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奠基(六)

秋日的陽光照在駐武漢十八師所屬的三十六旅列成的整齊方陣前面,這個師是中央軍系統在整個長江中上游的中流砥柱。三十五旅在川東,而獨立旅現在駐在鄂北,在武漢就是三十六旅的部隊。在雨辰的嫡系部隊之中,向來都有五大王牌師的稱呼,第九師、第十八師,還有安蒙軍所屬第一、第二師,最後的是中央軍教導師。三十六旅作爲十八師的一員,向來爲他們在軍隊中的地位而自豪。這個旅的起源是當年蘇滬革命軍的第二支隊第四團,後來擴充爲江蘇陸軍第二師的第四旅,當時轄有兩個步兵團。在南北會戰當中承擔了奔襲信陽的作戰任務,在老長官陳山河的率領下躍進河南,奪取了戰役的關鍵點信陽城。在奪取中原門戶義陽三關,徹底截斷湖北北洋軍後路的戰鬥中,這個旅的前身更是作爲先鋒,一舉攻佔了武勝關,在殘酷的山地作戰當中消滅北洋軍一個整團,繳獲無數。最後挺進湖北,這支部隊又率先進入武漢,接受了上萬名北洋軍的投降。然後,他們就地擴充爲江北軍十八師第三十六旅。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是擁有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營的大單位了。

在這個旅改編爲中央軍第十八師第三十旅之後,更是全面換裝了德國造的發射尖頭步槍彈的98式步槍,每個步兵排都增編了一架上海製造局仿造麥得森機關槍而生產的民二式機關槍;連所屬的機炮排有一門一二乙式六十毫米迫擊炮和一架馬克沁08式重機關槍;營部機炮連則有六架馬克沁08式重機關槍和兩門一二甲式八十毫米迫擊炮;團部直屬的炮兵連則裝備了四門法國七十五毫米山炮和兩門一二丙一百零七毫米迫擊炮;至於旅部的炮兵營,也擴充成爲擁有十二門七十五毫米山炮和四門德國造一百零五毫米野戰炮的部隊。加上其他配屬的工、輜、騎、通、衛生分隊,全旅已經達到了一萬三千餘人。軍官當中加入青軍會的比例達到了85%,又補充了大批江北和保定軍校畢業的學生。建制充實完整,全國也不過只有第九師第十七、十八旅,還有教導師教一、教二旅可以和他們相提並論。說是雨辰花了全力來打造出來的嫡系心腹骨幹並不爲過。他們今天全旅集合在操場等候檢閱,就是爲了歡迎他們的老長官復職。

他們的老長官,自然就是江北軍三傑當中的陳山河了,他前段時間因爲私生活的問題被降爲少將。雖然還是十八師的師長,但是被雨辰留在上海的總參謀部讓他學學規矩,不要再那麼無法無天的,這個時候才放他回武漢繼續帶部隊。在三十六旅的官兵看來,不管陳山河受了什麼處分,哪怕降到了少尉,他還是他們的老長官!這種從上海起事一直到現在形成的血肉相依的感情,是誰也無法干涉的。天底下,除了雨辰司令官,就是他們的陳師長!

所以當陳山河的白馬出現在操場盡頭的時候,所有三十六旅的老官兵們都發自內心地發出一片整齊的歡呼聲,隨着他的馬朝隊伍前頭奔馳而來。那歡呼聲就越來越大了,席捲了整個的操場。隊伍當中的保定軍校畢業的軍官們雖然有些不知所措。他們也不明白爲什麼爲了歡迎老長官就要全員集合列隊,但是人在這個大環境當中,只有放開嗓子跟着一起叫了。

陳山河仍然是那副意氣風發的樣子,他除了那副實在過分秀氣的面龐之外,身上從上到下,沒有一處不透露出一股熱血青年軍官的味道。他臉上帶着驕傲的笑容,看着他麾下這過萬虎賁,看着他們整齊的隊列還有排成一排、閃閃發光的步槍刺刀。他的馬帶着煙塵很快就在隊伍前列打了一個盤旋,軍樂隊也適時奏響了布達式的軍樂。大家都看着陳山河勒着馬站定,歡呼聲才漸漸小了下來。

陳山河同樣也是心潮激盪,總算他媽的回部隊了!這些日子在上海虎穴總參謀部,後來又遷到南京。每天到部裡辦公,那些文牘簡直要把他煩死!不知道原來也是個急脾氣的吳採大哥怎麼能忍受這麼久的?每天吳採大哥還要找他談話。話裡隱隱約約的意思就是他們這些功臣,在國家漸次和平的時候要收斂自己的鋒芒,注意自己的行爲,纔是自我保全的道理。整個軍隊系統,只能有一箇中心,就是他們的雨司令!吳採說這些其實是對陳山河這個兄弟非常掏心窩子的話了,但是陳山河還是隻當做過耳春風。現在他年紀輕輕,就是最強大的野戰部隊之一的司令官,一聲命令下來,就有幾萬人爲他赴死效力。國家現在還有很多省份沒有打平,在國際上還有那麼多的民族恥辱沒有洗刷,正是軍人建功立業的時候。談什麼收斂自己的羽翼?他這支雄鷹,正是要展翅高飛的時候呢。離開南京的時候雨辰也找他談過話,除了繼續劈頭蓋臉訓了他一頓之後,也叫他好好掌握住武漢周圍的部隊,隨後還有名義發表。國家在外交問題穩定下來之後,還要次第削平國內的割據勢力。何燧那把刀是準備外戰用的,而你陳無病就要在國內體現我的意志!這讓他躍躍欲試又有些得意揚揚,司令你總是還離不開我陳山河的吧!原來降職剝奪青軍會執委身份的那點惶恐,現在幾乎又被這個年輕人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他站在隊伍前列,吼聲如雷。讓人很難相信這個秀氣的年輕人居然有這麼大的嗓門:“老子回來了!還是你們的師長!離開幾個月,怕你們這些傢伙不安心訓練,不珍惜自己野戰主力的身份。現在看來,還是老子原來那支鐵軍!要記住,你們一個旅要應援七八個方向。什麼時候都不能鬆這根弦!仗是有你們打的。老子要打個官復原職,你們也要給自己打出一番前途出來!現在部隊裝備已經換了一茬,老子現在也回來了。未來上戰場要是打不出符合你們主力的身份出來,老子是不會對你們客氣的!回去加緊訓練,部隊輜重全部裝車,隨時要拉得走,打得動!現在算是咱們打出一個政府來了,以後還要爲咱們這個國家打出更大一番的天地,這就是老子和你們的責任!布達式結束,大家解散!”說完就用力朝自己部下行了一個軍禮,騎在馬上抿緊了嘴脣,肅然看着自己麾下的這支部隊。

三十六旅的旅長是原來江蘇陸軍第二師的參謀長蔡恆文,現在改行當部隊長了。他騎馬站在隊伍的前列,聽着完全是陳山河個人色彩的訓話,心裡面卻思緒萬千。他們這些經受過完整參謀訓練的人和陳山河這種驟然被提拔到高位上面的人不一樣,對事情要考慮很多。陳山河還是沒變,看來這次的教訓讓他還是覺得無所謂。他是江北軍三傑,什麼錯誤反正都有人照應包容,只要忠心耿耿就足夠了。司令放他回來,估計還是要打仗,這纔要倚重陳山河的忠心和對下級部隊的感召能力。現在又要對什麼地方用兵了呢?西南,還是西北?這個平日裡除了工作就是讀書讀報的三十出頭的秀才型軍官很瞭解現在在南京發生的事情。司令,不,現在該叫總統了,在國際上面兩大勢力之間周旋,彷彿也是闖出了一條路來。利用德國的軍火援助,已經將自己最心腹的幾支部隊重新武裝了一遍。在和德國打得火熱的外表下面,似乎對協約國那些國家也沒有放棄,上海的幾份報紙已經傳出了西方公使團計劃做出讓步的消息,可能這讓步是微小的。但是司令也沒有拒之門外的打算。至少派陳山河回部隊準備打仗削平地方勢力就能夠明白,南京現在一直在糾纏政府被國際勢力承認的問題,馬上就要有個結果了!到時候雙方達成的條件是什麼?蔡恆文突然發現自己很期待,在雨辰的率領之下,雖然每天都過得那麼緊張,但是總能給人帶來驚喜。

至於陳山河……他看了一下正板着臉看着部隊次第離開操場的他,心裡面只是無聲地嘆了一口氣,看將來吧。希望他年輕的銳氣不要消磨,也不要因爲他那個大大咧咧的性格而最後落馬。江北軍三傑,何燧自我發配遠離中樞,吳採勤勤懇懇做好副手的工作,只有他還是那麼的飛揚耀眼。這在大時代中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這真有點說不上來。接着又有點八卦地在心裡惡意地笑了一下,陳山河馬上回到他在武漢的公館裡面,對着那對姐妹花,他該怎麼解決問題?司令可是不允許他兩個都娶的!

這時遠在東北的奉天城,何燧也在看着最近這些日子的政府公報。他仍然是那個嚴肅而精神的樣子。他的安蒙軍一師放在遼寧,二師在山西,獨立出來擴充成爲“狼居胥”騎兵旅的部隊放在綏遠,加上現在在綏遠外蒙的二十一師(現在安蒙軍轄一、二、二十一師和狼居胥騎兵旅),直隸的十五師和十七旅,山東的五師和二十師。連同在天津的國防軍北方總指揮部,就形成了中央軍系統在北方的佈局。一方面要保證北方對南京政府的向心力,一面又要壓迫東北三省逐漸成爲中央所屬的可靠省份。同時還協防山西,從西、北兩面對陝西的北洋殘餘兵力形成威脅。在這幾個月裡面,他一直在東北三省奔走,一面主持建設邊境對俄對日的國防工事,一面和吉林、黑龍江的省長,那些前都督們交換意見。對他們既要有武力上面的牽制但是又不能壓迫得過緊,既然保證中央政令的實施也要讓他們不至於決裂。這個工作以他野戰部隊的司令官身份來幹,一是吃力,二也是名義不對。國家是共和制政府,什麼時候輪到他這個軍人來幹這些政務了?但是比起天津的蔣百里來說,他還算幸運的。至少吉黑遼綏晉這五個省,除了綏遠其他的還不算中央的基本地盤,和這些省份的省長打交道,互相之間做了決定也就算完了。而現在直隸和山東兩個省份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央基本省份。地方自治的議會,民選省長都推舉出來了,地方權力頗大。北方省份本來對南方就有隔膜。蔣百里身上負擔着調和的工作,雖然手中有兩師一旅的兵力卻一點都不敢使用,每天只是在中央和地方兩頭之間奔忙說合。仗着他在北方還有些老關係,在他的協助下,中央一些政令在北方還是得到推動了。南北方在緩慢的磨合當中,不過趨勢還是在向良好方向發展。

何燧現在想到的並不是這些,他還是關注着南京方面和列強的談判問題。這對於他這個身在邊陲,承擔着國防重任的司令官來說,這些問題就是實實在在的國防問題!前些日子鬧得那麼緊張,日軍在關東州和天津增兵,他立即調整部隊態勢準備應付。又在上一個月,有德國陸軍的軍官來參觀檢閱他麾下的安蒙軍第一師。說以後要派駐顧問在安蒙軍當中,雖然在言辭當中對安蒙軍大加讚賞,但是何燧心裡還是很不是滋味。好好的國家軍隊,派什麼外國顧問來?在國力不充的時候和遠在歐洲的德國結盟,到時候誰救誰?日本和英國可就是逼在面前的敵人!他寫信向蔣百里和雨辰表示自己的意見,雨辰沒有回信給他,倒是塞給他一堆德**火,對他的部隊進行了調整補充。蔣百里回信了,只是叫他放心,說雨辰已經和他交換過意見,要他相信雨辰不是笨蛋。他隱約有些明白了,但是對自己部下的情緒卻又開始擔心了起來。李睿他們一羣青軍會會員在安蒙軍內有着巨大的影響力,他們對和德國結盟可是熱情得很!都認爲這是打破歐洲乃至遠東的舊秩序的最好機會,可以改變整個東亞的政治格局!中國也該大膽走上世界舞臺了!

對於這種不考慮到自身實力的言辭,何燧向來是不屑一顧。是憑藉靠買來的軍火組建的陸軍?還是靠這個現在還不算完全統一的國家?還是靠每年不到五億元的財政收入?所以當他讀到雨辰和西方公使團重開談判的公報之後,總算是放鬆地噓了一口氣,軍人的職責是禦侮,而不是窮兵黷武啊……看來,司令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在這幾個月的糾纏當中,雨辰從德國方面得到的實在不少。德國那個好大喜功愛幻想的皇帝,對於遠東這個變故傾注了很大的心力。在歐洲互相牽制,幾次炮艦外交都告失敗的情況下,在遠東找到這麼一個機會,該是多麼不容易,多麼讓人驚喜的事情?他每天幾乎都在用誇誇其談的語調向他的總參謀部的容克將軍們宣佈,他每向中國輸送一船的軍火和機器,就有多少條軍艦、多少協約國的部隊在向遠東調動。可是德國將軍們明白,現在從歐洲調往遠東的,不過就是英國的一個由無敵號戰列巡洋艦爲主體組成的小分艦隊,還有原來在印度的一點英國部隊罷了!就算把日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可日本不在歐洲!但是皇帝的意志是不可阻撓的,加上他那麼的興高采烈!

在總參謀部內部,他們也接到了舒爾茨使團當中軍事隨員發來的報告,詳細描述了雨辰所有的軍事實力。他們認爲,雨辰現在有二十個師的部隊,他們驚訝地發現,其中有五六個師也許已經達到了歐洲水準。他們裝備的迫擊炮是一種非常優良的步兵火器,建議德國馬上購買專利生產。對這麼一支軍隊進行武裝和改善訓練也是可能的。也許在一年的時間裡面,可以有五十萬左右的陸軍可以使用。這建立在雨辰把所有資源都用在陸軍身上的基礎上!這五十萬人的陸軍,如果和德國密切合作,可以確保青島基地的長久穩固。並且在華東和東北吸引一部分的英國日本軍隊,作用就僅此而已。皇帝陛下幻想的黃種人大軍在德**官的指揮下攻陷印度,那只是一場夢而已。德**官們將報告提交了皇帝,皇帝的反應卻是加大援助的力度!這一切都是在舒爾茨伯爵還沒有和雨辰達成正式協議的基礎上!而且就算達成了正式協議,這個國家有多大的誠意進行遵守,也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難道就是因爲他們和英國不友好的關係,以及和日本軍隊在東北打過一仗麼?

在13年前被皇帝稱爲需要得到教訓,要在中國展示德國的軍旗和國威的落後野蠻國家,現在在皇帝的私人下午茶會的非正式談話當中,已經變成了甜蜜的遠東強大盟友。歷史有的時候,真的是諷刺極了。**政體下的最高領導人,有的時候也真的沒有那麼明智。

總之,在兩個月時間裡面,中國的工業部和國防部代表們,在德國,在上海揮舞着訂單。需要工作母機,需要特殊鋼材,需要採購技術專利,需要軍火,需要聘請專家,都得到了慷慨的供應。只有極少一部分是現金,其他都是偉大的德意志皇帝買單!以貸款的形式!德國在這種慷慨的交易當中,也許只是得到了迫擊炮的生產技術專利!

公元1913年10月21日,雨辰正式和西方公使團恢復了談判。一開始以朱爾典爲首的談判代表先發制人提出了西方列強承認南京臨時政府的先決條件。第一,關稅仍然由英國掌握,但是可以考慮將關稅平均水準上升到7.5%,在新舊債務清償完畢之後,關稅主權可以交還南京政府。第二,原來新舊債務可以加以整理,六國銀團債務須優先償還,政府債務可以展期,但是利息削減不容討論。第三,租界地位不容討論,但是西方政府保證將不再設立新的租界,舊租界也不再展界。治外法權只侷限於租界內部。原來被割讓的土地問題,因條約所限制,也不容討論。第四,原來六國銀團解散,南京政府在獲得承認後,可以自由選擇各國政府進行借款,西方列強不加以限制。英國願意和美國聯合提供幣制改革貸款。第五,和德國進行的軍事同盟談判必須馬上終止,否則將面對的不僅僅是不予承認。很有可能的是受到未來協約國的聯合打擊。

雨辰在自己的政府內部也達成了共識,還價條件也還沒有太大變化。關稅8%,既然關稅暫時還由英國人掌握,那麼原來作爲抵押品的鹽稅、鐵路、礦山的權益必須馬上歸還中國。外債停止付息,經整理後分三十年還本。租界問題可以暫時不提,建交後中國將於相關國家進行雙邊單獨討論。六國銀團解散表示歡迎,對幣制改革貸款也表示歡迎。北京東交民巷公使館既然遷徙到南京,華北駐軍自然取消,除在租界內之外的部隊全部離開。和德國中國準備簽訂的是中德友好合作條約,和其他國家在建交後也自然都可以簽署,屆時歡迎和英國等國家進行談判。最後就是,各國在建交後必須互派大使,而不是現在的公使級別。

雙方這次的談判沒有因爲條件差異而破裂,大家開始艱難地討價還價。這次伍廷芳顧維鈞他們這樣的外交英才可是大大地發揮作用了。德國因爲這次談判也加緊了要求和雨辰敲定軍事盟約,雨辰也派出了蔡鍔等人在應付。三方複雜的互動仍然在進行當中。但是相信很快,就將有最後的結果了。因爲在雨辰的案頭,怎樣解決地方事實割據的局面的工作,已經在他的視野範圍之內了。

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94章 面臨大戰第6章 奠基(六)第33章 聯邦黨第81章 進展第76章 民族利益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29章 糾纏(三)第1章 南洋第9鎮的敗兵第78章 倫敦聲明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71章 新的開始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25章 戰雲密佈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26章 正式開打第87章 天字號師第14章 競標(上)第8章 建設伊始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23章 新變局第9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上)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76章 戰略空襲第57章 訂婚儀式與重工業第77章 開戰前夜第146章 胡無人第18章 計劃擴軍第19章 前哨戰(下)第29章 糾纏(三)第6章 決定攤牌第5章 奠基(五)第106章 血戰聖梅朗(五)第77章 開戰前夜第8章 新年第195章 流不盡的英雄血第75章 戰意第36章 大迂迴(下)第10章 全局牽動第195章 流不盡的英雄血第25章 新的開始第38章 在北方(上)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53章 1912年的開始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73章 雨辰的創意第94章 面臨大戰第118章 犧牲第24章 整頓海軍第12章 銀行和海軍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83章 朋友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165章 甲午集團軍第57章 訂婚儀式與重工業第38章 在北方(上)第8章 新年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21章 行動第55章 北軍之雄第32章 利益交換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12章 銀行和海軍第112章 1916年的新年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36章 和戰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37章 和談背後的小交易第58章 難分的勝負第26章 正式開打第77章 國運誰屬第62章 急流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87章 大選開始第44章 重傷第6章 奠基(六)第177章 每個人的責任第115章 風雲第42章 抉擇第48章 關鍵第12章 銀行和海軍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37章 統合(一)第87章 大選開始第23章 新變局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66章 即將發動第15章 競標(中)第65章 白山黑水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3章 奠基(三)第83章 朋友第10章 光復日(上)第134章 地震第35章 大迂迴(上)
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94章 面臨大戰第6章 奠基(六)第33章 聯邦黨第81章 進展第76章 民族利益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29章 糾纏(三)第1章 南洋第9鎮的敗兵第78章 倫敦聲明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71章 新的開始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25章 戰雲密佈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26章 正式開打第87章 天字號師第14章 競標(上)第8章 建設伊始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23章 新變局第9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上)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76章 戰略空襲第57章 訂婚儀式與重工業第77章 開戰前夜第146章 胡無人第18章 計劃擴軍第19章 前哨戰(下)第29章 糾纏(三)第6章 決定攤牌第5章 奠基(五)第106章 血戰聖梅朗(五)第77章 開戰前夜第8章 新年第195章 流不盡的英雄血第75章 戰意第36章 大迂迴(下)第10章 全局牽動第195章 流不盡的英雄血第25章 新的開始第38章 在北方(上)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53章 1912年的開始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73章 雨辰的創意第94章 面臨大戰第118章 犧牲第24章 整頓海軍第12章 銀行和海軍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83章 朋友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165章 甲午集團軍第57章 訂婚儀式與重工業第38章 在北方(上)第8章 新年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21章 行動第55章 北軍之雄第32章 利益交換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12章 銀行和海軍第112章 1916年的新年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36章 和戰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37章 和談背後的小交易第58章 難分的勝負第26章 正式開打第77章 國運誰屬第62章 急流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87章 大選開始第44章 重傷第6章 奠基(六)第177章 每個人的責任第115章 風雲第42章 抉擇第48章 關鍵第12章 銀行和海軍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37章 統合(一)第87章 大選開始第23章 新變局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66章 即將發動第15章 競標(中)第65章 白山黑水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3章 奠基(三)第83章 朋友第10章 光復日(上)第134章 地震第35章 大迂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