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西北

41 西北

月27日西北

“同光改制詔”一出,發生了林則徐和肅順都沒有想到的局面。

自四年前英夷犯境以來,這幾年就沒安生過。匪共造反,髮匪起事,羅剎佔了黑龍江北和烏蘇里江以東。有點見識的,都要問一句,怎麼了。知道多一點的,就會說:“楚劍功所說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來了。”

但清廷文字獄餘威猶在,沒人敢把心底的這些疑問說出來。但神機軍清君側,發同光改制詔,“師夷、溶漢,整軍經武”三大政策一出,消息所到之處,人人談西學,處處論兵事。文儒者以機器工廠仿造洋槍洋炮爲興盛要事。而熱血者則高呼千萬青年千萬兵,萬里江山萬里營。人人期盼能有一支新生力量,提出新的政治理想和綱領,有足夠的武裝,重新收拾天下局面。一時間,各地督撫紛紛上表,盛讚林中堂,肅大帥英明果斷,朝廷有中興氣象。

“同光改制詔”推行滿漢合流,要取消旗人的身份,旗餉入營,八旗神機軍擴充一倍,儘量招收旗人入軍。但實際執行起來,除了直隸,只有奉天鑲藍旗、河南的鑲紅旗、徐州的正藍旗有招兵的名額。

而沒有神機軍的地區,八旗將軍們自己想出辦法來,出現了若干“暫編旗隊”,意思就是說,先按神機軍的編制把滿城的旗人編列起來,等待朝廷的正式改編。較大的幾個暫編旗隊有西安將軍阿精阿麾下的“通古斯”旗隊,杭州將軍多明保機組織的“長生天”旗隊,以及成都將軍和四川提督託明阿以旗人混雜綠營的“十三鎧甲”旗隊。

神機軍擴軍的事情,有載垣和下面的旗隊長忙活。肅順倒是每天到軍機處,與林則徐商量政務。

但今天載垣卻派人來問一件事,“怡親王問,淳郡王奕綜搞得那個‘黃帶子’警衛旗隊,是不是要取締。”

奕綜是道光的第五子,被過繼給了道光的五弟,繼承了郡王的爵位。從宗法上將已經不算道光的兒子。他本來領着正黃旗滿洲旗隊,但神機軍自施拉普那到來正規化以後,奕綜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子實在跟不上訓練,正黃旗滿洲旗隊就被交給了蘇克金。

羊羊羊革命神機軍二次擴編以後,遊蕩京城的的宗室子弟,根本沒有到軍營去吃苦的打算,他們便將奕綜擡了出來,各領自家的包衣,加起來有三四千人,合爲一個旗隊,稱爲“黃帶子”,奕綜爲旗隊長,他的包衣德福負責實際指揮。

肅順回答傳話的下人說:“當然要取締,直隸以內,不能有神機軍以外的武裝。”

文祥在一旁攔住:“這些宗室子弟,總不能都抓起來,殺也殺不得,碰也碰不得,讓他們在京城裡遊手好閒,相反麻煩,不如用個旗隊管起來。不給他們發槍就是了。”

肅順一想也是:“那就乾脆稱作黃帶子警衛旗隊,類同神機軍領餉,不過駐紮到熱河去,按軍隊的規矩,沒有命令不得調動,違者處斬。就這樣回怡親王吧。”

肅順不再理會黃帶子的事情,轉頭辦事。

“鄭親王端華上《東北三將軍統一事權以御羅剎表》。”現在各地督撫向朝廷的行文,因爲是軍機處專斷,就不再叫奏摺,而稱爲表。而軍機處虛君,仍以同光帝奕詝的名義下發文書,稱爲《軍機處奉策令》,至於奉誰的“策”則籠統帶過。

“我這三哥,想到咱們前面去了。準他吧。”

“曾國藩上《忠義救國團齊心剿匪並辦理學書院表》。”

“準了,勉勵他專心剿匪,整軍經武一策,也有他曾國藩在內。”

安徽巡撫蔣文慶上《開厘金局以補軍費表》

“可否請旨妨下各路統兵大臣,會同本省鄰省各督撫,會同地方官及公正紳董,悉心籌辦。官爲督勸,商爲經理,不經晉吏之手,自無侵漏之虞。用兵省份就近隨收隨解,他省亦暫存藩庫,爲協撥各路軍炯之需。”

“各地兵餉自籌?”肅順想了想,“先在徽省試辦,看看效果再說。”

“張家口正紅旗漢軍旗隊長孫武安,轉科爾沁親王增格林沁《問蒙古諸王公體例表》。”

肅順說:“嘿,這幫蒙古王公,就惦記着自個那點封賞。旗人都要撤了……”

穆蔭在一旁說:“要慎重啊,增格林沁手上還有三千騎兵呢。”

“我沒說不慎重啊。蒙古諸王公體例不變,僧格林沁的科爾沁騎兵納入神機軍建制,與驍騎營前鋒營一體輸糧犒餉。匡源,你寫個安撫的行文,我蓋印。”

這時候,軍機章京杜翰送上來一個表:“官文參左宗棠濫殺構釁,激怒番邦。”

“啊!”肅順趕緊自取表章過來看。原來左宗棠在齋桑泊殺歸附俄國的部落二百餘人,俄國西伯利亞總督派人去責問清廷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官文。官文不知如何應對,又怕沙俄起兵釁,便一股腦兒推到左宗棠的頭上。

肅順一時沒拿定主意,正想問林則徐,林則徐卻說:“我這裡已有一條參左宗棠的,是天山南路辦事大臣崇厚,參左宗棠‘私自結黨,圖謀不軌’。”講的是左宗棠辦復興社的事情。

“林大人,您怎麼看?”

“左宗棠待老夫以弟子禮,老朽有心說,左宗棠是個能臣,忠心耿耿。可是楚劍功殷鑑在前,老夫不敢打這保票。”

“林大人是實誠人,肅順佩服。”肅順轉頭叫着一位軍機章京:“焦佑瀛,把關於左宗棠的,還有和甘肅有關的摺子,表章,全都找出來。”

“大人,這就來了,鄧廷楨《左宗棠請辦蘭州軍械局表》,怡良《左宗棠請伊利屯墾表》,阿精阿《左宗棠請送陝西流民並旗人新疆屯墾表》。明誼《西北勘界沙俄氣焰囂張表》。”

肅順把幾張表章合起來看,將左宗棠在西北的活動拼出個大概。

“林大人,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鄧廷楨,怡良,阿精阿都是您在廣東剿英夷的時候的同僚,虎門大捷,他們也有功勞是吧?”

“是吧!”廣東之事是林則徐心中隱痛,他也不想多說。

“我看左宗棠氣度恢弘,才具不在楚劍功之下,有他們幾位在,說不定能再造一個虎門大捷啊。”

“肅大帥您的意思是?”

“羅剎乃我大清之大敵,貪得無厭,聖祖年間兩國鳴炮誓天,劃定邊界,他居然就將黑龍江北奪了。對羅剎,不能客氣了,回書給官文和崇厚,誇獎一番左宗棠,他們就知道軍機處的意思了。這封回書,焦佑瀛你來寫吧。”

林則徐卻憂慮的說:“西北之地,有甘陝總督,有伊犁將軍,有南北路參贊大臣,迪化、喀什二都統,政出多門,必有紛爭。”

肅順讓章京報上新疆官制來。新進章京陳孚恩說:“新疆駐防伊犁將軍一人。乾隆二十七年置。參贊大臣一人。副都統二人。領隊大臣四人。分駐索倫、額魯特、察哈爾、錫伯。總管六人。副總管七人。兼司駝場、馬場。協領十有二人。佐領、驍騎校各百有八人。防禦五十有六人。”

“那天山南路辦事大臣是怎麼回事。”

“那只是臨時設官,不是經制官,乾隆二十四年因事而設,葉爾羌領隊大臣也是一樣。”

“原來崇厚是個臨時官啊,這就好辦了。滿漢合流,官制一定要改,就在新疆試行吧。將軍不動,參贊大臣官文改巡撫,各地領隊大臣改分巡道,崇厚的辦事大臣撤銷,讓崇厚去做庫倫辦事大臣,以後改任巡撫,算是提升他。左宗棠……”肅順一時想不好給什麼官職好,於是叫道:“別光看着,幫着想,按察使行不行?”

陳孚恩動作快,一下子就湊出來了:“鎮迪分巡道署理按察使,巡河糧鹽茶兼水利、驛傳,兼關務、屯田;並佐籓、臬覈官吏,課農桑,興賢能,勵風俗,簡軍實,固封守,以帥所屬而廉察其政治。兵、糧、刑,全齊了,從三品。”

“那就結了嘛。就這麼着吧,復興社?我給他同旗隊建制,也隸屬正白旗下,由我直轄。文祥,你看怎麼樣?”

文祥心說:“你啥都安排好了,問我?不過這樣也是不錯,比較簡單。”他點頭表示同意。

“羅剎逼迫日甚,蘭州軍械局的事情我也準了,把行文一道送過去吧。”

左宗棠得了名義,便放開手腳大幹,甘陝綠營,因爲鴉片戰爭大敗,剩餘殘兵有的自願留在了廣東,有的補入神機軍,大營爲之一空。左宗棠便取了綠營名下暫存的軍費,大約十萬兩,鄧廷楨,怡良又補助了數萬兩,開辦蘭州軍械局。

左宗棠的英籍顧問莫辛納幹,本是比利時、俄國的混血兒,在歐洲一向受人歧視,纔到印度進而中亞冒險,左宗棠代之以禮,莫辛納幹早就有了入大清籍的心思。

現在,按照左宗棠的提議,鄧廷楨給予莫辛納幹一個候補同知的頭銜,幫辦軍械局。並以夷戶的名義,讓莫辛納幹入了籍。

西安將軍阿精阿得到軍機處裁汰旗人的命令,也不敢耽擱,便將西安滿城的旗人,選了一批,總到新疆屯墾,大致與錫伯人混居。

左宗棠身爲鎮迪分巡道,便在迪化附近設立復興社屯墾總站,同時發展復興社組織。左宗棠在西北的屯墾,軍農相濟,一時開風氣之先。

駐:清代新疆官制複雜多變,本章參照《清史稿志五十一》所寫,本書重點不在官制變化,故將天山南路官職以乾隆二十七年爲準。

,!

47 割不割5 修我戈矛56 蔡李佛18 黃梅會戰64 書廠27 霰彈親王38 突圍24 保定38 突圍41 顛地7 熊已上路34 官紳14 對陣8 圍獵29 馬甲53 十萬衛隊40 衛尉10 給援13 鈴鐺口29 遺憾7 訓斥11 月28日偉大的家族83 使節28 綠衣兵58 簽字18 廈門106 利益均沾35 熊掌一黑龍江航行6 除夕45 出路44 納爾遜的名言43 多來了三百萬22 旗餉8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26 貸款108 名言13 多鉚蒸剛7 熊已上路28 綠衣兵1 開局12 人心固結11 選邊40 衛尉56 蔡李佛12 交易2 開營17 各奔東西98 囑咐23 招撫39 忠義還鄉28 善後借款條約21 江寧15 覲見50 通商口岸77 田獵92 西北13 金門7 兵棋109 租界28 綠衣兵10 熊的力量20 定海72 空一格31 突破28 綠衣兵11 月25日購炮15 水路15 水路12 月30日洞庭3 上司7 報數3 兩岸清妖啼不住82 晚上26 會和27 三面圍攻63 東方將軍66 邊防14 炮與化學33 林則徐23 吳淞70 孝道19 徐一帆90 反入城鬥爭28 綠衣兵60 兩位特使64 韋策82 晚上37 徒勞36 軍機處專權64 韋策14 道不同34 煙雨11 月15日秋操上38 突圍22 演說60 婚禮2 二元社會5 舊識81 管事25 鐵路電報與中亞
47 割不割5 修我戈矛56 蔡李佛18 黃梅會戰64 書廠27 霰彈親王38 突圍24 保定38 突圍41 顛地7 熊已上路34 官紳14 對陣8 圍獵29 馬甲53 十萬衛隊40 衛尉10 給援13 鈴鐺口29 遺憾7 訓斥11 月28日偉大的家族83 使節28 綠衣兵58 簽字18 廈門106 利益均沾35 熊掌一黑龍江航行6 除夕45 出路44 納爾遜的名言43 多來了三百萬22 旗餉8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26 貸款108 名言13 多鉚蒸剛7 熊已上路28 綠衣兵1 開局12 人心固結11 選邊40 衛尉56 蔡李佛12 交易2 開營17 各奔東西98 囑咐23 招撫39 忠義還鄉28 善後借款條約21 江寧15 覲見50 通商口岸77 田獵92 西北13 金門7 兵棋109 租界28 綠衣兵10 熊的力量20 定海72 空一格31 突破28 綠衣兵11 月25日購炮15 水路15 水路12 月30日洞庭3 上司7 報數3 兩岸清妖啼不住82 晚上26 會和27 三面圍攻63 東方將軍66 邊防14 炮與化學33 林則徐23 吳淞70 孝道19 徐一帆90 反入城鬥爭28 綠衣兵60 兩位特使64 韋策82 晚上37 徒勞36 軍機處專權64 韋策14 道不同34 煙雨11 月15日秋操上38 突圍22 演說60 婚禮2 二元社會5 舊識81 管事25 鐵路電報與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