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
漢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王莽時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
荊州刺史部原本位於武陵漢壽縣,但獻帝初平年間,鑑於荊南戰亂未平,漢壽存在很大的隱患,荊州刺史劉表移州治於襄陽城內。
因爲襄陽的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扼守漢江南岸,擁有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控制權。
荊州水軍雄霸長江,一直都是江東孫家的夢魘。
周邊都是戰亂,唯獨荊州風平浪靜,一時間這裡成爲了太平樂土,周邊百姓紛紛來投,其中就不乏一些名門望族。
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羣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襄,成爲中原最有實力的諸侯之一。
襄陽城內有一個招賢館,是劉表爲了招攬天下英才而建造的。
自建立以來倒也招攬了不少名士,其中就有水鏡先生司馬徽,南陽龐德公以及荊襄周邊的名士。
但是劉表此人喜歡坐以論道,誇誇其談,不怎麼務實,設立招賢館也不過是爲了沽名釣譽,並不是真正的想招攬人才。再加上此人外寬內忌,疑心慎重,一些有才華的人稍有不慎就會受到迫害。
所以來自荊州逃難的人才雖多,但是卻沒有幾個受到重用,不少名士看透了劉表沽名釣譽的本性,所以都紛紛避世不出,喝喝酒聊聊天還成,其他的一概不談。
馬車吱呀一聲停在了招賢館,一名青年文士走了下來,負手打探了一下週邊的環境。
“這就是招賢館了,好熱鬧啊!”
看着門外人頭涌動,來人發出了一聲感慨。此人正是郭嘉,剛從豫州趕到襄陽。
“兄臺也是外地來的吧?”
一旁的讀書人笑道:“這就是襄陽的招賢館。每天在這裡排隊面試的比集市還要熱鬧。”
哦!
聽到這裡,郭嘉奇怪的問道:“襄陽每天都有這麼多文士來投嗎?”
兄臺誤會了!
那人微微一笑,道:“襄陽招賢館可是一個好去處,只要通過了裡面的考覈,今後吃喝不愁,每月還有俸祿,出門還有馬車相送,襄陽讀書人擠破腦袋都想進來。”
原來如此!
郭嘉點了點頭。
說劉表庸碌也好說他沽名釣譽也好,但是他設下的招賢館確是大大的利好了那些囊中羞澀的士子名士。
因爲這裡不僅管吃管住出門還有馬車乘坐。
所以襄陽的招賢館也收留了很大一批文士。他們大部分都是從周邊逃過來的破家之人,多虧招賢館給了他們安身立命的場所。
當然白吃白住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你必須有學問,至少要精通經史子集,任何地方都不養閒人的。
饒是如此,仍然有大批外來的士子涌向招賢館。
人來人往,誰也沒有多注意郭嘉幾眼,因爲此刻的他已經面容大變了。
通過刻意的暴曬,郭嘉原本白皙的皮膚已經變得黝黑,加上刻意留着的鬍鬚和長劉海,就算是熟人也未必能夠認得出來。
“不知道兄臺尊姓大名?”
那人忽然問道。
能在這裡排隊也是枯燥無聊的,多認識幾個人也是好的。
“在下姓郭,單名一個河字,字奉義,潁川人氏。”
這是郭嘉早就編排好的身份。
郭嘉登上雲州之主後,潁川的郭家也有不少人投奔了雲州,郭和是他的族弟,年齡跟郭嘉差不多,不久前剛剛病死在了雲州。
郭和爲人低調,就算是潁川認識他的人也不多。
郭嘉用他的身份也正合適。
潁川?
聽到這裡,那人肅然起敬。
要說天下名士之鄉,第一個當屬潁川,那裡臨近帝都,名士雲集。若不是毀於戰火,也輪不得襄陽崛起。
“原來是奉義兄,在下博陵崔鈞,字州平。”
來人笑道。
崔州平!
聽到這個名字,郭嘉忍不住愣了一下。
沒想到剛來到襄陽就碰到了諸葛四友之一的崔州平。
崔鈞,字州平,即崔州平:盤生烈,後漢太尉、城門校尉。生鈞,字州平,西河太守。博陵安平人。太尉崔烈之子,議郎崔均之弟。鈞少交結英豪,有名稱,歷任虎賁中郎將、西河太守。
獻帝初,鈞與袁紹俱起兵山東,討董卓。後與諸葛亮、徐庶等人相善,與石廣元(名韜)、孟公威(名建)、徐元直(名庶)爲“諸葛四友”。
當然由於郭嘉提早的把徐庶收了,如今成爲了雲州的中流砥柱,諸葛四友如今也變成三友了。
能被諸葛亮瞧上眼,這個崔州平也不是泛泛之輩。
後來的歷史進程中,徐庶、孟建、石韜都投靠了曹操,成爲了曹操手下的人才。唯獨這個崔州平沒了下文。但是他的後世則是赫赫有名的博陵崔氏安平房。
也就是五望七姓之一的崔氏,天下第一豪門,北方第一望族。
有記載說他病死了,並未展現自己的才華,當真是可惜了。
想到這裡,郭嘉登時出現了結交之意。
“原來是崔太尉的後人,小弟久仰大名。”
聽到郭嘉提起自己的老子,崔州平臉色微微有些尷尬。
“慚愧,慚愧!”
因他的父親崔烈花錢買了個太尉,崔州平對於他父親的行爲很不齒,說他父親渾身都是銅臭味,他的父親崔烈舉起棍子就要打他,口中罵着崔州平是個不孝子,崔州平哪是個肯乖乖捱打的人,邊跑邊用舜侍奉他父親的典故來頂撞崔烈,崔州平與他的父親崔烈的關係自此事之後變得很惡劣。
“如今天色已晚,不如共飲一杯如何?”
郭嘉率先發出了邀請。
這個崔州平也是個人才,能夠爲雲州所用自然是好事。
甚好!
崔州平對郭嘉觀感也不錯,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
於是乎,二人登上馬車,來到了襄陽最大的酒樓醉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