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

bookmark

劉邦,妥妥一個小人,甚至有地方都不如劉備看得順眼,這個就是事實。但是卻不可否認,他確實是個有本事的,那沒錯。至少比項羽更會用人、更會收買人心,所以說其人最後得了天下,而項羽就只是個失敗者。哪怕他武藝冠絕天下,但是最後不依舊是被人家給是十面埋伏了,四面楚歌,最後只能是拔劍自刎,“無顏見江東父老”,這個倒真是,都那樣兒了,他

要是還有臉就怪事兒了。項羽終究還是個挺好面子的人,不過比不上劉邦會用人、會收買人心,這個真心比不上比不了。所以哪怕你就天下第一的武藝,哪怕在歷史上都是有那麼一號的,可最後不還是失敗了。你項羽再厲害,能對付幾十萬人?劉邦確實,他是沒有你那武

藝,但是其人有人啊,這個一點兒沒錯。你楚國還是不能和大漢比,最後對比一下,確實是差距。人才人才不如、士卒也沒人家多了,所以說成王敗寇,最後成功的是人家妥妥的小人劉邦、失敗的是你霸王項羽。這個也看得出來,如果說以前機會把握住了,沒準是咔嚓了

劉邦。當然了,就看項羽那樣兒,天下哪怕就沒有了劉邦,可未必就不一定出來個什麼張邦、王邦、李邦……那確實不一定啊,沒劉邦這個人,就一定出不來像他那樣兒的、甚至就超過其人的嗎?真是,也許真有。畢竟看項羽的話,其實就不難知道了,沒錯。畢竟就他那樣兒的,如果說沒人反對、反抗他什麼,那都不可能。在其人那兒,對手下,可以說就算是

開始都可以,但是手下一立功,這個賞賜什麼的,那都不夠。和人家劉邦怎麼比?前者在這上,那可真是沒吝嗇過。而且絕對會收買人心,那是。和他一比,項羽就完了,不光說不會用人、更不會收買人心,吝嗇多了。所以說就他那樣兒的,最後能成什麼大事兒?至少人

家劉邦那兒,真就是賞罰分明,一點兒沒錯。可到了項羽那兒,真心是不明瞭。手下有功勞的時候,沒那麼多的賞賜。你說就這樣兒,還指望有多少給你效力的?並且也真是不會用人,就像是韓信,這個都不用多說了,之前都在他帳下來的,可其人事做什麼的?不用多說

了,都知道。說起來韓信這個人,別管評價如何、人品怎麼樣兒,確實是否認不了,他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那漢初三傑,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歷史認可的。而且其人怎麼說呢,也挺有意思,這個大家也知道不少。像以前懶得一天什麼都不幹,那個漂母天天給他帶飯吃。結果韓信怎麼說的,說我以後發達了,肯定得報答你。反正就是這麼個意思,他還天天吃。

最後確實,發達了之後,給漂母不少好處,算是報答人家。漂母沒要那些好處,也說了,我這給你帶飯吃,不是爲了讓你報答我,實在是看你可憐。你現在有本事了,我就挺高興。

而且歷史上都說韓信是受胯下之辱,但是顯然,在他那兒來說,好像不是那麼看到的。至少

當時的情況,你說其人不情願吧,可韓信確實是那麼做了,鑽過去了。結果確實,是沒什麼麻煩事兒了。而之後他發達了,非但沒說找當初那人算賬什麼的,還給對方好處。從這兒是不是也看得出來,韓信這個人,好像和一般般的人,確實不一樣兒。要說一般人受到這麼個侮辱,別說發達不發達,肯定都想着報仇吧。但是他估計不是那麼個想法,最後還讓那人

當個什麼官。不過這個事兒,對方哪怕當官了,看着韓信沒報復他,也是一天都提心吊膽的,沒錯。所以看看韓信這個人,真是挺有意思。可惜啊,項羽就不會用人,這個哪怕當初項梁告誡他了,也沒什麼用。畢竟其人是什麼性格作風?就韓信那樣兒的“豐功偉績”,項羽要是能看得起看得上他,那就怪事兒了。所以肯定不會重用其人,讓他當個執戟郎,那都

已經算是自己恩惠了。可對韓信來說,別看他是天天吃漂母給他的飯、受辱胯下,但是其人對自己的本事,那可沒說看輕了。在項羽那兒,一天兩天那都沒事兒,可時間長了,你說韓信就沒想法?沒怨言嗎?所以看之後“蕭何月下追韓信”,最後算是把他徹底給綁在劉邦

的戰車上了。反正其人是真心把蕭何當成知己,後者確實,他是看到了前者的本事,那是人才啊、大才。不過可惜,在蕭何那兒來說,真心是大漢最重要,所以爲了大漢,他是能“追韓信”,也能最後滅了他。都爲了大漢,沒辦法。所以最後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真

無奈、沒辦法。漢初三傑,本事都有,不過對劉邦對上位者的認知,這個還得說是張良,那是。畢竟他可以說是最後真就算是徹底慢慢淡出朝廷了,那一點兒沒錯。韓信被呂雉給咔嚓了、蕭何也得來個自污爲了自保。就只有張良,其人算是真正明哲保身,最後慢慢淡出朝廷,還雲遊天下去了。所以說漢初三傑,張良那是絕對的智者,不光有本事、而且有眼光

擺正自己的位置,那麼大功勞,最後也能善終。可以說在歷史上,那也是有那麼一號的。韓信呢,其他的不多說,就說本事肯定有,這個一點兒沒錯。但是眼光什麼的,確實就不行。至少最後沒得個善終,真心說明很多問題。蕭何,本事那絕對有,這個不用懷疑。只是也確

實,和韓信比,他是更有眼光,但是要和張良那樣兒的智者比,還是差啊,沒辦法。但是其人真真切切,爲了大漢,那絕對的忠臣。劉邦就什麼都不知道?顯然不是,可蕭何真是功高蓋主,這個讓他也是,你說上位者就一點兒想法都沒有,那不可能。但是蕭何和張良還不

一樣兒,後者是頂級的謀士,那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幹這個的。一統天下之後,他真心慢慢淡出了朝廷,劉邦都沒有更多想法。不是說特別需要張良了,而且不得不說,劉邦手下也不是沒有其他的謀士,只是比張子房來說,確實還差。可歸根結底,天下一統了,沒張良更多事兒了,所以他可以慢慢淡出。可蕭何那樣兒的,他就不行了。想像

張良那樣兒,確實不好使。畢竟其人那可是搞內政的,第一。所以說爲了大漢、爲了自己,蕭何也不可能像張良那樣兒啊,劉邦也不能讓。之後實在沒辦法了,不過其人好歹沒說像韓信那樣兒。後者就純屬是認不清現實了,沒錯。哪怕就沒有呂雉、蕭何,估計就他那樣兒的

也得不到一個什麼善終。實在是論威脅來說,好像就這個韓信,他比張良、比蕭何,其實威脅都大。那麼在上位者來着,呂雉要不把他給咔嚓了,就不太對了。要說劉邦就一點兒不想咔嚓了韓信?這個說起來,他要是一點兒都不想,那絕對假話。爲什麼,其實很簡單,如果說其人真心是不想,那麼怎麼劉邦都有辦法保住韓信一命。可他沒那麼做,就說了,韓信

又不能那麼死又不能那麼死的,其實可以看出來一些東西,是啊。所以說韓信這個人,他絕對有地方超過了張良、蕭何,那不假。但是就這個眼光,那真是不如兩人。張良知道慢慢淡出朝廷,讓誰都沒話說,最後得個善終。蕭何妥妥爲了大漢、妥妥一個忠臣,都能咔嚓了韓信,確實,這個厲害。而且你可以說他也是爲了自己,那沒錯。不過最後也得來個自污自

保,那也沒辦法。可就是都比韓信強,最後這個,本事有啊、可惜就沒啥眼光。最後還相信了蕭何。要說你認識對方那麼多年,還不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人?其人爲了大漢、爲了他自己,賣了你韓信不可能嗎?後者要真是看不出來,那絕對是悲哀啊,沒錯。可顯然他還是

相信了蕭何。要說張良不想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蕭何也是,那麼韓信的話,他會想嗎?所以肯定都想自己好好活着,但是其人就相信了蕭何,沒辦法、多無奈啊,結果最後的結局。也是,你相信了對方,那麼這個結果就註定了,是啊。那呂雉什麼人?蕭何什麼人?瞭解

的其實都知道。繼續說彈汗山的情況,每日都是,晚上時間涼州軍細作出馬,把病死的豬、牛、羊,都扔到河裡。然後天快亮的時候,再打撈上來。可以說真心是挺費勁、費事的,那不錯。但是每年都如此作爲,他們確實也早都習慣了,是啊。只不過是今年比往年這個病死的豬、牛、羊都多,所以說活兒就比往年多了,沒錯。並且不光說是在鮮卑的彈汗山,就北

方異族地盤兒的其他地方,一樣兒也有涼州軍細作那麼做,沒錯。只是這個和大漢相鄰的地方,有他們拿到的病死豬,而和大漢不接壤的、很遠的地方,確實就沒有病死的豬了,就只有病死的牛、羊。很正常,畢竟北方異族這兒哪有豬?就只有牛和羊,這個一直都是。而

且北方異族基本上是不吃豬肉的,實在是嫌棄那東西、覺得太髒了。吃的都是牛、羊,還有雞鴨鵝之類的肉。豬肉的話,他們基本不吃。爲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爲有其他的肉,這個北方異族自然不吃豬肉。可要說他們都要餓死了,擺在面前的就只有豬肉,那麼他們也不會

說不吃,傻子纔不吃?所以說還得看具體情況,就有其他的肉,北方異族是真心不吃豬肉的,這個和漢人還不一樣兒。反正前者第一是嫌棄豬肉太髒、其實是覺得太不好吃。沒錯,這個年代的豬就是那樣兒、而豬肉確實不好吃。都是賤肉,老百姓吃的。有錢人甚至都不吃。馬超吃,因爲他吃的都是閹割過的豬肉,沒有騷味的,自然味道不錯。而其人卻也沒說把這

個傳播下去,但是小範圍內,閹割豬還是流行了。不過馬超也想了,如果說在自己一統大漢之前,閹割豬已經在大漢流行了,那麼自己自然就不會下令那樣兒。如果說在自己一統天下之後,這個還沒流行的話,自己確實,是需要頒佈那麼一個命令了,沒錯。而現在呢,可

以說養豬的其實並非很多。畢竟自己吃飯都未必能飽,還去養豬?只能說是餓不死,那麼去養殖點兒雞鴨鵝,難道不比養豬強?就老百姓都知道,那豬肉不好吃,養豬那是下策。這個時代馬超也沒去推廣養豬,所以老百姓覺得還是養牛羊更好,雞鴨鵝也是都比豬強。畢竟

牛的話,能種田,可以說是需要的勞動力。在北方異族那兒倒是吃牛肉,可在大漢這兒,牛基本上他們是不會吃的。吃的都是老死的或者因傷死的,有的病死的,實在說是沒吃的了,老百姓也會吃,那不假。但是和北方異族不同,他們了不需要牛種田,養牛就只是爲了吃肉,沒錯。他們的牛羊,其實就和大漢百姓的糧是一樣兒的。只是大漢百姓的糧是素的,北方

異族牛羊肉,那卻是葷的,是啊。而從這上,那確實也看得出來不少,大漢這邊兒,你吃素的身體,吃肉基本上太少了。和人家吃奶吃肉長大的身體,還真是比不上比不了啊。可以說北方異族人的身體,就真是比大漢百姓強,那沒錯。就真是事實、不承認行嗎?人家可是

吃肉的、你卻只是吃素的,吃肉幾次啊?人家天天都是肉啊,這個就像你也天天吃素一樣兒……所以說這個其實也算是一個差距了。

第五五三章 馬孟起戰關雲長(續)第六二六章 新器械戰場揚威第六一八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續)第四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九)第三二六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下)第八九二章 涼州軍二攻樊城第三三四章 孫文臺再見袁紹第九三二章 兗州援軍再入城第三七四章 戰長安叛軍攻城第二五四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續)第七九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第九二五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第三六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三)第八二一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二二一章 聽諫言再去請人第三六六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完)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六一五章 劉備欲往荊州地第三九六章 戰南鄭三面攻城第八八八章 涼州軍進攻樊城第六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續)第二章 兗州軍初戰雲杜第四九三章 魏延帶兵奔零陽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三)第七四二章 江陵城景升託付第六六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一)第一八〇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七)第三八九章 張益德返還涼州第七八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一)第一〇六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續)第八六八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第二四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一)第七九五章 孫伯符接手羅縣第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第七六七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完)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二七二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續)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四十五章 管亥相商除五害第三一八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第一八六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四十一章 馬孟起傳授錘法第四七三章 酒館遊說老酒鬼(續)第一七一章 擬聖旨召人回京第二八五章 攜兩人馬超出城第四八七章 錢財玉璽贈伯符第八二三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續)第三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八)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六二八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二)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六十六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完)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四十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完)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九十四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七)第八五九章 涼州軍伏兵燒糧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七)第三二〇章 孫堅借兵破華雄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二一二章 見孟優與之相談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快馬傳報第七〇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三)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四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七)第六一三章 兗州軍再攻湘南第三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一)第二六四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完)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陣第十五章 聯軍首戰攻安陸第七八七章 臨湘城有做內應(續)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九二四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續)第五六九章 郭嘉請教賈文和第九〇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第二五三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續)第三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二)第二九三章 李儒諫言說呂布第三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第七六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六)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一二二章 董荼那出使敵營第四二五章 宴會畢封賞衆人第九八八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第六八九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一)第三五六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三)第七〇七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續)第四五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九)第三五七章 馬超解說藤甲兵第六二二章 聯軍進攻益陽城第八六二章 德容府中批二將第三十九章 謀遠慮杜義說賭約第一七三章 入宮中劉宏做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