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隆基的拍板

“陛下,他們血口噴人,公然污衊臣!”楊國忠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當着李隆基的怒斥陳玄禮和蕭華道:“陛下,陳大將軍和蕭侍郎早就對臣心存芥蒂,他們只是想借潼關兵敗之際公報私仇,致臣以死地,並不是一心爲國的!臣一力堅持讓哥舒翰率軍出擊,只是想趁北方連續大捷,叛軍士氣低落,想放棄洛陽,縮回范陽之際,一舉將叛亂平息!”

“陛下,臣是一心爲國,處處爲陛下謀劃考慮的,絲毫沒爲自己的私利考慮過!但哥舒翰卻百般推辭,爲了自己見不得人的目的屯兵怯戰,並大量招募軍士,甚至想做安祿山第二,以至錯過了最佳出戰的機會,讓叛軍得到了充足做佈防的時間!出戰時候也定是畏手畏腳,才致命二十萬兵馬敗於幾萬叛軍之手,這是哥舒翰的無能,並非臣之過!陛下應該重責哥舒翰及他手下的將領,而不應該是臣!臣有罪,但只是過失之罪,還請陛下明鑑!”

楊國忠如此慷慨激昂,義正言辭的話讓殿內衆人都吃了一驚,連原本心思有點動搖的皇帝李隆基也微微吃驚,他也很快就認同了楊國忠所說是對的!他也一直認爲楊國忠就是這麼想的!

看到一番話差不多就讓原本臉色微變的皇帝臉色恢復了正常,楊國忠鬆了口氣,在諸臣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前,再道:“陛下,吾兒才十七歲,從未在軍中呆過,如何能領軍救援潼關,這不是把軍國大事當兒戲嗎?要是因爲臣犬子之過失,以致潼關失守,那讓誰人來承擔這個責任?陛下,臣贊同遣大軍救援潼關,確保潼關不失,臣獻策讓哥舒翰出關作戰現在證明是錯誤之舉,臣是有罪,但臣會在事後向陛下請罪,聽任陛下的任何處置的!如今最重要的是,就是如何挽救潼關,保證京畿之地的安全,餘事以後都可以討論!”

滔天的憤怒在楊國忠心內醞釀,他發誓,以後他不會放過陳玄禮和蕭華的!不過現在他沒太多的底氣指責他們,因爲他也知道,皇帝也肯定在惱怒他所獻的餿主意,就從剛纔李隆基在聽了陳玄禮和蕭華一番話後臉色的變化上就可以看出來!楊國忠太瞭解皇帝李隆基了,因此他也馬上慷慨陳詞了一番,然後再退一步,也在一定程度上認罪,給自己和皇帝一個臺階下,那纔是皇帝喜歡的表現形式!

不過陳玄禮卻誤會楊國忠話的意思,把楊國忠後面的話當作成心虛,也馬上再次站出來指責:“陛下,蕭侍郎所言甚有理,楊相公是此次兵敗的始作俑者,要是沒有他一再要求哥舒元帥出關作戰,而是依哥舒元帥所陳情的依關而守,絕不出戰,以此消耗叛軍的有生力量,賊軍是無論如何攻不下潼關的!爲了振軍心,臣懇請陛下重責楊相公,並馬上遣大軍救援潼關!”

蕭華還有其他一些官員也馬上跟着站出來,指責楊國忠擅權誤國,希望皇帝嚴加懲罰!

不過魏方進馬上站出來,駁斥陳玄禮,說楊國忠此舉是一心爲國,想早日平息叛亂,因此想趁形勢一片大好時候,舉大軍出擊,一舉平定叛亂,只不過哥舒翰統兵無方,導致大敗,理應重責哥舒翰。

楊國忠也趁機站出來,將髒水再次往哥舒翰頭上潑,表示自己建言的初衷是好的,希望能借形勢好轉之際,儘快平定叛亂,還天下百姓以安寧,但哥舒翰作戰不力才導致大敗,“陛下,臣以爲理應處斬哥舒翰,懲治其他作戰不力的將領,以慰軍心!不然軍心會更失,再也無法守住潼關的!”

見兩派人當殿激烈爭執,李隆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花白的眉毛都擰在了一起,緊抓着龍椅的手上也爆滿了青筋,站在一邊的高力士心裡大急,他知道離李隆基發怒的時候快到了,但也無計可施。

看到討論緊急軍情時候,兩派不同意見的人竟然要相互攻伐,嚴重“歪了樓”,只知道要怎麼往對方頭上加罪,而不討論如何救援潼關了,自己父親更甚,還想借機殺了哥舒翰,楊晞心內涌上一陣極度的失望和悲哀,很想衝上去,大聲喝斥一番自己的父親,還有另外幾人。

但他最終還是忍住了,並在瞅準了一個兩方人都暫時低了聲音的時機,硬着頭皮站出來,以蓋過衆人爭論的聲音說道:“陛下,臣覺得現在並不是討論該治誰之罪之時,在潼關兵敗這次事件上,誰有罪,誰有功,誰只是無意中犯了錯,陛下自會明察,現在最需要討論的就是如何救援潼關!”

“馬上派兵救援潼關,保潼關不失,而不是在朝堂上爭執要責誰之罪責,纔是現在朝廷要做的最重要的事,餘事都可以等擊退叛軍後再議!陛下,立即派兵救援臣潼關是刻不容緩的事,不能有任何的猶豫了!臣再次請命,願意率軍急救潼關!臣一定可以救潼關於危難之中的!”

在以宏亮的聲音震住場上諸人後,楊晞再次大聲說道:“請陛下給我幾千人馬,兩倍的馬匹,臣會以兩騎換乘的最快行進方式救援潼關!臣一定保證在明日天亮前,抵達潼關!只要陛下授權於小臣,主掌潼關軍務,全權指揮潼關的所有兵馬,臣一定不辱使命,將叛軍阻於潼關城外,否則甘願聽任陛下的任何處罰!”

兩騎換乘是蒙元時候蒙古鐵騎征服天下經常採用的方式,可以在減輕坐騎疲憊狀態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行進,人馬都不歇息。蒙元之前軍隊中很少採用,但楊晞知道,現在是非常危急的時候,他也就提了出來,希望能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是不同一般的。

楊晞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膽子,竟然當着皇帝及滿朝文武的面,如此張狂。

或許是一種悲壯的感覺起來,什麼都不理會了,他不想在這樣的爭論中浪費寶貴的時間!

聽楊晞再次如此力陳,一直在觀察皇帝臉色變化的楊國忠心裡有點寒意起來,心裡也充滿了悲憤,他明顯地感覺到了一直沒出聲的李隆基隱藏在心裡對他的不滿,甚至有想加他之罪的打算,突然而起的一種豁出去的感覺讓他不再爭辯和阻止什麼,上前一步與楊晞並肩站立,大聲作禮奏道:“陛下,臣支持犬子此要求,請陛下恩准,委犬子領救援潼關之重職,並掌領潼關之軍務!”

一直皺着眉聽着場內諸臣爭論的李隆基,明顯感覺到了朝堂上諸臣對楊國忠的不滿,心裡明顯起了變化,他知道潼關的兵敗將許多大臣心裡積壓的對楊國忠不滿再次點燃,甚至一發不可收拾,心思有點動搖,甚至起了想給楊國忠加點罪,以平息衆怒的打算。

但這個時候楊晞站出來再次請命了!

聽到楊晞再次請命,楊國忠並沒再阻止,而是同意了楊晞請命,心裡一下子輕鬆了,惶惶然之下的他也沒再猶豫,在其他人站出來支持和反對之前,馬上拍板:“好,既然楊愛卿也如此請求,那朕就答應了你和楊四郎的請戰,委楊晞爲潼關兵馬使,率三千人馬,六千匹馬,兩騎換乘急進,急救潼關!隨後朕會再令大將,統領更多的兵馬赴潼關!”

李隆基的拍板,同樣震驚了朝中的大臣,原本想借此出口惡氣的陳玄禮也呆住了,他沒想到,皇帝真的會同意了楊晞的所請,及他們幾個人的串唆,讓這個十七歲的少年人領軍救援。

有點拿軍國大事開玩笑了!

不過他也驚異於楊晞所說兩騎換乘,星夜救援潼關的說法,這是現在所能採取最快的救援方法了,也在剎那間對楊國忠這個傲然在朝堂上陳詞的幼子起了刮目相看的感覺。

不過並沒有什麼人馬上站出來,表示支持和反對!

楊晞所言的急救潼關方式,讓讓朝堂內許多人震驚。

潼關離長安有兩百五十里路左右,如果打馬快跑,也要四五個時辰左右纔可以到達,但馬是不可能一直以最快速度飛奔的,那樣跑上幾十裡,就會累斃。驛站的設立,就是隔一段距離設置可以輪換的馬匹,以供驛卒交替騎行,以最快速度傳遞軍情,一日行六百餘里也有可能達到的。

通過驛站快馬往潼關,半天時間應該抵達,只要人吃的消!

但驛站的快馬數量有限,不可能有幾千匹換乘的!

軍隊行進,一天的速度也就幾十裡,輕騎百多裡也算快了。但要是兩騎換乘,或者中途換馬,那速度會更快,到潼關的兩百五十里距離,五六個時辰就可以到達。

楊晞能說出這樣東西來,許多人已經認爲楊國忠的這個幼子,不是不無學術之輩,是有點水平的。他所言其他的話,更讓大臣們吃驚,此子所講,非一般人可及,楊國忠更是沒有這個水平。

在衆臣的遲疑中,楊晞上前一步,作禮後大聲應命:“是,陛下,臣領陛下的令,一定會率軍急救潼關,將安賊之叛軍阻於潼關城外!只是希望陛下還能滿足臣的幾個要求!”

第110章 要如何善後第24章 直言,拜師第76章 完了第15章 果斷處置第1章 凱旋儀式第48章 楊國忠的請求第64章 不讓你出征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內鬥第142章 刺殺安祿山第46章 楊玉環的主動探望第107章 攻佔玄武門第145章 這會不會是陷阱第100章 我要娶你當妻子第94章 荒唐事第75章 得手第147章 打開城門第59章 目瞪口呆第24章 形勢好轉第73章 禁溝成通途了第19章 李亨的建議第11章 打抱不平第87章 元帥,你竟然怯戰第60章 有點像吹枕頭風第77章 援軍被阻第79章 情況危急第68章 李前之死第100章 心驚肉跳第4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72章 吐蕃人的反應第44章 真正的戰場第76章 擔憂第55章 潰敗第63章 更多提議第151章 這仗打的太窩囊了第12章 危急的潼關前線第61章 還有陷阱第11章 打抱不平第12章 登徒子第3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80章 雪中利器第5章 壞傢伙第18章 陛下一定會同意此事的第39章 竟然如此第44章 真正的戰場第8章 你服侍我洗澡吧第19章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第62章 喜歡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第87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104章 這應該是最好問鼎皇位的辦法第54章 得手第14章 姑姑送你一件禮物第70章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第66章 曖昧的感覺第93章 奇談怪論第65章 你覺得要如何用兵第110章 你能讓姑姑滿足一次嗎第157章 後續安排第29章 叛軍後撤了第8章 請命第14章 女人的味道好不好第61章 極致的誘*惑第143章 意外的失敗第5章 壞傢伙第38章 各異的心思第77章 再擊第100章 心驚肉跳第24章 直言,拜師第96章 意外的詔令第30章 四郎,不要……第26章 只要不……那個,其他什麼都可以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喲第60章 天,忙中出錯了第48章 準備出擊第15章 果斷處置第80章 全軍停止攻擊第115章 那是蕩婦嗎第56章 相約明天晚上第46章 楊玉環的主動探望第93章 非常時候,必行非常之事第60章 天,忙中出錯了第60章 有點像吹枕頭風第126章 殺戮開始第49章 洞房花燭夜第56章 戰事結束第38章 各異的心思第79章 情況危急第65章 戰鬥激烈第48章 人生之大事---結婚(下)第69章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第91章 殺猴駭雞第4章 初見楊玉環第108章 密謀第63章 更多提議第108章 功虧一簣第106章 竟然是這樣第157章 後續安排第16章 李隆基想退位第127章 勝利是屬於我們的第17章 收羅歷史名人第14章 姑姑送你一件禮物
第110章 要如何善後第24章 直言,拜師第76章 完了第15章 果斷處置第1章 凱旋儀式第48章 楊國忠的請求第64章 不讓你出征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內鬥第142章 刺殺安祿山第46章 楊玉環的主動探望第107章 攻佔玄武門第145章 這會不會是陷阱第100章 我要娶你當妻子第94章 荒唐事第75章 得手第147章 打開城門第59章 目瞪口呆第24章 形勢好轉第73章 禁溝成通途了第19章 李亨的建議第11章 打抱不平第87章 元帥,你竟然怯戰第60章 有點像吹枕頭風第77章 援軍被阻第79章 情況危急第68章 李前之死第100章 心驚肉跳第4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72章 吐蕃人的反應第44章 真正的戰場第76章 擔憂第55章 潰敗第63章 更多提議第151章 這仗打的太窩囊了第12章 危急的潼關前線第61章 還有陷阱第11章 打抱不平第12章 登徒子第3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80章 雪中利器第5章 壞傢伙第18章 陛下一定會同意此事的第39章 竟然如此第44章 真正的戰場第8章 你服侍我洗澡吧第19章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第62章 喜歡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第87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104章 這應該是最好問鼎皇位的辦法第54章 得手第14章 姑姑送你一件禮物第70章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第66章 曖昧的感覺第93章 奇談怪論第65章 你覺得要如何用兵第110章 你能讓姑姑滿足一次嗎第157章 後續安排第29章 叛軍後撤了第8章 請命第14章 女人的味道好不好第61章 極致的誘*惑第143章 意外的失敗第5章 壞傢伙第38章 各異的心思第77章 再擊第100章 心驚肉跳第24章 直言,拜師第96章 意外的詔令第30章 四郎,不要……第26章 只要不……那個,其他什麼都可以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喲第60章 天,忙中出錯了第48章 準備出擊第15章 果斷處置第80章 全軍停止攻擊第115章 那是蕩婦嗎第56章 相約明天晚上第46章 楊玉環的主動探望第93章 非常時候,必行非常之事第60章 天,忙中出錯了第60章 有點像吹枕頭風第126章 殺戮開始第49章 洞房花燭夜第56章 戰事結束第38章 各異的心思第79章 情況危急第65章 戰鬥激烈第48章 人生之大事---結婚(下)第69章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第91章 殺猴駭雞第4章 初見楊玉環第108章 密謀第63章 更多提議第108章 功虧一簣第106章 竟然是這樣第157章 後續安排第16章 李隆基想退位第127章 勝利是屬於我們的第17章 收羅歷史名人第14章 姑姑送你一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