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段氏鮮卑(三)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當然,這場變亂也是石虎、石燮等人推動出來的,因爲他們知道段遠山是段氏宿將,可能短時間裡無法擊敗此人,因此他們收買了令支城的部分官吏,欲圖在令支城發動變亂,一方面接管令支城的控制權,另一方面迫使段遠山回師。

但是可惜,他們低估了段末秠對局勢的控制,在叛亂髮生後,段末秠突然急招城外的一支守軍入城平亂,同時調集王宮守衛死守宮城,同時,段末秠親自出戰衝殺,結果在陣中被流矢擊中,加上親自的接連死亡,這位叱吒遼西的豪傑在重重打擊之下以及毒箭的傷害,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不過,很多人都沒有發覺,這支入城平叛的軍隊似乎有些奇怪,全部都是一席的黑衣,動作敏銳,身手矯健,讓人感嘆不已……

段遠山得知令支城大亂和段末秠病重的消息後,立刻率領他麾下的數萬大軍星夜交替掩護退回了令支城,並嚴密的在城牆上防守,準備與石燮的羯軍在令支城決一死戰,但是,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段末秠的身體情況,段遠山在部署完防禦後就立刻回到了王宮,看着到處是火光的王宮,段遠山的心裡就更加的着急了……

不過在到達寢宮的時候,段遠山就顯得有些奇怪了,因爲現在守衛王宮的人都是以前沒有見過的面孔,全部一席黑衣,但是這些人都是些身手矯健的好手,特別是從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氣勢,這種氣勢段遠山並不陌生,只有那種在戰場上百戰餘生的勇士纔有着這種逼人的殺氣….

段遠山差一點額就是這點,以前的那些王宮守衛都是些貴胄子弟,根本不可能擁有這種逼人的氣勢,不過段遠山奇怪的就是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但是一想到王宮裡病重的段末秠,段遠山就沒有什麼心情再追究這些人是哪裡來的了,還是看望大王要緊。

段遠山一進門就看到了躺在王塌上的段末秠以及他身旁的幾位高句麗重臣,段末秠一看到進門的段遠山,渾濁的雙眼立刻浮上了些許驚喜的表情,段末秠艱難的擡起自己的右手示意段遠山過來。

段遠山趕緊跑到了王塌前跪下,難過的看着自己的義兄,段末秠嘶啞的說道:“遠山,你回來了就好了”,段遠山聽着義兄的話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縱深當年段末秠如何的對待其它已經死去的兄弟,在段遠山的心裡,雖然不滿,但是他一直都是忠於段末秠的,始終都是段末秠的鐵桿支持者…

“遠山,你是我最親近的大臣,也是我的義弟,額…我…我對不起另外幾位兄弟,但是遠山,你相信我,如果不是他們確實有謀反的情況,我是..是不會殺他們的,你想,我也只是殺了他們本人而已,他們的家人我一直都是好好的照顧的,他…他…們的孩子也承襲了他們的爵位” 段末秠斷斷續續的說着。

而一旁的段遠山卻已經泣不成聲了,不住的搖頭,他也知道自己的另外幾位義兄弟的情況,確實的謀反讓段末秠只能誅殺他們,但是,段末秠也確實沒有誅殺他們的家人,而是將他們好好的養育起來…

“遠山,段氏鮮卑是我一輩子的心血,但是現在卻爲了這麼…這麼丁點的地方讓我的兩個兒子自相殘殺,我後悔了…後悔了” 段末秠喃喃的說道,一旁的段遠山聞言更是痛苦不已,“我不行了,遠山…遠山,令支城四戰之地,並不適合成就霸業,而你善於作戰,對政治也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所以,我想你在我…我死後投降趙炎”…

段末秠的話讓段遠山大驚,他真的沒有想到段末秠能夠放下成見讓他們投降遼王趙炎,但是段末秠有一點是很正確的,就是段遠山對政治沒有興趣,也沒有什麼野心,現在羯人是他們的大敵,而段末秠對羯人也是恨之入骨,所以段末秠在臨終的時候纔會這麼做。

不過段遠山也知道,遼王現在是他們最好的選擇,趙炎的仁義之名遍佈遼東,對於大部分投降的部族,趙炎都是好生的安置的,以至於投降的部族的族人都是非常安於現在的生活環境,要段遠山投降趙炎,倒也不是什麼太難堪的事情,最多自己告老還鄉,多年的征戰讓段遠山也感到了疲倦…

想通了的段遠山對着段末秠重重的點了點頭,段末秠隨即欣慰的笑了笑,讓後提聲說道:“匹殫、文鴦,你們出來吧”,段遠山聞言一驚,隨即就看到兩個面色有些凝重的中年人走了進來,正是已經歸降趙炎的段氏二雄。

在段氏鮮卑,段遠山、段匹殫、段文鴦並稱爲段氏三傑,而且三人都是效忠漢室的鐵桿支持者,由於段遠山顧忌義兄的關係,所以並沒有鮮明的表示過自己的觀點,但是匹殫、段文鴦卻沒有這麼多的顧忌了…

王塌上的段末秠看着三人緩緩地額閉上了自己的眼睛,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段氏的未來就要看他們三人了,能夠在趙炎的麾下作戰,大概更能發揮他們的才華吧,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爲自己的額兄弟們、族人們做件好事吧。

什麼霸業、皇位都只不過是一場夢而已,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罷了,就讓這場夢到我這裡就終結了吧,但願趙炎能夠善待我的族人,能夠讓他們安然的生活下去,還有,但願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公元317年12月底,遼西,令支城,段遼國主段末秠駕崩,段遼旗下的燕雲地區變成了遼國與石勒爭奪的地區…….

經過段匹殫、段文鴦的說明,段遠山這才知道原來門外的黑衣衛是趙炎派來的,原來趙炎的情報與特殊使命局早就發現了羯人的陰謀,所以趙炎在南下後就立刻派遣二人率領兩千黑衣衛星夜入城面見段末秠,向段末秠刷哦命了情況,最終促成了段末秠的歸降。

因此段末秠纔會星夜召回段遠山交代遺命,段遠山在段匹殫、段文鴦的說服下也決定投降趙炎,同時按照趙炎的命令,三人一方面繼續抵抗石燮的緊逼,另一方面火速撤退居民、貴族以及王室人員、錢糧等物資,而趙炎派出的軍隊也大批南下接應,同時,趙炎率領的八萬遼軍到達鐵烏山一帶紮營,準備與石燮決一死戰……

三日的時間,段氏三傑將整個令支城變成了一座空城,隨即三人率領部隊徐徐撤出,向鐵烏山集結而去……

公元317年12月25日,石燮率領的羯人在經過血戰之後終於殺進了令支城,但是迎接石燮大軍的確是一座空城…

石燮看着眼前空無一人的城池,怒氣油然而生,他沒想到自己費盡心機攻佔的城池竟然是一座空城,想想自己出兵時的三萬大軍,現在也損失了超過了萬人,結果什麼都沒有得到,要是石虎大哥知道了,那他石燮可就完了,想起石虎的殘忍手段,石燮不由得有些顫抖,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只好下令全面搜索,並派出探子偵察……

遼軍鐵烏山大營,虎賁軍駐地,中軍大帳…

趙炎站在營門門口望着遠方,其身後便是陳浩若、嶽布等遼軍大將,很快,一支騎兵隊伍向營門衝來,趙炎的臉上立刻浮上了絲絲笑容,當先三騎看見趙炎立刻翻身下馬跪伏說道:“末將參見遼王”,趙炎一個箭步上前扶起三將,然後拉起中間那位的手說道:“趙炎久仰段遠山將軍的大名,今日得見,實乃趙炎之幸啊”。

段遠山顯然沒有想到趙炎會如此熱情,趕忙跪地說道:“王爺嚴重了,段遠山對王爺的援手之情深表敬佩,段某願爲王爺鞍前馬後,聽王爺差遣,只希望王爺能夠答應段某三個要求,如王爺願意,段遠山願爲王爺效忠”。

衆人一聽段遠山居然還有條件,都是有些不滿,特別是段匹殫、段文鴦二人,恨不得立刻把段遠山拉開,但是趙炎只是擺擺手說道:“將軍請講”,段遠山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趙炎,他也知道,自己這麼做有點失禮了,但是段遠山還是準備說出來。

“第一,段某希望王爺能夠厚葬末將的義兄;第二,段某希望王爺能夠平等的對待段氏部衆;第三,末將希望王爺能夠不要追究段氏貴族以往的過錯。”段遠山很快的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但是段遠山話音剛落就感覺到了四周的氣氛變得有些寒冷了,趙炎揮手壓下想要動手的部將淡淡的說道:“段將軍,段末秠是段氏國主,本王會好生厚葬的,至於段氏的部衆,只要他們不違反法紀,我會按照先前的治理辦法妥善的安置的,但是你們的貴族將不會對他們有領導的權力,我們會設置千戶區來管理”。

“至於你說的不追究的問題,我要說明一下,段氏治下的漢族袍澤必須全部釋放,由遼王府安置,你們的貴族全部安置在盛京城專門的貴族區域內,至於他們以往的罪行我不會追究,但是如果以後犯罪,那本王將會嚴懲不貸,你看這樣可以嗎?”

聽到趙炎的保證,段遠山心頭大震,他沒想到趙炎會如此的大度,但是他也明白,趙炎已經剝奪了段氏貴族的全部權力,不過能現在保住他們的性命就不錯了,段遠山倒也沒有覺得難以接受,因此,段遠山當面向趙炎表示了效忠,趙炎笑着扶起了段遠山感嘆的說道:“能夠得到段將軍相助,今後遼西無憂了”……

公元317年12月,趙炎率領遼軍南下,再次發起了與胡寇的大戰,這一次的主戰場就放在了趙炎的起家地盤遼西地區,段氏鮮卑在內憂外患之下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段氏將領段遠山等人率部遵從先主段末秠的遺命投降趙炎,在中外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方面震驚於強大的段氏鮮卑在一夜之間消失,另一方面也是驚歎遼軍強悍的戰鬥力,趙炎再一次驚動了中原勢力,而各大勢力也將目光放在了即將開始的對石燮羯軍的戰鬥上……

而正在黃河掃蕩乞活軍的石勒在聽聞此事之後立刻下令給石燮,堅守令支城,同時命令石虎率兵五萬北上支援,而在石虎北上的時候,鎮守中原的祖逖將軍抓住戰機在乞活軍的配合下突然襲擊石勒大軍,在黃河兩岸與石勒繼續對峙……低調華麗,尊享文學樂趣! 讀客吧小說閱讀網

推薦小說

小說所有的文字及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小說。

第263章 中原暫定(三)第194 章 中原暫定(一)第254章 困龍昇天(八)第173章 戰備(四)第112章 集結南下(二)第201章 營救行動(五)第237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121章 威壓(一)第163章 襄國攻防戰(一)第91章 東征(六)第131章 營救行動(三)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101章 戰備(一)第155章 前進!前進!(三)第52章 危局(七)第64章 危局(十三)第262章 中原暫定(二)第156章 大改革(一)第137章 營救行動(六)第179章 困龍昇天(三)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75章 裂土封疆(一)第267章 平叛(一)第238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92章 大改革(二)第248章 困龍昇天(五)第230章 襄國攻防戰(二)第175章 集 結南下(一)第37章 危局(十八)第18章 圍點打援(五)第53章 危局(八)第8章 段氏之亂(一)第168章 襄國攻防戰(四)第138章 東進!東進!(一)第189章 困龍昇天(八)第69章 圍魏救趙(六)第212章 東進!東進!(五)第74章 危局(十八)第181章 困龍昇天(四)第63章 危局(十三)第141章 東進!東進!(二)第189章 威壓(二)第113章 集結南下(三)第272章 平叛(三)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158章 大改革(二)第74章 盛京風雲(五)第202章 平叛(一)第276章 燕王(三)第68章 圍魏救趙(五)第64章 危局(十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查拉河谷三上第56章 段氏鮮卑(二)第204章 平叛(二)第232章 襄國攻防戰(三)第32章 危局(十三)第57章 危局(十)第54章 新遼東(三)第278章 燕王(五)第246章 困龍昇天(四)第96章 查拉河谷(一)第122章 威壓(一)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195章 營救行動(二)第186章 困龍昇天(七)第202章 營救行動(六)第124章 威壓(二)第73章 盛京風雲(四)第245章 困龍昇天(四)第213章 東進!東進!(六)第81章 東征(一)第90章 墓府(十)第123章 威壓(二)第194章 營救行動(二)第232章 襄國攻防戰(三)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197章 中原暫定(二)第67章 危局(十五)第34章 危局(十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查拉河谷二上第272章 平叛(三)第172章 戰備(四)第28章 危局(九)第151章 墓府(八)第250章 困龍昇天(六)第4章 河畔之戰第52章 新遼東(一)第177章 集 結南下(二)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247章 困龍昇天(五)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第260章 中原暫定(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備一上第250章 困龍昇天(六)第189章 困龍昇天(八)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
第263章 中原暫定(三)第194 章 中原暫定(一)第254章 困龍昇天(八)第173章 戰備(四)第112章 集結南下(二)第201章 營救行動(五)第237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121章 威壓(一)第163章 襄國攻防戰(一)第91章 東征(六)第131章 營救行動(三)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101章 戰備(一)第155章 前進!前進!(三)第52章 危局(七)第64章 危局(十三)第262章 中原暫定(二)第156章 大改革(一)第137章 營救行動(六)第179章 困龍昇天(三)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75章 裂土封疆(一)第267章 平叛(一)第238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92章 大改革(二)第248章 困龍昇天(五)第230章 襄國攻防戰(二)第175章 集 結南下(一)第37章 危局(十八)第18章 圍點打援(五)第53章 危局(八)第8章 段氏之亂(一)第168章 襄國攻防戰(四)第138章 東進!東進!(一)第189章 困龍昇天(八)第69章 圍魏救趙(六)第212章 東進!東進!(五)第74章 危局(十八)第181章 困龍昇天(四)第63章 危局(十三)第141章 東進!東進!(二)第189章 威壓(二)第113章 集結南下(三)第272章 平叛(三)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158章 大改革(二)第74章 盛京風雲(五)第202章 平叛(一)第276章 燕王(三)第68章 圍魏救趙(五)第64章 危局(十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查拉河谷三上第56章 段氏鮮卑(二)第204章 平叛(二)第232章 襄國攻防戰(三)第32章 危局(十三)第57章 危局(十)第54章 新遼東(三)第278章 燕王(五)第246章 困龍昇天(四)第96章 查拉河谷(一)第122章 威壓(一)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195章 營救行動(二)第186章 困龍昇天(七)第202章 營救行動(六)第124章 威壓(二)第73章 盛京風雲(四)第245章 困龍昇天(四)第213章 東進!東進!(六)第81章 東征(一)第90章 墓府(十)第123章 威壓(二)第194章 營救行動(二)第232章 襄國攻防戰(三)第77章 裂土封疆(二)第197章 中原暫定(二)第67章 危局(十五)第34章 危局(十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查拉河谷二上第272章 平叛(三)第172章 戰備(四)第28章 危局(九)第151章 墓府(八)第250章 困龍昇天(六)第4章 河畔之戰第52章 新遼東(一)第177章 集 結南下(二)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247章 困龍昇天(五)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第260章 中原暫定(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備一上第250章 困龍昇天(六)第189章 困龍昇天(八)第100章 查拉河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