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糾纏(一)

1912年4月上旬,雨辰終於得到了北方要佈局對付他的確切情報,而他幾乎是馬上就有了反應。連日對情報進行分析判斷,最後再召開了小範圍的會議討論。按照慣例,到他開始召集會議討論的時候,往往都是他已經拿出了最後辦法,只是向大家通通氣,完善一下而已。

他在民事方面,很聽得進大家的意見。但是在軍政戰略方面,他卻向來不搞集思廣益那一套,只是有限的幾個人開會討論一下,然後就做出決定。經常被陳山河在背後笑作這叫乾綱獨斷。

1912年4月10日,在徐州江北巡閱使署門口,掛着002號牌照的蔣百里的汽車停了下來。整個徐州城,就雨辰和他配發了汽車。甚至他的汽車,比雨辰的還要高級一些呢。他從車子上面走了下來,吳採已經在門口微笑着過來親自給他開了車門。

蔣百里笑道:“念蓀,怎麼這麼客氣?我敢勞動你這個參謀長開車門?”

吳採微笑道:“蔣老師,我旁聽過您的課,自然您就是我的老師了。學生給老師開車門,還不應該?”

蔣百里上下打量了一下吳採,含笑沒有說話。這個參謀長給他的感覺好得很,從上到下都是標準的軍人。只管自己業務範圍內的事情,專業、冷靜。而不像其他司令軍長的參謀長,一副小政客的模樣。雨辰的部隊發展壯大到今天,和他的付出與表率作用,是絕對分不開的。

兩人寒暄着走到雨辰書房外的小會客室,李章雲正在裡面抽着雪茄,噴雲吐霧很是自得其樂的樣子。他現在坐到了財政廳長的位置,幫他準女婿打理着產業,似乎這就是最合適他發揮能力的地方了。

看到兩人進來,李章雲笑着站了起來,從匣子裡面取出雪茄分遞給兩個人:“來來來,雨辰還沒過來。上好的古巴雪茄,真正的走私貨。大家嚐嚐。”

蔣百里接過雪茄坐了下來,微笑道:“你是財政廳長啊,抽走私貨?不怕利權外溢?”李章雲哼了一聲:“就我們國家這5%的低關稅,收入還要作爲庚款賠償的擔保。我現在都想在江北搞走私了!與其讓別人賺,不如讓咱們自己賺呢。”

吳採卻笑着拒絕了,他整整衣服坐了下來。就算在柔軟的沙發上,他也能保持軍姿的標準,看起來真是一種本事。李章雲把雪茄放回匣子裡,又噴吐了一口煙霧,點着吳採笑道:“念蓀什麼都好,也什麼都學足了他的那個司令。不抽菸不喝酒,稍微有點無趣啊。”

吳採微笑頷首:“我是幹一行就要像一行。如果哪天我到財政廳穿洋裝上班了,一定學一羽先生享受生活。”

他們正在談笑,就看見雨辰從外面大步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還在和身邊的張志鶴交代着些什麼。不用說,他準是又下部隊去了。張志鶴替他推開半掩的門,知道他們幾人要討論事情,朝他們微笑點頭,就合上門出去佈置警戒了。

雨辰看來今天是騎馬下部隊的,手上還拿着馬鞭,氣色看起來也好得很,朝幾個笑道:“聊得這麼熱鬧?一羽先生的雪茄好香啊。走私的?”

這三個人物,就是雨辰決定最核心的問題的時候,會參與商討的人物了。吳採對自己軍隊的情況非常瞭解,而李章雲對財政情況瞭如指掌。蔣百里雖然懶懶地不大愛管事,在這裡也只是一個客卿身份,但是他在軍事戰略上的大眼光和遠見卓識,都是對做決定很有幫助的。而雨辰覺得自己的優勢,就是很瞭解民國的政治走向,瞭解這些民國史上的名人,從他們的優點到缺點。這四個人的商議,就能決定江北軍未來的走向。

“大家說,咱們該怎麼辦?”雨辰介紹完自己得到的情報和綜合整理之後的判斷,目光炯炯地看着大家。不過他面上可沒有什麼凝重的表情,嘴角倒還帶着一絲笑意。

蔣百里思索了一下,畢竟是戰略大家。很快就明白過來袁世凱的戰略佈局,“嗨,真是的,不知道又是哪個紙上談兵傢伙的主意。我們後面的江蘇上海的變化先不論,光是動用毅軍進安徽就是很蠢的舉動了。趙倜已得河南,正忙着穩定勢力,他沒那麼大的精神去幫倪嗣沖進取安徽,上次已經被倪斷送了八個營,毅軍一共不過才四十個營!我們只要在皖豫邊界做點姿態,毅軍絕不敢進安徽的,剩下的無非打點口水仗罷了。”

他說出了興致來,竟然蘸了點茶水在小茶几上畫了起來:“至於江蘇,更無可慮之處,守江必守淮。現在兩淮之地盡在我手,海軍和津浦路全在我們這邊,蘇南簡直對咱們是不設防的。只要在蕪湖放一個旅,在江北放一個旅,做兩路進逼南京之勢,誰又敢動?誰又能動?就算咱們真的有心要拿下整個蘇南,也不過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再說上海,我仔細想來想去。在袁蔚亭新的軍隊未建立起來之前,實在想不出他能從哪裡調一個混成旅進襲上海,哪員大將又能坐鎮上海?原來我一直關注禁衛軍的動向。那是能改編成兩個師的部隊,馮國璋以他的資歷,也可以統鎮得住。在現階段,本來應該是袁蔚亭最大的戰略預備隊。誰知道我竟看走眼了!禁衛軍竟然因爲兵變被解散!現階段袁蔚亭少了這支預備隊,我可以斷言一句,他的兵力是不足的!自保北方有餘,進取江南不足。從軍事角度來說,咱們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從政略上來考慮這些應對措施,就需要雨辰兄自己拿主意了。南方形勢我還不是很熟悉,唯一建議是,對毅軍還是不要貿然開火,發動安徽地方名義抵制爲上。”

他一氣說完,又從李章雲手中接過一支雪茄,含在嘴裡,朝雨辰微微點頭。現在雨辰兵財足備,行事既踏實而又有銳氣。其實像蔣百里這種大有傳統士風的人物,心中未必沒有楊皙子那種操持帝王術,白衣而卿相的想法。只是一個明顯一個隱晦罷了。。

雨辰沒有說話,只是笑了笑,又把目光向吳採注視:“念蓀,咱們軍隊的配置情況,還有整合情況如何?”

吳採皺眉搖頭:“三個師都已經編成入營了,何燧和陳山河的兩師,咱們自己的老底子太少,新成分太多。雖然儘量已經將在南京招募的有經驗的老兵撥補,但是還未完全成型。至於在徐州的第九師,咱們好歹保留了六個團的老底子,加上教導旅,咱們在徐州的兵力是強大的。這支預備隊隨時可以左右援應……”

他在心裡默默計算,最後斷然道:“皖北和蘇南方向,咱們一共抽調出十二個團的兵力參加作戰,那是沒有問題的!咱們的裝備優勢,每個團的編制都很充足,是足以應付蘇南和皖北潛在敵人的。”

這些部隊全在他的腦子裡裝着,拉着他就隨口報出,哪些團可以抽調,可以在哪裡集中,可以在哪裡轉運,可以編成幾個幾個支隊,支隊長可以安排誰……都一一有條有理地說了出來。正說到兵站線將怎麼安排的時候,雨辰揚手止住了他繼續往下說去:“好啦,念蓀。今天咱們只是大略談談,又不是下作戰計劃。不用這麼詳細……看來這些預案你都早有籌備了,不愧是我的模範參謀長,很好!”

吳採一笑收聲,只是靜靜地看着雨辰,等待着他下一個命令。

那邊李章雲不等雨辰把目光轉向他,就揚着雪茄笑道:“不用問我啦,你自己也知道現在咱們財力很充足。但是有一點,現在錢再多也不能亂花。你現在幾乎就是靠着銀行的金融手段來支撐你的軍隊。稅收除了些鹽稅,我這個財政廳長其他的幾乎指望不上。今年的預算本來已經做出來了,都是將將好的。你要是動員軍隊,打一個月的仗,估計又要花三百萬開外。雖然咱們沒有這筆預算,但是還是籌得出來的,這種事情沒法子避免,我只能竭力支持。但是希望今年除了日常軍事費用外,這種開仗要花的錢,還是控制在三百萬以內的好。”

他說話就沒軍人那麼明晰啦,不過顛來倒去的意思就一個。錢是有,但是最好把軍事費用控制在三百萬以內,要爲長遠打算。

聽完三個人的意見,雨辰只是將身子放平在沙發裡,眼睛望着天花板出神。想了一會兒又站起身子在這個小小的會客廳裡踱步。室內的空氣沉默了下來,只有雪茄的煙霧在嫋嫋升騰。

在歷史上,到了4月下旬,程德全就在蘇州破壞了陳英士計劃殺他的陰謀,然後接任蘇督,6月又接過了黃興的南京留守職務,7月在陳英士被迫辭職之後,又掌握了上海。他把民軍裁撤了乾淨,除了留下一個第八師。而在二次革命開始的時候,又自己辭職跑到上海租界,宣佈江蘇獨立是被迫的,讓江蘇羣龍無首,鬧出了三次宣佈獨立,三次取消的戲出來,長江下游的戰局就不可問了。

這個歷任過清朝黑龍江巡撫、江寧巡撫的老官僚,在二次革命前,雖然在民黨政營裡,卻成功地替袁世凱分化了民黨大本營裡的勢力。放他在自己的背後,實在是有些放心不下。

而且程德全和張季直他們拉攏得很緊,一起籌備大國國民會議,江蘇議員改選……都是程德全和張季直一手操辦的。要是他真的趕走了莊蘊寬,都督江蘇,和地方勢力結合緊密的話,再動他手就難啦。

這次袁世凱幾管其下,想壓制住自己,是個危機,但也是自己打蘇南主意的機會,只是看要怎樣才能名正言順?

至於河南的那支毅軍,不過是叫得兇罷了。袁世凱雖然現在打着動用他們的主意,趙倜能遵命給倪嗣沖幾個營就算不錯了,大可不用擔心。自己就算真的在皖北大打出手又怎麼樣?倪嗣沖在安徽的所作所爲,拉幾個友好記者來個報道,再發動安徽議員來個民意反對。自己怎麼做都是有理,這一路,儘可以不理。

只是蘇南,還是蘇南啊。要是自己手腕耍得好,染指上海,也未可知呢。只是這些辦法,現在還只能埋在自己心裡面,還不到透露的時候。

雨辰一下轉過身來,看着吳採。吳採反應很快,馬上起立立正。雨辰沉聲道:“參謀處擬出命令。從安徽陸軍第一師抽調第一團、第六團附騎炮各一營(安徽陸軍第一師轄一、二兩個旅,一、二、三、六四個團),組成張兆辰支隊,北上阜陽,監視毅軍動向。如果他們敢大舉南下,放手給我打!從十七旅抽調出四十九團,進抵蕪湖。江蘇陸軍第二師四個團主力沿揚州向東展開,呈對江南壓迫的態勢。巡防艦隊集中揚州……徐州第九師抽調出一個得力的旅作爲預備隊。這些動員部隊都要補足彈藥,培訓中的軍官回部隊,做好準備。”

他又走了幾步:“先就這樣,財政廳備足三個月的特別費,先準備一百二十萬元,至於程德全那邊,我自有安排。”

蔣百里笑着補充了一句:“最好再從徐州抽兩個團的部隊,放在蚌埠,由灼然統一掌握。皖南那邊,雖然有姚雨平師在那裡,咱們也要防着大局生變啊。”

雨辰重重點頭:“很是!念蓀,把這條命令放進去。等到此間事了,姚雨平部咱們遲早也要整頓進江北軍系統的,現在先放一放不妨。把實力擺開來,有些宵小自然就收手啦。”

他冷冷哼了一聲:“袁大總統想剪除我雨辰的羽翼,我就把整個江蘇拿下來給他看看!”

李章雲和蔣百里對望一眼,都爲雨辰的話有些吃驚。這個行事總是出人意表的青年將軍,這次又會有什麼大舉措了?

1912年4月13日,袁世凱正式任命程德全接任江蘇都督,免除莊蘊寬的職務,理由是莊蘊寬撫蘇不力,導致3月27日在蘇州發生了兵變,地方議員聯名提請程德全回任蘇州。4月14日,又電報陳英士,請他迅速交卸上海都督的職務。速到北京接任工商總長的職務。在4月15日,又以安徽現在不能沒有軍政首腦爲由,發佈倪嗣沖爲安徽都督,趙倜爲安徽軍務會辦,協同辦理安徽善後事宜。。

與此同時,還以雨辰是光復東南第一功臣爲由,加勳二位,敘階爲上將銜。長江下游局面,因爲他的這幾道命令,開始波動起來。

這些日子以來,在上海的軍政府都督府內,氣氛很是有些混亂。民黨一些急進派的人物,現在都雲集在上海這裡。同盟會的急進派據點,民立報也連日發表社論評論,說袁世凱借同盟會之力,一躍而上全國元首之位後,席未暇暖,就已經開始動手清除同盟會人物。倪嗣沖南下而逼雨辰江北軍,程德全易莊蘊寬而奪蘇南大權,促駕陳英士而逼宮上海,布子東南,其心可誅。

而江浙立憲派和同盟會一些穩健派人物,卻認爲袁世凱既然爲全國元首,自然有用人行政之權。這些命令都經過了內閣總理副屬,自然有法律效力。而且這些安排,人地甚爲相宜。除了倪嗣沖的任命在安徽激起莫大反響,還請中央斟酌之外,其他的都無可指摘。國民報和民立報爲這些事情,已經狠狠地打了幾天的擂臺。

而陳英士,不管他爲人如何,還是屬於同盟會急進派的人物,爲人又有幾分光棍脾氣,看到老袁要動他的手,自然也不甘心,他可從來沒對袁世凱抱有什麼幻想。只有地盤和實力,纔是陳英士最爲關心的。

“我勸思緘兄在蘇州不要交代,他手頭有槍有兵,怕什麼?程德全從清朝江蘇巡撫混進革命隊伍。當了幾天的江蘇都督,已經是對他格外寬容了。現在又和張季直一起,抱上了袁世凱的粗腿。我們打下江蘇的局面容易嗎?這些傢伙就想輕巧地竊取過去?”

陳其美半躺在煙榻上,對着面前的幾個人發着牢騷。

民立報的記者,鐵桿同盟會員,同時現在也是陳其美的智囊徐血兒,正坐在他的對面,冷笑了一聲:“思緘兄也是共和黨的人物!你以爲張季直這個老頭子是不省事的人物?江蘇地面前後崛起的幾個都督,除了雨辰他最後沒有控制得了之外,誰背後沒有他在暗中操縱?就是因爲這樣,思緘兄才讓位置讓得這麼爽快。反正都是張季直夾袋裡面的幾個人物換換位置。”

他嘆了口氣:“這江蘇地面的風雲,幾乎都被那個老頭子操縱了。他就是袁世凱現在在江蘇的代理人!我也探過思緘兄口氣,他夾在同盟會和張季直現在的共和黨之間,也很是爲難,想早交卸一天算一天啦。”

陳英士一捶煙榻:“這事情還要靠咱們自己!你看看雨辰那小子,從來都是指望自己,張季直和他聯合了那麼久,那小子說翻臉就翻臉,現在纔打出這麼個大家眼紅的局面。我們同盟會的勢力再不能給袁世凱這樣隨意宰割啦!這次咱們也要靠自己!”

說到後來,他光棍脾氣發作:“有了蘇南,咱們上海才安全。這次咱們就要把兩地連成一氣!程德全那條老狗,咱們派人幹了他!在蘇州咱們還有彭家兄弟這樣的忠實革命同志。咱們再派些同志去,武力驅逐程德全,我來做江蘇都督,上海都督撤銷就撤銷好了,反正蘇南勢力和上海整合在一起。袁世凱當真要打,那打就是啦!克強和鈍初他們軟弱,我可軟弱不得,有了實力在手上,袁世凱才真正怕咱們!”

他的幾個小兄弟都點頭稱是。徐血兒本來就是整天高叫再來一次革命,推翻袁世凱的人物,聽到陳其美髮狠,更是眼睛發光:“柳伯英現在在上海,他是蘇州人,又是陸士畢業的,有軍事經驗。咱們不如就派他去蘇州活動,聯絡上彭家兄弟。蘇州咱們可以掌握的兵力也不下五個營,起事也綽綽有餘啦。”

幾個人又密密地商議了一陣,終於決定瞞過現在還在南京主持東南同盟會勢力的黃興,派柳伯英等人到蘇州活動,把蘇州駐軍掌握過來,驅逐程德全,到時候再隨便找個名義,讓陳其美接任江蘇都督。到時候和江北雨辰連成一氣,爲同盟會保留在江蘇的勢力。這些人物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又搞慣了暴動起事,完全沒把北京那個中央政府放在眼裡。甚至連怎麼樣在政治情理上交代得過去都沒考慮,就已經將這件事情安排下去啦。

這時的程德全,才從上海租界起身出發。途中心狠的陳其美還安排人暗殺,卻沒有找到目標,一切就只有等着蘇州再發動起事了。

這時在皖北前線,卻還是一片的風平浪靜。袁世凱發表了倪嗣沖都督安徽的命令,報紙上馬上就冒出了許多評論專訪,將辛亥革命時候倪嗣沖在安徽的所作所爲都明列了出來,特別是在鳳台他搞的大屠殺。幾乎將每個被害人姓名都登了出來,這些被殺的都是淮上軍的兵士甚至家屬,都是光復的有功之臣。這些報道一再被轉載,尤其以現在隱隱然爲上海報界的頭牌記者顧執中的報道流傳最廣。

“……本記者也曾在津浦路上安徽段隨雨辰部戰鬥行軍,當時倪嗣沖部在皖北的所作所爲也有耳聞。當我從津浦路南返之時,雨辰部已經抽調部隊去驅逐打擊這個屠夫。本記者又親自趕往鳳臺縣調查這次屠殺事件……這種對革命功臣、無辜百姓的屠殺豈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死事之慘、屠殺之烈,記者行筆至此,都是手足顫抖!記者手無縛雞之力,卻唯願當時雨辰部能將這個屠夫捉住,送到鳳台來就地正法,告慰這些亡靈!”

“……現在這個屠夫居然又受了中央明令,得意揚揚要來都督安徽。我安徽百姓何辜,居然要再受其壓迫?皖北才得清明政治未久,中央又何忍再推這些樸實百姓再入火坑?當道諸公,難道真的沒有眼睛,沒有良心?

“倪屠夫絕不容再返安徽,我大總統反應明令天下,窮治其罪。百姓民氣得伸,則安徽幸甚,國家幸甚!”。

安徽旅京參議員們也聯名發起動議,提請大總統再考慮皖督人選。如若不然,安徽參議員將一體辭職抗議。

這些輿論風潮,雖然讓袁世凱倪嗣沖們稍微有些難堪,但是如果沒有雨辰部兩個團的部隊橫兵邊境,估計他們還是會毫無顧忌地繼續南下。輿論和民意,在他們看來,沒有槍桿子百分之一的重要。雨辰卻知道,槍桿子再加上輿論和民意,那會發出更大的作用。

在皖北面前,倪嗣沖只有四營毅軍,而趙倜果然不樂意給他打下手,現在毅軍主力還在鄭州一帶。面對四千江北軍,倪嗣沖除了一再通電,讓他們服從中央命令之外,竟然是半步也不敢動。皖北局勢,一時僵持。

在北京,袁世凱他們可還真沒想到,自己掌握了中央的名義,雨辰還真敢出兵硬扛,一時也拿不出有力的手段。而且雨辰口口聲聲以安徽的民意爲先,江北久行地方自治,任誰也大不過地方民意去,幾天內給中央政府打了十幾個電報,情願納還中央對他的嘉獎加級,也請中央再從長計議安徽的政局。

袁世凱看到這些電報,只是嘆了口氣:“這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嗎?”先捏着鼻子忍下這口氣,讓倪嗣沖先在河南遙領安徽都督的名義,等待機會,維持中央一點面子。另外加緊了組建備補軍的步伐,他終於明白了,對付雨辰,還是要靠步槍數目說話。

與此同時,也在和張季直他們加緊往還。無論如何,蘇南和上海那邊的局勢要得手,可不能讓雨辰步步佔先了,不然以後還怎麼制約他?

這幾日,袁世凱經常在紙上寫着雨辰的名字,再重重地畫上大叉。。

第17章 太后之死第160章 上刺刀!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45章 復仇第94章 面臨大戰第30章 糾纏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52章 餘波第167章 死之徵程第152章 放棄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79章 在法國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30章 七天第130章 三方第9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上)第71章 遊子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80章 民氣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151章 潮涌第137章 和平的陽光?第34章 至高無上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52章 餘波第28章 挺進河南第76章 民族利益第146章 胡無人第21章 轉折和驚變第161章 牽動中的全局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40章 統合(四)第81章 強國的氣質第155章 聯合第111章 成軍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38章 雨中決戰第173章 背後第181章 追晉第171章 包圍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27章 糾纏(一)第47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44章 重傷第149章 深入第88章 北方風雲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50章 孤軍獲救第164章 騎兵和“豬”第112章 1916年的新年第179章 漢江第47章 波動(三)第89章 在海上第55章 你是最好的總統第106章 血戰聖梅朗(五)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62章 戲中之戲第125章 凡爾登(六)第133章 地震(三)第10章 光復日(上)第80章 民氣第189章 被風吹動第160章 上刺刀!第95章 分割第115章 風雲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42章 決死進攻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34章 地震第4章 奠基(四)第98章 火山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141章 考驗第114章 西園寺第15章 暗戰重起(完)第35章 大迂迴(上)第147章 漢道昌第113章 烏雲第18章 前哨戰(上)第42章 抉擇第95章 分割第46章 波動(二)第96章 雨辰心中的最後一戰第153章 覺醒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79章 在法國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38章 在北方(上)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14章 暗戰重起(三)第17章 海軍之春第39章 統合(三)第52章 末日臨頭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71章 遊子第70章 大勢
第17章 太后之死第160章 上刺刀!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45章 復仇第94章 面臨大戰第30章 糾纏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52章 餘波第167章 死之徵程第152章 放棄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79章 在法國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30章 七天第130章 三方第9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上)第71章 遊子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80章 民氣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151章 潮涌第137章 和平的陽光?第34章 至高無上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52章 餘波第28章 挺進河南第76章 民族利益第146章 胡無人第21章 轉折和驚變第161章 牽動中的全局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40章 統合(四)第81章 強國的氣質第155章 聯合第111章 成軍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38章 雨中決戰第173章 背後第181章 追晉第171章 包圍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27章 糾纏(一)第47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44章 重傷第149章 深入第88章 北方風雲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50章 孤軍獲救第164章 騎兵和“豬”第112章 1916年的新年第179章 漢江第47章 波動(三)第89章 在海上第55章 你是最好的總統第106章 血戰聖梅朗(五)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62章 戲中之戲第125章 凡爾登(六)第133章 地震(三)第10章 光復日(上)第80章 民氣第189章 被風吹動第160章 上刺刀!第95章 分割第115章 風雲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42章 決死進攻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34章 地震第4章 奠基(四)第98章 火山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141章 考驗第114章 西園寺第15章 暗戰重起(完)第35章 大迂迴(上)第147章 漢道昌第113章 烏雲第18章 前哨戰(上)第42章 抉擇第95章 分割第46章 波動(二)第96章 雨辰心中的最後一戰第153章 覺醒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79章 在法國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38章 在北方(上)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14章 暗戰重起(三)第17章 海軍之春第39章 統合(三)第52章 末日臨頭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71章 遊子第70章 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