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殺張事件

九千名士兵在操場裡面站得筆直,看着主席臺上那面滬上先鋒的旗幟獵獵飄揚。這些軍官士兵都還穿着夏天的單軍裝,但是都換上了雨辰特意從北方採購過來的皮帽子。在徐州的陽光下,曬得一個個臉上都是汗珠直淌。

這些官兵按兵種不同排成方陣。重武器排列在隊伍的最前面,在陽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而戰馬都被騎士牽在手上,也都排列得整齊。這些訓練有素的無聲戰友似乎也知道今天是個大場面,都在那裡安靜地站着,等待着檢閱。

何燧按着指揮刀站在隊伍的最前面,滿心都是莊嚴肅穆的感覺。走上國戰的戰場和打內戰的感覺對於他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都在等待雨辰的到來。

遠遠的十幾騎馬馳進了操場。在最前面的就是穿着軍服、神情嚴肅的雨辰,馬來得飛快,轉眼就到了木頭搭成的主席臺前,他身後跟着的就是蔣百里、吳採等等高級軍官,都是軍服筆挺,勳章閃耀。

雨辰甩鐙下馬,也不等後面的人,快步就走上了主席臺,九千人的目光緊緊跟隨着他,看着他在主席臺站定。

“今天,其實應該是我們江北軍的節日!成軍以來,我們一直是光復的先鋒,現在我們又要成爲真正民族的武力!”

雨辰目光凝重,大聲地宣佈着。

“都說我們江北軍橫在這裡,是養兵自重,我們就是要讓那些說閒話的人看看,我們養兵,不是爲了自己的私慾,而是爲了國家和民族!誰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敵人,江北軍的槍口,永遠不會發抖!”

“今天這九千健兒走上收復外蒙的戰場,面前肯定有許多艱苦和犧牲。而我站在這裡,也不過是大家的後死者而已!其他的話我也不多說,灼然,請上來接旗,就算今天我爲大家送行!”

何燧渾身一個激靈,快步地走上了主席臺。雨辰從身後副官的手中接過一面卷着的旗幟,雙手交在何燧的身上。何燧目光肅穆,敬禮接過之後,在空中展開。

這面紅色的大旗就在徐州的晴空下飄揚起來,上面“民族武力”四個字就像閃電一樣耀亮了這九千健兒的眼目,讓他們不由自主地就熱血沸騰。

這世界,總會有一種力量讓這些青年軍人們熱血沸騰。而雨辰,就是很明白這種力量到底是什麼的人。他站在主席臺上,啪地打了個立正,朝這面軍旗鄭重地敬禮,然後轉向臺下,大聲地叫道:“安蒙軍萬歲!江北軍萬歲!”

這兩聲口號徹底點燃了場中的氣氛,軍官士兵們都把頭上的皮軍帽摘了下來,大聲地跟着歡呼:“安蒙軍萬歲,江北軍萬歲!”

蔣百里在後面看着雨辰凜然站在臺上,接受着士兵們的歡呼,不由得在心頭低嘆。這麼一支部隊和雨辰同生共死,未來在雨辰踏上爭霸全國的道路上,又會掀起怎麼樣的腥風血雨?但是無論如何,這支部隊現在是走向了維護統一、維護民族利益的戰場上,不管雨辰心裡打的是什麼主意,他也要支持到底。就是不知道現在整齊而生龍活虎的九千健兒,會有多少倒在塞外的冰刀霜劍之中?想到這裡,他的眼眶禁不住微微有些溼潤了。

李睿有些矜持地走進了車廂。外面都是皮帽子的安蒙軍在排隊登車,人喊馬嘶地混雜成一片。一進這個車廂,就發現窄窄的車廂幾乎被改成了作戰室,四面掛滿了內外蒙古的地圖。這個原來應該是花車的車廂,所有舒適的桌椅都被拆除了,只搭了三兩張行軍牀。有一張長長的桌子橫在中間,上面放着幾個搪瓷茶缸,一大壺水放在桌上,正冒着熱氣。

他一進來,幾個人都擡頭看他。只有何燧還低頭坐在行軍牀上看着公文,淡淡地道:“是派來的李參謀處長嗎?你來遲了。”

一個三十多歲的少將軍官過來熱烈地和李睿握手:“你就是蔣教育長推薦、司令親自點將的李睿李處長吧。我是安蒙軍的參謀長,原來也是皖軍第一師的參謀長,叫我孫裳就成了。以後就咱們兄弟倆在參謀業務上面搭夥了……你是陸士的高才生,我是原來第九鎮的小連長,火速提拔到這個位置的。業務肯定不如你,還請多多關照啊。”

李睿在心裡挑剔地評論着這個算是自己直接上司的參謀長,看樣子是個厚道人。話也很多,估計在參謀業務上沒什麼大本事。

他勉強朝孫裳點頭笑了笑,自己走到何燧面前,淡淡道:“何司令,我是李睿,從今天開始就在你手下服務了,有什麼指示沒有?”

何燧擡起頭來,聽着他無所謂的語氣,也站了起來,兩人差不多一般高,只是李睿書卷氣濃厚一些,而何燧滿身都透着像是金屬鍛造出來的那種剛硬的氣質。

“雨司令親自派你來的,我也不好說什麼。我知道你是出名的才子,百里先生當初的愛將……可是在我的部隊裡,我只要我的手下像個軍人。像軍人一樣思考,像軍人一樣做事,像軍人一樣犧牲……老實說,你不符合我心目中的要求,不過大家看將來吧。歡迎到安蒙軍報道。”

車廂裡氣氛有些尷尬,他們兩人身邊的軍官都不說話。何燧自顧自地坐了下來,繼續低頭看着公文。李睿突然一笑:“軍人也有很多種,不是整天板着張臉,行事直來直去就叫軍人。我像不像軍人,用你的話說,咱們看將來吧。”

他摘下頭上的皮帽扔在一張行軍牀上,笑着問道:“我晚上是不是就在這裡搭鋪了?”

未來安蒙軍的智囊和雨辰手下第一大將何燧的第一次見面並不愉快,而他們未來的合作將到底如何,現在誰也不知道。

在北京漸漸開始炎熱起來的八月份的天氣裡,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安蒙軍抵達北京。這支戴皮帽子的軍隊很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們整齊的軍容和精良的武器裝備,都讓沒有和雨辰部隊實際交過手的北方部隊刮目相看。

一直認爲北洋軍隊中國第一的不少北方軍人,對未來和這些南軍的交手,在心裡暗暗地擔了些心事。不管各人心裡怎麼想,對於民國成立以來第一支軍隊遠征的事情,大家面子上都熱烈得很。

在北京的懷園,更是以老資格的北方軍人薑桂題爲首,發起了南北軍人袍澤大會,歡迎到京的何燧他們。

在這天晚上的懷園,當真是軍人的世界。滿屋子都是勳章閃耀,馬刺叮噹的軍官們,不少軍官當時還留着很西方式的鬍鬚,互相或者矜持、或者熱烈地談論着。懷園裡面張燈結綵,侍應們穿梭來去。快七十歲的薑桂題羅鍋着腰,軍服披在身上,下面是條中式的褲子,笑呵呵地四下走動張羅着。

他可是北洋前輩了,當年小站練兵的時候,袁世凱手下就兩個翼長,他就是其中之一,對北洋初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風光無比的北洋三傑在那時還只是底下的小小軍官呢。他老人家在前清的舊軍系裡人脈也廣,在懷園裡走動着,幾乎就沒有他老人家不認識的人物。

“良佐,這些日子你段老師就沒提拔你一下?怎麼還掛着中校的牌牌?上次你娶三姨太,那可是原來我們宋軍門的表侄孫女,居然都不叫我老頭子去。我看你是越來越昏頭啦!”

“哎呀老弟臺!現在還在保定的五路巡防統領上面得意?比當個旅長強,當旅長一個月才九百兩,當巡防統領一個月一千三百兩呢!改天要請我喝酒!”

“你個小兔崽子,見到我老頭子也不行禮?當初駐防浦口的時候,你小兔崽子還拖着鼻涕呢!穿着五雲褂也像個娃娃。現在到哪裡恭喜了?從東北纔回來?在候差?明兒到我老頭子這裡來,我帶你到部裡去。多少不論,總有差使!”

“趙大侄子還記得我老頭子?託你來問好?你們宏威軍現在有了河南的地盤,那可得好好珍惜啊!都是咱們毅軍的老底子,我老頭子在北京,得照應一點總是會照應的……”

正在喧囂熱鬧的時候,就聽見門口承啓高聲唱名:“安蒙軍總司令,陸軍中將何燧到……”

整個懷園一下安靜了下來,就等着何燧進來,這裡面頗有些大有來頭的人物。放在前清的時候,何燧這個南洋第九鎮的小小連長根本不在他們的眼裡。不過這個年輕人自從跟着雨辰起兵,半年多的時間,上海南京徐州這一路打下來,又在津浦路以一個多團的兵力硬扛北洋軍快三個旅人馬的輪番進攻,後來更是打跑了倪嗣沖,獨力打下整個安徽。在民初的青年軍人當中,沒有比他風頭更勁的人物了。

大家都想看看,這個雨辰麾下的第一大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或者更是想從他的身上,看到他背後的雨辰,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江北軍現在已經是這些北洋軍人心目中最大的假想敵了。

何燧穿着一身黃色軍服,特意佩戴好了中將的肩章,北京政府頒發的勳五位也佩戴在胸前,頭上戴着已經成爲安蒙軍標誌的皮軍帽,滿臉都是笑容地走進了懷園裡面,身後跟着幾個參謀和安蒙軍的團長們。懷園裡頓時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薑桂題迎了上來,拉住何燧的手:“是何司令嗎?我就託大叫一聲灼然老弟啦,今天是老頭子我發起的這個歡迎會。來,我給老弟介紹一下咱們北方的軍人袍澤!大家對老弟即將兵發外蒙,也是又佩服又羨慕啊!”

何燧只是微笑:“姜老將軍是吧,何燧不過一介武夫,奉雨巡閱使的命令北上。不過是服從命令,盡我軍人的本分罷了,當不得老將軍把我擡到這麼個位置上。與北方袍澤會面,是在下久矣的願望……還要多謝老將軍發起這個高會呢。”

李睿在何燧身後,無聊地看着薑桂題一個個地介紹與會的軍人給何燧。有的北方軍官自顧身份,和何燧的握手都顯得勉強。有些圓滑一些的,只是笑嘻嘻地和他們談些風花雪月,問問他們江北軍當軍官的出息如何。還有些目光嚴肅,握手的時候都跟在看仇人一樣,那準是想着以後要在戰場上見面的北洋鐵桿……這個南北袍澤大會,果然是無聊得很。

直到一個光頭三十多歲的清痩漢子站在何燧面前,氣氛才略微有些不同,那個光頭漢子正是吳佩孚。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何燧,大聲報着自己的名字:“我就是在薛城鎮夜襲你的吳佩孚!我們那一仗,要不是陸錦支隊沒有跟上來,今天你怕是就不能站在這裡了!”

何燧一愣,看着吳佩孚竟然有些說不出話來,四周也一下安靜了下來。吳佩孚自從在薛城前線被解職以後,就被調任做了曹錕的副官,而他最看不慣的王承斌接任了他心愛的十一團團長的職務,這讓他很是想不開,在副官的任上就很有些書空咄咄的味道,乾脆行跡更狂放了起來。大家都以爲,原來北洋軍的這顆新星是沒有再升起的機會啦,他那個誰也瞧不起的作態,更是少有人理他。

沒想到今天他也出現在這裡,而且開口對何燧這個貴賓這麼不客氣。薑桂題在旁邊呵斥道:“子玉,在哪裡又灌了一肚子死燒酒?我看你是喝醉了!快點回去休息吧!不然仲三又要打你板子!”

吳佩孚沒有理他,卻哈哈大笑起來,朝何燧伸過手去:“你打仗很頑強,我很佩服你。不在戰場上,我們很可以做個朋友。這次你北上徵蒙,我羨慕你啊!你安蒙軍內還有沒有空缺?我做個團長或者參謀還是很夠格的……大丈夫提十萬健兒出塞揚我國威,也只有你們的雨巡閱使有這個胸襟啊!”

聽到吳佩孚在那裡誇雨辰暗貶北洋諸公,還和何燧說要加入安蒙軍,幾乎每一句都犯了忌諱。要不是何燧在旁邊,薑桂題這個忠心耿耿的北洋老人幾乎馬上就要發作了。

何燧一笑,握住了吳佩孚伸過來的手,兩個標準軍人互相看着。何燧笑道:“薛城鎮夜襲,我被老哥打得好慘!十一團白天進攻晚上還能奔襲,不愧是老哥調教出來的勁旅!不過我們這些軍人,只希望不要再在內戰戰場上面廝殺了。爲國家能留此國防勁旅,走上民族自衛的戰場!咱們今天這麼一握手,今後自然就是朋友了。”

兩人對望一眼,幾乎同時哈哈大笑起來。李睿在何燧背後饒有興趣地打量着兩個人,沒想到北方軍人也有這樣的人物啊,有意思有意思。

薑桂題幾乎是硬把吳佩孚推開了,人影稍一擁動,就不見了他的蹤影。何燧正看着他消失的地方,薑桂題又拉來了一個人,朝何燧笑道:“灼然老弟,這位也是南方軍人,你倒猜猜,他是誰?”

來人留着漂亮的小鬍子,也不過二十**歲的年紀,站在那裡很有些矜持地看着何燧。可憐何燧哪知道他是誰,也只好微笑着不說話。

薑桂題看到冷場,只好自己咧着嘴笑道:“這位就是在武昌光復起事的時候,率先發起的幾位軍人領袖之一,湖北張振武!”

張振武是湖北羅田人,武昌起義前擔任同盟會湖北機關的聯絡人。武昌起事,很是有些功勞。但是在湖北擔任軍務司司長之後,和黎元洪很有些相處不來,他性子又很桀驁不馴,乾脆就被黎元洪打發到北京來就個虛職。他也早不想待在武昌,於是就束裝北上。這次薑桂題召開南北軍人袍澤大會,除了何燧之外,他也算是南方軍人代表之一。不過現在一個手握近萬精兵,一個在投閒置散,這個境遇高下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何燧和張振武只是淡淡地攀談了幾句。張振武固然是有些自高自大,何燧也曾耳聞過他們這些湖北將校團人物的所作所爲。兩人之間,還沒有與吳佩孚短短兩句攀談覺得投緣。

等到客人都見過了,大家才歡然入席。先是薑桂題祝酒,然後大家就舉杯爲何燧壽,祝願他北上旗開得勝。何燧答詞也無非照例文章。到了後來段芝貴也出席了,這酒桌上多了這麼一個幹殿下,就更是熱鬧啦。這一場高會,直到晚上十點多鐘才散。出席的何燧和李睿只覺得兩個字,無聊。

但是對於出席完這場聚會,才走出懷園大門沒多久的張振武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噩夢。

他的馬車才離開懷園,在一處木柵欄前就被北京軍政執法處的憲兵攔了下來。他才從馬車鑽出頭來想問個究竟,幾個憲兵就亂哄哄地道:“就是他!就是他!綁了綁了!”稀裡糊塗的張振武被捆得結實又塞上了馬車,一直馳到玉皇閣軍政執法處總部,就看見陸建章面沉如水地站在階前等候。

張振武和陸建章也是有一面之緣的,被押下車來就大叫:“陸處長,我犯了什麼天條?把我綁到這裡?”

陸建章嘆了口氣:“竹山兄,真對不住,這都是上面的命令。這裡有兩份電報,你自己看吧。”

說着他將兩份電報紙放在張振武面前,藉着門口微弱的燈火讓他看。電報是黎元洪打來的:

“張振武以小學教員贊同革命,起義以後充當軍務司副長,雖爲有功,乃怙權結黨,桀驁自恣。赴滬購槍,吞食鉅款。當武昌二次蠢動之時,人心惶惶,振武暗煽將校團,乘機思逞。……元洪愛既不能,忍又不敢,迴腸蕩氣,仁智俱窮,伏乞將張振武立予正法,其隨行方維繫屬同惡共濟,並乞一律處決,以昭炯戒。……元洪藐然一身,託於諸將士之上,闒茸尸位,撫馭無才,致起義健兒變爲罪首,言之赧顏,思之雪涕,獨行踽踽,此恨綿綿。更乞予以處分。以謝張振武九泉之靈,尤爲感禱!臨潁悲痛,不盡欲言。”

還有一份卻是袁世凱的命令,倒簡單得很。

“查張振武既經立功於前,自應始終策勵,以成全之。乃披閱黎副總統電陳各節,竟渝初心,反對建設,破壞共和,以及方維同惡相濟,本大總統一再思維,誠如副總統所謂愛既不能,忍又不可,若事姑容,何以慰烈士之英魂?不得已即着步軍統領、軍政執法處處長遵照辦理。”

這一看之下,張振武面如死灰,沒想到被稱爲黎菩薩的民國副總統,卻終於不肯放過他!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說的!他看着陸建章大聲道:“民國建立,我們這些首義元勳也該死了!兩位總統將來的名聲,我看能好到哪裡去?死就死吧!看你們能橫行多久!”

陸建章微笑着也不答話,張振武更是一口痰吐在了他的臉上。他擺擺手,幾個憲兵已經把他拖進院內刑場,噹噹兩槍,這個武昌首義的元勳人物就當場死去了。

陸建章慢慢踱過來驗屍,看的確是死得透了纔打發人去報告。他在心裡暗想,這次表面是老頭子替黎元洪擦屁股。實際看來,這事情要鬧出來的話,湖北真正被咱們北洋控制的日子,也不遠啦!終於能在長江中游,對南軍整然的態勢,打下個釘子來了!

第29章 糾纏(三)第109章 朝鮮復國軍第91章 大本營第8章 新年第77章 國運誰屬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51章 波動(七)第187章 你是誰?第43章 發現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16章 清室退位第33章 沿着津浦路前進第20章 雙管齊下第11章 解決(三)第5章 奠基(五)第35章 開始的結束第6章 奠基(六)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128章 北方軍和預備軍第25章 新的開始第97章 進入戰場第22章 初見中山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134章 地震第30章 糾纏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69章 發動第91章 國家統一安全委員會第47章 波動(三)第191章 平衡第12章 解決(四)第94章 面臨大戰第60章 各有所謀序章回到1911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32章 追星族第33章 沿着津浦路前進第36章 和戰第77章 國運誰屬第40章 統合(四)第29章 糾纏(三)第25章 藏伏爪牙第8章 新年第71章 遊子第101章 東方式攻擊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68章 陳思第62章 戲中之戲第87章 天字號師第101章 東方式攻擊第10章 解決(二)第23章 大英帝國的通牒第146章 胡無人第50章 波動(六)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48章 大開殺戒第51章 把國運搶回來第54章 十年生聚第28章 糾纏(二)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34章 記者第8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181章 追晉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17章 雨辰的決心第65章 世界之潮第55章 北軍之雄第67章 餘波盪漾第47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4章 出兵援鄂第82章 大雪安魂曲序章回到1911第55章 你是最好的總統第94章 面臨大戰第75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下)第6章 最長的一夜(三)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68章 陳思第49章 滾滾向西第76章 戰略空襲第23章 新變局第61章 迫在眉睫第136章 歸來第149章 深入第56章 精銳對精銳第174章 倒下第40章 戰第91章 大本營第16章 清室退位第60章 平衡第127章 密約第12章 解決(四)第79章 在法國第1章 南洋第9鎮的敗兵第163章 主動權第46章 波動(二)第105章 血戰聖梅朗(四)第21章 行動
第29章 糾纏(三)第109章 朝鮮復國軍第91章 大本營第8章 新年第77章 國運誰屬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51章 波動(七)第187章 你是誰?第43章 發現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16章 清室退位第33章 沿着津浦路前進第20章 雙管齊下第11章 解決(三)第5章 奠基(五)第35章 開始的結束第6章 奠基(六)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128章 北方軍和預備軍第25章 新的開始第97章 進入戰場第22章 初見中山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134章 地震第30章 糾纏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69章 發動第91章 國家統一安全委員會第47章 波動(三)第191章 平衡第12章 解決(四)第94章 面臨大戰第60章 各有所謀序章回到1911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32章 追星族第33章 沿着津浦路前進第36章 和戰第77章 國運誰屬第40章 統合(四)第29章 糾纏(三)第25章 藏伏爪牙第8章 新年第71章 遊子第101章 東方式攻擊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68章 陳思第62章 戲中之戲第87章 天字號師第101章 東方式攻擊第10章 解決(二)第23章 大英帝國的通牒第146章 胡無人第50章 波動(六)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48章 大開殺戒第51章 把國運搶回來第54章 十年生聚第28章 糾纏(二)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34章 記者第8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181章 追晉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17章 雨辰的決心第65章 世界之潮第55章 北軍之雄第67章 餘波盪漾第47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4章 出兵援鄂第82章 大雪安魂曲序章回到1911第55章 你是最好的總統第94章 面臨大戰第75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下)第6章 最長的一夜(三)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68章 陳思第49章 滾滾向西第76章 戰略空襲第23章 新變局第61章 迫在眉睫第136章 歸來第149章 深入第56章 精銳對精銳第174章 倒下第40章 戰第91章 大本營第16章 清室退位第60章 平衡第127章 密約第12章 解決(四)第79章 在法國第1章 南洋第9鎮的敗兵第163章 主動權第46章 波動(二)第105章 血戰聖梅朗(四)第21章 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