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舊瓶新酒

劉忱、呂大忠在臨行出使遼國前,查閱了宋遼雙方有關地界的文件和圖紙,發現宋方並沒有侵佔遼境的現象,就把這一情況報告了宋神宗趙頊,並表示要據理力爭。

沒有想到,宋神宗趙頊卻不想因彈丸之地與大遼國鬧翻,就對劉忱說:“遼人理屈詞窮後,就會採取極端的行動,你就姑且答應讓給他們一些土地算了。”

什麼叫極端行動呢?就是擔憂遼國向宋朝發動侵略戰爭,那時的宋朝正和西夏打得如火如荼,實在不想再把遼國招惹進來。

當然,宋神宗不知道的是,當時的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對是否向宋朝用兵也存在疑慮。固然宋夏相爭,是大遼火中取栗的好機會,但兵鋒一交,豈能驟解?宋朝到底是大國,若堅壁清野,將遼國拖進戰爭泥潭,佔來的土地上刮不出財富,卻又斷了每年的歲幣收入,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啊!

爲此,耶律洪基專門詢問了自己信任的老臣姚景行。

姚景行的祖上本是後周的將領,在遼穆宗耶律璟一朝時出使大遼,被扣留在遼國,成爲奴隸。姚景行出生在遼聖宗耶律隆緒朝,又於遼興宗耶律宗真朝考取進士,因博學多才,曾擔任耶律洪基的老師,後來又任林牙(契丹官制中林牙即宋朝的翰林學士)、樞密副使,耶律洪基即位後,提升姚景行爲參知政事,不久又提升爲北府宰相,後因事辭官。

耶律重元父子背叛耶律洪基時,姚景行正在回家的路上,聽到耶律重元父子叛亂的軍情後,立即趕赴灤河行宮勤王,等到趕到灤河行宮時,叛亂已經被平息。耶律洪基感於姚景行忠心,就又任其爲武定軍節度使,耶律乙辛把耶律仁先排擠出朝堂之後,姚景行回朝接替耶律乙辛(這時的耶律乙辛已經被耶律洪基提拔爲北院樞密使)爲南院樞密使。

姚景行深受耶律洪基的信任,凡是他碰上吃不準的事情,多向姚景行問之。姚景行對耶律洪基出兵宋朝持反對意見:“自聖宗皇帝(耶律降緒)與宋簽訂澶淵之盟以來,宋每年向遼進貢已經將近七十年,如果對宋用兵的話,恐怕會破壞先帝(耶律隆緒)與宋簽訂的條約。”

耶律洪基聽了姚景行的話,覺得有道理,顛覆祖宗的政績,那就是不肖子孫,這張臉雖然不值錢,但該要的時候還是得要的。所以,耶律洪基就打消了對宋朝用兵的想法,但是又提出了向宋朝要地的要求。

遼國不出兵,只以要地來牽制宋朝對西夏的攻擊,留西夏爲宋朝的病塊,這就是耶律洪基的戰略部署。

但是,宋神宗並不知道遼國皇帝心裡也在麻桿兒打狼兩頭害怕,在泥足巨人的威脅面前,他的腰脊骨成了姑娘的腰棉花包,軟得可人。

萬幸的是,宋神宗雖然想割讓國土來息事寧人,但使遼的使者劉忱、呂大忠的骨頭卻很硬。到了遼國後,他們倆並沒有遵循宋神宗的旨意向遼國皇帝屈膝,而是在事實依據上據理力爭,遼國一方本來就是無理取鬧,碰上了硬碴子,自然是理屈詞窮。

宋使強硬,耶律洪基也沒了主意。到了最後,宋遼雙方共同派官員來到邊境上,具體商議地界劃分問題。

遼方代表蕭素,把手一揮,自然是獅子大張口,氣吞吐十萬天兵,划過來的土地越多越好;而宋方的劉忱和呂大忠有理有據,一一駁回。雙方相持不下,只好不了了之。

當年九月,鍥而不捨的耶律洪基再派蕭禧出使宋朝,商議地界事宜。

面對遼國的要地,宋神宗趙頊打定的依然是屈己待人的主意,於是他又找到劉忱和呂大忠以及有關的執政大臣商議,準備同意多給遼國一些土地。

呂大忠怒了:“他們只派一個使臣來,就給他們五百里土地,如果他們派一個王爺來,索要關南十縣地,也給他們嗎?”

關南十縣地,說的是當年耶律洪基的父親遼興宗耶律宗真的舊事——耶律宗真也是趁宋朝與西夏交戰之際,向宋朝提出索要關南十縣地。宋朝以富弼爲談判使者,關南十縣自然是絕不給的,但爲了避免與遼國西夏兩線作戰,宋朝只能停止對西夏的進攻,而且不得不大出血——今後每年給遼國的歲幣增加二十萬貫——遼興宗既施恩於西夏,又得了宋朝的特供待遇,可謂是一箭雙鵰。

今天耶律洪基也來要地,原來也只不過是拾他父親當年的餘唾而已。

劉忱跟呂大忠一樣,也是堅持不給遼方土地。

此時,被趙頊倚爲社稷之臣的王安石,因新法難以推行,又得罪了許多人,已經被貶出朝堂。失去了左膀右臂的宋神宗心裡正沒好氣兒,又見劉忱和呂大忠處處違忤自己的心意,不禁也來了脾氣,於是將劉忱和呂大忠的官職一擼到底,然後將河東要地事置之不理。

他置之不理,架不住耶律洪基念念不忘。公元一零七五年三月,耶律洪基再次派蕭禧出使宋朝,催促劃界事宜,雙方自然是爭議不下。宋神宗趙頊只好派沈括出使遼國,以期解決雙方地界問題。

沈括就是寫《夢溪筆談》的那位全能大神,論才能和東邪黃藥師是一個檔次的人物,甚至黃藥師還略遜一籌——因爲沈括還是當時有名的地理專家。他在出發前,從樞密院中找出了近幾年來宋遼雙方劃界的文件和圖紙,理順後對蕭禧說:“雙方地界本來在古長城一線,如今爭議的地點卻在古長城之內三十多裡,還有什麼好爭議的?”這一下釜底抽薪,蕭禧看着文件和圖紙無言以對。

宋朝使節團到了遼國後,沈括把雙方近幾年劃界的文件和圖紙拿出來,一一加以說明,只說得遼方談判代表樞密副使楊遵勖瞠目結舌。老羞成怒之下,楊遵勖圖窮匕見,亮出了外強中乾的猙獰面目:“你們不忍放棄數裡之地,難道想輕意斷絕兩國的友好關係嗎?”

沈括針鋒相對:“出師有名則在理,無名則敗。如今你們遼國丟棄前朝皇帝的大信大義,隨意挑起事端,這對我國難道有害處嗎?”

雙方再次爭執不下,經過六輪談判,遼方始終無法使沈括屈服,於是,就放棄了原來想要劃定的地界,又提出了新的地界,沈括於是答應回國覆命再做決定。

沈括在回國的途中,將遼國沿途的山川、河流等地形畫成《使契丹圖》,上呈給宋神宗趙頊,因此功他被提升爲翰林學士、權三司使。

遼國被沈括折了銳氣後,所提出的新地界比原來索要的土地要少一些,宋神宗就答應了遼方的要求,派人前去劃定地界。但是,在劃定地界時,遼方代表又提出了多劃一些的要求,無賴本相,暴露無遺,雙方再次爭執不下。

於是,宋神宗趙頊徵求王安石的意見。王安石因變法得罪了朝中權貴,又因新法難以順利推行,於公元一零七四年被免去宰相職務,現在終於被重新啓用,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王安石對宋神宗趙頊說道:“要想獲取,必然要事先給對方一些好處。”說完,大筆一揮,按照遼方原來提出的地界,劃了一張草圖,遞給了宋神宗趙頊。

宋神宗趙頊見王安石與自己的心意不謀而合,心中大悅。於是,這張由王安石所畫、宋神宗欽準的地界圖就這樣交給了遼國代表,把遼方原來索要的土地全部割給了遼國,共計七百餘里。

在場的宋朝大臣,有人只能搖頭嘆息:“從此,宋對遼已經無險可守了!”

隨後,宋遼在具體劃定邊境線時,遼國食髓知味,又多劃入一些額外的土地做添頭,宋神宗三十六拜都拜了,還差這最後的一哆嗦嗎?全部照準!於是,宋遼邊境地帶向南延伸到了雁門關一線。

遼、宋河東地界之爭,歷時三年,以遼國多獲得土地結束,宋朝也因爲遼國所挑起的河東地界之爭,不得不整兵北向,因此無法再對西夏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當時的宋將王韶已經招撫和征服了熙河地區的諸多吐蕃部族,並在熙州建置熙河路,領熙、河、洮、岷、疊、宕六州全部土地,對西夏形成了包圍之勢——如此大好的戰略局面,因爲遼國的節外生枝而毀於一旦,實在可惜。

西門慶讀史此處,未嘗不長嘆息,而今天,他就要利用從前河東失地的恥辱,來成就自己的戰略。

遼國羣臣反對燕雲租界的理由很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燕雲十六州地域遠超於大名府,兩國立租界後,宋朝得地多,遼國得地少,太不划算,因此可以看出南朝沒有誠意。

但是現在程萬里提出的增地之議,卻是把從前遼興宗耶律宗真索要的關南十縣地爲籌碼押上了談判桌——當年遼興宗耶律宗真君臣都沒有弄到手的關南十縣,這回被耶律延禧君臣辦成了遼國的租界!這種超越了祖宗的壯舉,政治上的宣傳效果是無法估量的!

第二天遼主設朝,以遼國燕雲租界換中華聯邦大名租界、關南租界的提議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寂靜!這正是:

排開羅網擒猛虎,撒下香餌釣金鰲。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133章 三請盧俊義第172章 夏雪第129章 計出第050章 英雄會第037章 一言生死第033章 雪夜第053章 汴梁道第023章 宿命中的強敵第024章 武大郎VS潘金蓮第073章 路演第054章 氣壯長天外第051章 舊事與朱奔第156章 屠戮第011章 緣由盡第056章 娶鬼第158章 還鄉第052章 暗流洶涌第022章 誤會第055章 痛哭李嬌兒第068章 前往祝家莊第022章 割袍斷義第061章 再入龍潭第005章 黑旋風失蹤第018章 繼位與分裂第069章 對陣第057章 刀不留頭第022章 燕青羽第088章 白秀英上山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98章 出袞州記第038章 羣辯第110章 一販再販第026章 救命三青蚨第041章 駭浪譎波驚襲岸第030章 一騎當千第044章 觀陣第133章 入彀第060章 黯然銷魂銀屏後第097章 潛襲第010章 府州之戰第030章 一騎當千第064章 刀割龜首第059章 鴛鴦樓傾勢難倚第147章 狡計第029章 擊援第003章 玉帛干戈第004章 黃門徑第108章 關勝之敗第007章 運籌帷幄動清瞑第046章 戰鬥檄文第031章 居民民煮第091章 雙雌會第008章 疑陣故布風捉影第057章 大潰第133章 入彀第059章 夫人局第025章 計窮弦難說第056章 星君會玄女第104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二)第145章 決斷第004章 錦豹上梁山第039章 爭端第049章 黑旋風審案第094章 送親二龍山第080章 埋伏第077章 南歸第018章 家園事休歇第023章 腥風血雨鬧江州第050章 英雄會第046章 風雲再起第043章 蕭淑蘭第007章 左道敗宋江第026章 虎臨門第024章 運糧於帷幄之中第156章 屠戮第169章 嫖資第111章 臨陣第054章 氣壯長天外第023章 酒醉之後第004章 錦豹上梁山第049章 南陣門第096章 掘墓人第093章 阮銘川第025章 惡貫滿盈第080章 此間好熱鬧第007章 笑面虎第157章 折小青第088章 提起刀來第001章 巨眼鑑邪第008章 縱橫八百里第004章 黃門徑第055章 鸞轎人遙第002章 喜事與喪事第093章 阮銘川第008章 錦織天孫(二)第017章 心入府衙西樓第028章 反梁山聯盟第030章 再會宋江第048章 失意的童謠
第133章 三請盧俊義第172章 夏雪第129章 計出第050章 英雄會第037章 一言生死第033章 雪夜第053章 汴梁道第023章 宿命中的強敵第024章 武大郎VS潘金蓮第073章 路演第054章 氣壯長天外第051章 舊事與朱奔第156章 屠戮第011章 緣由盡第056章 娶鬼第158章 還鄉第052章 暗流洶涌第022章 誤會第055章 痛哭李嬌兒第068章 前往祝家莊第022章 割袍斷義第061章 再入龍潭第005章 黑旋風失蹤第018章 繼位與分裂第069章 對陣第057章 刀不留頭第022章 燕青羽第088章 白秀英上山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98章 出袞州記第038章 羣辯第110章 一販再販第026章 救命三青蚨第041章 駭浪譎波驚襲岸第030章 一騎當千第044章 觀陣第133章 入彀第060章 黯然銷魂銀屏後第097章 潛襲第010章 府州之戰第030章 一騎當千第064章 刀割龜首第059章 鴛鴦樓傾勢難倚第147章 狡計第029章 擊援第003章 玉帛干戈第004章 黃門徑第108章 關勝之敗第007章 運籌帷幄動清瞑第046章 戰鬥檄文第031章 居民民煮第091章 雙雌會第008章 疑陣故布風捉影第057章 大潰第133章 入彀第059章 夫人局第025章 計窮弦難說第056章 星君會玄女第104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二)第145章 決斷第004章 錦豹上梁山第039章 爭端第049章 黑旋風審案第094章 送親二龍山第080章 埋伏第077章 南歸第018章 家園事休歇第023章 腥風血雨鬧江州第050章 英雄會第046章 風雲再起第043章 蕭淑蘭第007章 左道敗宋江第026章 虎臨門第024章 運糧於帷幄之中第156章 屠戮第169章 嫖資第111章 臨陣第054章 氣壯長天外第023章 酒醉之後第004章 錦豹上梁山第049章 南陣門第096章 掘墓人第093章 阮銘川第025章 惡貫滿盈第080章 此間好熱鬧第007章 笑面虎第157章 折小青第088章 提起刀來第001章 巨眼鑑邪第008章 縱橫八百里第004章 黃門徑第055章 鸞轎人遙第002章 喜事與喪事第093章 阮銘川第008章 錦織天孫(二)第017章 心入府衙西樓第028章 反梁山聯盟第030章 再會宋江第048章 失意的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