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bookmark

三千畝海帶!

在場親戚全都吸了口冷氣,現如今整個擔擔島加起來也才兩千畝。

李多魚一個人就想搞三千畝海帶,可看他也不像是在開玩笑的樣子。

李曙光只能豎起大拇指,忍不住說道:“老闆大氣!”

“老闆牛逼。”

李清光跟着附和道。

張明生臉上滿是笑容,直接鼓掌起來:“我無條件支持多魚。”

剛剛在家吃完飯趕過來的陳文超和石頭,壓根就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立馬也跟着說道:“無條件支持我們老闆。”

看到這兩個馬屁精後,李曙光嫌棄道:“你們老闆說的是,劃酒拳輸了就去吃屎,你們居然還支持,這不是坑他嗎?”

“啊!”

陳文超和石頭面面相覷,趕緊說道:“那就不支持了。”

“說錯話,自罰三碗。”

聽到這話後,大家全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而他們兩人來了後。

大家給他們挪了個位置出來,李水花給他們拿來了一副碗筷。

而他們纔剛坐下來,趙家兄弟還有劉運也跟過來了,趙大海端着一盤很奇怪,但炒得噴香的菜過來。

“魚哥,我們這裡有那個炒喇姑,你們要不要試一下。”

大家好奇看着那盤菜,發現全都是那種大隻的黑色蟲子,還有很多隻腳,一個個都感覺到噁心。

“大海,這什麼玩意啊?”

“全都是腳,這玩意能吃嗎?”

趙大海撓頭道:“這個是知了的幼蟲,我一個遠房親戚給的。”

剛給他們拿椅子和碗筷的李水花,看到那盤“菜”後,全身都忍不住起雞皮疙瘩。

“這東西這麼醜,真的可以吃嗎?”

趙大海撓着頭:“是醜了點,但真的挺好吃的,那個肉跟蜻蜓肉的味道特別像。”

李曙光黑着臉:“大海,你也太恐怖了吧,蜻蜓你都吃過。”

李多魚偷偷舉手:“我也吃過,大蜻蜓的肉確實挺好吃的。”

見大家都不敢吃的樣子,李多魚不禁笑了起來,果然海邊人跟山裡人的飲食區別真的很大,且雙方都覺得對方很噁心。

海邊人只要是海里的,不管長得有多醜多噁心,都能下得了口。

哪怕海蜈蚣、海腸、土筍凍這樣的黑暗料理對他們來說也只是日常,有些地方連海蟑螂都不放過。

當他們碰到這種山裡面來的特殊“野味”,絕大多數都會瞬間給幹到沉默。

李多魚已經很久沒吃過這玩意了,當場直接抓起一隻放進嘴巴里咬了起來。

嘎嘣脆!全都是蛋白質的味道,邊吃邊誇道:“不錯啊,炒得真香。”

趙大海驚道:“魚哥,你是不是吃過這個東西。”

李多魚點點頭:“以前去閩南時,有吃過這個玩意,還挺貴的,那種剛蛻殼的白色幼蟲,椒鹽的話非常好吃。”

“魚哥,行家啊!我也喜歡吃那種白色,可惜不是很好保存,這個還是我那個親戚冰凍後,帶過來的。”

見李多魚吃的嘎嘣脆,李曙光還是不信,畢竟這傢伙有前科,哪怕是苦瓜也能吃得面不改色。

“多魚,要真難吃的話,你就吐出來,不要對自己那麼狠。”

李多魚白了他一眼:“不好吃,真的太難吃了,你們都別吃了,我一個人慢慢吃就好。”

見李多魚吃了後,陳文超和石頭他們紛紛也吃了,剛入口的時候,全都皺起眉頭。

可越嚼越好吃,陳文超一本正經說道:“好吃的,感覺比蜻蜓肉還要香,蜻蜓肉比較水,這個比較緊實,且尾巴那塊很像是在吃蜂蛹。”

李曙光咬咬牙:“你大爺的,算了,我就讓你再騙一次。”

結果吃了幾口後,說道:“多魚,你把盤子端過來點,這個用來下酒真的不錯。”

一羣人就這樣又喝起了小酒,而一些路過的村民都很是羨慕,能跟着李多魚一起喝酒的人,全都是現在擔擔島最有錢景的一批人。

這一次,不少村民都覺得李多魚熬過這次蝦瘟後,就給人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可以這樣說,李多魚的養殖之路,並不是很順利的那種。

可颱風扛過去,鰻魚也能養起來,現在連這種蝦瘟都可以熬過去,大家真的很難想象李多魚失敗的樣子。

而經過這次蝦瘟後,大家才真真正正覺得閩龍站起來了,先前給大家的感覺還是個養殖戶。

可現在完全不一樣了,連他們都能看到閩龍公司發展的前景,現在很多村民削尖了腦袋,都想成爲閩龍公司的正式員工。

喝了幾碗青紅酒的李曙光,不由打了個飽嗝,見李多魚都敢養三千畝,李曙光咬了咬牙,打算把全部家當拿出來。

“靠,我們家也拼了,今年直接搞一千畝海帶。”

李多魚豎起大拇指道:“牛逼,比我膽子都大。”

“富貴險中求,跟你學的,可要真搞破產了,多魚,我就去抱你的大腿。”

“不要,嫌棄!”

“你大爺的。”

李多魚之所以敢搞這麼大規模的海帶,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是因爲那個蛇皮走位的颱風過後。

他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沒記錯的話,未來這幾年,一直到九零年代都沒有颱風直接登陸他們這邊了,是搞近海養殖的黃金時期。

村委會那邊陳江河看着李多魚家的方向,就像是個怨婦一樣,嘴裡絮絮叨叨罵着:

“媽的,喝酒都不懂得叫我一下,什麼材料都我來寫,我還得給你做彙報”

同住在村委會的老廖說道:“陳支書,你不去跟他們一起喝酒嗎?”

陳江河哼道:“我哪有那個時間啊,我還要寫材料,還要寫報告,哪裡像他們那麼閒。”

老廖本想跟他說,他剛纔在門外就已經聽到了,可看他那樣子,也只能憋笑道:“好吧。”

大家一直喝酒喝到了凌晨一兩點,趙大海和劉運勾肩搭揹回家去了。

結果走到半路,兩人直接睡在了老陳家的魚網上。

李多魚並沒有着急去睡覺,而是坐在舊房子的石條上醒酒,順便想一些事情。

中秋過後。

肯定又會變得非常忙,李多魚這次要搞三千畝海帶,也是一項大工程。

單單打樁估計就要兩個月的時間,且一個船隊是不夠的,至少要兩個以上。

而三千畝海帶所需的棕繩數量也是非常恐怖的,估計得提前去預定。

這一次李多魚並不打算用木麻黃這種樹去打樁了,畢竟木麻黃這種樹生長太慢了。

以前他還不是村主任時,整天就惦記着那片木麻黃樹,可當了村主任後,反而有些捨不得糟蹋了。

島上那些木麻黃都有些年頭了,要是全砍去當木樁了,確實很可惜。

且海邊風很大,要是全砍掉的話,到時候大風一刮,沙灘上的細沙就會漫天飛舞。

這兩年由於大家也都養海帶,島上的木麻黃還真被砍掉了不少。

現在颳大風時,大家曬的鹹魚幹,就有不少村民在抱怨,魚乾上面有時候會鋪着一小層的細沙。

有些村民說,現在收衣服都得抖兩下,不然穿上身上,全都是細沙。

要是這個村主任能當久一點的話,李多魚打算帶領全村人一起多種一些木麻黃的。

他一直有這麼一個規劃,擔擔島以後不管是不是旅遊景區,都要搞一條沿海公路。

到時候,在沿海公路的內側就全都種上木麻黃,這樣不單可以防風還可以擋沙。

而李多魚現在最想打通的,就是下沙村到北嵐領這段公路。

現如今,那邊已經開始動工了,縣裡的水產研究所都已經打好地基了。

快的話,明年上半年水產研究所就會把貝類養殖科研站放到這邊來。

聽張所長說,到時候會先把整個鮑魚苗的研究項目遷到島上來。

除了鮑魚苗外,還有扇貝、生蠔、還有各種蛤蜊的養殖。

而這個並不是因爲關係、隨便亂來的,而是因爲擔擔島真的很適合鮑魚和生蠔養殖。

鷺島水產科技學校也選址了,李多魚和陳江河以及全部村委會委員全都同意簽字,租了五十畝的地給學校。

租期是三十年。

土地使用僅限於教學,不能另做他用。

李多魚預計兩年後,北嵐領這裡就會非常的熱鬧,所以李多魚打算在這兩年裡,儘可能先把這段路給修好來,能上水泥路那自然最好。

到時候,甚至都不用李多魚廣播,大家覺得那邊有發展前景,就會全都往那邊去蓋房子了。

李多魚之所以特別想搞北嵐領這個新區,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甚至有那麼點小私心。

他一直都很不喜歡前世下沙村的那些房屋,一間間全都擠在一塊,密度甚至比城中村還要可怕。

且鄰居經常因爲蓋房留不留縫隙的問題,從而大打出手,鄰里關係也都很緊張。

原本李多魚的房子走小路,兩三分鐘就可以到碼頭的。

可由於碼頭那裡全都蓋起了新房子,等他從島國回來時,小路早就已經沒有了,他去碼頭得繞一大圈,走十分鐘以上才能到,搞得他非常不爽,可又沒有辦法。

而最後,這件事變成了惡性循環,那些要繞路才能到碼頭的村民,一旦賺到錢後,也紛紛跑到碼頭那附近買地蓋房。

最終的結果就是半村的人,全都擠在那條小小的馬路上。

搞到最後,路沒有越走越寬,反而越來越窄了,誇張的是,碼頭附近那一排房子的價格,居然比縣城的商品房還要貴。

當初開發擔擔島景區的公司,一開始是先跟下沙村談的,可來實地考察後,看到村裡的建築和交通都特別的頭疼。

說難聽點,就他們村裡的那條馬路兩輛老頭樂會車都得刮掉對方後視鏡的那種。

最終景區公司放棄了下沙村,選擇開發陳家村去了,他們村由於沒什麼錢,大家並沒有亂蓋房子,反而成了非常好的旅遊景點。

畢竟來島上的遊客,就喜歡看那種復古的石頭屋。

要是來島上後,看到的都是別墅和四五層樓高的民房,他們估計心裡會很不舒坦的。

李多魚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讓大家不要像前世那樣搞,他打算明年把村委會都搬到北嵐領去,然後閩龍公司的總部也放到那邊去。

到時候,再搞一個海鮮加工廠,李多魚原本並不打算這麼早搞加工廠的。

畢竟他跟青口碼頭這個加工廠的關係還算不錯,跟劉廠長也很熟。

可惜那個加工廠是國有的,變數真的很大,就比如那位跟他關係不錯的劉廠長,這兩年因爲政績確實很好看,馬上又要被調回市裡面了。

其實,李多魚一直覺得這個制度有點問題,感覺全體員工辛苦個半死,最終都是爲領導晉升服務的。

李多魚也曾建議過劉廠長,要是真爲了加工廠好,最好還是留下來。

畢竟加工廠的很多關係,其實都在劉廠長身上,他要是離開的話,有些關係說不定還真會斷掉。

可現實卻有那麼點殘酷,有些事情連劉廠長都沒法做主,一切都得聽從組織安排,他想留都不能留。

李多魚嘆氣了聲,不過這樣也好,劉廠長在的時候,他還多少有些施展不開拳腳,畢竟雙方關係還不錯。

要是他離開了,李多魚也就沒那麼多顧忌了,會直接搞一個民營的加工廠。

他甚至早就已經想好了,加工廠搞起來後,第一款產品就做【豆豉丁香魚】,第二款做【麻辣小八爪】。

當然【手撕魷魚絲】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海帶產業發展起來後,李多魚打算向島國進口一套比較先進的包裝設備,直接搞那個即食的海帶絲。

總之,加工廠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遠遠不止榕城加工廠現在做的這些。

只要品質能跟得上,李多魚甚至有信心把產品都賣到島國去。

畢竟養殖還是有風險的,李多魚身爲老闆不單要爲自己負責,也得爲全體員工負責。

一旦真遇上了什麼惡劣氣候,養殖搞不動時,至少還有加工廠能撐着。

套用領導常說的一句話,那就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李多魚腦子裡的想法非常多,可很多都是未來的規劃,他現在最重要的是,趕緊把這三千畝海帶樁搞起來。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167.第167章 海釣前的準備第434章 總之呢,就是個多贏的局面329.第328章 越來越看不懂他了200.第200章 你要結婚了?第568章 賠我鰻魚廠?第121章 確定生蠔苗(求訂閱)385.第380章 夾到真的很痛第462章 有種,你們再捅一下看看第510章 老子想做的,是全世界第一啊第458章 真帥啊!第181章 趙公子買單第134章 入股養鮑魚(求訂閱)第13章 仙人跳第109章 塌房了(求訂閱)第564章 酒後吐真言(修改)第571章 小管幹(求訂閱)第147章 壁虎斷尾(求訂閱)第21章 西施舌(求追讀)第412章 超大項目,風力發電機落地第521章 災後第505章 帶領船隊捕蝦232.第232章 搶救第152章 那兩人跑路了第425章 小小的魚,大大的致富經,發財了第155章 你就是李多魚?(求訂閱)244.第244章 那以後,我跟你一起看動作片第603章 當斷則斷,關了重開第67章 被聯手壓價(週二求追讀)第122章 來電報了(求訂閱)370.第366章 開始給鰻魚治病338.第337章 深夜摸上船,你跟我說是船壞了第52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241.第241章 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第426章 越來越好(求訂閱)第81章 看第一屆春晚(週二求追讀)第41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203.第203章 抓賊了,偷生蠔的賊第425章 小小的魚,大大的致富經,發財了217.第217章 淼淼要到島上住第418章 召喚全村會議第103章 (求訂閱)談話199.第199章 跑掉的魚,纔是最大的第473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491章 打死你個老六373.第369章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第403章 長達四十年的等候第569章 五條出租船(二更)358.第355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247.第247章 送錢上門260.第260章 拉贊助第12章 談成(求投資追讀)第86章 極端天氣下救人(重修)233.第233章 回島第80章 除夕夜(求追讀)347.第344章 我綁鋼筋超厲害的第521章 災後255.第255章 兩村衝突308.今日晚點更新375.第371章 外匯券,特權券?第520章 颱風天跟麻將更配320.第319章 兩個廚子第44章 買二手船第507章 小金被打了(5000)第118章 兩個港島人215.第215章 這個時候就有彈珠機了?第435章 李主任,還有嗎?第454章 二哥,終於忍不住出手了327.第326章 進來,給你看個好東西278.第278章 就是手癢,想做菜第493章 細狗236.第236章 玻璃鰻,海中軟黃金第423章 帶大鐵鍋,捕撈丁香魚329.第328章 越來越看不懂他了236.第236章 玻璃鰻,海中軟黃金219.第219章 生蠔大賣第550章 第一通電話358.第355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第28章 砍樹291.第291章 這些姓李的,就沒一個靠譜的第519章 抗臺防災,即將登陸312.第311章 抓週儀式291.第291章 這些姓李的,就沒一個靠譜的第550章 第一通電話第576章 海蜇汛(二更)第429章 拖網船回來了,二嫂離開了第537章 邀請函274.第274章 帶老婆去榕城第407章 養殖的意義(求訂閱)第609章 安全落地232.第232章 搶救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第515章 親蝦開始繁殖,設備延期了362.第359章 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吃不起飯396.第391章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188.第188章 登門感謝(求訂閱)387.第382章 月亮魚,前往杭州碼頭第92章 我在月子裡胖成狗(求追讀)308.今日晚點更新255.第255章 兩村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