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

bookmark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

井伊直弼嚴懲御卿,力阻三藩。孝明天皇甚怒,道:關東專橫,何以不問而行之,此舉有傷國家之大體也。

左大臣近衛忠熙、右大臣鷹司輔熙、內大臣一條忠香皆曰:攘夷事大,務必扶助德川御家整內以不受外夷之辱,切不可任由關東胡作非爲!

關白九條尚忠躑躅片刻,方道:幕府局勢未明,不可輕許德川御家,以免貽人口實。

孝明天皇曰:危難之際,當舉國同心,共克時艱,何言貽人口實之屑小事情!速傳朕令,關東倘若一味執迷締約開國,朕願退位讓賢,以紓時困。

衆卿退朝,從四位上侍從巖倉具視再傳左、內、右三大臣言:關白九條尚忠一心向幕,關鍵敏感事宜,陛下切勿明詔示下。

孝明天皇頷首,道:速即密諭水戶藩,吾國本甚鞏固,四民康樂,然幕客如井伊直弼等奸佞之徒,勾結外夷違敕締約撼動國體,引幕府於不義之途,陷國家於危亡之間,因命三家三卿並諸藩,協心戮力,翼載天朝,鋤奸破約,扶持幕府,以御外辱。

巖倉具視道:啓稟陛下,幕客如井伊直弼等奸佞之徒及鋤奸破約等等,務必密詔密傳,諸藩及御卿各家協力御外之語,明發即可。

孝明天皇道:爾心細如髮,吾國之福也。

德川齊昭得獲密詔,大喜過望,速召水戶藩主德川慶恕、一橋家主一橋慶喜密議。

德川齊昭道:自義公以來,吾御三卿家代代相傳之規矩,輔佐德川當政是理所當然之事情,但如有萬一,朝廷與德川敵對之時,即使背叛德川宗家,也絕不能違抗陛下大人,爾等萬萬不可忘記。

德川慶恕、一橋慶喜皆曰:謹遵父親大人教誨。

德川齊昭道:陛下密敕,速即密告薩摩、尾張、福井、一橋、加賀、長門等十三藩主,務必同心協力,扶持幕府,掃除奸佞。

一橋慶喜道:人多嘴雜,極易走漏風聲,井伊直弼等亦非等閒之輩,懇請父親大人斟酌行事。

德川齊昭道:吾豈不知!陛下密敕鋤奸破約扶持幕府,吾等起事,務必力保將軍大人之周全,然刀槍無眼,一着不慎,恐釀大禍,必合衆藩之力,兵臨城下,震懾逆膽,以期和平交接。

一橋慶喜道:將軍大人久無音訊,恐已病入膏肓,謹防井伊奸佞矯令妄爲。吾意,即刻密告薩摩藩主,迅起全藩之兵,進逼江戶,以清君側。

德川齊昭道:多管齊下,無有不可,爾速遣得力之人,將此密敕,抄送薩摩藩主。

薩摩藩藩主島津齊彬接報,嘆曰:徵夷大將軍顢頇怯懦,井伊大老恃勢凌人,親藩大名火中取粟,朝廷諸公隔岸觀火,紛繁之局,亂如沸粥!吾國一致一體,殖產興業,富國強兵,方可抵禦外夷。

薩摩藩藩士小松帶刀、步兵監督大久保利通、親信扈從西鄉隆盛皆勸:主公心懷天下,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島津齊彬道:速傳吾令,迅點五千藩兵,五日之後,上洛討逆。

西鄉隆盛道:啓稟主公,師出有名,無往而不利;師出無名,非惟不勝,乃自危之道也。請問主公,吾藩恃何而出?

島津齊彬道:陛下已下密敕,吾藩尊皇助幕除逆!

御三家、御三卿、譜代、外樣各藩厲兵秣馬,蓄勢待發。井伊直弼甚憂,速召間部詮勝、太田資始、鬆平乘全、內藤信親、久世廣周諸老中議商對策。

井伊直弼道:將軍大人死訊未宣,朝廷密敕蠱惑,各藩蠢蠢欲動,此誠危急,事關幕府生死存亡也!

間部詮勝道:朝廷逾幕府而下密詔,已違《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水戶藩越幕府而受詔書,亦違《武家諸法度》。吾恃規明查,昭告神州,以正視聽。

井伊直弼道:京都來報,密敕由大納言萬里小路交送水戶駐京師邸監鵜飼吉左衛門,鵜飼轉交其子,再由其子密送水戶家老安島帶刀,是否確鑿,勞煩間部大人速至京都,周密偵查,緝拿人犯。

間部詮勝道:切切不可打草驚蛇,烈日炎炎,徵夷大將軍之死訊,欲蓋彌彰,德川慶福大人亦速上位。井伊大人即矯大將軍令,速宣查辦密敕事宜;人心惶惶之時,徵夷大將軍繼任之日。

內藤信親道:探報,薩摩藩主島津齊彬蠱惑藩衆,集兵數千,氣勢最洶。十日之內,島津齊彬必定兵臨江戶,薩摩兵丁清一色恩菲爾德來.復.槍,全員滿裝,吾之刀矛火槍甚難阻擋,井伊大人務必早作籌劃。

井伊直弼道:島津齊彬與其父島津齊興、其兄島津久光,關係不睦,此事由來已久,萬難化解;吾即遣使遊說,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8月14,薩摩藩藩主島津齊彬調集五千精兵,誓師北上;尚未出藩,島津齊彬忽感不適,兩時辰不到,一命歸西。繼任藩主島津忠義少不更事,出兵事宜遂即中止。

井伊直弼欣喜若狂,即令幕府老中內藤信親飛赴水戶,查搜密敕,拘捕水戶藩家老安島帶刀。

幕將公然查敕,逮治藩臣,倭國俱驚,孝明天皇聽從衆公卿意,褫革九條尚忠關白一職,以左大臣近衛忠熙代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