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 月太平擴軍

17 10月太平擴軍

10月2日,太平軍由寧鄉一路轉戰轉進益陽縣境。向榮軍至寧鄉境,齊德五,率團勇往會”,清軍與太平軍後衛軍發生衝突。

是日,烏蘭泰等軍趕到湘潭,“始悉賊系由寧鄉奔竄,以致多繞兩日之路,徐廣縉已接到向榮察報,“詫追軍背馳,宜速改道”。

新的追堵部署是:1、楊芳帶領秦定三、李瑞、王錦繡、瞿騰龍等5000餘名兵勇,加上收攏的散兵,湖南各地鄉紳供奉的壯丁,共計8000餘人,追擊太平軍。2、知府江忠源督帶兵勇二千名趕赴湘鄉,截其往寶慶之路,3、向榮“由寧鄉設伏,抄前堵截”,切斷進向益陽交通線。4、曾國藩帶湘勇5000名,朱啓仁潮勇4000名、常祿率清軍1700名,共約萬人“馳往長沙西北一帶攔截”。徐廣緒的意圖是把太平軍包圍在寧鄉縣境。

但這一部署不過是官樣文章。原因是太平軍運動神速.軍事態勢變動劇烈,遲鈍畏難的清軍難以適應,各提鎮消極遷延,不願落實徐廣縉的指令。只有楊芳希望恢復自己果勇侯的爵位,帶兵緊追不捨。

10月3日未刻,太平軍進至益陽南岸。“先是有銅仁協都司趙某帥兵五百名,駐東門外白馬山防堵,聲勢赫甚”,官紳“謂其可恃”。豈知太平軍甫至,“都司帥兵先遁”,益陽城防解體。知縣陳應臺見勢頭不妙,迅即逃走。

太平軍調查後,發現“縣治下流劉公灘水獨淺”,遂由此“鬼水至縣東門”。益陽人民執花焚香,

熱烈迎接太平軍人城,太平軍“不擾民”,保持了嚴格的軍紀。

太平軍入城後,沒收了府庫錢財糧食,“益邑當鋪、大店服物、金銀、米糧……亦被徵集,以解決軍資供應問題。

另一項對戰局影響深遠的重大措施是截獲了資江的大小船隻。先是太平軍進攻長沙時,湖南、湖北“當事者恐其乘船東下,飛符堵塞。一設於陰、益交界之臨資口,一設於嶽州之土星港,上下船隻由喬口人資,雲集益治,驅遣無地”。知縣陳應臺無法撤船,遂概爲太平軍徵用,“旋域大小船編爲浮樑”,溝通資江南北岸交通線,便於全軍進據益陽。同時,太平軍恢復了自己的水上武裝力量,這數百隻民船構成了未來水營舟師。

羅大綱的艇匪,在投奔太平軍的時候,本來有自己的船隻,但在長沙城下,爲了將全軍移至湘江西岸,船隻都損毀了。現在重得了四百舟楫,羅大綱便正式提出組建水營。

楊秀清也考慮到獨立水營的需要,在請示了洪秀全之後,便任命羅大綱爲水營正丞相。而平時素不做聲的韋昌輝,則推薦自己的弟弟韋志俊擔任羅大綱的副手。水營大約8000人。

石達開離開太平軍的時候,給留下了五百杆洋槍,太平軍這一路征戰,能打的還有三百多杆。太平軍見識了洋槍的厲害,也知道洋槍要集中使用,早有專門成立一個火營的心思。現在既然建水營,洪秀全就順勢提出建火營,並推薦自己的妻弟,天慕賴漢英爲火營丞相。賴漢英於是掌率火營全部火槍,以及三門西洋炮,500正兵,300副兵。

長沙之戰,太平軍使用地道火雷攻擊城門,頗有收益。於是專門成立了一個土營,以曾水源爲丞相,專管**地攻城之法。火營大約5000人。

水營、火營、土營三個營的設立,是太平軍的戰法逐漸轉向專業化和合成化的開始。除此以外,太平軍還開始推行點檢制。

太平軍本來的軍隊編成,是效仿周禮,一軍13000人左右,下設五師二十五旅。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中,每軍從來沒有超過2500人,一旦有個好漢來投奔,就給他一個“軍帥”的頭銜,有的軍帥甚至下轄只有一百多人。太平諸王、侯深感指揮不便。

現在在益陽,藉着水火土三營的設立,楊秀清也開始整編陸營。也就是說,除去蒙得恩指揮的老營,包括水營、火營、土營在內,青壯部隊,一律採用點檢——監軍編制。

不管隊伍什麼來路,一律以人數定編制,500人設一監軍,兩監軍爲一總制,兩總制另加一監軍,也就是2500戰士,設一名點檢,而諸王侯就指揮這些點檢。

對於以前給各大頭目的軍帥頭銜不變,但只是作爲一級職銜,不再對應具體的部隊。

10月4日,楊芳從寧鄉“追至蒼水鋪”,發現太平軍己經在益陽沿資江兩岸設防,浮橋竣工,舟師嚴整,擺出了臨戰姿態。出隊接仗,詐敗誘敵。清軍“追至碧津渡”,正覺得手,太平軍三路大軍“取齊,登棉花倉,與陸賈山逼近,施放**”,炮火猛烈,人多勢衆,向陸賈山發動總攻。清軍.’不能支,遂潰”,丟下了他們的統帥楊芳。太平軍遂聚殲了這支清軍,“乘勢追殺,自三裡橋至石頭鋪等處,約斃官兵七八百名”,楊芳年邁,無力逃脫包圍,投河而死。

清軍在1月6日齊抵寧家鋪,徐廣縉藉口清軍“無船可渡,各鎮追剿之軍一時不能繞出賊前”。太平軍“既已擄船,則水路可自龍陽至常德,亦可自湘陰至嶽州”。他與向榮均不能斷定太平軍的動向。而且楊芳新死,向榮是廣西客軍,指揮不動湖南諸軍。一時間清軍羣龍無首,太平軍得以安然進攻嶽州。

由於水營的組建,洪秀全,楊秀清又放棄了從常德下河南的企圖,重新“首重長江。”

嶽州是兩湖重鎮,爲洞庭湖通向長江的鎖鑰,系武漢三鎮門戶。佔領嶽州,即可直下大江,洪秀全等在全州制定的“首重長江”大計劃則可實現。嶽州富庶繁榮,商業發達,船隻帆概如雲,稻米、木材、油鹽等物資均由此集散。而且是清軍晌道要地,府庫充盈,對軍資匾乏的太平軍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10月12日,嶽州知府廉昌率大小官員逃出府城。全城內外驚慌混亂,居民紛紛遷避。

10月15日,太平軍決定攻城。巴陵知縣胡方谷提前逃跑。中午,太平軍陸師“由南而至”,分三股攻城。駐守此地的湖北提督博勒恭武,當太平軍還在“離城五里之馬號地方”,就全軍自行潰散,逃往武昌,提督帶頭開了小差,城守營也隨即逃亡。嶽州“城門大開,無人把守”,太平軍不戰克城。

攻克嶽州後太平軍獲得了資江下游、洞庭湖東岸大批船隻,約數千艘。大批水手、船民參軍,唐正才也在嶽州入營,被楊秀清委任典水匠,

唐正才湖南道州人。他在漕運糧船裡當水手。當時糧船和鹽船的水手們,給押運的官役弁兵重重的壓迫剋扣,他們冒寒暑,犯風波,沿江沿河纖拉船隻,長年勞動,鶉衣枵腹,捱飢受寒,對封建統治者懷有仇恨。他們每年從南到北,成幫來,成幫去,人衆心齊,一呼百應,卻成了很好的團結。

正才便是他們的一個幫的首領。他驍勇善大刀,在漕運中學得一手搭浮橋的好技術。

太平軍到嶽州的時候,正纔等成千上萬糧船水手正聚集在嶽州,平等王楊秀清接見唐正才,嘉獎他們說:「兄弟,你們來得正好,聖兵千萬,正要出長江,下江南,你們來立頭功!」封爲典水匠,輔助羅大綱管理水營。水營也擴編至12000人。

同時,沿途會黨、農民紛紛投軍,“及至長沙而上,四府土匪附洪者數萬人。”巴陵晏仲武起義、瀏

陽周國愚起義、枚縣謝友百起義、郴桂焦洪、許月桂起義等,太平軍現在軍兵力當在八萬人。陸師除了步兵之外,還有了騎兵。

太平軍獲得了充裕的軍資。除了糧食、油鹽、銀錢外,新獲的大批炮械、火藥,足資裝備新戰士,所獲糧物則由船隻運載。太平軍長期存在的軍資困難初步解決。

太平軍打開了進人長江、直驅武漢的門戶,“千江健將,兩岸雄兵。鞭敲金鑊響,沿路凱歌聲。”太平天國戰爭史上威武雄壯的大進軍即要從嶽州開始。

注:這一節的事件發生在左宗棠出吐魯格爾特山口之前,但爲了保持敘事的連貫性,放在後面發。

另注:太平軍的軍制混亂而複雜,而且太平軍並非本文最大重點,因此加以簡化,直接以每點檢2500來計算。對歷史中太平天**制有興趣的可以參看附錄中的《太平天**制》G

10 備戰2 金田31 天京一月1 月1日會黨29 遺憾49 四號訓令28 初戰20 永遠正確36 伏擊92 西北8 圍獵40 裕謙9 月6日禁菸30 敢死42 真相12 月23日長沙42 孤兒近衛軍3 永安50 行商14 北伐前夕28 買人52 司法權限4 兵法19 建衙76 佛山9 月4日駁火40 江淮兄弟來入夥5 修我戈矛21 江寧108 名言55 林則徐的留書76 佛山81 管事46 師船的突擊37 孤軍45 登陸24 英俘23 楚劍功寫給李穎修的信88 軍國35 熊掌一黑龍江航行24 保定42 戰和25 鐵路電報與中亞55 財權37 徒勞79 奮鬥8 蘇家58 簽字53 宴會32 簽約42 孤兒近衛軍44 有良心的青年曆史學家的作用40 江淮兄弟來入夥10 天外飛雷71 廣西局勢19 方略82 晚上1 怡良39 忠義還鄉37 前途11 月28日偉大的家族46 師船的突擊37 孤軍11 月3日水師5 預算112 天下英雄誰敵手23 招撫8 蘇家14 對陣39 忠義還鄉81 管事42 戰和9 坑好多坑83 使節12 人心固結48 炸營87 西化74 入京16 亂鬥41 西北12 電63 東方將軍102 都尉7 兵棋8 蘇家17 母機之父9 月7日順勢2 二元社會5 三千衛門41 募兵11 月10日下革命之路103 銀行112 天下英雄誰敵手30 敢死93 直隸地區上級隊長8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48 談判2 後勤9 長沙之戰
10 備戰2 金田31 天京一月1 月1日會黨29 遺憾49 四號訓令28 初戰20 永遠正確36 伏擊92 西北8 圍獵40 裕謙9 月6日禁菸30 敢死42 真相12 月23日長沙42 孤兒近衛軍3 永安50 行商14 北伐前夕28 買人52 司法權限4 兵法19 建衙76 佛山9 月4日駁火40 江淮兄弟來入夥5 修我戈矛21 江寧108 名言55 林則徐的留書76 佛山81 管事46 師船的突擊37 孤軍45 登陸24 英俘23 楚劍功寫給李穎修的信88 軍國35 熊掌一黑龍江航行24 保定42 戰和25 鐵路電報與中亞55 財權37 徒勞79 奮鬥8 蘇家58 簽字53 宴會32 簽約42 孤兒近衛軍44 有良心的青年曆史學家的作用40 江淮兄弟來入夥10 天外飛雷71 廣西局勢19 方略82 晚上1 怡良39 忠義還鄉37 前途11 月28日偉大的家族46 師船的突擊37 孤軍11 月3日水師5 預算112 天下英雄誰敵手23 招撫8 蘇家14 對陣39 忠義還鄉81 管事42 戰和9 坑好多坑83 使節12 人心固結48 炸營87 西化74 入京16 亂鬥41 西北12 電63 東方將軍102 都尉7 兵棋8 蘇家17 母機之父9 月7日順勢2 二元社會5 三千衛門41 募兵11 月10日下革命之路103 銀行112 天下英雄誰敵手30 敢死93 直隸地區上級隊長8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48 談判2 後勤9 長沙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