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意義深遠的餘波

日本政變!日本政變!一場風暴從太平洋的西岸颳起,瞬間就席捲了整個世界。每個人都睜大了眼睛關注着這場突然而來的火山爆發。一份份報道從日本東京向全世界發出。無數地評論家和觀察家在當着事後的諸葛亮,論證着這次變故早在他們地預料當中。並且連篇累牘的分析着日本政變對世界的影響。

難道二十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註定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災難?整個西方世界已經在進行着最血腥的屠殺,而日本的軍人集團上臺執政之後。在亞洲會不會又醞釀出一場可怕的戰爭?所有的眼睛都關注着4。24以來的事態發展。協約國關心日本會不會繼續履行他們的盟約。他們會不會對中國採取更加激進的態度,導致亞洲局面的惡化。而中國也放棄他們對協約國的義務,專心準備迎接日本的挑戰。同盟國幻想着一直對德國友善地日本陸軍集團會不會改換門庭。退出協約國集團,甚至在亞洲成爲新地同盟國家。孤立的美國頓時覺得神經受到了極大的剌激,太平洋也許從此不再太平了!而中國就在最靠近風暴的地方,誰都知道中國從高層到民間是一種什麼樣地反應!

這次政變怎麼就這麼突然發生了呢?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爲西園寺政府有着深厚的基礎,有着日本天皇的支持。有着海軍的配合。但是在日本陸軍強大地暴力衝擊下。竟然在一夜之間就成爲歷史!也許是歐洲的大戰吸引了太多的人們地注意力。讓他們都忽略了日本政局和民氣在過去幾年當中的變化,有人提出了警告,有人做出了分析。但是歐洲國家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爲亞洲已經穩定。孤立的美國也不願意太多的進行千涉。而一再受到挫折和剌激。對他們亞洲優勢地位感到岌岌可危地日本帝國,終於發生了這麼一場保守激進勢力全面復辟的草命!一直要到很多年之後,人們纔可能客觀的分析出最接近事實真相的來龍去脈。感受到這場政變對亞洲乃至世界得深遠影響。但是這個時候絕大多數的人們,只有目瞪口呆地看着飛快發生變化地一切。並且關注着他們現在最關心地問題。只有在歷史地大背景後面。一手參與影響了這場劇烈的波動發生的人,在冷靜的評估着未來會發生地一切。還有即將要進行地步驟。對於某些人來說,歷史已經重新演繹了。而下面所發生地一切。都將是新的。

1916年4月24日上午,在宮內大臣木下地主持下。田中義一正式甑見天皇陛下。表明了他們對以前西園寺國事地不滿。爲這些人矇蔽脅持天皇那麼久,陸軍卻一直無所作爲感到誠惶誠恐。向大正天皇提交了未來國策建白地萬言書。在木下宮內大臣的進言下,已經覺得無能爲力而深深惱怒地大正天皇。爲了維持日本的局勢。終於頒發大詔。讚揚發動誅除國賊行動地陸軍的忠誠勇敢。並且委任田中義一組建臨時內閣。帝國議會被解散,等待重新選舉後再組建正式內閣。但是誰都知道,這個正式內閣的組建,很有可能會遙遙無期。

在下午的晚些時候,以大正天皇的名義再次頒發了斥責西園寺等國賊的大詔。歷數了他們矇蔽天皇,出賣帝國利益。欺騙壓迫國民地罪狀。並且要求儘快將逃往地西園寺公望等人繩之於法,受到最嚴厲地懲治。東京街頭的紛亂局面在下午也終於歸於平靜。取而代之的是在皇宮門口歡呼慶祝遊行的東京民衆。大正天皇騎馬出現在了宮門口。接受了東京民衆的大禮參拜和歡呼。田中義一戎裝佩劍。騎馬跟在天皇陛下身邊。按照在場的一位法國記者地評論,天皇陛下臉色蒼白,手一直在神經質的抖動,明顯顯得非常不健康。看起來就似乎象他身後那個恭恭敬敬的光頭將軍的傀儡一樣。

在出日整個夜裡,大量的陸軍部隊源源不斷的開進了東京。各個駐地的帝國陸軍,包括關東軍、朝鮮軍等等陸軍爲主體的海外殖民地軍隊。都表明了對新政權的效忠。各縣地方議會,大部分也在政變發生後地第二天表明瞭效忠的態度。不少地方議會這個時候已經被各地自發行動的陸軍軍隊佔領。整個日本在一天之間,似乎就進入了軍事管制的狀態。

而在同一天。西園寺所乘坐地軍艦來到了吳港。在吳海軍基地周圍,海軍已經和陸軍展開了對峙。但是越來越多的海軍將領表明瞭支持田中義一的態度。日本海軍第二艦隊司令官木村正義自殺於自己的旗艦當中。吳港還有橫須賀兩處主要基地的海軍艦隊陷入了混亂當中。有的堅持要和陸軍對抗到底。將天皇解救出來。甚至不惜炮轟東京灣。而更多的海軍將領還有軍官卻認爲要服從天皇陛下頒發的大詔。接受現實這個情況。更有些激進的海軍軍官,甚至計劃策劃行動,劫持現在駐留在“金州”號戰列巡洋艦上的西園寺公望等人。在出日的夜間,“金剛”號,“榛名”號。還有“鞍馬”號三艘主力艦,加上若千的巡洋艦驅逐艦以及補給艦。在堅決反對陸軍激進團體的海軍將領還有軍官們的主持下,帶着他們最忠心地部下,起錨匆忙離開了吳港,向東開去。在離港的時候,榛名號上甚至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動亂,但是被強行控制住了。十幾條軍艦補給艦,帶着六千多名流亡水兵還有逃生的反對派。倉惶離開了日本。金剛號的無線電臺一直在保持沉默。而混亂的海軍。現在也沒有人主持對他們的追擊。暫時沒有人知道他們地去向。和西園寺他們同行的,包括加藤周明。牧野伯爵等等重要政治人物。還有重要的自由派思想家。

吉田造作。以及海軍地軍令部次長瀧村岬中將。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官財部彪中將,這些在真實歷史當中一直以條約派的身份和日本陸軍鬥爭到底地海軍將領,還有大批他們地追隨者們。

4月25日,田中義一宣誓就職臨時內閣的首相兼任陸相,海相由一名級別並不是很高,但是異常支持陸軍行動。而且以前職務爲海軍軍令部次長地加藤寬治中將接替。大正天皇爲了體制的統一,臨時特詔將田中和加藤晉開爲大將軍銜。藏相、外相都由軍部體制地同情者擔任。在歷史上曾經簽署過蘭辛——石井協定的,著名的對西方外交強硬派石井菊次郎出任外相,而藏相由近衛大通公爵擔任。閒院宮親王被解除了職務,受到了皇室內部的訓誡和監視居住。這位能力不強而又有些衝動的親王陛下鬱悶的被關在了自己的家中。

在宣誓就職後田中立即向國民發表了公告,告訴國民們帝國已經重新走回了正確的軌道上面。必將重新拾起明治時期的光榮。他們將限制屬於西園寺派的那些政閥和財閥們地爲所欲爲,重新武裝日本軍隊。並且許諾帶給國民一個更加光明地未來。幾個大地財閥因爲站錯了隊。很可能遭到解散重組的命運。公告對於國際還有中國的問題。仍然一個字都沒有提。同時還頒發了大正天皇親自發下地大詔。宣佈逃亡的西園寺等人爲帝國地國賊。他們必將追捕他們到底。被他們裹脅逃往的忠勇官兵,只要將這些國賊擒獲反正來歸。政府將既往不咎,而且對他們進行大大的嘉獎。如果他們堅持逃亡的話。那麼他們的家人將和那些國賊一樣永世蒙羞。大詔以電波的形式向全世界公佈。但是那支從吳港消失地艦隊,仍然還沒有音訊。追擊的海軍艦隊已經以儘可能快地速度編組了。但是海軍還很混亂等待重組的局面,並沒有立刻出發的可能。在這一天,海軍掌握地臺灣方面。也宣佈服從天皇陛下地大詔。

在田中義一就職之後,幾乎是立刻地,各國大使立即帶着各國的使命去甑見這位臨時政府的首腦。每個人都帶來了客氣而堅決的質問。日本新政府會不會改變他們以前已經對各國承諾過的條約和義務。還是將採取新的行動方式?他們和中國之間,有沒有爆發進一步衝突的可能?在4月25日下午的時候,田中以正式書面照會的形式轉告各國政府。日本將信守他們對協約國地盟約和義務。西園寺內閣曾經簽署而得到各國保證地條約。他們也只會採取協商地方式來探討條約當中可能有些不合適的地方。亞洲將是和平地亞洲。日本還有可能派遣陸軍,正式的參加歐洲大戰。總之一句話,日本現在沒有改變現狀的野心和打算。請全世界放心!但是西方國家仍是疑惑的對待着他們的承諾。甚至例行的對新任內閣就職的話語都顯得冷淡。一支激進的軍事力量掌握住了現在這個沸騰地日本。和平不是靠他們表個態就能確保地。亞洲地確是出了麻煩!

在這場政變中起了巨大作用的真崎甚三郎前陸軍中佐,被恢復了榮譽,並且破格晉開爲陸軍軍令部次長,軍銜少將。但是對於新鮮出爐的真崎少將而言,他更樂意率領一個陸軍師團,作爲野戰部隊派駐在第一線。日本陸軍爲了帝國地國運而上臺。他們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而西園寺明子小姐。她的屍體被西園寺家的親屬收斂。草葦埋在了西園寺家族墓地當中。同時還有很多西園寺家屬受到牽連。在一懷黃土下面,掩埋了這個美麗少女的全部感情和夢想。她只能靜靜的躺在那裡。再無什麼聲息。過了幾年之後,每年4月24日看守墓地的西園寺家族的看墓人都會收到一束鮮花。附着地紙條上面都是讓看墓人將鮮花擺在西園寺明子小姐地墓碑前面。這種事情持續了許多年,看墓人知道,也許有些人還一直記着西園寺家族這位曾經最美麗的小姐。小姐在美國的愛慕者?曾經訂婚地近衛公爵?沒有人知道。

4月26日,中國政府發表了客氣而冷淡的聲明。說他們注意到了日本政府現在突然發生的變化。這是日本政府的內政,他們不準備發表什麼意見。但是提醒日本新政府注意。希望他們能夠信守那些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條約。兩國攜手爲現在協約國共同進行的偉大事業而奮鬥。雨辰同時也發表了補充聲明,國防軍前往歐洲的計劃,並不因爲日本地變故而停頓。他還有他統帥的這個國家,在這一年的最高奮鬥目標沒有變化。

同一天。西園寺公望在海上發表了聲明,宣佈成立日本流亡正式政府。並尋求在美國進行避難。公告中痛斥了田中義一等人無視憲法。悍然發動政變的舉動。說他們脅持了神聖的天皇。將把日本帶上一條危險的不歸道路。田中內閣立即向美國政府進行交涉,希望他們不要接收西園寺公望這些流亡地國賊集團。但是美國政府的迴應也很快,出於人道主義原則,還有西方世界遵循的普世道德。他們將接受西園寺等人的避難。但是屬於日本帝國財產的軍艦等等,將很快遣返給日本帝國!包括只是服從命令但是不願意流亡的水兵們。一塊遣返回去。互相的聲明發表之後。在日本頓時就激起了新一輪的反美浪潮。

在短短的幾天裡面。政變的餘波似乎在表面上略微平息了。但是誰都知道,在東亞地洋麪下,暗流正是纔開始洶涌起來的時候。世界,在這個時候,真的完全的混亂了。

“…………日本政變也許是亞洲近代歷史上面最爲意義深遠地一次事件了。所有當時在高層地國際性人物當中。對這次政變事先m兒乍備,事發後又只是關注着一些最眼前的事情。也許對於當時地世界來說,最值得關注的事情不是這個。但是到了歐洲地戰爭結束之後。隨着時間一年年的過去。他們才明白這是一次多麼影響深遠的事件了。短暫的日本亞洲帝國,在迅速的輝煌之後,從此就走向衰落。而另一個更加強大的亞洲帝國,在地平線上展露出在當時還很模糊的身影。整個東北亞,將在未來的幾年當中劇烈的動盪。而當時西方地政治家們還滿足於修修補補維持亞洲當時的格局。卻不知道支撐亞洲格局的基礎,在有心人地撬動之下,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日本政變看似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對日本這個社會有着深刻了解之後。才知道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西方觀察家們也許被日本那些西方化的政治家、和協約國當時的條約,還有成爲當時亞洲體系地基礎英日條約。還有日本表面的東方式恭順,甚至大正早期的自由化思潮所迷惑。認爲日本已經是一個西方化地現代國家。有着和他們相同的政治架構和價值體系。他們不過要接納一個因爲日俄戰爭而崛起的小夥伴而已。他足夠強大。但是因爲國家的資源限制,而不能對他們發起挑戰。他們不過會在西方曾經走過地強大的道路上面亦步亦趨。成爲他們宰割統治亞洲的一個黃色皮膚的夥伴而已。但是一些對日本有着更深入瞭解的人物就明白。日本在物質上面。還是一個因爲貧窮和匿乏而感到憂心忡忡。甚至覺得憤怒地國家。世界已經被西方瓜分完畢。而他們始終是個遲到地傢伙。他們有着巨大的生存壓力,卻偏偏有着強烈地天賦野心。認爲他們的偉大不亞於任何一個最偉大的歷史上面的帝國,日本的價值體系至少就代表着亞洲地未來。

如果沒有亞洲從1911年突然在中國發生地巨大變動,日本的這種不安全地感覺也許會隱藏更加長的時間。他們在中國的滿洲還有臺灣等地區已經獲得了利益。他們會耐心的慢慢加強他們地利益,利用中國的資源逐步發展他們的帝國。那個老大帝國會是他們前進道路上面最好的養分提供者。但是突然地,他們在亞洲的優勢地位受到挑戰。受到了太平洋兩岸兩個巨大國家地圍堵。他們那些爲了帝國的強盛已經奉獻了一切地國民們突然發現,國運就這樣急轉直下!他們在亞洲的生存空間被壓縮,他們未來的發展道路受到了巨大地威脅。而他們曇花一現的帝國夢地背後。還是隻剩下那個侷促在火山密佈的島國上面,所有資源都要依賴進口的貧窮國度!這個時候再侈談什麼西方式地漸進發展道路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日本就放棄他們曾經在亞洲和世界擁有地光榮,成爲一個二流國家。看自己的鄰居臉色行事。要不就是再次動用他們的武力。爲帝國地命運做出最後的努力!當時在臺上的政治家感覺到了這種危險的。得到全國共鳴的思想。他們想維持日本和世界的聯繫,儘量採取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對於還沒有從封建性中脫胎的日本陸軍集團而言,這種局面就必須得到改變!整整一代的日本青年,已經在帝國夢當中不知道自己的退路。他們只有瘋狂地向前。日本的政治家們採取了一切的手段制止這種變化的發生。但是蘊藏在他們帝國最深處地熔岩,終於將阻擋在面前的一切脆弱屏障摧毀。日本憤怒的武裝了起來,虎視眈眈的看着他們一切現實的和想象中的敵人。爲他們的帝國夢想做出最後的努力。

如果沒有明治時期的巨大成功,不會有當時的日本帝國,也同樣不會有後來發生的事情。這次政變。不過是日本帝國在追求他們帝國最大目標的時候,再遭遇了最大的危機的時候。做出的最後一次總爆發而已。這個命運。早就在明治大帝開始維新強國,在他們對清國發起戰爭。在他們的鄰居也崛起的時候。就已經註定的了。歷史有他的偶然性,但是更多的還是必然。

在日本命運劇烈轉折的前後。中國那位註定要成爲二十世紀傳奇人物地雨辰總統,到底在其中發揮了什麼作用,也是一個非常有趣味,非常值得探討的歷史問題。在一切地官方記錄當中。這位總統都是試圖維持住中日之間的和平關係。並且對西園寺內閣的政策支持到底。甚至不惜損失自己的聲望簽署了並不算平等的和平條約。但是在歷史的迷霧當中。總是有些蛛絲馬跡讓我們駐足思索,一些晦澀的回憶錄。一段若隱若現的文字,似乎在告訴我們,這位總統也許操縱了這一切。讓日本在他們最衰弱的時候踏入了歷史的激流當中。爲那個老大帝國的重新發展起來掃清了障礙。產些還沒有解密而靜靜躺在那裡的資料,也許就記錄了這位總統當時最神秘的計劃。如果真的是這樣,只能說這個人對歷史發展規律的瞭解,對當時世界局勢的理解,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他的眼光,看到了幾十年之後。而這些問題,也許就是歷史上再一個無解的答案。

————在陰雲密佈的海面上。遠古的神靈在竊竊私語。有些凡人得到了這些啓示。他們就是時代的先知…………”。

第147章 漢道昌第31章 北伐第6章 決定攤牌第9章 解決(一)第56章 新局第94章 面臨大戰第62章 戲中之戲第43章 白狼匪患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181章 追晉第87章 天字號師第41章 統合(五)第8章 建設伊始第38章 統合(二)第115章 風雲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30章 糾纏第4章 出兵援鄂第21章 行動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52章 餘波第12章 揮兵鄂贛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93章 風與孰高第170章 切斷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38章 統合(二)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87章 天字號師第75章 戰意第16章 競標(下)第62章 戲中之戲第5章 奠基(五)第27章 糾纏(一)第18章 前哨戰(上)第20章 雙管齊下第11章 光復日(下)第3章 起事前夜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130章 三方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15章 重新整合第178章 口訊第17章 雨辰的決心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50章 孤軍獲救第50章 死守第40章 戰第25章 新的開始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69章 向遠方第48章 大開殺戒第94章 未來(三)第57章 凱旋第15章 重新整合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7章 鄂贛戰爭第199章 帷幕拉開第56章 新局第15章 重新整合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162章 全線激戰第45章 復仇第045掌南方的決議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197章 中央警衛師第73章 遭遇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18章 前哨戰(上)第165章 甲午集團軍第80章 王牌丁羽觴第165章 甲午集團軍第8章 建設伊始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69章 向遠方第87章 大選開始第114章 西園寺第53章 最兇猛的突襲第179章 漢江第9章 最長的一夜(六)第160章 上刺刀!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57章 凱旋第187章 你是誰?第3章 奠基(三)第73章 遭遇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41章 勿忘張堡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29章 英銳對混亂第5章 塞北江南第118章 犧牲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10章 解決(二)
第147章 漢道昌第31章 北伐第6章 決定攤牌第9章 解決(一)第56章 新局第94章 面臨大戰第62章 戲中之戲第43章 白狼匪患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181章 追晉第87章 天字號師第41章 統合(五)第8章 建設伊始第38章 統合(二)第115章 風雲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30章 糾纏第4章 出兵援鄂第21章 行動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52章 餘波第12章 揮兵鄂贛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93章 風與孰高第170章 切斷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38章 統合(二)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87章 天字號師第75章 戰意第16章 競標(下)第62章 戲中之戲第5章 奠基(五)第27章 糾纏(一)第18章 前哨戰(上)第20章 雙管齊下第11章 光復日(下)第3章 起事前夜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130章 三方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15章 重新整合第178章 口訊第17章 雨辰的決心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50章 孤軍獲救第50章 死守第40章 戰第25章 新的開始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69章 向遠方第48章 大開殺戒第94章 未來(三)第57章 凱旋第15章 重新整合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7章 鄂贛戰爭第199章 帷幕拉開第56章 新局第15章 重新整合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162章 全線激戰第45章 復仇第045掌南方的決議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197章 中央警衛師第73章 遭遇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18章 前哨戰(上)第165章 甲午集團軍第80章 王牌丁羽觴第165章 甲午集團軍第8章 建設伊始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69章 向遠方第87章 大選開始第114章 西園寺第53章 最兇猛的突襲第179章 漢江第9章 最長的一夜(六)第160章 上刺刀!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57章 凱旋第187章 你是誰?第3章 奠基(三)第73章 遭遇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41章 勿忘張堡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29章 英銳對混亂第5章 塞北江南第118章 犧牲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10章 解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