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星爲了防止被別人推選,第一個站出來贊同趙匡胤繼任大統的事情,當然,這也是正常的操作,而經過了他的推薦,下頭的人,一個個也是站出來附議。
此刻,他們顯然不傻,也是發現了上相牛金星和趙匡胤的關係不淺,亦是如此,如果此刻還要不給面子,推選牛金星繼任大統,那必然會惹火上身。
“這個,上相,你是不是太過於擡舉我了,我不過是一介粗人,怕是也不太會治國,日理萬機纔是。”
“什麼擡舉,這是實話實說,鄙人覺得你便是登上皇位的最好人選,其一,是幫助了闖王,報了仇,斬除了大順的害蟲,其二,你掌握大軍,能夠光復大順,也完全在你的手中拿捏着,所以一來二去,旁人哪能和你一比高下?”
趙匡胤受寵若驚,雖然說這也符合了他心裡頭的想法,不過,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好的,亦是如此,此時,他表現的有些猶豫,試探性的回覆了一句。
只不過,這一切,在牛金星的眼裡,早早的就看穿了,故此,哪裡還聽他的解釋,順着他的話,又列出了許多趙匡胤繼任皇位的優勢。
也是如此,下頭的人,哪裡敢說啥,他們覺得上相牛金星應該說的不錯。
如果讓他們對抗李存孝的話,無疑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乎,讓趙匡胤繼任皇位,也變成了實至名歸的事情。
當然,最爲重要的是,之前他的安排近乎天衣無縫,先說李存孝殺死李自成這檔子事情,在當時,就是一個極具有先見之明的舉措。
如果不是因爲這傢伙在前頭頂了黑鍋,想必,他也無法在這個時候,如此坦然自若的成爲繼任皇位的候選人。
“陛下,爲了穩固民心,繼位之事,宜早不宜遲,不如現在,便在我等文官的面前,繼任皇位如何?”
既然選出了繼位的人選,那麼大家都沒啥意義,牛金星第一個站出來,讓趙匡胤在今日繼任大統,而自己則是草擬文書。
至於大順的年號,也從之前的改成了永安,這個是趙匡胤自己想到的,之前他在大宋的年號,第一個叫做永初,但顯然沒那麼好的兆頭,不如在此刻,有個機會,將其改成了永安比較好上一些。
當然,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他是想自己掌控朝政的時候,這大順能夠安定下來,不要再出現李存孝等人的事件,畢竟,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大順已經換了三個皇帝。
下頭的人,見到如此的頻繁的換帝情況,就算是老百姓,都能想到這朝堂上頭的不穩定因素。
隨後,繼任一事,倒也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外加上趙普這樣的頂級謀士在一旁幫忙,朝政方面,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之後,趙匡胤也沒有做什麼安分皇帝,將朝堂之中的事務交託給了上相牛金星,自己率衆,也是直奔慶陽府。
這一次,他需要將李世民手中的領土好生拿回來,讓自己對戰大明的底氣也多上一些。
當然,李世民在慶陽府一役之後,也是帶領士卒,回到了延安府境內,他駐紮士兵的地點在延安,下頭便是甘泉,之前這個地方發生過數次大戰,顯然民生也並沒有恢復過來。
至於之前秦瓊推薦的徐茂公,早早的也隨同秦瓊秦二哥,一道北上效忠大明皇室去了,大家都是忠義之士,看來,李世民是真的有些輸了。
在回到家的時候,他的內心,就一直誠惶誠恐,顯然,他認爲大順的趙匡胤,並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男人,說是要給自己士卒,但想必,只是爲了剷除自己罷了。
當年因爲大明,大家能夠呆在一起共享國事,但是現在,大明軍被驅逐出了慶陽府,自己手中又不過是一萬人的隊伍,自保,尚且都做不到,抗衡大順,那便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可恨,你這秦瓊,居然欺我!”
李世民越想越氣,也是一拳頭重重的打在了茶几上面,對於他來說,自然是有點兒按捺不住秦瓊背叛自己所導致的那股子氣焰。
如果說秦瓊沒走,自己尚且還有四萬人馬,暫且不說能不能對抗大順,但如若大順真的想要攻打自己,他好歹也要掂量掂量!
“只能夠投靠大清了。”
李世民想的簡單,人如果死了,那麼就什麼都沒有,但如果自己尚且還活着,那麼大可徐徐圖之,大順軍想要延安府境內的土地,給了便是!
想到這個,他也是沒有猶豫任何,隨即率領一萬人的不對,從延安府出發,經過延川,進入石樓,再過石樓,過汾州,進入到了太原府境內。
而大清的將軍,也就是阿濟格,在見到李世民回來,並沒有說制止他,打開城門,也是迎接了這個讓他入關的功臣。
“你說,你是想要歸順與我大清?”
“是的,大明氣數已盡,能夠繼任大統的,非大清軍士不可,亦是如此,小人願意鞍前馬後,爲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世民在進入太原的時候,就坦誠了自己的想法,顯然,他此刻已經無路可走,如果此刻不歸順大清的話,那麼自己,還能有什麼活路!
阿濟格不知道李世民的處境,不過,就算是知道了,他也願意收納這樣的一個將士來!
畢竟,看到他的一萬人兵力,也足夠讓自己對抗大明順利上不少!
“好,好,能夠有將軍這樣的人才效忠大清,大清入主中原,猶如猛虎添翼!”
“親王謬讚了!”
“沒有沒有,我只想表達一下心裡頭的情緒而已,畢竟,能夠得到爾等的幫助,我阿濟格,的確平添了不少底氣。”
對抗大明勢力,屢屢受挫,此刻,看到這李世民加入,心中難免會有所激動,而也是在此時,外頭忽然傳來了幾聲擂鼓,一時間,城頭下,也是烏壓壓的一片人馬,開始朝着太原府而來!
“喝!喝!喝!”
“城裡頭的韃子!別縮頭烏龜一樣,來和爺爺,好生比試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