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bookmark

趙匡胤心中怒火中燒,誓要一舉蕩平吳軍。他與朝臣們一番密議後,當即調兵遣將,要在大宋境內佈下天羅地網。

第一路東路軍,他委以重任於王審琦、楊光義二將,令其統率五萬禁軍精銳,沿途可不斷徵召地方兵馬,直撲江淮。他們的首要任務,便是死死盯住泰州一帶,阻截林仁肇所率領的吳軍勁旅,絕不讓其有絲毫喘息之機。

第二路西路軍,則由王仁瞻、韓重贇兩位勇將掛帥,同樣率領五萬禁軍,氣勢洶洶地撲向西南方。他們的戰略目標明確而堅定,那就是要迎頭痛擊吳軍的西路兵馬,將其徹底扼殺在萌芽狀態。

至於第三路爲中路大軍,趙匡胤更是慎重其事。他親自點將曹彬爲統帥,令其統率十萬禁軍精銳作爲先頭部隊,韓令坤、劉守忠二將則爲副統帥,一同揮師南下。他們的任務繁重而艱鉅,那就是要全力阻擋蘇宸所率領的兵馬,絕不能讓其有絲毫突破之機。

然而,這還未完。趙匡胤心中明白,這三路大軍雖強,但要想徹底消滅吳軍,還須得他親自出馬。於是,他毅然決定御駕親征,率領二十萬大軍作爲後援,待時機成熟之時,出奇制勝,便如雷霆萬鈞般對蘇宸的主力發起毀滅性的打擊。

不得不說,大宋確是兵強馬壯,武將如雲。除了已派往各路的赫赫戰將,汴京之中,仍有許多驍勇之將尚未啓用,如党進、王政忠、高懷德、田重進、米信等,皆是能征善戰之輩。他們見趙匡胤決心已下,紛紛請纓,願隨君上出征,共赴國難。

“吾等願隨陛下,共滅吳軍,誓死不退!”衆將聲音鏗鏘有力,滿是堅毅與決心。

趙匡胤望着這些忠心耿耿的將領,心中豪情萬丈,信心倍增。“好!有如此忠勇之將,何愁吳軍不破!就讓我們君臣同心,攜手並進,共鑄輝煌!此戰,必勝!”

他聲音洪亮,字字鏗鏘,回檔在金鑾殿上。

此時,趙普緩緩站出身來,言辭懇切地說道:“官家欲御駕親征,臣深覺此舉可行。然則,朝廷之中尚有諸多繁雜政事需得處理,若事事皆需寫成摺子送往前線,恐會貽誤戰機。因此,臣斗膽提議,皇子趙德昭天資聰穎,已具處理國事之能。官家出征之後,可委以他重任,令其代爲管理國事,以確保朝廷運轉如常。”

趙普此言,實則暗含深意,乃是爲皇子趙德昭爭取權勢之舉。趙德昭已屆二十之齡,卻遲遲未得封王,太子之位更是懸空未決。這使得朝廷之中,關於儲君之選暗流涌動,一派支持趙德昭,另一派則傾向於趙光義。

趙普身爲儒家讀書人,極爲看重傳承順序與正統之道,他堅定不移地站在趙德昭一方。再者,趙普一直輔佐趙匡胤,自然希望能在未來繼續輔佐皇子繼位,從而保全自己的權力與利益。畢竟,他與趙光義素來意見不合,因儲君之事更是爭執多年,早已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此番提議,既是爲了國家大局,也暗含了他對趙德昭的期許與扶持之心。

趙普此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引來諸多大臣的附和。侍郎、員外郎、殿中御史等官員紛紛站出身來,他們或慷慨陳詞,或低聲附議,皆表達了對官家冊封皇子趙德昭的支持。更有甚者,直接提出若能一錘定音,立趙德昭爲太子,那將是國家之大幸。

“官家,臣亦覺得趙相所言極是,趙殿下天資聰穎,德才兼備,實乃儲君之不二人選!”一位侍郎聲音洪亮,言辭懇切。“臣亦支持冊封趙殿下爲親王,以彰顯其尊貴地位,同時也好讓朝廷上下一心,共謀國事!”另一位員外郎緊隨其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隨着這些大臣的紛紛附和,場面瞬間變得熱鬧起來。他們或三五成羣地低聲討論,或高聲發表自己的見解,整個朝廷彷彿被一股熱烈的氣氛所籠罩。

趙光義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暗叫一聲“不好”。他深知趙普此人老謀深算,極會挑選時機。如今皇兄趙匡胤欲御駕親征,朝中主政之人空缺,趙普便趁機提出冊封趙德昭之事。趙德昭已過弱冠之年,確實已具備管理政事的能力,這與三四年前的情形大不相同,令趙光義倍感棘手。

然而,趙光義心中雖急,卻不敢輕易表露。他深知,一旦自己直接阻攔,那野心便如同被揭開的傷疤,暴露無遺。他這些年雖也積攢了些勢力,但在皇兄面前,仍如螻蟻般渺小,隨時都有可能被收走。

因此,趙光義只能強作鎮定,表面上不動聲色。他暗暗思量,該如何在這紛繁複雜的局勢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又該如何在不影響皇兄決策的前提下,巧妙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但趙普現在勢頭很大,從幹德二年(964年)升爲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獨相十年。在此期間,趙普協助趙匡胤進行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重大措施,可謂功勞很大,名望很高,他此時一發難,響應衆多。

趙匡胤聽完趙普的提議,先是微微一愣,旋即心中便明白了趙普的用意。他不禁有些心動,自己的兒子趙德昭確實已經長大成人,似乎也是時候考慮這皇位傳承的問題了。

從情感上來說,兄弟之情固然深厚,但終究不如親兒子那般親近。趙匡胤私心裡自然更偏向於自己的兒子。然而,這些年來,他南征北戰,身邊總有兄弟趙光義相伴,兩人從小到大的關係可謂是情同手足。若將皇位傳給趙光義,也算是趙家人繼承了家業,從家族角度來看,也說得過去。

正因如此,趙匡胤之前才一直頗爲糾結,沒有在皇子年幼時就立下太子。他心中有着諸多考量,既擔心自己若在征戰中突發疾病早逝,如同當年的柴榮一般,那年幼的兒子根本無法掌控朝局;又慶幸有兄弟趙光義在,可以作爲一道保險,確保大宋的江山不會旁落。

然而,隨着大宋局勢的日益穩定,趙匡胤自己也還未到五十歲,身體依然硬朗,而兒子趙德昭也已逐漸成長爲一個有擔當的青年。當初的那些擔憂如今已漸漸消散,因此,趙光義作爲兄弟接班的重要性在趙匡胤心中也就逐漸減弱了。

他也要開始更加認真地思考,這皇位究竟該傳給誰,才能確保大宋的穩定和繁榮。

733.第731章 吳越投降276.第274章 病情垂危第851章 殲滅戰585.第583章 分兵攻城670.第668章 海闊憑魚躍711.第709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246.第245章 車內被催婚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685.第683章 勢在必得666.第664章 恨其不爭169.第168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557.第555章 如約而至133.第133章 白家瓷窯760.第758章 絕境第844章 首戰大捷466.第464章 革職關押376.第374章 來去皆匆匆451.第449章 招賢納士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663.第661章 離別在即299.第297章 初見周娥皇612.第610章 防線在縮短757.第755章 暗中博弈116.第116章 情何以堪(第二更)239.第238章 算計終成空399.第397章 臨別辭行363.第361章 飲酒作樂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205.第204章 城外談判210.第209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451.第449章 招賢納士第812章 班師回朝230.第22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315.第313章 故意刁難514.第512章 賠率不高686.第684章 破城前夕123.第123章 白家的困局476.第474章 生死較量668.第666章 準備妥當574.第572章 離間之計621.第619章 勸降書信到293.第291章 有貓膩兒417.第415章 我沒意見啊!第五章 才女解詞第779章 暗中勾結237.第236章 報復來了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752.第750章 危機局勢595.第593章 培養嫡系241.第240章 背鍋替罪第779章 暗中勾結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553.第551章 常州失陷第一十八章 自配藥方282.第280章 洞裡夜話第二十四章 設法挽留668.第666章 準備妥當583.第581章 發展軍醫719.第717章 年關到來,萬象更新!238.第237章 淪爲笑柄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後163.第162章 江左蘇郎533.第531章 創辦官企第829章 以戰養戰之策315.第313章 故意刁難160.第159章 成功燒製139.第139章 影青出爐740.第738章 出榜安民189.第18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51.第250章 父愛如山625.第623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一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702.第700章 軍官培養與提拔第808章 一場鬧劇第823章 不可承受之重736.第734章 登基大典300.第298章 皇后有救了593.第591章 圍剿成功470.第468章 宋軍策略289.第287章 還是清白的第810章 南漢覆亡第813章 兄妹再談心439.第437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631.第629章 出使人選258.第257章 古人誠不我欺第二十六章 武林軼事第798章 舉國之力,背水一戰505.第50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543.第541章 不容樂觀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662.第660章 定後路669.第667章 金蟬脫殼367.第365章 掃把星誰不怕第七十四章 知女莫若父307.第305章 大有來頭第873章 不利局面第787章 何懼道阻長第二十八章 阻攔
733.第731章 吳越投降276.第274章 病情垂危第851章 殲滅戰585.第583章 分兵攻城670.第668章 海闊憑魚躍711.第709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246.第245章 車內被催婚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685.第683章 勢在必得666.第664章 恨其不爭169.第168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557.第555章 如約而至133.第133章 白家瓷窯760.第758章 絕境第844章 首戰大捷466.第464章 革職關押376.第374章 來去皆匆匆451.第449章 招賢納士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663.第661章 離別在即299.第297章 初見周娥皇612.第610章 防線在縮短757.第755章 暗中博弈116.第116章 情何以堪(第二更)239.第238章 算計終成空399.第397章 臨別辭行363.第361章 飲酒作樂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205.第204章 城外談判210.第209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451.第449章 招賢納士第812章 班師回朝230.第22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315.第313章 故意刁難514.第512章 賠率不高686.第684章 破城前夕123.第123章 白家的困局476.第474章 生死較量668.第666章 準備妥當574.第572章 離間之計621.第619章 勸降書信到293.第291章 有貓膩兒417.第415章 我沒意見啊!第五章 才女解詞第779章 暗中勾結237.第236章 報復來了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752.第750章 危機局勢595.第593章 培養嫡系241.第240章 背鍋替罪第779章 暗中勾結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553.第551章 常州失陷第一十八章 自配藥方282.第280章 洞裡夜話第二十四章 設法挽留668.第666章 準備妥當583.第581章 發展軍醫719.第717章 年關到來,萬象更新!238.第237章 淪爲笑柄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後163.第162章 江左蘇郎533.第531章 創辦官企第829章 以戰養戰之策315.第313章 故意刁難160.第159章 成功燒製139.第139章 影青出爐740.第738章 出榜安民189.第18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51.第250章 父愛如山625.第623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一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702.第700章 軍官培養與提拔第808章 一場鬧劇第823章 不可承受之重736.第734章 登基大典300.第298章 皇后有救了593.第591章 圍剿成功470.第468章 宋軍策略289.第287章 還是清白的第810章 南漢覆亡第813章 兄妹再談心439.第437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631.第629章 出使人選258.第257章 古人誠不我欺第二十六章 武林軼事第798章 舉國之力,背水一戰505.第50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543.第541章 不容樂觀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662.第660章 定後路669.第667章 金蟬脫殼367.第365章 掃把星誰不怕第七十四章 知女莫若父307.第305章 大有來頭第873章 不利局面第787章 何懼道阻長第二十八章 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