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疑雲(2)

趙榮回到國公府,已經是深更半夜,由於天色太晚,趙榮也沒有叫醒秦可卿和趙惜春等人,只由抹茶伺候着沐浴更衣,然後便早早歇息。

一夜無話。

次日大早,趙榮起得牀來,洗嗽完畢,就往東城指揮司,到了府衙,見到魏闕、邢捕頭還有宋師爺,囑咐再三。三人點頭,而後自去喬裝打扮,化作成一四方郎中、一卜卦先生、一賣糖小販,便令三人出了府衙去到城中打探消息。

至於趙榮本人,用過早膳,便信步街頭,走了一陣,聞得前方有鞭炮火銃之聲,循聲而去,卻見街坊人來人往,原來是那五味店架搭靈棚,辦理喪事,只見棺身前置有一張高腳方桌,左右銘旌,棺前點一盞隨身燈。

兩個道士正敲打法器,口中唸唸有詞。

靈前,白幡亂飄,旁架一鍋,一人正往鍋內扔些紙錢紙銀錠焚燒。

棚下又有多張方桌,圍坐着衆多鄉人。

趙榮近得前去,有識得者告知吳家人。一個男子上得前來,單膝點地。趙榮急忙架扶起男子,乃是吳有才兄長。

趙榮勸慰再三,拉過一旁,詢問五味店夥計可在?吳有才兄長點頭,趙榮煩勞吳有才兄長去喚夥計前來。

吳有才兄長滿面疑雲,不便多問,轉身去了。

須臾,吳有才兄長與那夥計過來。那夥計約莫二十出頭,一臉憨厚之相,戰戰兢兢見了禮,興許是出孃胎未曾見過大官兒,很是膽戰。

趙榮輕聲問道:“你喚甚麼名兒?”

那夥計道:“回……回大人話,小的錢小九。”

趙榮道:“錢小九,你且將你掌櫃近日舉止行徑細細說來?”

錢小九遲疑道:“掌櫃近日並無異常舉動,小的不知說甚爲好。”

趙榮只好耐着性子,溫聲細語的問道:“你不曾住在五味店中?”

錢小九道:“小的家便在附近,家中尚有四口。掌櫃看中小的手腳勤快,便僱了工。小的白日幫忙料理買賣,上完鋪板後便回了家。有時或去湖州提送些貨兒;有時掌櫃外出,小的便守在店裡。”

趙榮問道:“吳掌櫃平日做些甚麼?”

錢小九茫然道:“只是守在店中做些買賣。”

趙榮道:“平日與他往來的是些甚麼人?”

錢小九道:“掌櫃爲人熱情,來往店鋪之人甚多。”

趙榮道:“本官所指那私交甚好之人。”

錢小九想了想,道:“私交甚好的朋友,有王員外老爺,有學堂伍謙伍先生,還有城裡做綢緞生意的宋老爺。”

趙榮問道:“那朱老爺姓甚名何?甚麼模樣?”

錢小九道:“宋老爺喚作宋明禮,身寬體胖,相貌堂堂,乃是金陵城數一數二的員外爺,只是甚少來此。”

趙榮道:“這幾日,店中可有異常?”

錢小九思索片刻,搖頭道:“並無甚麼異常。”

趙榮道:“你家掌櫃暗中與柳氏可有往來?”

錢小九不敢多言,看了看吳有才之兄。

吳有才兄長聽得真切,道:“大人令你言,你當如實言來。”

錢小九忙道:“掌櫃確曾與那柳氏有所往來。”

趙榮道:“前夜,你何時離開店鋪?”

錢小九道:“天黑即上板打烊。而後,小的便回家去了。”

趙榮道:“可見得那柳氏來?”

錢小九搖頭道:“不曾見得。”

趙榮道:“你且敘說昨日大早情形?”

錢小九道:“小的每日都早早趕來,昨日亦如平日一般。來得店內時,正見得掌櫃在賬房之中。”

趙榮道:“他在賬房內做甚?”

錢小九搖頭道:“小的不知,此等事情小的不敢多問,自去掃地卸板。不久,掌櫃出來,小的見他身着衣襖,頭戴皮帽。掌櫃見着小的,說道:‘小九,我出去一時,你且好生照看店鋪。’小的應聲,掌櫃便去了。”

趙榮又問道:“你可知掌櫃去甚地方?”

錢小九搖頭道:“小的不知,掌櫃也不曾言過。”

趙榮點點頭,拈着鬍鬚,問道:“你可曾察看過掌櫃房間有何異常?是否少了甚麼物什?”

錢小九皺眉思索,道:“似乎不曾少了甚麼。”

吳有才兄長忽插言道:“大人,小人有一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趙榮道:“何事?”

吳有才兄長道:“我兄弟二人清點家弟財物,發現其錢箱中並無甚麼。家弟經營多年,且生意興隆,箱中絕無無錢之理。其中頗爲可疑。”

錢小九驚道:“怎的無錢?掌櫃每日清點賬目,贏利必存入箱中。”

趙榮道:“你怎的知曉?可曾親眼見過?”

錢小九道:“小的見過,每逢領取月錢,掌櫃都是從箱中取出。前日回家之際,小的還見到掌櫃將錢存入箱中。”

趙榮道:“那箱甚麼形狀?且引本官去看。”

吳有才兄長忙引趙榮入得店中,來到後院臥室。但見室內靠牆豎有一個大木櫃,開啓木櫃,下層有一箱,高約一尺,長短一尺半。

吳有才兄長用一銅匙,開啓了箱子,甚爲沉重。原來竟是鐵箱。箱中除了幾本賬冊,別無他物。

吳有才兄長道:“鑰匙乃從家弟屍首中得來,我與三弟,以及族中幾位老者,一同開啓此箱,只此幾本賬冊。”

趙榮拿過其中一本,隨手翻閱,果是一些出進賬目。而後又看一本,亦是一些借貸賬目。吳有才兄長嘆道:“皆是些賬目。”

趙榮道:“是否另有存藏之處?”

吳有才兄長、錢小九皆搖頭道:“不曾有的。”

趙榮沉思不語,眼盯着那錢箱。箱中無錢,這錢必是另存一處無疑,此處必是他人不知曉之處。

或是這錢已被他人取走?

那夜,柳氏來此,莫非不是苟合,而是爲了錢財?

故而引發爭吵。吳有才死因亦與此有關。莫非此便是兇案緣由?那最後得利者究竟何人?

此人必是真兇!

前者推斷真兇爲王員外,似難以成立。一個小小五味店鋪,能有幾多錢財?王員外乃是大戶,家中自不缺少區區銀兩,況且王員外爲人慷慨,四方施捨,怎會貪圖如此小利?如此言來這王員外不是真兇,真兇另有其人?

吳有才兄長見趙榮久久不語,道:“大人,何以對家弟情形如此關注?”

趙榮低聲道:“其實令弟並非意外溺水身亡。”

吳有才兄長驚道:“非意外溺水身亡?”

趙榮道:“他乃被人謀害。”

吳有才兄長、錢小九聽完大驚失色。

吳有才兄長悲道:“真兇何人?”

趙榮道:“府衙公差正在偵緝查尋。”

吳有才兄長道:“真兇爲何謀害家弟?莫非爲了家弟錢財?”

趙榮搖頭道:“其中緣由尚不清楚。”吳有才兄長恨得咬牙切齒、頓足捶胸。

趙榮眼前忽然一亮,探身望去。吳有才兄長、錢小九驚訝不已,見趙榮臉色怪異看着那錢箱,茫然不解。只見趙榮伸手進去,撫摩鐵箱。又收手回來,摸着外表。吳有才兄長醒悟,原來趙榮在丈量箱子尺寸。

趙榮收手道:“這箱子頗爲蹊蹺,其中必有夾層。”

錢小九疑道:“大人怎的知曉?”

趙榮道:“此箱外尺寸與內尺寸有所不符。打開便知分曉。”

吳有才兄長以手試探,果然如此。趙榮驚道:“這其中必有機巧,且細細尋找。”用手觸摸,於底角摸得一簧舌,用手一扯,箱板竟分爲兩半,現出底層來。其中分有多格,格中有幾吊銅錢與零碎銀兩。

吳有才兄長驚道:“不想竟有夾層!可家弟家財怎的只有此些?”

趙榮道:“本官亦如此思想,想必其中另有緣由。”

說罷,去翻那賬目薄,未見有大筆錢兩借出賬目。莫非另有夾層?

趙榮讓吳有才兄長、錢小九四下搜索。前後幾遍,未發現有可疑之處。臨出門之時,趙榮摸出香囊,遞與錢小九,令他辨認。錢小九看罷,當即搖頭,表示未曾見過此物。

趙榮告別了吳有才兄長,出得吳有才五味店,沿街而行,低頭思索。這兩樁命案究竟是何緣由?又有何牽連?

柳氏與吳有才私通,柳城怨恨,心起殺機,誠然說得過去。那李龍見財起心,謀財害命,亦有可能。惟有那王員外無行兇動機,卻怎與之牽連扯上?

莫非這其中另有其它緣由?

正思索間,趙榮感覺異樣,身後似有人跟隨。趙榮不動聲色,依然不緊不慢前行,於一拐彎處偏首回瞟,隱約中果然見得一人,巴頭探腦,詭秘窺視。

趙榮詫異,暗道:“果不其然,真兇另有他人。”

思量那真兇必是膽怯心虛,見衙門遲遲不肯結案,擔心事發,故而暗中跟隨,打聽趙榮一行之行蹤。

若查得此人來歷,必能知那真兇。

趙榮有意引那人入得當街,轉身望去,卻已不見那人。四下張望,哪裡有人影?趙榮心中疑惑:莫非是我眼花多心不成?

趙榮思前想後,不得其解,回到府衙。李五常迎上前來,輕聲道:“趙大人,有人求見。”

趙榮疑惑,正待開口詢問。只見旁邊閃出一人來,是一年輕後生,穿著儉樸,乃一小販。那小販惶恐施禮道:“小人鄧文若,有事稟告大人。”

趙榮細看,小販約莫二十一二歲,憨厚本分之相,便和氣問道:“你有何事?”

鄧文若道:“小人聞聽店家掌櫃說,大人正在查尋城中命案,特來求見。”

趙榮奇道:“莫非你知曉甚麼?”

鄧文若道:“小人慾告知大人,昨日大早,小人曾見過那五味店吳掌櫃。”

趙榮驚道:“你見過吳有才?”

鄧文若連連點頭,道:“正是。昨日大早,小人曾見得吳掌櫃入得王大善人宅中。”

趙榮喜道:“可是那花堂?”

鄧文若搖頭,道:“乃是王家大宅。小人親眼見得吳掌櫃進得宅門。開門之人是王家家人王福。不想午後便聽得吳掌櫃死了,真是蹊蹺。”

趙榮問道:“你可曾見他何時出來?”

鄧文若搖頭道:“小人只是路過時無意見得,其餘的事便不知了。”趙榮大喜,謝過鄧文若。鄧文若告退離去。

第二百二十四章 撒網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網恢恢(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君側第二百四十八章 談今論古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冬(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燃燒第六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學士的到訪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雲州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好戲第九百一十八章 交鋒第八百九十八章求援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擊的史太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長談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山不幸第五百零五章 京城風雲第五百六十四章 自古財帛動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駭人聽聞第七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三百四十章 終至桃花源第六百八十八章 商人會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蠱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崩第七百五十七章 驚嚇第八百四十二章 出山第七百零九章 沾滿罪孽的雙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兩兄弟第五百五十七章 另類第二百四十七章 陌上行第六百零五章 兩隻狐狸第七百八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三十四章 所謂先生第八百五十一章 四面埋伏第七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三百二十八章 虎踞潭深第八百六十二章 商業帝國雛形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六百二十章 新的麻煩第四百七十三章 兩王會面第七百五十四章 陳汝鑫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移民計劃第三十四章 香囊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一個人第八百零二章 論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風起 (六)第八百六十九章尋仙考第七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魂牽第一百五十二章 坦白第五章 考驗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擊的史太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聖旨第二百五十五章 賬冊第三十一章 魏闕第四百四十七章 疏而不漏(三)第九百二十八章 邊境第二百二十章 一盞油燈第一百二十七章 開場第五百二十章 捷報(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命賤第六百七十七章 穩定第七百四十九章 神農計劃第四百五十六章 殺了我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辯解第八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三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千零六章 火燒盧浮宮(一)第一千一十一章 火燒大英博物館(三)第九百四十五章 和尚和道士第四百七十四章 撕破臉第六百八十三章 出爐第三百七十四章 黃雀第一百一十九章 風起(七)第八百八十九章 石油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三十章 伴君如伴虎(四)第一千零五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撞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文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死第五百零四章 青梅煮酒(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達成第六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五十五章 潛探計劃第七百七十八章 方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九百零四章 城下之約(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之前(一)第七百六十二章 倭國的計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帝國銀行第五百八十五章 事情解決第三百二十四章 山有虎第八百二十二章 夜訪大牢第六百六十四章 新的職務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攤劉三兒第九百六十二章 出嫁
第二百二十四章 撒網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網恢恢(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君側第二百四十八章 談今論古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冬(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燃燒第六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學士的到訪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雲州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好戲第九百一十八章 交鋒第八百九十八章求援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擊的史太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長談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山不幸第五百零五章 京城風雲第五百六十四章 自古財帛動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駭人聽聞第七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三百四十章 終至桃花源第六百八十八章 商人會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蠱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崩第七百五十七章 驚嚇第八百四十二章 出山第七百零九章 沾滿罪孽的雙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兩兄弟第五百五十七章 另類第二百四十七章 陌上行第六百零五章 兩隻狐狸第七百八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三十四章 所謂先生第八百五十一章 四面埋伏第七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三百二十八章 虎踞潭深第八百六十二章 商業帝國雛形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六百二十章 新的麻煩第四百七十三章 兩王會面第七百五十四章 陳汝鑫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移民計劃第三十四章 香囊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一個人第八百零二章 論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風起 (六)第八百六十九章尋仙考第七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魂牽第一百五十二章 坦白第五章 考驗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擊的史太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聖旨第二百五十五章 賬冊第三十一章 魏闕第四百四十七章 疏而不漏(三)第九百二十八章 邊境第二百二十章 一盞油燈第一百二十七章 開場第五百二十章 捷報(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命賤第六百七十七章 穩定第七百四十九章 神農計劃第四百五十六章 殺了我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辯解第八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三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千零六章 火燒盧浮宮(一)第一千一十一章 火燒大英博物館(三)第九百四十五章 和尚和道士第四百七十四章 撕破臉第六百八十三章 出爐第三百七十四章 黃雀第一百一十九章 風起(七)第八百八十九章 石油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三十章 伴君如伴虎(四)第一千零五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撞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文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死第五百零四章 青梅煮酒(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達成第六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五十五章 潛探計劃第七百七十八章 方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九百零四章 城下之約(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之前(一)第七百六十二章 倭國的計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帝國銀行第五百八十五章 事情解決第三百二十四章 山有虎第八百二十二章 夜訪大牢第六百六十四章 新的職務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攤劉三兒第九百六十二章 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