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四)

bookmark

有天下第一的水軍,這個別說是超過益州了,那也一樣兒是超過了涼州軍啊,冠絕天下!可不是,反正涼州軍的水軍,那是怎麼都比不了比不上了,不錯。哪怕說甘寧就再多訓練幾年,那戰力也是不如人家江東軍水軍,是啊。畢竟人家可不光說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更得說江東軍從有了開始,就已經有水軍了,那是。是,涼州軍在奪取了益州之後,也一樣兒開

始組建水軍,那都不假。但是卻能和江東軍比?涼州軍一沒有水軍大將、二也沒有經驗,至少沒去和荊州的水軍戰,從來都沒有。所以說如何能與江東軍的水軍比?人家可是總與荊州水軍戰啊,而後者卻還不是他們對手。從那時候開始,江東軍的水軍,那就奠定了天下第

一的基礎,是啊。天下第二隻是荊州水軍,他們真不好使。而比不了比不上江東軍的水軍,卻比涼州軍水軍強啊。哪怕他們沒戰過不假,可這個卻是事實,那就是荊州水軍的戰力絕對超過了涼州軍的水軍,沒錯。可以說這個不用多想、也不用多說,事實就是那樣兒,那真是。

當年水軍戰力排名,就是江東軍水軍第一、荊州軍的水軍第二、涼州軍水軍最弱,確實也是沒有什麼戰力啊。別說去和江東軍比了,就是比荊州軍,那確實也不如他們,是啊。因此,那個時候,反正你看水軍的話,確實就得說是看江東軍的、荊州軍也成,反正都不是涼州軍水軍能比得上比得了的,沒錯。不過最後江東軍水軍一直都有,還越來越強,那是。可荊州

軍的水軍呢,雖說他們不是別滅了,但是最後也是被瓜分了,那都不錯。主要是都投靠了涼州軍,這個還得說是馬超給他們整來的。而少部分是不得不投靠了劉備劉玄德劉大耳朵一方,那也都沒辦法了。可以說投靠了前者,那待遇什麼的,都超過了在荊州軍的時候,沒錯。

可後靠後者的,那真是,待遇反而還沒在荊州軍時候好了,是啊。畢竟劉表哪怕就只有荊州一半的大權,可他卻依舊是整個荊州的州牧,大漢的荊州牧,確實那勢力不是劉備能比的。劉大耳朵一方,你可以說他們有實力,那算是不假。可在錢糧上面,他可不如劉表劉景升啊。

可不就是,是,劉備那兒,他手下人才更多,那是可以那麼說了,都不錯。畢竟其人手底下那一流武藝的大將、頂級謀士,那可都有啊,不錯。但是反觀劉表荊州軍那兒,加一起纔有多少?實際就一個,所以說如何與劉大耳朵比,他手下的一流武藝的大將:那就有太史慈、魏延還有文丑。而頂級謀士更有徐庶、諸葛亮。真心不是荊州軍能比的,他們就一個一流武

將甘寧,而且劉表還不重用對方,所以這個……如何與劉備劉玄德劉大耳朵比,真心比不了比不上啊,就在人才上面。當然了,雖說這個是不如了,那不假。可劉表終究是一州的州牧,而且荊州怎麼說都不是小州。在劉表時代,一個荊州那絕對是排在大漢十三州前面的

是啊。可惜之後戰事實在太多,結果那地方可不光就老百姓損失了、其他世家大族、豪強地主還有富商巨賈,他們誰沒損失?不過就只是說損失多少罷了,那是。相比之下,這個實力強的,那麼最後損失就少點兒。畢竟多年的戰亂,他們要說不損失都是假話。真心就是實力強損失少啊,而實力不行,那顯然損失就多了,沒錯。所以說這個一直也都是那樣兒,是。

荊州戰事那麼久,關鍵是之後也沒說太平了,是。所以說那地方損失大了去了。三方對荊州,可以說至少那時候,那是非常想要得到手裡的,沒錯。在曹操兗州軍那兒,己方無比是要佔據了南陽,佔據了南陽,可以說對己方優勢太大了,真是。可惜啊,最後南陽還是讓涼州軍給奪回去了,曹操無奈,最後也得說帶着己方遷走了大本營,從許都去了鄴城。其實這

個原因真心是很多,那沒錯。但是卻不得不講,有一點肯定沒錯,就是南陽全境都是涼州軍的,而且那地方有着二十萬的人馬。可以說對許都的威脅太大了,一點兒不錯。所以說早遷走早好,是啊。而且還得說,曹操是故意不把劉協一起給帶去鄴城。這個別管說歷史、演

義都如何,至少這個時候,他是真心不想讓劉協來鄴城。就讓其人在許都呆着吧,那也挺好,是啊。有一點還是沒錯的,就是馬超和涼州軍,他們基本上不會去進攻許都,是,這個曹操和兗州軍,他們也不肯定說對方那樣兒。但是基本上,馬超和涼州軍,他們是不會去進

攻,至少這個時候是啊。而這個想法其實沒錯,後者確實,沒有那樣兒想法,是。對馬超還有涼州軍來說,他們是必須要進攻豫州不假,可不是說要據有那地方全境,想想也不可能。因此,這個他們是早已有了想法,不錯。所以說許都那地方,可以略過去不進攻了,是啊。而馬超和涼州軍一樣兒,都想着己方佔據荊州,那肯定是。如果說曹操和兗州軍,他們的想

法,這個佔據了南陽,真就算是解除了許都的一個大威脅,哪怕還依舊是有其他的威脅,但是至少南陽那地方沒有了。然後還能威脅到涼州軍的其他地方,至少益州的漢中郡,那肯定是威脅到了、然後荊州的南郡還有江夏,都暴露出來了。就因爲這個,涼州軍能把南陽給

兗州軍佔去嗎?讓他們佔據了一半,那都已經是己方沒大動作之後,變成了那樣兒的。而且還得說,兗州軍佔據着南陽,那絕對是威脅到了長安,這個馬超是不能不重視。因爲從南陽是有去長安的路線,不過得過武關,這個雄關馬超一直都是讓己方重兵守禦,就是防範着

南陽那邊兒。哪怕說如今那地方早都是己方地盤兒了不假,可卻還是有着萬人守禦着武關。怎麼也都是能看出來,他是真心重視啊。不過一想也是,天下雄關其實就那麼幾個,哪怕相鄰的都是己方地盤兒,可其人不是說就不重視了,真的。畢竟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一旦說南陽陷落,其實不用整個南陽郡,就只一個北部的小縣城,那地方被奪取的話,那麼敵軍只要

北上再攻破武關,就能長驅直入進攻長安,這個一點兒沒錯。所以說馬超可從來說沒覺得武關不重要,真說起來,那地方太TM重要了,真的。因此,他一直都派重兵在那兒守着、專人在那兒防禦,那沒辦法。畢竟佔據南陽北部隨便一個小縣城,只要破了武關,就能威脅

到長安,這個由不得其人不重視啊,沒錯。對馬超來說,重視武關就像重視函谷關一樣兒,真的。那地方有重兵把守着,武關一樣兒,所以……有一點沒錯,就是這兩個地方如果說被攻擊,那麼他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調撥人馬,當援軍去參戰,一點兒不錯。基本上那兩座關隘、天下雄關,確實是很難說就丟了。不是說就攻破不了,但是敵軍想破那地方的話,不來個十

萬人馬,可真心都不夠啊,那是。十萬人強攻那樣兒的天下雄關,其實真說起來,還不算多,真的。畢竟看那兩地方都有多少人守着?武關有一萬人、函谷關有兩萬。關鍵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馬超知道兩關隘被進攻着,他是不可能說不派援軍的。那麼這個可就多了,沒錯。而守禦關隘的人馬一多,像那樣兒的天下雄關,試問攻擊的一方,到底說要多少人馬,就

一定能攻破?天下就那麼幾大關隘,天下雄關有數的。函谷關、武關、虎牢關(汜水關)、壺關、陽平關、葭萌關等等吧,主要是這幾個,還都是涼州軍地盤兒上的,沒錯。而這些關隘,可以說隨便一個都有重兵守禦,一直都是。哪怕就益州地方的關隘,那都是,確實啊。

所以說也看得出來,其人和涼州軍,那是真心看重幾個地方啊,那是。要不然的話,也不會那樣兒了,沒錯。就益州那地方,都沒什麼威脅了,可卻依舊有重兵把守和關隘,由此可見馬超的重視。畢竟這個他當主公做老大的不說話,就手下人,還不會說一定就安排或者說

不安排守禦。這個還是其人說話了,那是。而從這也看得出來,天下就那麼些個雄關,還都在涼州軍那兒。那麼說他們最後得天下,好像也沒什麼不對了,是啊。實力在那兒擺着呢,反正只要解決了北方異族的問題,最後滅了兗州軍就一統天下,一點兒沒錯。對馬超來說、對涼州軍來講,可確實不是什麼做不到的啊,是。可以說這裡面最難的,還就只是說解決北

方異族大舉南下的問題。而滅江東軍,那肯定少不了,這麼第一步就是了。之後呢,只要解決了北方異族的問題,之後再說滅兗州軍,那可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沒錯。有實力的話,就滅了他們,那是。沒實力,積攢實力,早晚也是必滅他們,是啊。這點可以說馬超是一直

都相信的。確實也都是事實,那沒錯。如果說他對這個都沒信心的話,那對付北方異族,其人可不就更沒信心了。但還是那話那樣兒,馬超既然如今也都認爲勝率是五五開,那麼顯然,他怎麼都是有信心的。哪怕你可以說,其人多少都往大漢這邊兒勢力的臉上貼金了,但

那不很正常?要說連一點兒信心都沒有了,可不就完了,出事兒了,都是問題啊。北方異族地盤兒上的涼州軍細作,他們是每日都努力,就想着說能在這地方讓瘟疫傳播。結果也確實,經過了這麼不到一個月的努力、盡力,確實北方異族開始小規模流行瘟疫了。說是小規模的,就只是從彈汗山這兒開始,然後在一點兒點兒擴散開來。而這個時候,涼州軍細作可

真是不敢有什麼更大的動作了。畢竟對瘟疫這個東西,可以說他們還是挺害怕的,沒錯。如果說可以不傳染上,那肯定是沒有更好,真的。可一旦說被傳染上了,先看看能不能治好,如果說也治不好了,那麼他們就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想辦法把瘟疫傳染給更多的人。當然

了,這個更多的人是指北方異族,而不是漢人。所以說涼州軍在北方異族那兒的細作,其實也真都不錯。至少如果說嚴重、治不好的,那麼他們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還想着傳播出去,這個可真是不錯。如果說馬超知道的話,他一定會嘉獎那些人,真有那麼做的,其人爲他而

驕傲。說起來,這事兒要是沒有人犧牲,這個馬超第一個就不相信。你必須承認,多少年都沒成功,而這次成功了,說嚴重的話,己方細作就一個不會被傳染上?肯定有,不過是多少的問題罷了,確實。反正他肯定不希望有很多,那一點兒沒錯。可其人卻也都知道,那事兒卻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馬超早就通知己方細作了,看到北方異族的人得了瘟疫,那麼第

一時間就離那地方遠遠的,想着藏起來,是比什麼都好。而這個時候,別再想着回大漢,至少瘟疫這個傳播一直都沒解除的話,誰敢跑大漢來,這個自己只能說是讓士卒下狠手了,沒辦法。可在北方異族底盤兒上犧牲的,一律都是己方給你們家裡足夠的錢糧,有父母妻兒

的,涼州軍負責照顧到沒,這個就是馬超的承諾,只要細作沒一個回來的,就好。而最後他們如何,確實也得說是看老天的了。

第六一六章 兗州軍攻破湘南(續)第五〇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七)第二四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五)第九四六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一)第二二一章 捲土重來兵進司隸第二五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五)第二九〇章 呂布逞威雒陽城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八六八章 疲兵計配合實施第四九九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一五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九)第七十五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一)第四九〇章 零陽城求見守將第四三〇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續)第四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七)第三六三章 除董卓呂布出手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一七五章 習武藝孟起教皇子第八八九章 曹操帶兵到樊城第六五四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四)第八八一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第八七七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續)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三八六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第八一〇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五)第一六三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六)第七六一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完)第三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二)第七十一章 家中對飲郭馬大醉第二一一章 聖旨至繼續駐守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一六五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完)第三一〇章 帶祝融面見主公第七一九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第九九三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續)第六七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二)第五八二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第一七三章 中軍帳孟獲談妥第一二〇章 中軍帳問詢蠻王第九九一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第二六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第一五九章 崔鴻追憶當年事第六四三章 兗州軍進攻雒陽第三九七章 謀士計趙雲出兵第五八四章 馬超長安見張任第一八一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八)第九七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第六五三章 夜襲敵營中埋伏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完)第一一九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一七一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第五〇六章 擒信使一封書信第一六二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一)第四五〇章 大戰雒縣傷亡重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六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七)第五二三章 嚴顏安邑戰敵將第一一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五)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三〇六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中)第四六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五)第二三八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完)第三三一章 張濟叔侄至汜水第七六六章 入宮中應邀赴宴第八七七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續)第一六四章 中軍帳內作解釋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八)第七三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六)第五四三章 曹操決意派援軍第一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四)第一四八章 女人出戰會敵將第八一四章 二將再戰臨沅城第三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一)第七七九章 文仲業夜闖城門第四八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五)第三八四章 兩洞洞主守三江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三六二章 馬孟起見糜子方第二二二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五)第五四三章 曹操決意派援軍第六〇九章 納諫言得見張遼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第六六八章 請援軍馬漢出手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二四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國第一六一章 馬超再欲入敵城第七九五章 孫伯符接手羅縣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六一五章 劉備欲往荊州地第九十四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七)第一百零四章 南陽郡宛城失守第一九八章 登城頭三人蔘戰第六二七章 兗州江東再進兵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八〇四章 江夏書信至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