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要跑?

哈利法克斯這次倒是想錯了,丘吉爾沒有自找麻煩,不過也不算全錯,因爲當丘吉爾一封還價式的電報發往費城後,便如泥牛入海,音訊全無了,好似阿拉斯加根本沒有收到這封電報一樣。

這樣的電報,阿拉斯加方面是不可能收不到的,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一次他們選擇了置之不理,也擺明了概不還價的態度。如果英美法想要調停,蘇聯想要停戰,只能全盤接受葉楓所提出的所有條件。不能打半點折扣。

阿拉斯加的態度如此強硬,讓丘吉爾和羅斯福也要抓瞎了,全盤接受所有條件又有些強他們所難,這件事頓時隱入了困境,不說羅斯福和丘吉爾接下來會有何打算,阿拉斯加爲首的海約國在蘇聯戰場上,大規模軍事行動仍然如期展開。並沒有受到英美法三國施壓調停的影響。

下塔吉爾,蘇聯加盟國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城市。在中烏拉爾山東坡塔吉爾河畔。目前人口約有二十多萬人,附近及其北106公里的卡奇卡納爾山有豐富的鐵、銅、金、鉑金屬等礦產及森林資源。

下塔吉爾城建於1725年,是目前蘇聯主要鋼鐵工業中心,鐵路車輛製造、金屬加工及焦化工業發達,是以葉卡捷琳堡爲首的蘇聯烏拉爾工業區的副工業中心之一。整個城市都是依託工業生產而發展起來的,全城大約有數百家制造業公司,其中下塔吉爾鋼鐵公司是蘇聯規模最大的國有鋼鐵公司之一,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還有一家著名的企業,即烏拉爾國家生產企業(uvz),這是蘇聯戰車的主要生產商之一,蘇聯t系列戰車中三分之一的型號是在此生產。

可以說這個城市規模雖小,但卻是烏拉爾以東爲數不多的工業實力強勁的中心城市。這樣一座城市,相比其北面的謝羅夫是大有不同的,在這裡,蘇聯軍隊不但可以非常方便的得到外來補給,而且城市本身的補給能力也非常不錯,特別是武器裝備的補給,不少武器都可以就地解決。

當然現在下塔吉爾集中有蘇軍近四十萬大軍,以下塔吉爾的生產能力,和平時期沒有問題,但在這種‘激’烈的戰爭中,就地補給也是非常吃力的,不可避免的也跟烏拉爾以東其他城市一樣,開始需要從歐洲運送大量補給才能支撐這支龐大的軍隊生存下去。

不過自從車里雅賓斯克被阿軍攻佔後,葉卡捷琳堡也成爲了前線成市,面臨來自車里雅賓斯克和秋明的雙重威脅,葉卡捷琳堡的三十萬大軍也同樣要消耗大量補給物資。

所以下塔吉爾從歐洲調運補給,大部分只能依靠其本身向西越過烏拉爾山連接到彼爾姆的鐵路來運送。

只是讓蘇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方面軍司令日丹諾夫憂心的是,下塔吉爾通往彼爾姆的鐵路並非完全連接到下塔吉爾城,而是在其北面的卡奇卡納爾山一帶,以前是作爲一條礦產運輸鐵路而修建的,事實上可以算是處於謝羅夫和下塔吉爾之間。

自阿第一方面軍攻克謝羅夫後,舉軍南下,第三集團軍在巴斯圖爾克率領下向東南運動到了伊希姆以北,而第二十八集團軍和隨後抵達的第一集團軍原本也在伊希姆以北,但在5月中旬,在馮可齊率領下奇襲秋明成功,目前駐紮在秋明,成爲隔離葉卡捷琳堡和伊希姆之間的一支重要力量,向西可威脅葉卡捷琳堡,向東則可威脅伊希姆,向南還可威脅庫爾幹。

除了這三個集團軍,第一方面軍還有第十二、十六、十七及裝甲、炮兵等兵種師在內的近四十萬主力大軍於5月底攻佔了卡奇卡納爾山,推進到了下塔吉爾城北,也等於徹底控制了這條鐵路,從這條鐵路調運歐洲物資的機會已經不復存在。下塔吉爾的補給仍然只能依靠葉卡捷琳堡,這也加劇了葉卡捷琳堡蘇軍的壓力,蘇聯不放棄下塔吉爾,就必須保證這裡的補給運輸,但僅餘這一條鐵路,還隨時面臨阿空軍肆無忌憚的狂轟濫炸,實話說,蘇聯的運輸補給壓力不是一般的大,連葉卡捷琳堡本身的補給都有困難,還要優先勻出補給到下塔吉爾,日丹諾夫不抓破頭皮纔怪。

日丹諾夫要抓破頭皮,相反的阿軍就要輕鬆許多了,特別是負有正面攻打下塔吉爾任務的第一方面軍主力,朗.帕多自從攻佔卡奇卡納爾山後,臉上就一直有笑容。

“費城已經傳來電報,下塔吉爾和葉卡捷琳堡的攻堅戰照打不誤,英美調停陷入困局,暫時不會對戰爭帶來太多影響,封鎖烏拉爾山,完後第一階段最後任務,仍然需要我們自己的努力。”在卡奇卡納爾山腰的防空‘洞’構造的方面軍總指揮部裡,朗.帕多彈了彈手上的電報笑道。

“要我說,這纔是最正確的決定,現在蘇聯已經是在死撐,而且他們大部分主力不是被我們殲滅就是包圍,就算打到歐洲,我們也不怕,根本沒有必要考慮什麼英美調停,現在英法自顧不暇,美國人連戰爭準備都沒有,我們不接受調停,他們也沒轍,趁着這機會多撈好處纔是正理。”第十二集團軍司令賀敏田聽了還非常興奮的道。

說實話,他們這些前線將士是信心最足的一羣,在他們眼裡,現在的蘇聯看似還擁有龐大的人口和國土面積,其大部分工商企業也都還在,似乎沒有遭到根本‘性’的打擊,但事實上大量有生力量被殲滅,大量補給和武器裝備被阿軍收繳,蘇聯靠着幾百萬新兵和滿負荷生產仍然趕不上消耗的補給速度,是很難再對阿拉斯加軍隊造成嚴重打擊的。

在這種情況下,打到歐洲他們也是信心十足,何況是已經即將全面封鎖的烏拉爾以東,所以當初英美法想要‘插’手調停,蘇聯想要停戰的消息傳來,前線大譁,大好形勢下馬上收手,太可惜了,明明可以拿到更多,有什麼必要就此停戰?

所以對於這次調停,這些前線將領也是極爲關注的,他們最怕聽到的不是從此仗可能會越打越大,而是怕從此沒有仗打了。

還好,朗.帕多的話,讓整個方面軍總指揮部傳來一片鬆氣的聲音。

朗.帕多何嘗不知道大家的想法,聽了賀敏田的話也不以爲意,只是正‘色’道:“是否接受調停,統帥部自然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做爲一名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如果真要停戰,我們也必須遵守,不過嘛,現在總統不接受調停,大家也暫時可以安心了,專心打好接下來的下塔吉爾攻堅戰,這也將是我第一方面軍參戰至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所有人都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萬不能輕敵,不要丟了我們第一方面軍的臉面。”

第一方面軍所處戰區氣候環境最爲惡劣,其兵力也一直算是最少的,尤其是重武器,當然他們一直以來面對的敵軍數量也算是最少的,參戰至今,其他各大方面軍都有過敵我雙方加起來過百萬的大規模戰役,且都打得極爲漂亮,那些數十萬人的戰鬥更多,光是第三方面軍就打了不下五六場了。

只有第一方面軍從沒有打過過百萬人的戰鬥,最開始是因爲第一方面軍本身人數不過四十餘萬,數量較少,敵軍北烏拉爾軍隊總數也不過五六十萬人,所以到目前爲止,第一方面軍進行的戰鬥多半是敵我雙方加起來五十萬人以下的。

後來雖然增加了第二十八和第一集團軍,但卻算是分兵行動,秋明和伊希姆方面用掉了第一方面軍三分之一的力量。使得用在下塔吉爾方向的第一方面軍主力只有不過四十萬人。

不過這一次他們所面對的下塔吉爾是第一方面軍參戰至今,擁有蘇軍數量最多的一城,總兵力約有四十萬人,如此敵我雙方加起來也有近八十萬人了。

而且戰爭進行當中,第一方面軍在秋明和伊希姆及蘇軍在葉卡捷琳堡甚至歐洲的部隊也有可能部分參與進行,規模破百萬是有可能的。

這對第一方面軍來說是一個考驗,而且下塔吉爾是遠超謝羅夫的堅城,蘇軍在這裡也已經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來加強防禦工事的修建,不說固若金湯,也絕對可稱銅牆鐵壁。

朗.帕多現在最怕的就是將士們信心過頭,驕傲輕敵。

這時第十六集團軍司令王家昌拿着一份電報走了進來道:“剛剛收到的電報,馮可齊將軍已經率第一集團軍出秋明,向西北切入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中間的鐵路線,假如葉卡捷琳堡蘇軍按兵不動,那第一集團軍預計三個小時內可以就此切斷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的聯繫,斷絕下塔吉爾的‘交’通線,完成合圍。”

朗.帕多接過電報看了一眼後點了點頭道:“老馮的速度很快。”

這時一旁的政治部主任國爲民道:“習正保將軍已經在昨日率領第三方面軍六十萬主力重回葉卡捷琳堡,昨日傍晚已經推進到葉卡捷琳堡城南七十公里處,我想有這樣一支大軍威懾,葉卡捷琳堡的蘇軍絕不敢輕舉妄動,調兵北上阻截第一集團軍的行動,第一集團軍應該可以在三個小時後順利完成任務。”

賀敏田道:“也就是說,三個小時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對下塔吉爾發起攻堅戰了?”

朗.帕多微微笑道:“爲何要等三個小時?現在正是凌晨五點,我們完全可以馬上發起攻擊了。”

“可是合圍還沒有完成?”王家昌馬上道。

朗.帕多邁着輕鬆的步伐走到中央沙盤地圖面前,手指着地圖道:“你們看,目前在烏拉爾東坡,蘇軍只有下塔吉爾和葉卡捷琳堡兩城,兩城呈縱向分佈,下塔吉爾在北,葉卡捷琳堡在南,中間相隔約在兩百公里左右,這個距離放在現代戰爭來說,已經是極近的距離了,我們發起下塔吉爾攻堅戰,葉卡捷琳堡蘇軍不管出不出動,我軍都必須同時向葉卡捷琳堡發起攻擊,讓兩城蘇軍首尾不能相顧。假如葉卡捷琳堡蘇軍北上,或下塔吉爾蘇軍南下,阻截第一集團軍,第一集團軍也不是一定要完成任務,只要他們成圍住東部的‘交’通線,也就等於我第一方面軍與第三方面軍合圍了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這兩城的蘇軍不管怎麼運動,始終在這個大包圍圈裡面。”

國爲民等人順着朗.帕多的筆劃仔細的看着地圖,最後‘摸’着下巴道:“不錯,從大範圍來說,可以把下塔吉爾與葉卡捷琳堡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北有我第一主面軍主力,東有我第一方面軍第一、第二十八集團軍控制秋明,南有第三方面軍重裝主力大軍數十萬控車里雅賓斯克,威‘逼’葉卡捷琳堡南郊,並預計在數小時後可以依靠這支重裝集團在其西郊切斷葉卡捷琳堡的鐵路‘交’通,加上兩城西部是烏拉爾山這個天然阻礙,切斷了其西面鐵路線,就等於將這兩城蘇軍徹底包圍,至於他們兩城之間不管如何運動,始終也是在我們的大包圍圈裡。若是第一集團軍能從中切斷兩城聯繫最好,就等於分割包圍了,若切不斷也沒有關係,兩城蘇軍出城在中間百餘公里的野外,需要更多的軍隊才能阻截第一集團軍切入,而這樣必然導致兩城守城的蘇聯軍隊大大減少。有利於減輕我們攻城的壓力。所以不管怎麼看,我們都可以馬上發起攻勢了。”

賀敏田看了兩眼地圖,有些擔心的道:“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烏拉爾西坡的蘇軍,他們有可能從烏拉爾山發起攻擊,這樣我們在其西部的包圍圈就不穩當。”

朗.帕多呵呵一笑道:“西坡,現在蘇聯在西坡還有多少軍隊?主要就是一個剛剛成軍的烏法方面軍,但有一半已經調入葉卡捷琳堡,現在還在西坡包圍圈外的只有最多二十萬人,且這二十萬大軍要東來攻打我們的西面包圍圈,還只能沿鐵路線穿越烏拉爾山,這就等於壓縮了他們的空間,我們很容易明白他們的進軍路線,只要第三方面軍派出十萬軍隊拒出山路口死守,就能把這二十萬蘇軍擋在包圍圈外。相信只要擋住十天,下塔吉爾和葉卡捷琳堡已經在我們手裡了。而這十天中,蘇聯是不可能再從其他地方‘抽’調大軍趕來的,就是想調也無兵可調,現在的蘇聯最關心的是伏爾加的安危,因爲那裡已經是歐洲了。”

朗.帕多說最後一句話時,透‘露’出強大的信心,雖然下塔吉爾方向只有他們第一方面軍主力,兵力不比下塔吉爾的蘇軍多到哪裡,但加上秋明的第一方面軍偏師,和南部第三方面軍六十萬重裝集團軍,阿軍總數多達一百二十萬人,而蘇軍下塔吉爾和葉卡捷琳堡的總兵力加起來只有七十萬人,即便算上西坡的烏法方面軍也只有九十萬人,光以攻防兩方所需兵力對比來說,三十萬的優勢不算太大。

但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止一個因素,這九十萬蘇軍中,除從白俄羅斯和莫斯科來的二十餘萬主力,就只有現在下塔吉爾軍隊當中有不少原中烏拉爾軍區主力,此外都是新兵,新老兵約各佔一半,而且隨着鐵路被切斷,這兩城一帶加起來有平民上百萬,每天的消耗就地解決根本沒有可能,沒有外來補給,節衣縮食,蘇軍的抵抗力再高也有限。

所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一百二十萬阿軍主力對九十萬由新老兵對半組成的蘇軍優勢不是一般的大。

十天時間拿下兩城,已經是朗.帕多相對保守的估計了。

“你們說,像現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人有沒有可能自動放棄下塔吉爾和葉卡捷琳堡呢?”國爲民突然問道。

朗.帕多這次倒是愣了一下,緊接着馬上臉‘色’一變道:“不好,老國這次提醒了我,隨着第四方面軍在西哈薩克的大勝,現在的總體局勢已經大不同於以前,蘇聯人的防禦策略可能都會有相當大的變更,以前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很重要,是蘇聯保留在烏拉爾以東存在,成爲未來反攻橋頭堡的希望,但是現在不同了,蘇聯現在有能力反攻的機率很低,他們現在的處境比以前要艱難,這種情況下,他們很難像此前計劃的那樣不斷的調集大軍到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然後守住這兩個城市作東坡橋頭堡,因爲原本計劃調入中亞和烏拉爾的第二批動員新兵現在大部分不得不放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地,以及伏加爾一帶,畢竟這些地方他們的實力非常弱,特別是伏爾加,他們必須保證有百萬大軍才能確保伏爾加的安全,這樣一來,反倒是在西坡,他們現在兵力變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賀敏田也反應過來接口道:“他們沒有能力向下塔吉爾和葉卡捷琳堡增兵,那這裡被我們順利攻克的可能‘性’高達九成九,這一點蘇聯人不會不知道,那麼我們攻克這裡之後,解決關在籠裡的西岸方面軍也不需多少時間,也不會有失敗的可能,也許最多一個月,我們就可以集中在烏拉爾的所有軍隊,起碼超兩百萬人越過烏拉爾山,而蘇聯人在西坡能有多少軍隊?若是他們沒有足夠的軍隊在西坡阻止我們,我們一路勢如破竹打到莫斯科都沒有問題。”

朗.帕多點了點頭沉聲道:“是的,據我們的估計,蘇聯現在在歐洲的總兵力加上那第二批動員的新兵也只有四百五十多萬人,但八十萬在芬蘭的西北戰場,一百一十萬在高加索,而預計伏爾加至少需要百萬,基輔和白俄羅斯等蘇聯西線起碼要有八十萬,那就表示除這些地方外,蘇聯所有地方包括西坡到莫斯科,聖彼得堡到‘波’羅的海沿岸等地方加起來最多也只有八十多萬大軍,其中西坡現在是重點,但也只有三十多萬大軍,這就表示從西坡到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軍隊加起來也許不超過五十萬,到時我們兩百萬對五十萬,以席捲之勢打到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大有可能。我們能看到這一點,蘇聯人自然也能看到,他們接下來可能不得不進一步徵召新兵,但繼續徵召新兵需要時間,武裝也要時間,就算武裝起來,戰鬥力也不值得信任,想要確保莫斯科和西坡的安全把握很小,所以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收縮,比如徹底放棄烏拉爾以東,把還能撤回去的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軍隊撤到西坡,這樣一來,依靠西坡密集人口和發達‘交’通,這八十多萬大軍能發揮的作用遠比死守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且基本是等死之局要好上百倍。”

“很明顯,只要朱加什維利和鐵木辛哥等人不是軍事白癡的話,那麼他們可能已經做出放棄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的打算了,說不定這兩城的蘇軍已經在秘密撤退都難說。”國爲民頗爲肯定的道。

朗.帕多沉‘淫’片刻,然後轉身對着身後的一衆參謀道:“立即命令空軍部隊嚴密監視下塔吉爾和葉卡捷琳堡動靜,我要的是全天候的監視,一刻也不能放鬆,另外要求空軍,還有陸軍航空兵部隊出動搜索烏拉爾山,看看有沒有什麼我們不太清楚的道路。有情況立即報告!”

“是!”馬上有參謀把命令記錄下來,轉身跑去發報去了。

說完之後,朗.帕多又對着國爲民道:“將我們的分析立即通報戰區司令部以及第三方面軍。”

“通知炮兵部隊,十分鐘準備,十分鐘後,準時發起炮擊,不要留力,火力越猛越好。”最後一句話是對着負責統一指揮炮擊的炮一師師長王中福說的。

王中福出去之後,朗.帕多又站在地圖前面看了又看,默然不語,好半晌又看了賀敏田和王家昌兩人道:“敏田、家昌,你們認爲蘇軍撤退的可能‘性’有多少?”

“五五之數!”

“七成!而且很可能已經開始,他們不可能等我們完成包圍再撤,因爲那時他們想撤也難。”

兩人幾乎同時出口,不過賀敏田顯然比王家昌更有信心,七成的可能‘性’,其實差不多就代表必然了,而且他所分析的撤退可能已經開始也頗有道理,第三方面軍所屬的第五集團軍正繞向葉卡捷琳堡西郊,意圖切斷葉卡捷琳堡西郊的鐵路要站,一旦這個目標完成,合圍便將全面完成,蘇軍撤退的難度就很大,就算依靠地利,他們知道一些阿拉斯加不太清楚的一些小道,但靠小道,什麼時候才能把七八十萬大軍撤走?

所以蘇軍可能已經在撤退的推測極爲合理。

朗.帕多似乎下了決心一樣道:“我看不用等戰區司令部的命令到來再做準備了,我們要抓緊時間,敏田、家昌,你們立即去做好追擊準備,一旦證實蘇軍在撤退,我要求你們可以第一時間發起追擊行動。”

追擊和攻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攻擊方式,想要突然轉變攻擊方式,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朗.帕多這個打算也多少有些冒險,假如蘇軍不撤退,他這一轉變攻擊方式,部隊輕裝出動,又缺少掩體工事,可能遭受很大的損失。而且很可能使原本穩固的包圍圈‘露’出諸多漏‘洞’,‘弄’不好被蘇軍抓住機會,從這些漏‘洞’當中脫逃,出了事,朗.帕多的責任也不小。

賀敏田沒有任何猶豫便答應下來了,王家昌倒是遲疑了片刻,最後張了張嘴,終究沒有說出反對意見,兩人轉身離開之後,朗.帕多原來輕鬆的心態沒來由的變得有些緊張了起來。

“他們要跑?”當在阿克莫拉的蔡鍔接到朗.帕多的電報後,初時還有些不以爲然,不過仔細看了一番地圖,對照朗.帕多等人的分析,蔡鍔也隱隱感覺到蘇軍向西坡撤退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不過在蔡鍔心中,這個可能‘性’不算很高。七八十萬大軍的撤退,豈是說撤就能撤的,在他們周邊,就是阿拉斯加一百多萬大軍,八十萬大軍要撤,動靜小不了,蘇軍就這樣撤退,成功的機率其實並不高,萬一被阿軍追擊到野外包圍,他們會死的更快更慘。

“不是沒有可能啊,俄羅斯人在烏拉爾山生活了數百年時間,也許真有我們不知道的路線可以供他們撤退呢。”這時站在蔡鍔身邊的伍靖鬆也看着地圖說道。

蔡鍔皺起了眉頭,考慮了一下道:“就算有我們不知道的路線,也必定不是什麼通天大道。八十萬大軍要撤到什麼時候,而且不要忘記了,雖然烏拉爾山整體高度都不太高,海拔都是數百米上下,但西坡緩東坡陡,從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撤退,他們八十萬大軍是需要爬陡坡的,若是走大道的話,那不用說,早八百年就被我們發現了,他們不可能掩飾得了自己的行動。”

伍靖鬆聽了蔡鍔的分析,最後也點了點頭,再看了看朗.帕多等人的電報,也覺得朗.帕多等人似乎有些過於敏感了。

不過就在這時,一名參謀急匆匆的跑來道:“報告,第三方面軍總指揮部傳來急電,負責切入葉卡捷琳堡西郊的第五重裝集團軍遇到大股蘇軍,根據番號顯示,這應該是來自西坡的烏法方面軍,原屬於莫斯科的禁衛第二集團軍。火力非常兇猛,第三方面軍總指揮部判斷,此前應該還在西坡的烏法方面軍餘部二十萬人,可能已經秘密進入了東坡,並沿西伯利亞鐵路至葉卡捷琳堡佈置了一道阻擊線。”

“什麼,阻擊?”蔡鍔愣了一下,拿過電報看了一眼,又轉身盯着地圖,然後拿起筆,沿西伯利亞鐵路線向西從葉卡捷琳堡直至歐洲的喀山劃了一條線,這是西伯利亞鐵路的正線。而喀山以南就是烏法,烏法本是直接與車里雅賓斯克東西相通的,現在車里雅賓斯克在阿拉斯加手裡,所以烏法方面軍早已經北移,雖仍稱烏法方面軍,但部隊卻早在5月下旬便移到了北面的喀山至葉卡捷琳堡鐵路沿線。

“烏法方面軍提前進入葉卡捷琳堡還說得過去,畢竟我們此前並沒有完成封鎖葉卡捷琳堡以西鐵路的任務,但爲何他們要佈置阻擊防線?而且這是放在野外,阻擊的對象是第三方面軍的重裝部隊,烏法方面軍除早已經進入葉卡捷琳堡的部分部隊外,就只有二十萬人了,裝備肯定比不上我們的第三方面軍,他們能阻擊幾天?真想加強葉卡捷琳堡的防守,他們就應該進入葉卡捷琳堡的防禦圈,憑堅固的工事固守纔有可能希望多撐上一段時間。”伍靖鬆也很意外。

蔡鍔馬上道:“不,他們進入葉卡捷琳堡,一旦我們切斷鐵路,他們不同樣被我們包圍,沒有補給‘交’通線,他們最終也是跟其他蘇軍一樣等死罷了,所以他們的阻擊應該是有些特殊的目的。”

“特殊目的?”伍靖鬆也點了點頭,一臉深思這‘色’。

“他們真的要跑?”幾乎同時,蔡鍔與伍靖鬆兩人愕然相對。

他們原本還認爲朗.帕多等人的分析有些小題大做,認爲八十萬的蘇軍要撤很困難,走大路沒法隱藏,走小路的話八十萬大軍不知撤到何年何月。

但現在看來,蘇軍的確要撤,而且根本沒有打算隱瞞,他們似乎也知道秘密撤退是不可能辦到的,所以採用了最光明正大的辦法。

烏法方面軍二十萬大軍在此之前沿鐵路進入東坡,然後沿鐵路至葉卡捷琳堡佈置阻擊防線,確保這一段鐵路的控制權,而阿軍最近的就是第三方面軍,但主力卻是葉卡捷琳堡南面,面對二十萬由白俄羅斯和莫斯科主力蘇軍組成的烏法方面軍,第三方面軍也必須要有優勢兵力才能儘快擊敗這支蘇軍。但就算阿軍集中全力攻擊這道阻擊線,從調動到擊破最少也需要五天以上,五天時間,足夠他們撤走大部分軍隊了。

下塔吉爾距離葉卡捷琳堡不過兩百公里,有鐵路相通,所以只要有五天時間,不說葉卡捷琳堡,即便是下塔吉爾的軍隊都能通過鐵路快速撤走。就算阿軍機械化力量再強又如何,能比得過火車的運力和持久速度?

“我們大意了,朗.帕多他們的分析一點錯都沒有,蘇軍早已經打定主意撤退,他們的烏法方面軍餘部進入東坡也沒有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甚至我們還以爲這支部隊應該還在西坡某段鐵路上向葉卡捷琳堡前進,現在看來,他們用了障眼法,還在鐵路上的只是幌子,事實上這支烏法方面軍也許早一兩天就進入了東坡。”蔡鍔搖頭嘆道。

“現在怎麼辦,敵軍阻擊線已經佈置好,就算我們現在立即調動第三方面軍的所有部隊折向葉卡捷琳堡西部,也需要時間,這麼大的部隊光是調動也要一兩天時間,要攻破這道阻擊線少說也要三天,而除了第三方面軍,也再沒有其他部隊趕得及來攻打這道阻擊線,也許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逃脫了。”伍靖鬆頗爲遺憾的道。

第三方面軍已經是最近的實力最強的部隊了,周邊其他部隊距離遠不說,數量也要少於第三方面軍,不可能放棄其他方向的包圍,集中到葉卡捷琳堡以西來攻打這道阻擊線。第三方面軍無法完成這個任務,就代表着蘇軍的這次行動事實上已經成功了。哪怕因爲這次撤退,烏法方面軍會成爲最後犧牲的代價品,但蘇軍能撤出七八十萬大軍,也絕對是一次無比成功的撤退行動了。

蔡鍔也一臉的遺憾和懊惱,他早該想到隨着第四方面軍取得驚天大勝,兵鋒直指伏爾加後,蘇聯人將會更關注伏爾加的安全,對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這兩個東坡孤城必然會沒有太多的‘精’力來兼顧了。這裡的地位已經下降,既然如此,蘇軍的戰略肯定會有所調整,反正保不住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了,那麼如果可以撤回這裡的七八十萬大軍,也將大大緩解蘇聯在兵力上的劣勢。

“我們已經犯下了大錯,目前唯一能挽回的就是像朗.帕多說的那樣,立即發起追擊堵截行動,能追殲多少就追殲多少,能堵截多少就堵截多少,最重要的是要盡最快速度拿下烏拉爾山,不能給蘇軍時間在烏拉爾山佈置好新的防線。烏拉爾山西坡緩東坡陡,若被他們控制烏拉爾山,我們以後要從這裡越過進攻歐洲,就完全要靠仰攻,蘇軍則是純粹的居高臨下,佔盡地勢,所以烏拉爾山必須全線由我們掌握。如此不但可以憑此守護未來烏拉爾以東的安全,假如我們仍要啓動第二階段計劃,進攻歐洲,那平緩的西坡也將讓我們如履平地,蘇聯則無險可守。”

蔡鍔說完之後,看了看沙盤地圖,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一帶及其周邊‘插’着的藍‘色’小旗很多,遠超過代表蘇軍的紅‘色’小旗,但在葉卡捷琳堡以西‘插’上代表烏法方面軍二十萬部隊的紅‘色’小旗後,這個差距卻拉近了不少。加上秋明以東是伊希姆,以南是庫爾幹,且庫爾乾的蘇西岸方面軍還能威脅車里雅賓斯克和秋明,所以便是追擊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發起 ,必須做好防備工作,誰知道秋明和車里雅賓斯克的阿軍也出動追擊的話,蘇西岸方面軍還有近**十萬人會不會就此狂攻秋明和車裡雅兵斯克,也就此突圍出來,反而威脅追擊部隊後背?

如果真發生那樣的事情,只怕追擊就會變成慘劇了,蘇軍可能就此反敗爲勝都難說。

戰爭勝負的天平,有時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砝碼就能改變……

蔡鍔在地圖上拿着小旗移動了起來,伍靖鬆等人也知道現在戰局有變,個個沉聲凝氣,看着蔡鍔在沙盤上不斷的排兵佈陣,直到十餘分鐘後,蔡鍔移動着‘插’下最後一支小旗,這才雙手橫抱‘胸’前,對着伍靖鬆等人道:“蘇軍西岸方面軍可能會是一個意外因素,所以我們在追擊前必須確保這支已經被包圍的敵軍不會出現意外。給梅森電報,要求還在鄂木斯克的第二方面軍部隊向西岸發起強攻,命令巴斯圖爾克率第一方面軍第三集團軍立即向伊希姆發起進攻,命令科克切塔夫的庫哈斯率領第三方面軍第八、十八集團軍部隊向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蘇軍主力發起進攻,命令祖文輝第十四集團軍立即向庫爾幹蘇軍發起進攻,我要他們保證做到一點,就是要讓這些地方的蘇西岸方面軍無法調動一兵一卒來威脅秋明和車里雅賓斯克,更不能讓他們突圍威脅我追擊部隊的後背。所有攻擊行動統一由吉姆.梅森元帥指揮,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暫時充當攻擊行動的總指揮部。”

伍靖鬆等人只是在一旁傾聽並記錄着命令,沒有一個人‘插’話,不時有參謀將一個個記錄好的命令通過電臺發送出去。

蔡鍔停頓片刻,似乎再次確認一下有無漏‘洞’一般,又盯着沙盤看了一會,才深吸一口氣道:“命令第一方面軍主力部隊暫停攻城,第十二集團軍立即南下與第一集團軍會合,駐秋明的第二十八集團軍也調出兩個師與之會合,暫由馮可齊統一指揮,務必以最快的時間切斷下塔吉爾到葉卡捷琳堡的‘交’通線,阻止下塔吉爾蘇軍撤退。”

“命令布拉德.範迪率領第三方面軍駐車里雅賓斯克的第十九、二十六集團軍也即刻北上,務必在兩天內從西北方向切入烏拉爾山西伯利亞鐵路出口,盡一切可能堵住烏拉爾鐵路出口,阻止葉卡捷琳堡蘇軍的撤退行動,並佔領烏拉爾山各隘口,確保我軍在烏拉爾山的控制權,命令習正保暫停對葉卡捷琳堡的攻堅,以第十一集團軍留守葉卡捷琳堡城南,其餘部隊應立即調動,投入到對蘇烏法方面軍沿鐵路阻擊防線的攻擊行動當中,要求不惜代價,以最快的時間攻破這道防道,鎖死葉卡捷琳堡蘇軍東逃線路。此次追殲堵截行動直接由戰區司令部統一指揮,有任何情況務必及時上報戰區司令部。”

第540章 讓天塹成爲通途第632章 背後一刀第367章 參戰的條件第653章 管他什麼彈都行!第338章 珍珠港的硝煙第712章 最後條件第706章 二十七將帥第422章 工程兵部隊第613章 殘酷屠殺第330章 目標美國第769章 蘇伊士會議第722章 最後命令第50章 四份計劃書第168章 屠殺令第128章 整軍第373章 宣戰第732章 ENIAC第756章 美國能量第484章 戰捷第268章 大潮洶涌第295章 亂世的徵兆第43章 兩份公告第328章 屠殺第215章 窘第331章 有天大便宜可以撿了第629章 綏靖的顛峰第720章 雅爾塔第451章 赤裸羔羊第269章 引爆第409章 插旗第264章 大投資和大釘子第17章 殺雞儆猴第253章 庫克級戰列艦泄密第257章 不實用的飛機第139章 羅斯福的選第392章 授勳第387章 風捲殘雲第493章 詭異第8章 拍賣?第628章 五日戰爭第501章 我們作主第172章 不自量力第291章 擴軍第341章 阿拉斯加海軍的實力第123章 安克雷奇淪陷第72章 年會第720章 雅爾塔第536章 又見改革第303章 三天和最後一秒第228章 軍演的目的第532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和開啓第224章 共舞第708章 吞併第317章 迴歸第175章 我必須出手了第649章 去南線第656章 鷹襲第747章 蓄勢待發第382章 趁火打劫第736章 大戰之前第391章 國家的財富第612章 恐怖海軍第589章 不切實際的夢想第767章 英國投降第275章 民國初立第176章 各個擊破第153章 怒火第647章 遠征第39章 喜第566章 黑色天空第218章 將軍錄第276章 清滅第392章 授勳第353章 勢不可擋第46章 潮起第577章 合併朝鮮第170章 離間第501章 我們作主第500章 比親自犯罪更嚴重第520章 你的表現我們很失望!第366章 爲俄國人提前默哀吧第131章 反擊第276章 清滅第324章 正式吞併第118章 血戰一第362章 他們還活着就算一個奇蹟了第512章 大整軍第324章 正式吞併第94章 是該出成果的時候了第148章 搶地盤第698章 敗軍之將第105章 要起風了第654章 不要威脅我!第87章 自動步槍第776章 新殖民體系第93章 全作練軍第562章 新瓶裝舊酒第197章 三萬噸的魚雷艇第49章 代價
第540章 讓天塹成爲通途第632章 背後一刀第367章 參戰的條件第653章 管他什麼彈都行!第338章 珍珠港的硝煙第712章 最後條件第706章 二十七將帥第422章 工程兵部隊第613章 殘酷屠殺第330章 目標美國第769章 蘇伊士會議第722章 最後命令第50章 四份計劃書第168章 屠殺令第128章 整軍第373章 宣戰第732章 ENIAC第756章 美國能量第484章 戰捷第268章 大潮洶涌第295章 亂世的徵兆第43章 兩份公告第328章 屠殺第215章 窘第331章 有天大便宜可以撿了第629章 綏靖的顛峰第720章 雅爾塔第451章 赤裸羔羊第269章 引爆第409章 插旗第264章 大投資和大釘子第17章 殺雞儆猴第253章 庫克級戰列艦泄密第257章 不實用的飛機第139章 羅斯福的選第392章 授勳第387章 風捲殘雲第493章 詭異第8章 拍賣?第628章 五日戰爭第501章 我們作主第172章 不自量力第291章 擴軍第341章 阿拉斯加海軍的實力第123章 安克雷奇淪陷第72章 年會第720章 雅爾塔第536章 又見改革第303章 三天和最後一秒第228章 軍演的目的第532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和開啓第224章 共舞第708章 吞併第317章 迴歸第175章 我必須出手了第649章 去南線第656章 鷹襲第747章 蓄勢待發第382章 趁火打劫第736章 大戰之前第391章 國家的財富第612章 恐怖海軍第589章 不切實際的夢想第767章 英國投降第275章 民國初立第176章 各個擊破第153章 怒火第647章 遠征第39章 喜第566章 黑色天空第218章 將軍錄第276章 清滅第392章 授勳第353章 勢不可擋第46章 潮起第577章 合併朝鮮第170章 離間第501章 我們作主第500章 比親自犯罪更嚴重第520章 你的表現我們很失望!第366章 爲俄國人提前默哀吧第131章 反擊第276章 清滅第324章 正式吞併第118章 血戰一第362章 他們還活着就算一個奇蹟了第512章 大整軍第324章 正式吞併第94章 是該出成果的時候了第148章 搶地盤第698章 敗軍之將第105章 要起風了第654章 不要威脅我!第87章 自動步槍第776章 新殖民體系第93章 全作練軍第562章 新瓶裝舊酒第197章 三萬噸的魚雷艇第49章 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