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農家小炒肉

豬肉切薄片,灑上鹽、生粉,抓拌均勻醃製幾分鐘。

蔥薑蒜頭切末。

鐵鍋裡放一碗水,燒沸,水裡放點兒食鹽,然後將金針菇、豆芽倒進鍋中,燙熟,撈出放置一個大碗中。

重新燒鍋,倒油少許油,將薑末、蒜、少許幹辣椒放進去小火炒,再放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炒出香味,再倒入半碗水,燒沸。

放入醃好的肉片,待肉片煮至散開變色時,加入醬油、味精、糖。

起鍋,倒入之前防止金針菇、豆芽的大碗中。

然後鍋再燒熱,倒入少許油,油熱時,灑在肉片上。

李初小心翼翼的將它端到了桌上,剛一放入,老人和紫衣青年的筷子就伸進了碗中去撈,就好像飢餓了數天的饑民一樣,吃相太猛,太瘋狂了。

再看桌上,先前那盤紅燒冬瓜,只剩下了一個光禿禿的盤子,就連辣椒末都被吃光了。

這兩人吃相越難看,越瘋狂,就越是對李初這兩道菜的肯定,雖然李初對自己的手藝很有信息,可看到兩人這樣,他心裡也是充滿了滿足感。

這一次,李初沒有立即去做菜,而是認真在觀察。

老人雖然也很激動,但是個人修養在,即使吃的急,也保留了一絲風範,倒是這紫衣青年,此前他在那邊站着時,看起來到器宇軒昂、風度翩翩,可這一遇到吃的,就瞬間沒了形象。

看兩人面部的反應和表情,似乎對辣不是特別的害怕。

那麼,這第三道菜,就可以動手去做了。

方纔那道,是水煮肉片,也是辣系。

這道菜,堪稱辣系的代表,有很多個名字和做法,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這道菜,最通俗經典的一個名字,叫辣椒炒肉,最正宗的名字,則叫:農家小炒肉。

不但是名字區別,就是這個做法,也有很大的區別。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於,這道菜,太辣了!

也不能直接說辣,而是辣中帶着辣椒的甘甜,甘甜之中又帶着辣味,然後辣味中又混合着豬肉的肉香。

正宗的農家小炒肉,先將辣椒和肉切片,然後鍋燒熱,不放油!

沒錯,就是不放油!

兩種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這一步,農家小炒肉,是不放油,鍋燒乾,直接下辣椒幹炒,放入食鹽,中火炒制六到七分鐘,將辣椒炒出辣味,炒出植物纖維本身中含帶的甘甜,炒出辣椒外皮略有膨脹,帶絲虎皮。

辣椒撈出,然後鍋裡再放油、下肉,肉先用食鹽抓鹽攪拌,然後半煎炸半炒,再撈出,加入蒜、姜,這裡面還可以選擇放一點點郫縣豆瓣,也可以選擇不放,然後再將肉片、辣椒一起混入,炒制。

炒制的過程中,倒入一丁點水提嫩降火,然後倒入醬油,就可以完工了。

這是最正宗的炒法,這種炒法,尤其是幹炒辣椒的時候,香味可飄百米。

但是這道菜,能敢去品嚐的人,不多,原因在於,太辣了。

不喜歡吃辣椒,或者常年很少吃辣椒的人,很難承受這種辣味,可一旦能承受住這個辣味,那麼這道菜中的美味精華就全部展現,刺激味蕾,直接昇華。

那個感覺,簡直就是一個字,爽!

而辣椒炒肉,這道菜的出現,是因爲正宗的農家小炒肉,太辣了,美味的門檻太高,於是就有人研發了這道閹割版的農家小炒肉,也就是辣椒炒肉。

在後世,有農家小炒肉的餐館越來越少了,因爲這道菜的特殊性,逐漸的退出了餐館,只有一些農家裡,或者廚子自己,纔會炒制,也只有在這些地方,才能吃到真正的正宗農家小炒肉。

而餐館、酒店,因爲要面向客戶,尤其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客戶,所以都用辣椒炒肉替代了農家小炒肉,因爲這樣才能滿足大部分的口味,也許菜單上印的是農家小炒肉,可實際上端出來的,只能是辣椒炒肉。

以後世那種全球化的腳步越來越快,估計用不了多久,正宗的農家小炒肉會漸漸的失傳,也許也不會,但是以後想吃到正宗的,除非自己會方法,否則很難了。

而辣椒炒肉,作爲閹割版的農家小炒肉,他的最大特點是,不辣……

沒錯,就是不辣!

或許,這是個諷刺!

後世培育的辣椒品種有很多,判斷一種辣椒是否辣不辣,首先看顏色,顏色越偏向深綠,則越辣,顏色越偏淺綠,青綠,則不辣,個頭越大越不辣,個頭越小越辣。

大部分的餐館,選用的都是那種淺綠而且個頭大的辣椒,作爲辣椒炒肉的原材。

除了在選材外,炒制的方法,也是掩蓋辣椒辣味的一種。

首先是鍋裡放油炒,在油的作用下,炒製出來的辣椒,辣味會被破壞,導致辣味降低。

再者,便是用到味精!

炒制辣椒的時候,放味精,味精也會掩蓋和中和辣椒的辣味。

結果就是,炒出來的辣椒炒肉,已經沒什麼辣味了,雖然也保留了一絲的辣椒纖維甘響,也延續了部分農家小炒肉的味道。

但是其美味程度,大大的降低了。

可反倒是這樣的一盤菜,卻被五湖四海大部分的人所接受,因爲不辣,或者是微辣,導致很多人都能沒門檻的吃到這道菜,這也是爲什麼,後世的餐館都用辣椒炒肉的原因。

不求特別吸引客戶,只求不得罪客戶。

而且受衆也高了。

而現在,李初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用辣椒炒肉,而不是農家小炒肉,主要還是宋朝的時候沒有辣椒,雖然看他們吃相似乎不怕辣,可對於農家小炒肉那種辣的級別來說,李初還是有點擔心的。

好不容易開張了,看樣子還是一個超級大客戶,可不能嚇走別人。

這邊準備辣椒炒肉的材料,同時,也將壓力鍋裡的冷了的米飯盛出,重新淘米煮飯。

從定製系統裡購來的辣椒,是屬於中等辣程度的,這種程度還是可以勉強接受,在切的時候,李初還特意橫切的薄一點,這樣有利於辣味的中和。

青椒紅椒一樣切了一點,紅椒的辣味低,而且帶些甜味。

上鍋,倒油,大火爆炒。

北宋時期,第一盤辣椒炒肉出來了。

相比之其他的菜,辣椒炒肉更內斂了一些,農家小炒肉能香飄百米,而這個閹割版的,卻香味內斂,只有在盤子邊上才能問到香味。

都是油把味道遮掩了。

李初之所以會選擇辣椒炒肉,主要還是這道菜算是炒菜的一種代表了,把炒字用的淋漓盡致,讓古人感受到炒的魅力!

金針菇、豆芽,這都是能在北宋經常吃到的菜,老人和紫衣青年只動了一點,而肉片則一片也沒有了,兩人顯然也意識到,後面還有幾道菜,這一開始就吃都這麼飽,還怎麼拿胃去享受後面的?

“咦,這道菜用的是什麼食材?”

“停,你先別說,讓我猜猜看。”

走南闖北吃了這麼多食物,什麼食材老人沒見過,可眼前這道菜嘛,這肉片他知道,可是這肉片旁邊的是什麼呢?

這一次,紫衣青年沒在搶食了,他現在還在嘴裡回味水煮肉片的香。

老人夾起了一片辣椒,筷子擡高放在眼前仔細的觀詳,一兩息後送入嘴中。

味道很特別,有一絲甜味,還有一絲麻苦味,還帶有一股熱火上涌,這種味道……

老人又夾起了一塊肉片,這塊肉片上沾着幾粒辣椒籽,老人誤以爲是一種調料,想也沒想就直接放進了嘴中,而前面那片辣椒他還沒嚥下。

這肉片一入口,老人就發現了不同。

其他酒樓中的肉片,都是煮出來的,有點硬,而且味道淡,先前那道水煮肉片的酥軟,已經讓老人癡迷了,可眼下這道的肉片,更是別具風味。

唔,老人的臉色變了變,辣味在他的口腔裡爆發了……

之前的小米辣給了老人太深刻的印象了,各種辣的恐懼,又來了,老人快速的往去拿水杯,正要喝水,卻停了下來。

刺激性的辣味沒了……只剩下淡小的辣味,這種辣味,特別的提神。

還有,這醬,好香的醬。

這道辣椒炒肉,李初鹽放的稍微多一點,光吃菜的話,嘴裡的味道會很重的,這個時候,高壓鍋裡的飯已經煮好了。

老人沉浸在辣椒炒肉的奇妙味道里,李初已經盛了兩碗飯端了過來。

而這盤辣椒炒肉,只剩下不到一半了……

李初一笑,將米飯放在兩人身前,然後回到竈臺邊。

第四一三章:定製巡洋艦第三六七章:六花陣第二三五章:備戰第四十二章:活生生輾壓第六五一章:先屠蒙古,再滅西夏第三九六章:軍規第六一七章:暗潮涌動第一六四章:狂風暴雨即將來臨第三二四章:華芯一卡通第五四九章:拍攝軍事節目第六五七章:屠城第五三九章:衛星傳輸第三四八章:心心相惜第二一九章:建設中的汝墳鎮第四九一章:轟炸第四八三章:軍事演習(三)第一五四章:希望在天空上第四六九章:黑夜直升機第五十九章:事業如火如荼第三九一章:誥命夫人第一九二章:盡忠報國第四六零章:奪取寧海城第四九五章:聖上,大喜!第六六二章:棒子滅族第一三六章:陣容豪華的道路施工隊第四五二章:千刀萬剮第一七五章:梁山軍第二六九章:這便是兄弟?第五三三章:遷都的選擇(上)第三四四章:萬歲山第四五零章:殺朱勔(三)第三七四章:送錢的來了第九十一章:絕戶計第四四八章:殺朱勔(一)第六五七章:屠城第四一九章:再轟常州第六二零章:當需賢德之人繼位第五八一章:燕京破第五八九章:滅吐蕃(一)第二三零章:情趣套裝第二三一章:阿寧的新年禮物第一一三章:接觸第四五五章:千刀萬剮下油鍋(二)第四零六章:海軍基地的選址第五二三章:一戰成名第五六六章:有口難開第五八六章:大理並國第一九二章:盡忠報國第四二八章:意外之喜第四八三章:軍事演習(三)第四八五章:軍事演習(四)第四二四章:打一個時間差第三零九章:炮轟襄陽城(四)第五二九章:不作不會死第九十三章:衝突升級第二十六章:豹1坦克上的高射機槍第一零一章:平淡是福第九十三章:衝突升級第四五一章:降,全降了第六四三章:完顏阿骨打之死第六零九章:忠心耿耿麒麟軍第一四六章:衝鋒槍點射第四九九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三)第一七七章:授旗:滍水軍第六零零章:各部援軍到來第三六三章:打襄陽(完)第一九三章:瀝泉神槍第二一八章:紅果果的陽謀【延長副本結束】第四六八章:江南鐵路第三十四章:新的目標第三三八章:背鍋的太子第四七五章:軍事演習(二)第五四八章:鐵路談判確定第三十八章:一石二鳥第三四二章:車與馬的比試第五二九章:不作不會死第三四零章:太子留步第一五五章:魯班飛天艇第一七一章:清除隱患(第一卷完)第五八三章:涿州破第四四五章:時間差第二九九章:宛城求救第三七一章:徵收商業稅第四一八章:炮轟江陰第四二二章:希望第三一六章:軍功兌換系統第四十七章:募兵第二七一章:亂象初始第三四九章:沙畫第五一九章:望梅止渴第四三四章:黑夜裡的一道火光第二三四章:吾等現在皆爲朝廷官軍第三一四章:無比幸運的抽獎(下)第三八八章:湯都沒喝到第九章:紅燒冬瓜第******章:士兵守則第四五三章:水煮朱衝第三二三章:皇儲之爭第三八三章:有毒的轉運使第五四零章:正好做個交易
第四一三章:定製巡洋艦第三六七章:六花陣第二三五章:備戰第四十二章:活生生輾壓第六五一章:先屠蒙古,再滅西夏第三九六章:軍規第六一七章:暗潮涌動第一六四章:狂風暴雨即將來臨第三二四章:華芯一卡通第五四九章:拍攝軍事節目第六五七章:屠城第五三九章:衛星傳輸第三四八章:心心相惜第二一九章:建設中的汝墳鎮第四九一章:轟炸第四八三章:軍事演習(三)第一五四章:希望在天空上第四六九章:黑夜直升機第五十九章:事業如火如荼第三九一章:誥命夫人第一九二章:盡忠報國第四六零章:奪取寧海城第四九五章:聖上,大喜!第六六二章:棒子滅族第一三六章:陣容豪華的道路施工隊第四五二章:千刀萬剮第一七五章:梁山軍第二六九章:這便是兄弟?第五三三章:遷都的選擇(上)第三四四章:萬歲山第四五零章:殺朱勔(三)第三七四章:送錢的來了第九十一章:絕戶計第四四八章:殺朱勔(一)第六五七章:屠城第四一九章:再轟常州第六二零章:當需賢德之人繼位第五八一章:燕京破第五八九章:滅吐蕃(一)第二三零章:情趣套裝第二三一章:阿寧的新年禮物第一一三章:接觸第四五五章:千刀萬剮下油鍋(二)第四零六章:海軍基地的選址第五二三章:一戰成名第五六六章:有口難開第五八六章:大理並國第一九二章:盡忠報國第四二八章:意外之喜第四八三章:軍事演習(三)第四八五章:軍事演習(四)第四二四章:打一個時間差第三零九章:炮轟襄陽城(四)第五二九章:不作不會死第九十三章:衝突升級第二十六章:豹1坦克上的高射機槍第一零一章:平淡是福第九十三章:衝突升級第四五一章:降,全降了第六四三章:完顏阿骨打之死第六零九章:忠心耿耿麒麟軍第一四六章:衝鋒槍點射第四九九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三)第一七七章:授旗:滍水軍第六零零章:各部援軍到來第三六三章:打襄陽(完)第一九三章:瀝泉神槍第二一八章:紅果果的陽謀【延長副本結束】第四六八章:江南鐵路第三十四章:新的目標第三三八章:背鍋的太子第四七五章:軍事演習(二)第五四八章:鐵路談判確定第三十八章:一石二鳥第三四二章:車與馬的比試第五二九章:不作不會死第三四零章:太子留步第一五五章:魯班飛天艇第一七一章:清除隱患(第一卷完)第五八三章:涿州破第四四五章:時間差第二九九章:宛城求救第三七一章:徵收商業稅第四一八章:炮轟江陰第四二二章:希望第三一六章:軍功兌換系統第四十七章:募兵第二七一章:亂象初始第三四九章:沙畫第五一九章:望梅止渴第四三四章:黑夜裡的一道火光第二三四章:吾等現在皆爲朝廷官軍第三一四章:無比幸運的抽獎(下)第三八八章:湯都沒喝到第九章:紅燒冬瓜第******章:士兵守則第四五三章:水煮朱衝第三二三章:皇儲之爭第三八三章:有毒的轉運使第五四零章:正好做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