由有些愕然。

不過很快。

他的心態便調整了過來,畢竟這是一件很有意義並且可以說是很榮耀的事兒。

只見他沉吟片刻,慢慢說道:

“幾位教授,今天發現的這道光線的所有表現都衝擊到了我們的固有觀念,內外充滿了迷幻與未知,就像是一個模糊的未知數。”

“而數學中的未知數,往往用X來表示。”

“所以...我感覺‘X射線’或許是個不錯的名字。”

“X射線?”

法拉第在嘴中重複了一遍這個名詞,眼睛逐漸亮了起來。

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中,各個民族、地域對於‘未知數’的稱呼也各有不同。

例如華夏把未知數叫做元,天元地元說的就是這玩意兒。

埃及則叫做‘繆午’,發音起來跟貓在叫似的.....

而歐洲對於未知數的表達則不太一樣,在公元前到17世紀之間都相當凌亂,各有各的叫法。

比如古希臘的丟番圖用Ξ、Π、ξ來表示未知數,彪特用過A、B、C表示、韋達用的則是A、E、I。

這種亂象一直持續到了1637年。

笛卡兒在《幾何學》中第一次使用了X、Y、Z表示正數的未知數,並且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而XYZ三個未知數中,X的排名又是頭一位,代表着起始。

以此來表示未知射線,似乎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簡潔好記,同時又有意義。

只見法拉第和高斯、韋伯彼此對視一眼,甚至不需要出聲討論,三人便同時點起了頭。

於是乎。

X射線。

這個與本土歷史相同的名字,同樣出現在了這個時間裡。

在給X射線取完名字後。

法拉第又看向了徐雲,笑容真誠的問道:

“羅峰同學,接下來我們該給微粒取名了——肥魚先生有給它命過名嗎?”

徐雲沉默片刻,搖了搖頭:

“沒有。”

法拉第想了想,又問道:

“那麼在東方文化中,有什麼描寫極小物質的詞語嗎?”

眼見法拉第兩番話都圍繞着肥魚和東方,再看看對方臉上的笑容和灑脫,徐雲的心中不由閃過了一絲恍然。

其實剛纔他還在納悶呢:

X射線的發現順序明明要在電子之後,爲什麼卻偏偏先被拿出來取名呢?

一開始他還以爲是法拉第隨意做出的選擇,但現在看看.......

原來根由在這兒:

他們不願居功於己。

比起帶電粒子,X射線的發現無疑帶着極強的巧合性。

加之‘肥魚’所處的時代底片尚未出現,肥魚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掌握X射線的特性。

因此法拉第便很坦然的將命名權進行了內部分享——整個過程都是他們幾人共同協作完成的,沒有依靠任何外力。

但電子卻不一樣。

無論是真空管還是其他實驗思路,都是‘肥魚’在‘死前’就設計好的方案。

法拉第等人頂多算是驗證了肥魚的猜想,不能算是第一發現人。

加之這幾位大佬的人品在歷史上又是個頂個的好:

法拉第從未抹黑過他人,還把自己收入的一半拿來救濟窮人。

高斯性格相對冷漠一點,不擅言語。

但對於弟子或者求學的其他數學家,基本上都是有信必回,甚至主動承擔了許多非弟子但有潛力的學生的學費。

韋伯就更別說了。

哥廷根七君子,爲了正義連命都可以不要,和紐曼推導出了法拉第定律,爲了致敬直接用法拉第的名字命名,死後把所有錢都捐給了萊比錫大學。

在人品這塊,兩個集團軍的小牛都不夠他們打的。

因此他們便不打算居功於己,而是想着把電子...或者說未知微粒和肥魚掛鉤,以此來致敬這位先賢。

厚道人.JPG。

不過雖然法拉第在這方面展露出了好意,徐雲卻並沒有將電子的命名權佔爲己有的想法。

因爲電子與楊輝三角之類的不同。

在原本歷史中,它的發現過程與華夏先賢並沒有多大關係。

楊輝三角在華夏曆史中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佐證,比帕斯卡早了足足393年——這還是沒算賈憲成果的數字。

如果老賈有實際書籍出土,這個時間還可以提前六百年。

因此對於小牛副本時的徐雲來說。

將屬於老祖宗的拿回到手裡,這事兒他做的坦然無愧,一點都不會覺得對不起帕斯卡。

但電子卻不一樣。

華夏古代對於微粒的認知並不深,絕大多數都僅限於哲學範疇。

固然有人從物理角度發出思考,但受限於科技水平,他們也幾乎沒有取得過什麼實質性的成果。

電子屬於近代物理學體系纔會接觸到的內容,屬於別人家的財富。

古語有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如果啥都要扣上華夏的buff,那麼咱們豈不是和棒子無異了嗎?

想到這裡。

徐雲不由表情一正,對法拉第說道:

“法拉第先生,東方最小之物爲凢,此物細如針尖,非囚者不可得見。”

“不過凢再小,離這種微粒還是有所區別的。”

接着他頓了頓,正準備推辭的時候,腦海中忽然冒出了另一個想法,便又說道:

“對了,法拉第第教授,我記得科學界爲了紀念您的貢獻,用您的名字定義了一個物理量?”

法拉第輕輕點了點頭,雖然不清楚徐云爲什麼提這茬,臉上還是隱約揚起一絲自豪:

“沒錯,是電容的標準單位——雖然目前還沒有以官方的名義定義,但歐洲已經基本上都默認使用這個單位了。”

“如今電學的物理單位越來越多,或許再過幾年,便會舉行一次國際範疇的電學大會,徹底將一些單位定下來。”

徐雲跟着點了點頭。

電容的單位和庫倫安培一樣,真正被全球定義的場合是1881年的全球國際電氣大會。

但大會只是爲了給那七個單位蓋個終章,在此之前,它們在歐洲早就流通數十甚至上百年了。

隨後徐雲微微一笑,說道:

“法拉第教授,那可真是太巧了。”

“您看啊,這個未知微粒帶的是負電,會被電容吸收,而電容的標準單位反饋的又是多少庫倫庫的電荷會產生的勢能差。”

“既然如此,我提議,不如就用電容的單位法拉來命名吧,也就是......”

“法拉粒!”

......

注:

昨天睡了十五個小時,但每次都是睡四五個小時就醒一次,過了一會兒又犯困,如此反覆,效率低的可怕。

誰有沒有辦法能快速調整生物鐘的啊,快瘋了。

第三百五十章 七家外企的攻勢!(8.4K)第678章 迴歸祖國的方法!(上)第四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熱搜第三百零六章 高斯的寶藏(下)(8.4K)第765章 發射!第440章 一切戰術轉換家第六十一章 再見田良偉(第四更!!)第614章 一氣化三氫(萬字更新)第578章 你們可曾聽說過第十一章 小牛的兩個生日(上)第638章 曙光已現第一百一十九章 知不知道抗生素的含金量啊?(大章)第778章 不可能的一槍第689章 米娜桑,賭國運的時候又到了口牙!第722章 過年了(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於我在北宋練劍的那些事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蘇的目標與人工智障(5.269K)第438章 時隔22年再次開啓的中美黑客之戰!第419章 好戲開場(7.4K)第二百五十六章 電磁大佬線下團建(6.8K)第782章 整了波大的第800章 回到現實第796章 推演結算(下)(感謝古狼打賞的盟主!!)第763章 風波起第七十二章 科大:超級加倍!第694章 炸成泡芙吧第712章 義之所在第526章 變故突生第586章 如果權威錯了呢?第515章 出現了,傳說中的偏方!11月求月票以及這本書的後續安排第二百五十八章 見證奇蹟吧!(中)第666章 奇怪的收穫(月底求月票)第613章 項目級別建國以來最高!(下)第九十三章 浪潮中的幸運兒第617章 從今天起,再也不要有犧牲(上)第772章 那就再死一次第一百二十五章 《關於我在大宋搞出發電機後又手搓顯微鏡的那些事兒》第二十三章 七彩的光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大頂尖院校的聯手(6.6K)第三百七十七章 風起(7.2K)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佬雲集(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微粒的愛情 (萬字更新!!!)第三百六十章 永樂大典的消息(上)第三百零八章 提前爆發的那場戰爭!(7.2K)第八十八章 知不知道什麼叫專業人士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翻盤了,但也社死了(7.4K)第二百六十四章 先給小牛上個墳(7.2K)第一百三十六章 平天劍訣!第476章 結構上的問題第728章 袁國糧:要好好吃飯哦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宋末年最亮的那道光(5.6K)第600章 穿越以來最重大的抉擇(下)第683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第551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719章 跨越時空的再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第二位面試者(8.4K)第775章 數據艙,數據艙!!!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橋入學考試(月末求月票啊!!!!)第412章 建國後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誕生!(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定價與價格戰!(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古代也能靜脈注射(還是合章)第八十八章 知不知道什麼叫專業人士啊第690章 末廣晃裕的小算盤第517章 前所未有的六星任務!第二百九十七章 倫琴:你了不起,你清高啊!(7.4K)第575章 我願意!(感謝雷霆晚風起和Leo起打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年之約!(7.6k)第458章 不可能存在的數值(感謝喵了個姆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7.6K)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類物理史上排名第三的天才!第551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三百二十八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7.4K)第548章 徐老師小課堂開課啦(上)第641章 原子彈理論完成!(上)第三十四章 威廉的選擇第三百零八章 提前爆發的那場戰爭!(7.2K)第738章 直播核爆的決定!(下)第414章 背後的真相第一百九十章 售價與代言人!(8.2k)第536章 雷達初顯威(中)第一百零八章 不止是葉輪那麼簡單第602章 必須填補的遺憾第459章 不長記性啊.....第686章 鈴木厚人:這個坑太小了,咱們把它第三百六十六章 定價與價格戰!(上)例行的成績彙報第641章 原子彈理論完成!(上)第649章 兩彈齊爆的可能!第710章 宇宙:你們不要過來啊!第517章 前所未有的六星任務!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鑄胡克家族榮光,我輩義不.....欸?(8.2K)第680章 前因後果第743章 搞出原子彈,挺直腰板子!第655章 氫彈項目上馬!第591章 營養攝入問題解決!(依舊是萬字,第760章 樂死啦第五十一章 徐雲的猜測第438章 時隔22年再次開啓的中美黑客之戰!第三百零七章 我羅峰飄零半生.....
第三百五十章 七家外企的攻勢!(8.4K)第678章 迴歸祖國的方法!(上)第四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熱搜第三百零六章 高斯的寶藏(下)(8.4K)第765章 發射!第440章 一切戰術轉換家第六十一章 再見田良偉(第四更!!)第614章 一氣化三氫(萬字更新)第578章 你們可曾聽說過第十一章 小牛的兩個生日(上)第638章 曙光已現第一百一十九章 知不知道抗生素的含金量啊?(大章)第778章 不可能的一槍第689章 米娜桑,賭國運的時候又到了口牙!第722章 過年了(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於我在北宋練劍的那些事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蘇的目標與人工智障(5.269K)第438章 時隔22年再次開啓的中美黑客之戰!第419章 好戲開場(7.4K)第二百五十六章 電磁大佬線下團建(6.8K)第782章 整了波大的第800章 回到現實第796章 推演結算(下)(感謝古狼打賞的盟主!!)第763章 風波起第七十二章 科大:超級加倍!第694章 炸成泡芙吧第712章 義之所在第526章 變故突生第586章 如果權威錯了呢?第515章 出現了,傳說中的偏方!11月求月票以及這本書的後續安排第二百五十八章 見證奇蹟吧!(中)第666章 奇怪的收穫(月底求月票)第613章 項目級別建國以來最高!(下)第九十三章 浪潮中的幸運兒第617章 從今天起,再也不要有犧牲(上)第772章 那就再死一次第一百二十五章 《關於我在大宋搞出發電機後又手搓顯微鏡的那些事兒》第二十三章 七彩的光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大頂尖院校的聯手(6.6K)第三百七十七章 風起(7.2K)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佬雲集(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微粒的愛情 (萬字更新!!!)第三百六十章 永樂大典的消息(上)第三百零八章 提前爆發的那場戰爭!(7.2K)第八十八章 知不知道什麼叫專業人士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翻盤了,但也社死了(7.4K)第二百六十四章 先給小牛上個墳(7.2K)第一百三十六章 平天劍訣!第476章 結構上的問題第728章 袁國糧:要好好吃飯哦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宋末年最亮的那道光(5.6K)第600章 穿越以來最重大的抉擇(下)第683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第551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719章 跨越時空的再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第二位面試者(8.4K)第775章 數據艙,數據艙!!!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橋入學考試(月末求月票啊!!!!)第412章 建國後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誕生!(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定價與價格戰!(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古代也能靜脈注射(還是合章)第八十八章 知不知道什麼叫專業人士啊第690章 末廣晃裕的小算盤第517章 前所未有的六星任務!第二百九十七章 倫琴:你了不起,你清高啊!(7.4K)第575章 我願意!(感謝雷霆晚風起和Leo起打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年之約!(7.6k)第458章 不可能存在的數值(感謝喵了個姆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7.6K)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類物理史上排名第三的天才!第551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三百二十八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7.4K)第548章 徐老師小課堂開課啦(上)第641章 原子彈理論完成!(上)第三十四章 威廉的選擇第三百零八章 提前爆發的那場戰爭!(7.2K)第738章 直播核爆的決定!(下)第414章 背後的真相第一百九十章 售價與代言人!(8.2k)第536章 雷達初顯威(中)第一百零八章 不止是葉輪那麼簡單第602章 必須填補的遺憾第459章 不長記性啊.....第686章 鈴木厚人:這個坑太小了,咱們把它第三百六十六章 定價與價格戰!(上)例行的成績彙報第641章 原子彈理論完成!(上)第649章 兩彈齊爆的可能!第710章 宇宙:你們不要過來啊!第517章 前所未有的六星任務!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鑄胡克家族榮光,我輩義不.....欸?(8.2K)第680章 前因後果第743章 搞出原子彈,挺直腰板子!第655章 氫彈項目上馬!第591章 營養攝入問題解決!(依舊是萬字,第760章 樂死啦第五十一章 徐雲的猜測第438章 時隔22年再次開啓的中美黑客之戰!第三百零七章 我羅峰飄零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