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萬里戎機

bookmark

疊嶂羣山,東西蔓延三千里。魏巍山水,俯瞰上下幾重天。

穿林過馬,鐵甲難越山中隘。白髮新客,弩鈍刀歇舊時堡。

上文正可是道盡了陰山南北兵戈征伐之事,大燕初年,曾闢軍堡有一百二十多,自於今朝,不少要地失陷或者刀兵攻伐之中,探出另外幽徑,已增有軍堡二百,名冊之上,駐兵兩萬有餘。

實則這是誇張數字,一般而言,大堡百人,但在陰山羣山之中,基本都是數十人左右的軍堡,實際兵力能有一萬多就是相當了不起了。

別看人少,山蠻部攻破一個軍堡,起碼得付出數倍以上的傷亡,如果周邊的軍堡前來支援,短期內憑藉地理優勢,是難以攻克的。

這次北上巡閱各軍,重點在於查閱各軍堡守備情況,即使常與安心思再怎麼遲鈍,他也是察覺了最近以來,涼州的風聲變化。

詭異的是,巫及人近來也沒有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彷彿一切都回到了以前。

但馮具所在的軍鎮,暗中的小動作卻沒有被常與安錯過,雙方之間互有細作安插都是常態。

金沙城段軍堡附近。

“常公請坐,僻遠所在,粗茶淡飯,常公勿怪!”

“哪裡哪裡。”常與安笑道:“我隨文人出身,但也久經軍旅,不曾計較這等。”

兩人各自安坐,便聽這人問着:“常公遠道而來,卑職本當盡地主之誼,然而近來,北虜時常有遊騎犯邊,各個隘口軍堡頗多重視,不敢怠慢,還請常公諒解。”

常與安一笑:“國家大事,勿與我計較。”

又說着:“今日這來,是爲了地方安寧的大計,想來以君之能,也應該明白,當今涼州所處之環境優劣!”

“嗯!”

見着對面點點頭,常與安抓緊說道:“如今地方之上,各個藩鎮作亂,然而朝廷用人,就在於制衡他們,必要之時,請君引兵助我。”

“這………”這將聽了,有些遲疑,說道:“非我不願意,只是地方邊隘,兵力有限,恐怕不能用爲常公做何助力。”

這將原本是聽命於涼州陳學義,只不過陳學義大軍折損太多,如今麾下都是新卒,這明面上的事已經是常與安處置了。

他也不好得罪人家,何況邊軍不少輜重供給都在這人手中,他這裡要是放蕩痛快了,恐怕邊軍那邊,就要吃虧受罪了。

常與安聽了,也不惱怒,一切都在他計算之內,於是說着:“地方之內,不算什麼,只是希望將軍能助我則個,與我軍之方便。”

“一切惟常公之言。”雖然這將只是迷迷糊糊懂了點。

隨後,這纔有些心思,問起附近州縣來,這最近就是金沙城了,說起金沙城,其實已經到陰山山脈起點附近了,以前山蠻部勢力挺大的時候,會直接引兵繞過來,突襲金沙城。

如今,倒是無妨了。

陰山之西,有一條河,名爲角河,一直流經草原的腹地,後來大燕在這裡建立河中郡。

其中,山蠻部或者烏羽部強大的時候,就會沿着這河道而下,突襲涼州。要麼就是大燕強盛的時候,引兵攻擊草原腹地。

如今,雖然大規模戰事不曾發生,但小規模衝突一直不曾斷絕。

“北郡之內,精兵強將匯聚一處,這裡距離豐州也近,若是北郡之兵強行突襲豐州,恐怕馮候就要危險了………”衛子云在城內住下,考慮到近來探子所報常與安西行巡視地方,那麼換一個思路,是否是他安撫後方,準備全力攻擊豐州的一個開始呢?

“畢竟被困在有兵馬數萬,之前陳學義同他的平衡破了,非馮即常,所以安撫地方,然後再分勝負?只是,這樣的話,他如何同朝廷交代?”

“不對,或者這是朝廷授意的呢?”衛子云心中想到。

反倒是馮具麾下兵馬分散頗多,在延州、秦州一線,要麼挖個防備山蠻部。

若是被北郡突襲,恐怕一時半會兒就會處於不利位置。

“若是這樣,可就麻煩了………”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街道上,打更的人已經巡視着,還有着衙役來回轉悠。

看來這城裡倒也嚴格。

第二天,衛子云出了北郡,在不驚動地方的鬼神的情況下,回到了豐州。

…………………………………………

殘破的西靈關前。

大隊的陳軍浩浩蕩蕩開進城內,不出孟庚所料,守備的劉永部,根本無力同他陳軍大軍抗衡,北方打得大敗。

若非是念及當初幾分義軍的情誼,他早就命令大軍追殺了。

“差信使北上,令劉永投降,看着當初的情誼上,朕許他出任地方鎮帥,總攝邊關一地。”老規矩了,先開條件。

“陛下英明。”

談到這裡,孟庚想了想說着:“朕在徐山郡稱帝,實在是太簡陋了,等大軍破了洛中,朕要大操大辦,來一場正式的稱帝儀式!”

“陛下天賜英明之主,誠當如此。”

至於其他事,只能延後了。

同樣,孟庚也安排了曹章軍伐楚,畢竟,南征的燕兵實在不可小覷,若是斷了荊州,憑藉地方優勢,加上滅亡燕國之強勢,孟庚不信,那唐光健就不會動搖心思?

唯一令孟庚失望的是,只有幾個藩鎮到了,山郡的楊所玉,青州的餘鵬,武陽的夏孟波,東陽關陳彥幾個人來了,其他的軍鎮太遠,無能爲力,按照最初設想,若是大軍百萬雲集,天下焉有不臣之理。

況且這才破了西靈關,河口郡上下就已經有些慌了。

孟庚聞言,更是堅信,果然是天命在我,河口郡何其重要,大燕竟然不加以堅守。

另外,這時大燕,幾個藩鎮肯動身而來,近在咫尺的不提了,都有算計在內。

甚至爲了拉攏他們,孟庚也安排了使者送去了陳國的官身文書,若是所料不差,等洛中城破這些藩鎮估計也該投降了。

想想看,還有些激動呢,畢竟大半個中原還在手裡呢。

第六十三章宋世問第五十三章商議第一百八十三章大捷第四十六章荊郡變故第八十八章幕後之人第七十六章山民第三百三十七章巫及用兵第八十九章準備第二百二十一章大業二十九第三百零四章北伐二十九第二十五章解決第三百六十六章圖謀第一百九十六章大業四第一百二十六章稱候事第三百零十五章晉升第三十七章援軍到第三百零十一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六第一百零六章路上第二百三十七章殺敵五第二百四十四章北上三第五十八章陳氏第十七章成法君第一百七十二章平定十一第二百八十二章北伐七第二百七十六章北伐一第一百五十七章圍攻第一百三十一章總結修行第二百四十章殺敵八第二百六十六章劫數七第二百零五章大業十三第九十章捉拿第四章指點二第三十八章難免陣上亡第一百二十七章天下大勢第一百八十五章龍氣第五十七章播哈那現身第三百二十章楓山見故第二百五十五章淮山六第二百二十四章大業三十二第一百二十七章天下大勢第三百七十章準備第二百八十四章北伐九第二百二十九章大業三十七第一百三十章稱候下第二百八十五章北伐十第三百零四章北伐二十九第二百九十一章北伐十六第六十二章出兵第一百五十四章客棧會話第五十七章播哈那現身第一百四十五章解決殭屍第三百零一章北伐二十六第三百七十章準備第二百六十四劫數五第二百三十七章殺敵五第二百八十九章北伐十四第一百八十二章撞鬼第一百九十六章大業四第二百四十六章北上五第三百四十五章向秀第一百三十五章回歸第二百二十六章大業三十四第一百二十三章幽冥通傳第三十章民夫營第一百零八章靈明子傳法第二十二章處置第一百八十六章矛盾難說第七十四章突襲第三十三章兵動第二百六十五章劫數六第二百八十二章北伐七第三百零十一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六第十章焚教第二百五十章淮山一二百零三章大業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大業一第六十七章一路撤退第二百五十三章淮山四第八十八章幕後之人第一百七十二章平定十一第三十七章援軍到第八十三章修行第四十五章軍情決斷(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淮山三第二十三章困境第三百零十三章成敗既分,天命已定八第三十九章軍法一第三百五十三章定數第二百三十三章殺敵一第二百五十六章淮山七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法推演第二百零五章大業十三第三百七十四章戰前第七十四章突襲第三百四十八章山海界第二十八章瑣事第二十九章就任第一百一十八章亡者第一百七十四章回師二第二百四十一章殺敵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