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天下大計

“不知這徐徐圖之,又當如何?”

施天逸一笑,在地圖指向了王慶的地盤道:“主公如今雖打着正朝綱的旗號,然則自主公起事以來一直都處於自身發展的汝州一地,除了抵禦朝廷的圍剿外,又做過何等有利於天下百姓的事?這如何能讓天下百姓信服主公乃爲義師?”

李初:“嗯?”

施天逸接着說道:“想要讓天下人知曉我等麒麟軍的名號,知曉我等爲正義之師,那麼我等就必須要打出正義之師的威名出來,比如剿滅賊寇王慶!

地圖上,施天逸在上面指出了一些地點,有房州、鄧州、江陵、襄陽、變州、均州、德安,他道:“這王慶自房州起事來,這些年道是打下了一個不小的地盤,然則王慶此人無道,造反以來只顧橫徵暴虐,從不顧百姓的死活,如今野心漸長,到處強徵良民爲兵,四處征伐用兵,無數百姓死傷。然境內卻無一安民之策,哀鴻遍野,到處都是離家的難民。

如今我軍新收梁山兵士四萬衆,將領四十多員,可謂兵多將廣,正是破王慶之時機,再則新投新軍也正需要一場戰鬥來徹底融入進我軍當中,新投將領也急需一場戰爭來打出自己的實力。

所以,天逸的建議是主公親率大軍攻打王慶,淮西百姓除此毒瘤。”

打王慶,這是必然的,他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麒麟軍的安全。

李初依舊沒有說話,繼續等待着施天逸的下文,能感覺到施天逸還有未說完的話。

施天逸看了李初一眼後,在王慶的地盤轉了一個圈,然後突然一下折轉迂迴往難,從襄陽、江陵南下雲夢澤轉到了荊湖南路去了。

李初:“?”

施天逸笑了笑道:“主公若是有心的話,拿下王慶後,可以再西進數百里。”

他又將手指劃到了行梓州、成都,這兩地就是後世的四川所在,施天逸這話的意思就內涵深意啊。

李初看了後立即就笑了。

“只是,這兩地,該以何理由西進?”

施天逸道:“一、王慶逃串至成都,與成都官員勾欲圖東山再起,麒麟軍命其交出王慶,其不予,隨一同剿滅之。二、大理國高氏後人不服將國位歸還段氏,聯合吐蕃欲再圖大理國國位,西南邊疆不穩,吐蕃爲插手大理國出兵成都路,兵翻我大宋邊疆,麒麟軍理當護衛我大宋邊疆之安全。”

李初震驚的看着施天逸。

施天逸的這番話讓彷彿給李初開了一扇窗戶,原本在頭頂的烏雲頃刻間變的明朗清晰了起來,施天逸已經將麒麟軍發展的線路給指定好了。

這施天逸,大才也,果然沒錯。

“先生身在汝州卻對邊疆之事如此詳知於心,先生之才,初不如也,十分敬佩。”

李初的這番馬屁施天逸卻是不問不顧,壓根就沒聽在心裡,而是又將手指挪移到了南方江浙一帶,他沉聲認真道:“那王慶的兵馬組成全由強徵良民而來,且缺乏訓練和武器裝備,一旦敗則全線敗,主公得了梁山所部,正所謂兵強馬壯,滅王慶不在話下,但主公莫要就此放鬆了。”

李初:“嗯?”

施天逸道:“大理國與宋廷向來交好,兩國之間少有戰事,而成都路與吐蕃之僵因其中高山山脈連綿,且山路崎嶇險峻,吐蕃之兵也少從成都邊疆來犯,事已大宋戍邊之邊軍都集中在秦鳳路、鳳翔府、延安府、太原府、真定府、河間府一帶。主公攜大勝之軍一路西進,又有各種神兵利器助陣,西南一地並無多少波折。主公需要注意的將在江浙一帶!”

“江浙一帶?何解?”

“主公可知那花石綱否?”

花石綱?

這李初自然是清楚,楊志被貶,被髮到樑中書處便是因爲河上風浪太大翻了船丟了花石綱。

見李初點頭後,施天逸繼續道:“官家喜好花石,專門索求奇花異石等物,運往東京開封,花石綱之擾,波及兩淮和長江以南等廣大地區,而以兩浙爲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賞的,應奉局立即派人以黃紙封之,稱爲供奉皇帝之物,強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則獲“大不恭”之罪。搬運時,破牆拆屋而去。凡是應奉局看中的石塊,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絕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計民力千方百計搬運出來。

那些差官、兵士乘機敲詐勒索,被徵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鬧得傾家蕩產,有的人

家賣兒賣女,到處逃難。

其中最盛着爲朱勔,其通過花石一事,積累的錢才只怕不下於數千萬貫,聽聞江浙一帶的人言其家田莊十餘所,良田數十萬畝,其甲地名園,幾半吳郡。”

李初沉默,眉頭高高皺起。

這些信息,他通過水滸傳中也看見過一二,只是水滸傳中所描寫與施天逸今日所言卻是不及施天逸所言之厲害。

隱約間,李初似乎猜到了施天逸想說什麼。

施天逸嘆息道:“江南局面如此糜爛,人民不堪其苦,只怕離亂不遠了。單河北、淮西等地尚不至於如此都有各路起事造反,這江浙一帶,只怕到時候一亂,必定是震驚天下的大亂矣!”

大亂?

還能有什麼大亂?

方臘造反!

施天逸口中的大亂,只怕就是這方臘造反了。

水滸傳中就寫明瞭,朝廷大興花石綱,其主官朱勔利用花石大發橫財,其在江南江浙地區更是有小東南朝廷之名,最終江南百姓不受壓迫,以方臘爲首爆發了一場方臘起義。

這方臘起義的口號,正是麒麟軍的口號之一‘殺朱勔’。

被施天逸這一提醒,李初就明白了施天逸想說的意思了。

既然這殺朱勔的口號已經被麒麟軍提前提出來了,那麼這江浙一事麒麟軍豈能置身事外?

當然,這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嘛,李初與施天逸相似一笑,兩人都分別讀懂了各自的想法。

殺朱勔是其次。

關鍵是通過這件事讓麒麟軍有理由介入到江浙地區,這介入到江浙地區後,這地區以後該由誰說了算?

不僅如此,麒麟軍還能因此更是博出一個大好的名聲。

只要這件事穩固做好了,只怕這江南一帶都將……

“先生,請受李初一拜。”

直到這一刻,李初才徹徹底底被施天逸所折服。

是心靈深處的折服,不折服不行啊。

李初是穿越衆,知道歷史,還在水滸傳裡更是知曉了之後的發展,可是施天逸不同,單單通過時事就能推斷出將來的方臘造反,這份才能,估計放在歷史上也都是數一數二的。

撿到寶了。

同時,李初也在記憶中搜索有關施天逸的事,施天逸如此的才能不可能在歷史上沒有提及,說不定就是歷史上某位超級大牛人,只是李初歷史知識所學不多,找不到相關的信息。

第五五二章:封神榜第五六八章:這是一個套第一一五章:找不着船?第二零七章:大潰敗,無路可逃第四三三章:若有退縮者,立斬!第一六一章:血染穎水河第五五一章:宋徽宗坐飛機第二一四章:一不小心又扯到蛋了第五三零章:日了狗的抽獎第二十九章:組建班底第一三三章:現代複合弓第三章:百事可樂第六五八章:烈焰焚城第四四七章:事發第二三三章:好污,辣眼睛第二零九章:謊報軍情,故意邀功第二十三章:到底是那一年?第三五六章:我要一個狀元的名額第二九三章:發武器發鎧甲第五八六章:大理並國第八十九章:鑄鐵鍋第一零九章:螳螂捕蟬第四九五章:聖上,大喜!第六四一章:空中轟炸(二)第一九七章:菜市口斬賊首第三五四章:戳不及防第二六七章:改名再興第三六九章:金芝公主第一七零章:天高地厚第六二九章:抽轟炸機第八十四章:掛羊頭第五零三章:一村三使,風光無限第六零七章:吐蕃歸降(完)第三八七章:炸死蔡京第五五六章:攻奪變州路(二)第四九二章:殺雞儆猴第二零一章:仁和世子第五零一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五)第四九七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一)第六四九章:金國滅亡第五八五章:吐蕃襲邊第三零六章:炮轟襄陽城(一)第五五一章:宋徽宗坐飛機第二五四章:楊志的最終選擇第三二一章:半智能人工系統第三四六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六五五章:戰火中的高麗棒子第四五五章:千刀萬剮下油鍋(二)第一二零章:佔領襄城縣第二十三章:到底是那一年?第十五章:陶瓷罐第一三九章:來個鋼鐵俠吧第六三二章:59飛起來了第四三七章:銳氣已失第四九九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三)第三零八章:炮轟襄陽城(三)第三二一章:半智能人工系統第五零四章:兩份處置書第十四章:老乾媽風味豆鼓第一二六章:禁軍來了第九十八章:襄城嚴氏第二三二章:電腦上的日語學習資料文件夾第三一一章:鬼神之力第二三三章:好污,辣眼睛第三七六章: 魯門第三七七章:王慶勢力退出舞臺第六五零章:滅金大禮包第三四五章:送禮第一一七章:連縣尊之死第七十五章:調查第三三七章:招賢館起作用了第二三四章:吾等現在皆爲朝廷官軍第四二七章:火海滔滔第六一三章:汴京危機第六一六章:宋徽宗遇刺第三零二章:招降劉敏第三九四章:方臘起義第一二五章:問策第四一二章:民族任務第一四三章:帝國的基礎第一三零章:起義師,正朝綱第四一五章:鐵甲艦第七十三章:杜蕾斯第三五五章:事成了第十二章:沒有電的夜晚第九十七章:“熬”第五四二章:軍功跟火藥局第三二五章:什麼最珍貴?第一三八章:驚喜第四二一章:支援第四三二章:劃江而治第一一六章:炮轟城牆第二三六章:雪中送炭難第七十七章:鶴蚌相爭第五六三章:臣冤枉啊第五八一章:燕京破第四五二章:千刀萬剮第二零三章:營中盜竊第四三六章:撤退第五七一章:遼國滅亡!
第五五二章:封神榜第五六八章:這是一個套第一一五章:找不着船?第二零七章:大潰敗,無路可逃第四三三章:若有退縮者,立斬!第一六一章:血染穎水河第五五一章:宋徽宗坐飛機第二一四章:一不小心又扯到蛋了第五三零章:日了狗的抽獎第二十九章:組建班底第一三三章:現代複合弓第三章:百事可樂第六五八章:烈焰焚城第四四七章:事發第二三三章:好污,辣眼睛第二零九章:謊報軍情,故意邀功第二十三章:到底是那一年?第三五六章:我要一個狀元的名額第二九三章:發武器發鎧甲第五八六章:大理並國第八十九章:鑄鐵鍋第一零九章:螳螂捕蟬第四九五章:聖上,大喜!第六四一章:空中轟炸(二)第一九七章:菜市口斬賊首第三五四章:戳不及防第二六七章:改名再興第三六九章:金芝公主第一七零章:天高地厚第六二九章:抽轟炸機第八十四章:掛羊頭第五零三章:一村三使,風光無限第六零七章:吐蕃歸降(完)第三八七章:炸死蔡京第五五六章:攻奪變州路(二)第四九二章:殺雞儆猴第二零一章:仁和世子第五零一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五)第四九七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一)第六四九章:金國滅亡第五八五章:吐蕃襲邊第三零六章:炮轟襄陽城(一)第五五一章:宋徽宗坐飛機第二五四章:楊志的最終選擇第三二一章:半智能人工系統第三四六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六五五章:戰火中的高麗棒子第四五五章:千刀萬剮下油鍋(二)第一二零章:佔領襄城縣第二十三章:到底是那一年?第十五章:陶瓷罐第一三九章:來個鋼鐵俠吧第六三二章:59飛起來了第四三七章:銳氣已失第四九九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三)第三零八章:炮轟襄陽城(三)第三二一章:半智能人工系統第五零四章:兩份處置書第十四章:老乾媽風味豆鼓第一二六章:禁軍來了第九十八章:襄城嚴氏第二三二章:電腦上的日語學習資料文件夾第三一一章:鬼神之力第二三三章:好污,辣眼睛第三七六章: 魯門第三七七章:王慶勢力退出舞臺第六五零章:滅金大禮包第三四五章:送禮第一一七章:連縣尊之死第七十五章:調查第三三七章:招賢館起作用了第二三四章:吾等現在皆爲朝廷官軍第四二七章:火海滔滔第六一三章:汴京危機第六一六章:宋徽宗遇刺第三零二章:招降劉敏第三九四章:方臘起義第一二五章:問策第四一二章:民族任務第一四三章:帝國的基礎第一三零章:起義師,正朝綱第四一五章:鐵甲艦第七十三章:杜蕾斯第三五五章:事成了第十二章:沒有電的夜晚第九十七章:“熬”第五四二章:軍功跟火藥局第三二五章:什麼最珍貴?第一三八章:驚喜第四二一章:支援第四三二章:劃江而治第一一六章:炮轟城牆第二三六章:雪中送炭難第七十七章:鶴蚌相爭第五六三章:臣冤枉啊第五八一章:燕京破第四五二章:千刀萬剮第二零三章:營中盜竊第四三六章:撤退第五七一章:遼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