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伍謙

劉老八長得憨厚老實,本就是個膽小怕事的,這一遭進了官府,已經是懊悔萬分。

可是眼下又被趙榮詢問,自不敢有所隱瞞,只好面帶懼色,結結巴巴的說道,“小人劉老八,在東城賣瓦罐,聞聽大人審理命案,想起前夜情形,十分可疑。故來告知大人。”

趙榮也不逼他,面色和緩的問道,“前夜情形,如何可疑?你且仔細說來與我聽一聽吧。”

劉老八一邊回憶,一邊說道,“小人家住在柳氏家旁邊。前夜,小人身體不適,早早睡了,夜間起來便溺,蹲在屋後茅廁中,聞聽到有人驚呼聲,小人嚇得半死,以爲有鬼。”

趙榮問道:“你那屋後是甚地方?”

劉老八道:“是一條小道。一端交東城門,一端通前街。”

趙榮又問道:“大概甚麼時辰?”

劉老八思忖道:“細節時刻,小人記得不甚清楚。”

趙榮便又問,“除此之外,可有其它異常?”

劉老八老老實實的回答道:“隨後有些聲響,小人不敢多聽,大聲咳嗽以壯膽,而後,急急回房睡了。昨日聞聽街上兇案,回到家我仔細思量,想到那聲響似是撕打之聲。”

趙榮暗想,劉老八說的廝打聲音,很可能就是柳氏遇害前所發生的動靜,更甚者,那裡可能就是柳氏遇害之處。

於是,趙榮不假思索,就讓劉老八帶自己前去探查。

劉老八引趙榮出了府衙,穿過街坊,拐入一條窄道中。此道兩旁雜草叢生,樹木茂密。蜿蜒而行,片刻,樹林中隱見一舍,正是劉老八之家。路分一支伸向房舍,一支延伸向前,劉老八指點道:“便在前方。”

衆人又往前走了幾步,便轉至房屋後側,卻見前方小道交大道。劉老八道:“小人估摸便在此處。”趙榮令劉老八止步,探身察看四下,忽見小道左側有異常,卻是草木有折斷、伏倒跡象,顯是被重物壓負所致。

看到這裡,趙榮心中一動。

不過趙榮表面上還是絲毫不動聲色,他又繼續彎下身,細細在草叢裡面尋找辨看,找了一會,猛見草叢中一閃,似有一件物什,撥開一看,卻發現是一隻髮簪。

趙榮思忖:此簪會不會是柳氏身上之物?

如此說來,劉老八聞聽到驚呼之聲,便是柳氏被害時所發出的聲音。如此漆黑之夜,那柳氏來此做甚?是與人相約?還是路經此處,遭人伏擊?兇犯謀害柳氏之後,或是聞聽劉老八咳嗽之聲,心驚膽戰,害怕事情敗露,便移屍他處?兇犯是柳氏所約之人?或是早有殺機、暗中跟蹤之徒?還是意外相遇、突起歹心之輩?

而跟隨趙榮過來的魏闕、邢捕頭等人,都是喜笑顏開,邢捕頭更是笑道,“大人,看來這裡就是柳氏遇害的場所了。”

趙榮卻不敢斷言,,他繼續撥開雜草,四下裡搜尋,忽見草叢中有些許白色粉末,大小長短不一,或如一、兩粒米許,或呈晶狀、或呈粉末狀。

趙榮細心拾起,置於手掌之中,左右辨認。

不一會兒,又用手絹包將起來,置於袖內,卻是不說這是什麼東西。

魏闕等人心裡面好奇,但是奈何趙榮不說,只好跟着趙榮出了小道,等回到大街上,便聽到趙榮詢問道:“柳氏家在何方?”

劉老八道:“在小道右方,沿此大道片刻可達,其家在街坊之後。”

趙榮暗道:“原來如此。”

揣着心中的迷惑還有新發現,趙榮又向劉老八問道,“小道左方,那大道可通何家?劉老八道:“前方有多戶人家,爲首的乃是伍員外家。”

趙榮道:“伍員外喚作甚名?”

劉老八道:“喚作伍謙。”

趙榮聞聽“伍謙”,便想起昨日廢宅裡面見到的那位伍氏宗族的族長,心道,原來他便是伍員外。莫非案子與他有關?想到此,趙榮心中暗笑:自斷案來,疑心日益趨重,恰如魏闕這小子,見着誰皆似個賊人,兀自好笑。

因爲沒有更具體的發現,趙榮便謝過劉老八,帶着魏闕和邢捕頭,沿大道往前,拐道繞過了一片樹林,眼前一亮,卻見一處大宅院,想必此園便是伍謙伍員外家宅。

那大宅院築有高牆,牆內樹木間隱見飛檐碧瓦。一條麻石小道連着大宅院與大道,園門緊閉,原來是後花園,想必那府宅正門衝着街坊。

趙榮忽聞犬吠聲,張望四下,並不見甚麼人物。大道沿高牆而延伸,前行不遠與穿街麻石路相連,然後往西而去。

趙榮望着遠處,估摸一下,自劉老八家後那現場至案發地約莫一里來地。趙榮立在兩道交合處,正思量間,隱約聞聽得朗朗讀書聲,遂尋聲而去。

原來是一座私塾。

私塾在街口處,周圍尚有三四戶人家,趙榮在私塾前立足,擡頭望去,卻見私塾匾額上有楷體四字:明德學堂。

“明德”二字,應出於《大學》,其開篇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字體遒勁有力,可惜卻少了幾分氣勢,似在臨摹蔡襄之書。

趙榮對左右笑道:“這字過於拙劣,未免有泥古不化之嫌。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至深,心手相應,變化無窮,堪爲本朝第一。常人學之,雖得其形而失其神。”

魏闕和邢捕頭是大老粗,哪裡懂什麼書法,只能尷尬的陪着笑了笑。

趙榮覺得無趣,便擡步邁過門檻,走進私塾,聽得裡面學生齊聲道:“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又聽得一人道:“太平則爲民,戰則爲伍。有備則無患,居安則思危。”

趙榮聽着這聲音似乎有些熟悉,正當他思量的時候,就聽到魏闕在後面提醒道“大人,似乎是那位伍氏宗族的族長伍謙。”

真是巧合!

趙榮心中念想着今日的發現,便又忍不住地繼續往下聽。

第九百九十五章 炎黃聯盟第八百七十五章 求援第八百七十章 逼宮第一百零七章 亂涌(九)第四百九十九章 揮斥方遒(三)第四十六章 疑雲(1)第六百零六章 爲了家族第三百七十五章 風運動第二百七十章 百里明月的試探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儒迴歸第一百三十一章 長談第九百九十二章 閱兵(四)第二十五章 求藝第九百一十一章 文化入侵(二)第九百一十三章 文化入侵 (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人間當爲清明天第八百九十八章求援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爾滾的嘆息第二百二十四章 撒網第六百六十二章 駭人聽聞第四百九十八章 揮斥方遒(二)第十九章 雙姝第七百零四章 收網第七百一十章 懺悔第二百六十七章 孤鴻第九百三十八章 重傷垂危第六百六十一章 加快步伐第六百四十三章 願意第九百一十章 文化入侵(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誤入第四百五十二章 換臉第三百二十四章 山有虎第九百一十二章 文化入侵(三)第二百一十章 卻道天涼好個休第一千零四章 法蘭西的災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戲臺第六百零九章 罷商狂潮第八百三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第九百五十三章 倒打一耙第八百零二章 論天下第三百八十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雲州會第七百九十六章 陰謀第四百五十章 莫春谷第二百七十一章 鐵鉉到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芝蘭玉樹第四百五十八章 佈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陰森的虎踞潭第五百七十四章 開民智第六百一十二章 雛形第一百章 舊事(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出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偏向虎山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貪官污吏第六百四十四章 夜晚燈火第三百八十五章 鹽運第九百四十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七十二章 國立中州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梁帝國的條件第五百六十六章 老太爺的決斷第九百一十章 文化入侵(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傷亡第五十八章 任務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網恢恢(九)第五百六十八章 事情第九百四十四章 暗潮洶涌第八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榮迴歸第三百八十五章 鹽運第三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九百一十章 文化入侵(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揮斥方遒(二)第九百二十四章 前往前線第六百零四章 同意第四百八十八章 當年舊事第九百五十六章 事成定局第九百一十六章 疑惑第八百七十五章 求援第九百章 第二步計劃第四百二十二章 談第六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四十三章 雲州四大家第九百五十二章 交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燭第三百九十四章 嫁禍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陵月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祭祖第四百三十四章 寶玉之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出場第三百七十章 囑託第八百二十四章 故國何在第三百一十章 真相(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春秋計劃第八百五十二章 火槍營立功第四百九十章 證據第五十一章 真兇(2)第九百九十四章 華夏帝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蘇學士的底氣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天換地第五百九十九章 落難的雞
第九百九十五章 炎黃聯盟第八百七十五章 求援第八百七十章 逼宮第一百零七章 亂涌(九)第四百九十九章 揮斥方遒(三)第四十六章 疑雲(1)第六百零六章 爲了家族第三百七十五章 風運動第二百七十章 百里明月的試探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儒迴歸第一百三十一章 長談第九百九十二章 閱兵(四)第二十五章 求藝第九百一十一章 文化入侵(二)第九百一十三章 文化入侵 (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人間當爲清明天第八百九十八章求援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爾滾的嘆息第二百二十四章 撒網第六百六十二章 駭人聽聞第四百九十八章 揮斥方遒(二)第十九章 雙姝第七百零四章 收網第七百一十章 懺悔第二百六十七章 孤鴻第九百三十八章 重傷垂危第六百六十一章 加快步伐第六百四十三章 願意第九百一十章 文化入侵(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誤入第四百五十二章 換臉第三百二十四章 山有虎第九百一十二章 文化入侵(三)第二百一十章 卻道天涼好個休第一千零四章 法蘭西的災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戲臺第六百零九章 罷商狂潮第八百三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第九百五十三章 倒打一耙第八百零二章 論天下第三百八十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雲州會第七百九十六章 陰謀第四百五十章 莫春谷第二百七十一章 鐵鉉到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芝蘭玉樹第四百五十八章 佈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陰森的虎踞潭第五百七十四章 開民智第六百一十二章 雛形第一百章 舊事(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出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偏向虎山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貪官污吏第六百四十四章 夜晚燈火第三百八十五章 鹽運第九百四十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七十二章 國立中州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梁帝國的條件第五百六十六章 老太爺的決斷第九百一十章 文化入侵(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傷亡第五十八章 任務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網恢恢(九)第五百六十八章 事情第九百四十四章 暗潮洶涌第八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榮迴歸第三百八十五章 鹽運第三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九百一十章 文化入侵(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揮斥方遒(二)第九百二十四章 前往前線第六百零四章 同意第四百八十八章 當年舊事第九百五十六章 事成定局第九百一十六章 疑惑第八百七十五章 求援第九百章 第二步計劃第四百二十二章 談第六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四十三章 雲州四大家第九百五十二章 交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紅燭第三百九十四章 嫁禍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陵月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祭祖第四百三十四章 寶玉之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出場第三百七十章 囑託第八百二十四章 故國何在第三百一十章 真相(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春秋計劃第八百五十二章 火槍營立功第四百九十章 證據第五十一章 真兇(2)第九百九十四章 華夏帝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蘇學士的底氣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天換地第五百九十九章 落難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