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科舉危機

“不知主公可曾知道今年是何年?”

施天逸急匆匆的跑來問李初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反倒卻把李初給難住了。

何年?

宣和二年啊。

施天逸作爲一個讀書人,作爲一個文臣,這東西比自己還要更清楚纔是啊,難道還是後世的公元xxxx年不成?至於是公元那一年李初也不太清楚,記得大概在111?前後吧,爲此李初又特意花了500個定製幣進行了度娘查詢,得到結果爲宣和二年對應的是公元1120年。

而靖康之難則是1126年開始。

還有五年多的時間。

李初總不至於跟施天逸說是1120年吧?這個說法是後世的叫法,他一個宋朝人怎麼會知道這個,可是施天逸問李初這個問題,這裡面絕對不會是簡單的宣和二年這麼簡單,李初犯難了,不知道該回答什麼。

見李初半天沒明白,施天逸對着李初一躬,然後嘆息道:“主公,今年乃是庚子年啊。”

庚子年?

這一下他更不明白了。

庚子年李初知道,歷史上還有個叫庚子賠什麼的,也是一個屈辱的歷史,不過那是清朝末期的時候了。

見李初還不明白,施天逸白他一眼,沒好氣的說:“大比之年,大比,大比啊!”

“大比?什麼大比?”

“大比就是科舉,科舉!”

科舉?

這庚子年關科舉什麼事?

“科舉我知道,只是這跟庚子年有什麼關係?”

見李初一臉納悶不知,施天逸無語的很,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還有李初完全不知道的東西,可是這個東西他居然不知道,這也太讓施天逸意外了,乾脆直接解釋了起來:“主公,原先科舉爲一年一選,自我朝英宗治平二年起,改爲三年一選,逢子、午、卯、酉年爲正科,遇慶典加科爲恩科。今年是庚子年,乃是三年一比的正科年。”

“哦,懂了,原來今年乃是選拔人才的科舉之年。”

見李初還不爲所動,施天逸都快要急死了,自家這個主公怎麼今兒個犯渾了呢,自己都說的這麼清楚明白了,他怎麼還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

“主公,”施天逸再次道:“主公,如今這襄城縣、魯山縣、南陽地區皆在我們手裡,如今遇正科科舉,試問領地內的含辛茹苦的學子應當如何?”

啥?

學子!

直到這一刻李初才反應過來,突然的一下蹦出一個天大的問題,這才意識到施天逸說的這件事的嚴重性。

這何止是嚴重啊,簡直就是非常的嚴重。

科舉,這對於讀書人來說這就是後世的高考。甚至還比後世的高考不知道要厲害重要多少倍了。

後世的高考,上了大學也不見得有什麼好的出路,不上大學也有很多出路。可是在這個古代社會卻不一樣,科舉這是讀書人唯一的一條路,也只冒頭前進的路,只有參加科舉才能出人頭地。

後世的高考,一年一次,可是古代的科舉乃是三年一次。

那麼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

好不容易等了三年,等到了這次科舉,可是由於麒麟軍現在的身份,大宋朝根本就不可能在麒麟軍所佔據的領地內進行科舉考試,那麼敢問領地內的這羣學子應當如何?

是等嗎?

等下一屆?再等三年?

人生又有幾個三年?

十年寒窗,何止是十年,有的人考到老,考到頭髮都白了還在考,他們又還有幾個三年?

還有再等到下一屆嗎?

李初沉默了。

半刻後,他又問了施天逸關於這科舉考試的步驟。

宋朝科舉分三考,分別爲解試、省試、和殿試。

解試就是鄉州試,又有叫童生試的。

省試就是明清時期的會試,到開封府到汴京城去,由禮部補辦舉行。

這殿試,又稱:“御試”、廷試”、“廷對”,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

如今麒麟軍佔據了襄城縣、魯山縣、葉縣還有南陽地區的各縣城,這勢必會對這幾個地方的讀書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首先是,宋朝不可能在這幾個地方還舉行科舉,所以這樣一來參加科舉的人就要延後三年了。

其次,這省試、殿試怎麼辦?

雖然不清楚上一屆又沒人考上,但是萬一去被宋朝朝廷以其領地被麒麟軍佔據了,其乃爲麒麟軍收買的奸細爲由拒絕讓其參加省試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旦鬧起來一旦爆發起來,對麒麟軍的影響非常的大。

以大宋朝廷那羣人的尿性,絕對會這樣做。

他們坐擁天下,區區幾個縣城的學子又能給予多少人才,不缺這一點,別說拖一屆,就是拖個四五屆的完全連撓癢癢都不是,對這些地方的讀書人來說,這就是一場天大的災難。而且這樣一來對宋朝朝廷來說基本沒怎麼損失,可對麒麟軍來說,一個弄不好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人心就會徹底散了。

怎麼辦?

大三試中,其中這解試在各縣城州府中舉辦。

然後這解試,又細分爲小三試,三個階段,分別爲縣試、府試和院試。

這小三試的,必須在當年的八月份全部完成。

其中,這縣試乃爲二月初開考,在本縣是縣中參考。

如今,離二月只剩下三天的時間了!

三天!

這也是爲什麼施天逸急匆匆的跑來找李初的原因了。

起初大家都被最近的戰事給耽擱了,心思全在戰事上面,好不容易戰事已了,這馬上又是農耕的大事,以至於把科舉這件事給拋之腦後了。

這次錄製華芯的信息,請了這羣讀書人來幫忙,也正是這羣讀書人才讓施天逸猛人想起了今年的科舉。

如今馬上就是二月了,麒麟軍這邊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十天來,這些學子每天都在關注着這邊的消息,一直到今天,有人實在忍不住了,主動找到了施天逸問及了此事,這才讓施天逸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又跑來找李初。

這,是個頭疼的問題。

說嚴重,嚴重到天了,非常嚴重。

說不嚴重,此事倒有解決的辦法,跟其他一件事可以算做一件事裡。

那就是趙樞給麒麟軍上官牌子的事。

只要給麒麟軍上了官牌,那麼一切都好說,同時這科舉也不再是問題。

關鍵是,這難度有點大啊。

也不知道趙樞是以何種辦法去解決的?

要知道,麒麟軍的冒頭可是指着蔡京,指着宋徽宗去的,讓宋徽宗承認,這不是逼他自己打自己臉麼。

ps:今晚只有一更了,查資料查的太亂了,腦子都快炸了,各種資料相互對不上,甚至叫法各不同,時間模式也不同。弄的又卡文。抱歉了各位,今天只有一更了。

第五二八章:長城鎖飛狐第五八七章:何人爲帥?第五八一章:燕京破第五四三章:電視劇即將開播第一九三章:瀝泉神槍第五三八章:江南電網任務第六零三章:降,我們降第四零二章:弊端第三七九章:州縣試第二六四章:鬥將第二八七章:抽到種子了第一九四章:**************第二一六章:种師道第三四七章:初見宋徽宗第五一八章:攻下歸義縣第五八八章:張叔夜第三八九章:北宋有飛機第六十七章:事情鬧大了第二零七章:大潰敗,無路可逃第二九零章:轟天雷凌振第五二零章:以點打援(一)第二四六章:大丈夫當匡扶天下第四六二章:自領江南樞密使第二九一章:元宵夜第三二五章:什麼最珍貴?第四八三章:軍事演習(三)第四九七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一)第五六八章:這是一個套第四八零章:返回汝墳鎮第四十五章:立即處死第一九九章:魯山縣造反第二二二章:人才來投第二二七章:王慶要招安麒麟軍第一八八章:獸皮青年第四八八章:空中觀戰第三三四章:出發第六六七章:西夏主動併入大宋第七十六章:請禁軍第二七九章:同去同去第三四九章:沙畫第六四四章:大反攻第五七六章:燕京之戰(一)第一三五章:清朔、擒戎、大雪封山第六二一章:圍宮第四五八章:北宋好姐夫第四八八章:空中觀戰第六四三章:完顏阿骨打之死第一章:宣和元年冬第三十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九三章:瀝泉神槍第二六三章:搦戰第八十五章:你咋不上天呢?第四二二章:希望第一七八章:飛躍黃河第三八九章:北宋有飛機第六二五章:奪門(再下)第五零八章:寧杭鐵路通車(二)第四六三章:真相大白?第六三七章:坦克對騎兵第二六二章:傻逼了吧你!第一七二章:畫風突變的朝會第二八一章:職位表第五四一章:瓜分南京道第一五七章:楊家傳人,再興!第一零七章:看誰耗得過誰第一七零章:天高地厚第四十五章:立即處死第一五零章:事情鬧大了第六零五章:吐蕃歸降(上)第六四三章:完顏阿骨打之死第四四二章:制控五縣第五三六章:主公仁義第五九零章:滅吐蕃(二)第三二六章:勾連趙樞第五二五章:捷報第五九八章:沒資格談條件第一八二章:你繼續做縣尊第一八一章:大宋、西夏、遼國邊界第三七一章:徵收商業稅第五七一章:遼國滅亡!第三五九章:抽到火藥了第三七九章:州縣試第四八八章:空中觀戰第五十五章:花花公子第一六二章:收降老將第四十二章:活生生輾壓第四五七章:相遇!第二五九章:兄弟相逢,三碗酒第九十四章:廝殺第二七八章:投奔麒麟軍第九十四章:廝殺第二八八章:這波不虧第六二五章:奪門(再下)第三五二章:該上重頭戲了第一六三章:炮火轟炸第四六六章:鐵甲洪流第七十九章:南陽獻寶第四九五章:聖上,大喜!第三九四章:方臘起義第一四二章:欲奪天下,先繕其身
第五二八章:長城鎖飛狐第五八七章:何人爲帥?第五八一章:燕京破第五四三章:電視劇即將開播第一九三章:瀝泉神槍第五三八章:江南電網任務第六零三章:降,我們降第四零二章:弊端第三七九章:州縣試第二六四章:鬥將第二八七章:抽到種子了第一九四章:**************第二一六章:种師道第三四七章:初見宋徽宗第五一八章:攻下歸義縣第五八八章:張叔夜第三八九章:北宋有飛機第六十七章:事情鬧大了第二零七章:大潰敗,無路可逃第二九零章:轟天雷凌振第五二零章:以點打援(一)第二四六章:大丈夫當匡扶天下第四六二章:自領江南樞密使第二九一章:元宵夜第三二五章:什麼最珍貴?第四八三章:軍事演習(三)第四九七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一)第五六八章:這是一個套第四八零章:返回汝墳鎮第四十五章:立即處死第一九九章:魯山縣造反第二二二章:人才來投第二二七章:王慶要招安麒麟軍第一八八章:獸皮青年第四八八章:空中觀戰第三三四章:出發第六六七章:西夏主動併入大宋第七十六章:請禁軍第二七九章:同去同去第三四九章:沙畫第六四四章:大反攻第五七六章:燕京之戰(一)第一三五章:清朔、擒戎、大雪封山第六二一章:圍宮第四五八章:北宋好姐夫第四八八章:空中觀戰第六四三章:完顏阿骨打之死第一章:宣和元年冬第三十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九三章:瀝泉神槍第二六三章:搦戰第八十五章:你咋不上天呢?第四二二章:希望第一七八章:飛躍黃河第三八九章:北宋有飛機第六二五章:奪門(再下)第五零八章:寧杭鐵路通車(二)第四六三章:真相大白?第六三七章:坦克對騎兵第二六二章:傻逼了吧你!第一七二章:畫風突變的朝會第二八一章:職位表第五四一章:瓜分南京道第一五七章:楊家傳人,再興!第一零七章:看誰耗得過誰第一七零章:天高地厚第四十五章:立即處死第一五零章:事情鬧大了第六零五章:吐蕃歸降(上)第六四三章:完顏阿骨打之死第四四二章:制控五縣第五三六章:主公仁義第五九零章:滅吐蕃(二)第三二六章:勾連趙樞第五二五章:捷報第五九八章:沒資格談條件第一八二章:你繼續做縣尊第一八一章:大宋、西夏、遼國邊界第三七一章:徵收商業稅第五七一章:遼國滅亡!第三五九章:抽到火藥了第三七九章:州縣試第四八八章:空中觀戰第五十五章:花花公子第一六二章:收降老將第四十二章:活生生輾壓第四五七章:相遇!第二五九章:兄弟相逢,三碗酒第九十四章:廝殺第二七八章:投奔麒麟軍第九十四章:廝殺第二八八章:這波不虧第六二五章:奪門(再下)第三五二章:該上重頭戲了第一六三章:炮火轟炸第四六六章:鐵甲洪流第七十九章:南陽獻寶第四九五章:聖上,大喜!第三九四章:方臘起義第一四二章:欲奪天下,先繕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