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社會這個概念,也就有了制度這個維持秩序的手段。誠然,我不能否認制度的功效,但是一系列的人情卻往往讓制度形同虛設,這個儘管知道,卻實難完善。不想妄加評論,只是希望這種制度實行障礙能夠早日解決。
評教風波實際上是一個評教活動引發的制度與人情之間的戰爭。到底是誰勝誰負呢?估計答案,已經可以猜出來了。
首先,評教這個詞語相信大多數人都很熟悉,是指每學期讓老師教的班級裡的學生給老師打分排名次,看哪個老師的教學能力更高,由此來給老師獎勵獎金,從而激勵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更好的爲學生服務。這個制度是很好的,給了學生一定的權力。可是,真的那麼容易使行嗎?
印象最深的當屬第一次獲得評教這個權力的時候,各位天真的同學們,滿心歡喜的以爲自己也翻身當主人了一次,可以選出自己喜歡的老師,然後警告一下不喜歡的老師要努力了。於是,各位包青天們都按自己的真實想法給每一位老師打了分數。滿心都是復仇的快感,爲什麼這麼說的?心想:“讓你這個老師不好好備課,不好好爲同學着想,看你每天還佈置那麼多作業不!”
自己的做的事情當然要自己付出代價,在沒幾天之後,我們親愛的老師們都鬧開了。一個個的都心寒無比。有的老師說:“我兢兢業業的備課,天天想的都是學生,我講課哪裡不好了?爲什麼要比別的老師差,爲什麼你們不知道回報?”更有的老師很乾脆的在講臺上哭着罵我們是白眼狼;而且更絕的就是,罷課,如何罷課?到了這個老師的課,老是不肯來上課,或者來上課了知識坐到前面上自習。我們這羣天真的孩子可都倒了黴了……不是讓評教的嗎?爲什麼會是這種結果?按真的來有什麼錯嗎?
從那之後,我們親愛的老師們在評教的前幾天都會刻意的減輕作業的數量,講課也會送上一段時間,更會有評教前的動員工作,是這樣動員的:“大家上次評教也都知道一些事了,等到評教的時候,每個老師一定要全部給滿分,這都是學校爲了少發獎金故意難爲老師的,你們要體諒老師,千萬不要讓老師涼了心,到時候又會鬧!”那可都是千叮嚀萬囑咐的。
我們也都學聰明瞭,每次填評教分數的時候,都會連題目都不看的直接評滿分,速度那是相當的快。而且相互之間都會相互監督,看誰不顧全班利益給老師評了低分,害的老是不給講課。收評教卡的同學也都限定到了特定的人——班長。有了班長這道坎,只要看到誰評了低分,就會把誰的分數改過來,或者把那個評教卡給扔掉。如此,我們方纔在看着每一屆的新生的笑話中安然的度過了高中三年。當時,自己也質疑了這件事情,評教不是就要公平公正嗎?這對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個很好的辦法呀,爲什麼偏偏的好制度論爲走程序?
估計社會上這種事情也不在少數,會有多少好的制度會在無奈之下淪爲擺設,這些真的很難書的過來。好像有個詞語是專門來形容這種情況的,即“潛規則”。存在於社會非光明公開面的無形的規則,這些規則有着很強的約束力,有的時候要比明規則的力量強上許多。許多的利益被侵害這,或者權力擁有者難以行使自己的正當權益,會在無奈之下做出許多違背本心的事情。一個制度的成功實施與否,關鍵之處無非描述爲簡簡單單的公開規則和潛規則之間的對決,只有公開的規則約束力強過了潛規則,這個制度纔算是真正成功的制度。而潛規則,又是人情與公正之間的較量,當然勝利的往往會是人情,爲什麼?因爲人情纔是收益最快的,效益反饋最及時的東西。評教時給每個老師評上滿分,那麼老師就會很高興的給同學們上課,但是如果給每個老師評上了低分,那麼老師可能會生氣不給上課,耽誤的還是學生自己,雖然對老師激勵了,可效果的出現估計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所以還是人情毫無疑問的戰勝了公正!
可能現在說當時的老師顯得對老師很不仗義,如果老師看到這些話也許會很生氣,很憤怒的說我是隻白眼狼,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尊重老師。那麼,在這兒,先對老師說一聲:“對不起,謝謝您們!”數落您們的不是,是學生不尊敬老師,學生拿着老師們的事情評頭論足,對不起老師。可是,學生不是一個不知道感恩的白眼狼,這些只是實話實說,希望老師們能夠努力改變,做一個更好的老師,學生謝謝您們對學生的兢兢業業的教導。希望您們不要生氣,謝謝您們。
再次回到人情上,總而言之,制度可以規定人的行爲卻難以限制人的心情和心理。所以往往制度會在人情面前輸的一塌糊塗。怎麼對這種情況加以改變呢?突破點依然是人情,講人情的負方面轉化爲正能量,這需要一系列的宣傳和道德傳染。比如,一些現場的暗箭“傷”人,就是說,找一些典型的自願的人,讓大家當面通過紙條的形式提出對方的缺點。即多提倡互相提高,敢於說出別人的缺點,敢於接受別人的批評,建設一個正能量人情的好環境。也許,做到並不容易,正因爲不容易,這才需要我們的努力。
謹記:請不要被人情綁架。也不要綁架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