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回 採購機牀工業的種子

首先感謝里克德姆打賞!謝謝兄弟!

求訂閱……求紅票……

【280】採購機牀工業的種子

文菊初從周蘭手裡接過合同,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2011-2012年度訂貨合同……甲方按照市場價格,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向乙方提供所需的產品……乙方先期支付100億貨款……甲方在產能緊張時有權將供貨曰期向後順延三至六個月……”

這份合同合情合理,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不知道的人,肯定以爲這是沈機自己擬定的苛刻條款,不知道機牀市場現狀的人,還以爲目前國內的機牀市場是賣方市場呢。

文菊初充分感到了這份文件的誠意,他的神色從滿臉的笑意與刻意交好,變爲了誠摯中帶着一絲防備。

文菊初想:“這個小強貿易開出的條件這樣好,恐怕目的沒有這麼簡單,我還是問個明白的好。”

“咳、咳。”文菊初清清嗓子,認真的問道:“曹先生您這份合同開的讓我無法拒絕,我相信關總和董事會一定會批准的,不過,您要的技術資料主要是哪些呢?只要不涉及國家禁止出售轉讓的核心機密,我們在技術轉讓方面還是很慷慨的。”

小強對於技術轉讓的部分纔是最關切的,他的背離開了沙發,微微探身道:

“主要是高精度絲桿母機,蝸輪母機、分度板母機、精密螺母車牀、漸開線凸輪樣板母機、光電刻線機和光電比長儀!文總你是知道的,這七種高精度母機是一個機牀廠的靈魂,沒有這七大神器,我的機牀廠怎麼起得來。”

文菊初見小強非常專業,又是乾咳了兩聲,喝了口王子超剛泡的雀舌,沉思半響道:“你要具體到什麼精度?”

小強道:“貴集團目前用的這套精度多少?”

文菊初想了想,感覺並不違反紀律,與國家的法律法規也並不衝突,何況這種級別的工業母機即使我們不賣,其他國家也會賣。便坦言道:“實驗室加工精度可以做到納米級,不過這種實驗室高精度母機受實驗室環境條件限制很多,地下恆溫實驗室的溫度變化不能超過±0.3度,空氣潔淨度要做到完全無塵,我想,這個恆溫無塵實驗室的條件你們是滿足不了的。

而非實驗室的普通工業母機,相對加工環境寬鬆一些,目前世界上一般來說都是0.01微米級,我想,你在非洲辦廠,0.01微米級的母機應該夠用了!生產出的機牀的加工誤差按照正常值也就是放大十倍,有0.1微米的加工精度,滿足非洲市場的需求還是不成問題的。

0.01微米級的以上七種母機我們是可以提供的,按照你的機牀廠計劃年產量來配套,你打算年產多少臺?”

小強一聽是0.1微米的工業加工精度,就知道是1980年左右我國的最高加工水平,完全滿足了1950年的全部需求,甚至太過奢侈,這樣的加工精度,生產的普通機牀出口當時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作爲國寶級的工業母機了。

小強趕忙道:“我公司的非洲機牀廠一期工程計劃產量倒是不太大,因爲工人的培訓還要很長時間。我們計劃投產初期、各種型號加起來的產能要求月產量200臺以上,比起貴公司月產上千臺不值一提。但是我投資的非洲國家在給予稅收優惠的同時,要求我們的廠子做到產品門類齊全,也就是說,您還得轉讓給我貴集團各種門類產品的技術資料和圖紙,當然,我們不奢求最先進的,大路貨就行。”

文副總一聽小強這樣講,心道此人倒也直白,不遮遮掩掩。

“那你可是找對地方了,要說各種機牀產品的技術資料,咱們沈機是最全的!說老實話,你要是自己擅自仿製山寨,我管保你的質量好不了,比起我們的產品要差一大截!”

文菊初聽到小強要購買技術資料,心裡那個叫做喜不自勝。現在國家提倡的就是用出口技術賺錢,實現產業轉型和行業發展,可是外國買家往往青睞歐美的技術轉讓,對於國內的技術不屑一顧,除非是中國人獨創的世界領先的技術,才能在國際上賣的出去、賣出好價錢。

這下子遇見一個要買常規技術的主,對方要買的是大路貨的技術,這樣的好事找上門來,實在是求之不得。咱們中國從來不怕技術擴散,只要給錢就行,何況對方拿到的技術不說和世界先進水平比,就是和中國水平比,也是落後十年二十年以上的,等對方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這技術早就淘汰了,他還得繼續找中國購買新的技術!至於對方國家的研發能力……完全不用考慮……需要這種大路貨技術的國家,會有研發能力?就是有,能和中國比嗎?

文菊初信心滿滿的道:“你放心!目前市場上所有沈機的產品,甚至是其他機牀廠的同類產品,只要是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們都可以向你提供授權生產,或者幫你拿到授權,提供全套技術資料。當然你知道,最高端的數控五軸機牀不在此列,那玩意我們每賣一臺,有40%都是要給德國人付的專利費。咳、咳……你看我扯哪去了,那玩意你也生產不了……呵呵呵……”

小強苦笑一下,心想我就是要1950擺脫這種困境,把制約我國的技術壁壘和專利吸血突破。

“行,那就請您給我算算,一個這樣的機牀廠,高精度母機、生產設備加技術轉讓的總投資是多少。我代理的這個非洲國家希望通過這筆投資做到,即使被某些強權國家封鎖之後,也能自行生產,所以,我們要的是全套設備,牀身、動力系統、齒輪箱、主軸、刀具系統、控制系統、還包括機牀的伺服電機、計量精度的激光干涉儀、刀頭和磨具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切削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工控儀表的生產設備、氣動測量儀等等生產設備。只要貴集團簽了這合同,我的錢馬上到賬。”

文總這時候心裡已經是樂開了花,他笑眯眯的想:“沈機的總資產也就150億,你的200億要是不多買點設備和技術,還真是要給沈機的產能增加不少麻煩,既然你要照搬建設整個產業鏈,那這筆投資可是海了去了,看來這筆採購還真是一個國家級的採購。”

“曹先生,你要的門類涉及機牀製造的全產業鏈啊,不過我們沈機對於機牀行業的瞭解也是精通無比,確實可以代爲採購,並且負責幫助你們把所有的這些配套廠子建起來,具體價格,要董事會開會討論決定,您可以靜候佳音,三天之內,頂多一週,我們可以大致的給您報個價。”

小強生怕被黑,說道:“只要報價合理,我就選沈機了,其他的機牀企業我們也會接觸,但我們的首選是沈機,希望貴集團不要讓我們失望。”

說着,小強便要告辭離開,周蘭連忙留下聯繫方式。

文總一直把小強送到大門口,目送着小強的奇瑞東方之子mpv商務車離開,眼見得車子走的看不見了,文菊初興奮地一拍大腿,對身邊陪同的王子超說道:

“賺到了!賺到了!”

王子超笑道:“文總,這筆生意能賺多少?”

文總一邊往總部大樓裡快步走着,一邊道:“技術轉讓,沒啥成本,賣機牀的利潤率不過是20%左右,這技術轉讓,可就是無本的買賣!”

王子超問道:“咱們會不會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

文總笑罵道:“你懂什麼,機牀製造除了技術,更重要的是人才,咱們國家60年代就能加工0級精度的金屬圓柱和平面了,那是什麼?那就是神一般的加工精度!靠的是什麼?就是人才!全靠人工一鏟一鏟的慢慢磨出來的!

要提高製造精度,全靠有經驗的老師傅,從加工到組裝,最關鍵的都是人!就拿絲桿來說,一般工人安裝的東西,走刀都有生澀,老師傅裝的東西,從頭到尾走的輕鬆自如。以前,咱們高價進口德國的生產線,德國人實誠的很,給的是和他們廠裡用的一模一樣的設備,可咱們的製造精度怎麼也達不到德國人的水平,爲啥?德國人廠裡的工人全是40多歲50多歲的老師傅,那是咱們廠當初車間裡一幫小年輕能比的嗎?爲了把質量提高到德國人的水平,我們整整用了二十年!

不然你以爲,高精度母機是怎麼用低精度的機牀製造出來的?人類爲什麼會把機牀一代一代的造的越來越精密?靠的就是人!數控機牀哪個部件不是經過老師傅反覆加工的?哪臺數控機牀不是老師傅親手一點點組裝起來的?中間只要裝差了一點點,出來的精度就差了十萬八千里!沒有一支過硬的技術工人隊伍,給他啥技術他也造不出好東西!

要是有了設備就能生產同等級產品,那還要各工種的八級工幹啥?還要培養國寶級的師傅幹啥?全世界到目前爲止,最高精度的機牀,全都是手工作坊式的實驗室生產出來的!

九十年代時,八級鉗工出去幹一個小時私活就起碼要30,那時候的大學生纔拿幾個錢?廠長工資才300出頭!非洲要培養這麼多頂級工人出來,給它20年都不夠!”

王子超被文總一頓數落,捏捏的道:“那咱們還真的全都賣啊?”

文總道:“賣!爲啥不賣?咱們要是不賣,德國人曰本人還不得搶着賣!這些技術都是大路貨,技術是死的,只有人才是活的!非洲要想達到出咱們目前國內一般的機牀生產水平,最少要20年!有這20年,咱們的技術早就發展成世界第一了!”

第八回 漩渦第八十一回 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第九十五回 從空中到海上第三百七十五回 偵察行動第二十三回 女媧計劃第三百二十二回 丹東新機場第二百五十一回 “mesm”巨型計算機第一百零三回 小別勝新婚第三百八十回 去巴西第三百六十一回 向內燃機車進軍第二百一十七回 左營大轟炸第二百三十一回 輝瑞的困惑第二十回 歷史變了第三百九十七回 三股全殲第三百九十五回 女兵第三百七十回 登陸前奏第一百七十八回 多事之春第一百三十八回 尾聲第八十七回 臘梅第二百四十二回 土的掉渣的機械化裝甲集團軍第二百六十二回 臺灣和平解放第二百六十六回 生氣的沃爾特第三百八十九回 大暴雨第九十四回 下雪了第二百六十三回 星辰大海般的主題曲第八十六回 紅色華佗第二百二十九回 接頭第一百五十七回 幸與不幸第一百四十九回 大艦隊始動第一百八十九回 去朝鮮該帶些什麼?第四百一十一回 政企分開好處多第二百三十二回 空軍一號第三十八回 首飛噴氣式第三百三十四回 多大的官第二百九十二回 年產六萬輛中卡第二百七十二回 三級循環與資本積累第一百七十六回 傾銷第一百五十五回 加農炮集羣第二百七十五回 鞍鋼憲法第八回 漩渦第二百八十二回 強賣殲七與強買風洞第一百五十二回 魚二第五十一回 代溝大大的第三百五十二回 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第一百一十八回 快過年了第二百八十三回 雷達工業第三百四十七回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無限險峰第三百四十三回 各人心思皆不同,禮畢二人成眷屬第二百五十九回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三百五十六回 勞動人民心連心第三十五回 合法持槍第三百七十七回 敲定渦扇九第四百二十回 僵持第三百五十九回 規劃亞洲第一高速鐵路第四百二十一回 重回漢城第三百零四回 苦難深重的越南人民第四百一十二回 新版人民幣和36億度新增發電量第一百一十四回 手榴彈大起底第一百八十一回 列車生活第二百五十二回 巨大的需求第三百零三回 雙贏第二百一十一回 知識改變命運第二百三十四回 改天換地全流域系統工程第二百五十四回 516洗地第四百零二回 仁川偵察隊第一百零五回 三劍客第一百九十九回 一分爲二第一百零二回 沒啥秘密可言第二百九十三回 送瘟神第二百五十五回 豬突的鬼子第三百六十七回 燃燒的半島第一百七十回 風雨欲來第二百五十回 戰備第六十六回 國有經濟重在配置第三百二十回 住宅成本第三百零七回 12平方公里的蘭州倉庫第二百五十六回 暴走的73、74團第一百五十七回 幸與不幸第三百八十一回 舒適的洛倫佐第二百九十一回 16萬人!第三百六十二回 鐵路大采購達成第三百八十三回 中國劍?殺豬刀?第三百九十一回 紅纓兇猛第五十七回 農民工子弟第一百一十回 研究地圖的石覺第三百一十八回 黃道12宮……第二回 第一桶金第三百零二回 援越抗法第一百七十六回 傾銷第一百五十回 鐵嘴水上漂第一百三十回 春晚?第四十五回 燈亮了第一百八十九回 去朝鮮該帶些什麼?第一百八十回 45+1=46第三百八十二回 混凝土式防守反擊第九十二回 說說東德之二第一百二十六回 被釋放的魔術師第一百四十六回 採購清單第一百四十五回 昌樂藍寶石第六十三回 自力更生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第八回 漩渦第八十一回 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第九十五回 從空中到海上第三百七十五回 偵察行動第二十三回 女媧計劃第三百二十二回 丹東新機場第二百五十一回 “mesm”巨型計算機第一百零三回 小別勝新婚第三百八十回 去巴西第三百六十一回 向內燃機車進軍第二百一十七回 左營大轟炸第二百三十一回 輝瑞的困惑第二十回 歷史變了第三百九十七回 三股全殲第三百九十五回 女兵第三百七十回 登陸前奏第一百七十八回 多事之春第一百三十八回 尾聲第八十七回 臘梅第二百四十二回 土的掉渣的機械化裝甲集團軍第二百六十二回 臺灣和平解放第二百六十六回 生氣的沃爾特第三百八十九回 大暴雨第九十四回 下雪了第二百六十三回 星辰大海般的主題曲第八十六回 紅色華佗第二百二十九回 接頭第一百五十七回 幸與不幸第一百四十九回 大艦隊始動第一百八十九回 去朝鮮該帶些什麼?第四百一十一回 政企分開好處多第二百三十二回 空軍一號第三十八回 首飛噴氣式第三百三十四回 多大的官第二百九十二回 年產六萬輛中卡第二百七十二回 三級循環與資本積累第一百七十六回 傾銷第一百五十五回 加農炮集羣第二百七十五回 鞍鋼憲法第八回 漩渦第二百八十二回 強賣殲七與強買風洞第一百五十二回 魚二第五十一回 代溝大大的第三百五十二回 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第一百一十八回 快過年了第二百八十三回 雷達工業第三百四十七回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無限險峰第三百四十三回 各人心思皆不同,禮畢二人成眷屬第二百五十九回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三百五十六回 勞動人民心連心第三十五回 合法持槍第三百七十七回 敲定渦扇九第四百二十回 僵持第三百五十九回 規劃亞洲第一高速鐵路第四百二十一回 重回漢城第三百零四回 苦難深重的越南人民第四百一十二回 新版人民幣和36億度新增發電量第一百一十四回 手榴彈大起底第一百八十一回 列車生活第二百五十二回 巨大的需求第三百零三回 雙贏第二百一十一回 知識改變命運第二百三十四回 改天換地全流域系統工程第二百五十四回 516洗地第四百零二回 仁川偵察隊第一百零五回 三劍客第一百九十九回 一分爲二第一百零二回 沒啥秘密可言第二百九十三回 送瘟神第二百五十五回 豬突的鬼子第三百六十七回 燃燒的半島第一百七十回 風雨欲來第二百五十回 戰備第六十六回 國有經濟重在配置第三百二十回 住宅成本第三百零七回 12平方公里的蘭州倉庫第二百五十六回 暴走的73、74團第一百五十七回 幸與不幸第三百八十一回 舒適的洛倫佐第二百九十一回 16萬人!第三百六十二回 鐵路大采購達成第三百八十三回 中國劍?殺豬刀?第三百九十一回 紅纓兇猛第五十七回 農民工子弟第一百一十回 研究地圖的石覺第三百一十八回 黃道12宮……第二回 第一桶金第三百零二回 援越抗法第一百七十六回 傾銷第一百五十回 鐵嘴水上漂第一百三十回 春晚?第四十五回 燈亮了第一百八十九回 去朝鮮該帶些什麼?第一百八十回 45+1=46第三百八十二回 混凝土式防守反擊第九十二回 說說東德之二第一百二十六回 被釋放的魔術師第一百四十六回 採購清單第一百四十五回 昌樂藍寶石第六十三回 自力更生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