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盛京風雲(四)

五天後,趙炎在王府爲朝中未婚官員和關寧軍、黑衣衛各級單身官員舉辦了隆重的相親晚宴,而那些願意來相親的別院女子也在司馬婉兒的帶領下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至於陳浩若這些老光棍則是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這些女子,看着自己的這些部將的表情,趙炎也忍不住有了笑意……

在趙炎宣佈了晚宴開始後,一羣平日裡道貌岸然的額傢伙全都衝到了自己心儀的對象面前嶄露着自己最優秀的一面,而那些女孩子則被他們的舉動嚇壞了,看着趙炎忍不住的嘿嘿笑了起來。(哈十八純文字)

倒是司馬婉兒心疼她們,趕緊讓這些遼軍的才俊們離遠一些,一個個的來說,最後讓姑娘們來選,趙炎的眼睛一直盯着陳浩若和段遠山這兩個老光棍,不過趙炎顯然沒有想到,這兩個傢伙也還行,也得到了好幾個女孩的青睞。

看的趙炎心裡都有些不平衡了,最後,趙炎的辦法還是得到些成功,還是湊了兩百多對出來,趙炎的心裡也算是鬆了口氣,看着深情款款的兩百多對情人,趙炎也是有了些滿足感,特別是看着陳浩若和陸卓遠、段遠山三人,他們都找了一個普通的女孩。

而趙炎此時也下命令,以後娶了她們後,不得再找妾侍,必須要好生對待,衆將(光棍)都是齊聲應是,他們哪裡不明白趙炎的苦心,就他們這種情況,哪裡會找得到老婆,王爺這是在幫他們…

之後,因爲部隊換防,趙炎趕忙接連召開這種相親大會,只要姑娘願意,趙炎就讓她們出席,而且也擴大到了士兵的階層,最後,遼軍所有的未婚將士也都參加了相親會,甚至還有外府各官員的兒子、商人都來參加了相親。

因爲他們明白,趙炎的目的就是想幫助這些姑娘,此時出馬,那麼一定會在王爺的心裡留下映象的,最終,相親的效果也讓趙炎十分的滿意,同時,趙炎重申了一夫一妻的命令,另外,重賞士兵的家眷,王府和軍隊負責他們以後的生活,趙炎命令各部修建自己的軍管區,爲軍官、士兵及其家屬建造房子,建立農場,來保障他們的生活。

經過這樣一番精簡,還留在王府別院的就只剩下五萬餘人,她們都是很苦命的人,在趙炎的心裡,她們大概都是不再相信命運,不再相信愛情的人了,因此,趙炎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讓司馬婉兒有時間了就去找她們聊聊。

不過,她們對待趙炎和司馬婉兒倒是非常的尊敬和相信的,因此,趙炎在考慮了一下後就說道,既然你們不願意走,那麼就留在王府吧,王府現在也十分的缺人手,司馬婉兒突然狠狠的瞪了趙炎一眼,趙炎一愣,說道:“婉兒,怎麼了?”

司馬婉兒充滿醋味的小聲說道:“哼,她們都是色藝雙絕的女子,王爺就不明白她們想的是什麼嗎?”,趙炎聞言一愣,隨即搖搖頭,“哼”司馬婉兒哼完什麼也不說,就拉着面前的幾個才貌一流的女子向別院走去,“咯咯”的笑聲傳來,把趙炎一個人愣在了那裡……

公元318年4月初,遼國在遼王趙炎的帶領下進行了艱難的改革,政府機構的合成精簡讓遼國的官員數量下降到了三千三百多人,但是效率卻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遼東半島和廣闊的黑水平原,極其龐大的屯田區和牧區極快的建立了起來。《哈十八純文字首發》

而在相應地區,大批的工場在太僕寺的具體策劃下也是迅速的建立開工,鐵礦石、煤炭和火油的開發也讓遼國得到了極大的助力,以鋼鐵工場、紡織工場、瓷器工場、採礦場和機械工場爲核心的工場業迅速的發展起來。

遼東製造的兵器、鐵器、絲帛迅速的在遼東、朝鮮半島和倭國銷售開來,而機械工場也在趙炎的具體幫助下開始生產鑄劍生產線、紡紗機等各種機械,特別是趙炎提出的工場生產流水線化的舉措,讓每一個新建的工場都有一整套方便實用的生產線……

在趙炎的帶領下,遼東似乎已經有了工業革命般的感覺,不過趙炎的心裡明白,現在的手工水平還很落後,只能先通過這種方式來加速發展,而想要真正的工業革命,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至少現在是沒有辦法的…

不過趙炎的整個經濟政治的改革還是很快收到了成效的,因爲鐵器、紡織品的大量銷售,趙炎直接下令從倭國、朝鮮購買糧食,餘款使用黃金、白銀結算的方式讓遼東的財政很快緩過勁來。

商業的發展使遼東獲得了很大的稅收收入,而太僕寺管轄的工場也讓政府獲得了極大的收益,在看到商業利潤的龐大後,遼東的很多地主富農也開始在城市中經商,趙炎對這部分人的態度是不干涉、不縱容、不支持,只要他們按規矩行事,繳納稅收,接受安全檢查,趙炎是不會找這些人的麻煩的。

在這個時候,趙炎的心裡想的更多的還是和晉庭的關係以及宇文、拓拔兩部鮮卑戰與和的問題,現在的遼國需要一個安定的發展環境,戰爭可以進行,但是需要在境外打,不能波及遼東的本土。

但是在趙炎的心裡,還是有兩點考慮的,一是對晉庭還是臣服,估計晉庭的使者已經在路上了,自己放還謝鯤,和晉庭和解;二是對宇文鮮卑還是打,將其逐出蒙古高原的東部,讓蒙古的勢力延伸到這邊,兩家相互配合爲好。

公元318年4月17日,晉庭特使到達盛京,剛聽到這個人的名字的時候,趙炎也是嚇了一跳,隨即激動萬分,而陳浩若也是無比的欣喜,因爲,這次晉庭的特使不是別人,而是晉庭北方名將祖逖將軍…

祖逖,字士稚,漢族,范陽逎縣人,東晉初期著名的北伐將領,曾一度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後因晉朝內亂及晉元帝猜忌,令北伐事業功敗垂成,公元321年,祖逖將軍在憂憤交加中病逝。

祖逖性格曠達,仗義疏財,樂善好施,不好讀書。常到田莊上去,佯稱兄長意旨,散發一些谷帛接濟生活困苦的鄉親,因此博得宗族鄉里的敬重。後目睹國家四分五裂之現狀,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劉琨折節讀書,枕戈待旦,聞雞起舞,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致力於北伐恢復中原。

祖逖死訊傳出,豫州人民痛哭流涕,譙樑百姓還自發爲祖逖修建祠堂,紀念這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畏強敵、百折不撓的愛國名將,朝庭追贈祖逖爲車騎將軍。

此時的祖逖將軍正鎮守安徽,兵鋒北指,準備收復河南諸地,羯人石勒正在這一地區與之對峙,祖將軍的部隊在中原歸降塢堡的幫助下牢牢的抵抗住了羯人的瘋狂進攻,而現在晉庭派祖將軍作爲特使北上,這意思可就有些明白了。

如今中原大亂,祖將軍正矢志收復中原,但是兵力明顯不足,而且缺乏後援與盟友,而遼軍是晉庭在北方最強大的一支力量,之前與羯人石勒之侄石虎大戰燕雲十六州,驚動了中原各部,而且遼軍最後還幾乎全殲了北上的五萬羯人,更是讓人驚歎於遼軍強悍的戰鬥力,可能這也引起了祖逖將軍的注意……

本來趙炎想冷淡的對待一下晉庭的特使就好,但是現在祖逖將軍的出現卻讓趙炎沒法這麼做了,在自己的偶像面前,趙炎是沒法不盡心竭力的,畢竟祖逖將軍也是一位爲民族而終身盡忠的人物,而且在趙炎的心裡,這樣的人物是不應該那麼早的逝去的,因此,趙炎決心要好好的幫祖將軍一把,讓他完成北伐的心願……

午後,遼王府正門,“趙王爺,久聞大名,老朽祖逖,奉旨前來拜會”,一個神情矍鑠的老頭看到門前的年輕將領的時候,臉上露出了笑容,拱手說道,趙炎看到老頭的時候纔回過神來,趕忙說到:“祖將軍,趙炎實在不敢當啊,將軍縱橫河南,羯人聞風喪膽,石勒也不敢掠將軍的虎威,趙炎只是後輩,萬不敢擔將軍拜會二字啊”!

趙炎一番話發自肺腑,祖逖聽了也是非常的高興,年輕人不驕不躁,很好!隨即兩人又磨嘰了一會,然後一同向府內正殿走去,那裡,遼王府的重臣們正在等候,而祖逖一路走來也是感到陣陣的驚歎。

他在中原和建康就聽說過,遼王趙炎是條真漢子,不爲名、不爲權,本來他還不怎麼相信。不過現在看見眼前的這棟府邸,雖然面積很是龐大,但是其中的裝飾、擺設卻是極爲的簡單,但也隱隱中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坦率的說,趙炎的府邸別說是和晉庭的那些重臣王爺相比,就算是那些普通官員的府邸也遠遠的遜色,而且遼王府邸這麼大也是有原因的,祖逖知道,趙炎在歷次的征戰中解救了很多落入魔掌的漢家女兒。

之後爲了安置這些人,趙炎的王府修建了極爲龐大的別院,雖然簡單,但是也有着一番的寧靜,就現在祖逖所知,也還有着五萬餘人生活在別院之中,除了在王府幫幫忙,王妃司馬婉兒還會教她們做衣裳、首飾,然後送到店鋪出售。

原因別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從建康來的祖逖卻是知道,趙炎爲人極其的節儉,王府的用度也就剛剛夠用,之前有着幾十萬女孩在府邸,那時王府的用度就很艱難,但是趙炎沒有告訴那些苦命的女子,也沒有告訴戶部。

而是和王妃司馬婉兒商量之後藉着做衣裳的名義來補貼生活,不過還好,現在的遼東這方面的手藝還很粗糙,司馬婉兒傳授給她們的技藝也是很精湛的,所以她們的這些物品賣的很火。

而大部分的女子現在出嫁了,這份手藝也讓她們帶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能夠獲得很高的收益,而還在王府的這些女子則是繼續這樣的工作,因爲,趙炎剛剛下發了改革的命令,因此,王妃也就沒有停下來,因爲她知道,王府的經濟狀況還是有些緊張。

因此在來遼東之前,聽聞了趙炎的英雄事蹟和遼東困難的經濟狀況後,晉庭太后親自找到自己的兒子司馬睿,把他痛罵了一頓,斥責他爲什麼不支援遼東,爲什麼要讓他的妹妹、自己的女兒司馬婉兒在那邊受委屈。

無言以對的司馬睿只得讓自己的母親撒氣,最後,太后命令從自己的宮中拿出黃金千斤、絲綢布帛十萬匹要給女兒送去,大吃一驚的司馬睿趕緊向母親請罪,自己馬上就下令賞賜遼東,隨特使北上…

被母親訓斥的司馬睿力排衆議,賞賜遼王府黃金一萬斤,各類珍貴138看書網籍、古董花瓶等等五十箱,絲綢布帛十萬匹,並從進貢上來的貢品中挑選了珍珠、玉石、寶石、首飾二十箱。

還有上等米、面、粟等一萬斤,各種中原、江南吃食五千斤,還有幾十個丫鬟、十多個御廚、五個御醫都被派到遼東王府,而太后還不放心,又從自己的宮中挑選了金銀首飾十箱以及司馬婉兒以前宮殿的衣物、首飾、玩具都給送到遼東去,單算晉庭的賞賜就裝了整整三船…

所以在祖逖和趙炎進大殿的時候,祖逖的隨從已經將賞賜全部擡到了殿外,讓遼東重臣都感到有些震驚,晉庭什麼時候這麼大方了,在祖逖進殿於正位站好後,趙炎率領遼東衆人齊身跪下領命,祖逖展開司馬睿的親筆書信念到…

“…遼王趙炎御邊有功,攻佔燕雲十六州之重地,挫敗羯人北上之企圖,剿滅慕容鮮卑、重創鮮卑宇文部與拓拔部,平定內部變亂,近有亂臣賊子假借我朝名義挑撥遼國內部關係,實爲可恨,現酌遼王趙炎將相關人犯移交特使,帶回建康受審”

“……爲表彰遼王之功績,特進遼王屬國爲藩王屬國,一切軍政直屬遼王負責,遼國永爲晉庭北方屏藩,世襲罔替,永不更改”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北地烽煙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271章 平叛(三)第97章 查拉河谷(二)第87章 東征(四)第79章 墓府(四)第37章 危局(十八)第140章 東進!東進!(二)第115章 羊皇后(一)第155章 大改革(一)第70章 危局(十六)第55章 危局(九)第90章 東征(五)第201章 營救行動(五)第31章 危局(十二)第14章 圍點打援(一)第12章 關鍵時刻(一)第280章 燕王(七)第178章 困龍昇天(三)第246章 困龍昇天(四)第154章 前進!前進!(三)第191章 威壓(三)第62章 危局(十二)第257章 困龍昇天(十)第65章 危局(十四)第190章 威壓(三)第58章 危局(十)第193章 困龍昇天(十)第252章 困龍昇天(七)第239章 困龍昇天(一)第57章 危局(十)第208章 東進!東進!(三)第134章 營救行動(四)第229章 襄國攻防戰(二)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6章 古老的殘圖(一)第209章 東進!東進!(四)第154章 前進!前進!(三)第53章 新遼東(二)第53章 新遼東(二)第186章 威壓(一)第154章 墓府(九)第193章 困龍昇天(十)第114章 集結南下(三)第60章 段氏鮮卑(六)第177章 集 結南下(二)第64章 圍魏救趙(一)第280章 燕王(七)第71章 危局(十七)第121章 威壓(一)第183章 困龍昇天(五)第197章 營救行動(三)第148章 東進!東進!(六)第74章 盛京風雲(五)第212章 東進!東進!(五)第113章 集結南下(三)第63章 危局(十三)第56章 危局(九)第52章 危局(七)第259章 中原暫定(一)第68章 圍魏救趙(五)第214章 東進!東進!(六)第199章 營救行動(四)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186章 困龍昇天(七)第226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90章 墓府(十)第248章 困龍昇天(五)第265章 中原暫定(四)第270章 平叛(二)第83章 墓府(六)第106章 戰備(三)第16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101章 戰備(一)第201章 中原暫定(四)第58章 危局(十)第237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273章 平叛(四)第233章 襄國攻防戰(四)第271章 平叛(三)第108章 戰備(四)第266章 中原暫定(四)第199章 中原暫定(二)第9章 段氏之亂(二)第210章 東進!東進!(四)第101章 戰備(一)第85章 墓府(七)第81章 東征(一)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267章 平叛(一)第214章 東進!東進!(六)第219章 前進!前進!(三)第150章 前進!前進!(一)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129章 營救行動(二)第213章 東進!東進!(六)第98章 查拉河谷(二)第85章 東征(三)第124章 威壓(二)第130章 營救行動(二)第139章 東進!東進!(一)第56章 危局(九)
第271章 平叛(三)第97章 查拉河谷(二)第87章 東征(四)第79章 墓府(四)第37章 危局(十八)第140章 東進!東進!(二)第115章 羊皇后(一)第155章 大改革(一)第70章 危局(十六)第55章 危局(九)第90章 東征(五)第201章 營救行動(五)第31章 危局(十二)第14章 圍點打援(一)第12章 關鍵時刻(一)第280章 燕王(七)第178章 困龍昇天(三)第246章 困龍昇天(四)第154章 前進!前進!(三)第191章 威壓(三)第62章 危局(十二)第257章 困龍昇天(十)第65章 危局(十四)第190章 威壓(三)第58章 危局(十)第193章 困龍昇天(十)第252章 困龍昇天(七)第239章 困龍昇天(一)第57章 危局(十)第208章 東進!東進!(三)第134章 營救行動(四)第229章 襄國攻防戰(二)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6章 古老的殘圖(一)第209章 東進!東進!(四)第154章 前進!前進!(三)第53章 新遼東(二)第53章 新遼東(二)第186章 威壓(一)第154章 墓府(九)第193章 困龍昇天(十)第114章 集結南下(三)第60章 段氏鮮卑(六)第177章 集 結南下(二)第64章 圍魏救趙(一)第280章 燕王(七)第71章 危局(十七)第121章 威壓(一)第183章 困龍昇天(五)第197章 營救行動(三)第148章 東進!東進!(六)第74章 盛京風雲(五)第212章 東進!東進!(五)第113章 集結南下(三)第63章 危局(十三)第56章 危局(九)第52章 危局(七)第259章 中原暫定(一)第68章 圍魏救趙(五)第214章 東進!東進!(六)第199章 營救行動(四)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186章 困龍昇天(七)第226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90章 墓府(十)第248章 困龍昇天(五)第265章 中原暫定(四)第270章 平叛(二)第83章 墓府(六)第106章 戰備(三)第161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101章 戰備(一)第201章 中原暫定(四)第58章 危局(十)第237章 襄國攻防戰(六)第273章 平叛(四)第233章 襄國攻防戰(四)第271章 平叛(三)第108章 戰備(四)第266章 中原暫定(四)第199章 中原暫定(二)第9章 段氏之亂(二)第210章 東進!東進!(四)第101章 戰備(一)第85章 墓府(七)第81章 東征(一)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267章 平叛(一)第214章 東進!東進!(六)第219章 前進!前進!(三)第150章 前進!前進!(一)第40章 裂土封疆(三)第129章 營救行動(二)第213章 東進!東進!(六)第98章 查拉河谷(二)第85章 東征(三)第124章 威壓(二)第130章 營救行動(二)第139章 東進!東進!(一)第56章 危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