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孤家寡人

bookmark

出了慶壽宮,向太后的神色,變得很複雜。

方纔在慶壽宮裡,她與太皇太后,雖然沒有繼續爭執。

但,婆媳兩人,已經明顯的對上了。

向太后知道的,在這個事情上,她是絕不會讓步的。

原因很簡單——太皇太后,還在幻想着保全揚王顥的名聲!

這是向太后所不可接受,並不能退讓的事情。

無論是爲了她自己,還是爲了她的六哥。

她都會堅決抗爭,決不妥協!

想到這裡,向太后就在心中嘆息了一聲,悠悠的想着:“姑後……其實,你方纔若鬆口……甚至只是假裝不知道新婦派人去勉勵、賞賜過馮氏……新婦也不會與您爭……”

可偏偏呀,太皇太后愛子心切,直接暴露了她還對揚王有着幻想的心思。

這讓向太后猛然驚醒。

元豐八年的那個早春,在這宮闈中所滋生的恐懼,重新萌發,並如同野火一般,不可抑制的在她心底燃燒起來。

讓她倍感寒冷,也叫她打起了精神!

宮廷之中,向來殺人不見血。

向太后很清楚,若揚王得勢,她們母子會是個什麼下場?

只是……

看着自己身邊,這個已經漸漸長大,都快到她肩膀高的孩子。

向太后抿着嘴脣,她心中生出些愧疚。

愧疚於讓這個孩子,在這麼小的年紀,便接觸到了宮廷中最陰狠殘忍的一面——婆媳相爭、父子相殘、兄弟相殺。

六哥還小!

而且,六哥還是無數人心中的未來聖主明君!

承載着大宋天下,數不清的人的希望。

向太后很擔心,自己做了個不好的榜樣。

“六哥……”她小心翼翼的喚着趙煦的小名:“今日是母后不對……”

趙煦擡起頭,看着向太后,眨着他那雙,只有孩子纔會有的清澈雙眸,用着真誠的話語說道:“母后不必多說……兒臣知道,母后都是爲了兒臣……”

向太后聽着,頓時鼻子一酸。

是啊……

這個孩子很聰明!

在慶寧宮見到他的那一刻,向太后就知道了。

所以……

他怎麼可能沒聽懂,今日慶壽宮中婆媳間夾槍帶棒的那些對話?

於是,向太后更愧疚了。

她伸出手,摟住這個孩子:“是母后的錯……”

像六哥這麼大的孩子,他應該是捧着書本,快快樂樂、無憂無慮讀書的年紀。

但……

大人們的爭鬥,卻將這個孩子捲了進來。

向太后的母性被完全喚醒。

“六哥放心……母后一定會保護好六哥,也一定會守護住先帝給六哥留下的基業!”

誰都想威脅到她的孩子的地位!

哪怕是姑後也不行!

這一刻,向太后下定了決心。

即使,最終鬧得不體面,她也要給她的孩子親政掃平一切障礙,除掉所有威脅!

實在不行……

“斧聲燭影之事……吾亦能爲之!”

就讓那些壞名聲,都讓自己來背吧!

當然了,那些不得已的事情,不到最後關頭,向太后是不願的。

而什麼是最後關頭?

向太后在心中默默設了一個底線——揚王自由的走出親賢宅,並開始頻繁入宮的那一刻。

……

夜深了。

慶壽宮的燭光,卻依然亮着。

懷抱着狸奴的太皇太后,靠着坐褥。

此刻的她,多少也有些懊悔。

“不該和太后在官家面前,那般生分的……”她呢喃着。

人家到底是母子。

雖然並非親生的,可已是朝夕相處,耳提面授了兩年多,早已經有了羈絆和感情。

想到這裡,太皇太后就對着自己身旁那個一直沉默的尚宮趙氏招了招手。

趙氏立刻上前一步:“娘娘……”

“明日去請皇太妃到老身宮中來說說話……”

趙氏拜道:“諾!”

但心中,卻有着疑問。

娘娘不是一直嫌棄皇太妃太不得體,大大咧咧,沒有太妃的樣子嗎?

她記得,去年的坤成節,皇太妃就因爲着裝太豔麗,而被娘娘訓斥過一番,據說皇太妃回去後就哭了,還是太后安慰的。

自那以後,皇太妃就只在每月初一十五來慶壽宮問安,每次來都是小心翼翼,大氣都不敢喘。

所以……

娘娘請皇太妃過來?

她大概會被嚇到身體發抖吧?

只是,這些事情趙氏是不會蠢到和太皇太后說的。

她侍奉了這位娘娘數十年,知道她的脾氣——從來都是高傲且獨斷的。

這都是英廟慣出來的。

娘娘與英廟青梅竹馬,英廟在的時候,無論是在濮王邸,還是後來登基爲帝,對娘娘都是言聽計從。

就算偶有意見,也會想方設法的來哄她。

總會讓她開開心心,舒舒服服。

可……

英廟已經升暇了啊!

他已經進太廟二十幾年了。

就連先帝,也已升暇了兩年多了。

丈夫、兒子,都已經進了太廟,成了神靈。

現在在位的是孫子,聽政的是媳婦。

可娘娘卻還活在她是嶽州團練使趙宗實之妻的那些日子裡。

活在丈夫、兒女對她俯首帖耳的日子裡。

這也就難怪,先帝這個娘娘親生的長子,反而更親近名義上的祖母慈聖光獻,如同親孫子一樣侍奉着慈聖光獻了。

先帝,在娘娘這裡,從未得到過母愛!

娘娘的存在,甚至讓先帝感覺很刺眼。

所以,一直都是若有若無的刻意疏遠着娘娘,甚至是提防着娘娘!

想到這裡,趙氏忍不住在心中嘆息起來。

因爲她能預感到,恐怕將來官家親政了,對娘娘也會和先帝一般……

實在是娘娘這個脾氣啊……

……

第二天,曾布上書,報告了昨日大理寺對薛占射的訊問情況。

薛占射自然是矢口否認,他有參與或者指使秦和等人毆殺良善。

更不要說意圖對抗朝廷,對抗天子了。

但,審案嘛,從來都不是靠着別人空口白牙的賭咒發誓來審理的。

而是要看證據!

所以,曾布報告說,已經扣押了薛府的全部書籍、字帖、書信。

大理寺和御史臺的人,正在加班加點的審查。

而且,已經找到了幾條薛占射影射朝廷大政的證據。

趙煦拿着曾布報上來的那幾條所謂的‘證據’一看,頓時就笑了。

“這曾布搞文字獄的功夫,倒是不錯!”

都是些不着調的東西。

無非不過是,在寫給友人的書信裡,吐槽了一下元豐政治,又或者是詩詞文章裡,評論了一下元祐政治。

多大點的事?

不過……

這也確實是文字獄的起手。

先找毛病,而且是些不大不小,可以辯解的毛病。

讓人自辯,也給這個人的親戚朋友們跳起來救他的機會。

然後……

由小而大,以點破面,一網打盡!

只是可惜,趙煦不想搞文字獄。

倒不是他在現代留學,受了現代知識,開明瞭。

這怎麼可能?

沙特王室、泰國王室還是現代人呢!

妨礙他們專制斂財了嗎?

更不要說,將軍的恩情,永生還不完的那個例子。

趙煦不想搞文字獄,只有一個原因。

他在現代,看過搞文字獄的下場和教訓!

他在大學的圖書館中,閱覽了數不清的清代史料,詳細的看過那一個個詳實的案例。

尤其是弘曆這個完全的政治生物,所搞出來的那些文字獄。

那真的是將專制皇權的恐怖,發揮到了最大!

更是將‘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這句話,表現的淋漓盡致。

以至於,到了嘉慶、道光,國人依然是不敢妄自議論朝政,評論政治。

正所謂: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爲稻粱謀。

於是,萬馬齊喑亦可哀!

然而,代價是什麼呢?

代價就是,整個國家文明集體的沉淪,思想界的完全封閉、腐朽,以及統治階級的徹底墮落!

若是沒有外敵,這樣搞可能確實能給王朝續命。

但是……

清王朝很快就遇到了,從海上來的敵人。

而趙煦知道,他的大宋也會很快就要面對,有史以來最強的兩個敵人。

女真以及……隨之在草原上崛起的,橫掃整個世界,征服歐亞大陸的蒙古!

在這種情況下,趙煦但凡只要不想重蹈他上上輩子的覆轍——死後,被人掘墓挖墳,屍骨任由野狗啃噬。

那他就只能走另外一條路。

假裝當一個開明專制帝王!

假裝可以容忍批評,假裝要開啓民智,普及教育。

爲此,別說是薛占射的這些私下裡的評論和吐槽了。

就算是在登州的大鬍子,再次犯病,開始地圖炮,趙煦也會容忍。

只要士大夫們不密謀着推翻趙官家的統治,趙煦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給與他們議論、評論國家政策的自由。

所以,看完曾布的奏疏,趙煦就將之放到了一邊。

這就是留中。

留中的意思,就是暗示曾布,玩玩可以,別當真!

做完這個事情,趙煦卻扭頭命人將一道命令,送去了諸司專勾司。

這道命令很簡單——自七月起,準探事司經費增加三成,準石得一所請,增募邏卒三百人,並交石得一培訓。

所以說啊,趙煦是個假裝的開明君王。

這邊裝開明、寬厚,扭頭就加強特務機關,擴大特務編制。

沒辦法!

屁股決定腦袋,他說到底,是皇帝!

而皇帝,生來多疑、敏感。

故此,自古君王,皆是孤家寡人。

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283.第269章 第一茬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第761章 判律學第756章 除拜(2)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21章 王珪的選擇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第613章 議諡第574章 外交(2)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第721章 耶律洪基:朕只要銀子!第858章 母子交心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第750章 各方第37章 間幕:兄弟第756章 除拜(2)147.第139章 集結420.第398章 汴京風雲第776章 扣闕386.第366章 謀國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26章 曾布第3章 兩宮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215.今天更新晚一點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第758章 遣宋使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第664章 趙煦的親民形象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81.感冒了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819章 無用之人,死!第798章 蒲宗孟的誓言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43章 茶藝大師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第570章 壽宴(2)第683章 王棣入京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543章 狡兔三窟第840章 風暴(1)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599章 西北狼煙(4)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第847章 他們是母子!我們也是!247.第235章 囑託87.第86章 京東鐵馬(1)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187.第178章 苗授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91.第90章 至善至仁(2)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737章 兇橫的呂惠卿第48章 耆英會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第776章 扣闕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第597章 西北狼煙(2)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