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仇人相見

汴京,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今河南開封。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戰國時期,魏國建都於此,稱“大梁”,冶鐵業發達,十分繁榮。後歷經黃河水患的天災禍亂,幾乎淪爲廢墟,極度衰敗。五代十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開封地理條件非常適宜農業經濟發展,汴京作爲一統天下的基礎,先後成爲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公元960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開封爲首都,稱爲“東京”,終於完成對中國漢民族本部的統一。

這是度娘百科上對汴京的描述。

整個東京汴京,分爲三城。

外城、裡城和宮城。

外城是利用後周都城外城加以展築而成的,周圍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南三門,北四門,西三門,東二門,共計12個城門。

南牆正中爲南薰門,與裡城正南門朱雀門,宮城正南門宣德門構成全城的中軸線。

李初一行人就是從南薰門進入。

早在李初出現在汴京城外時,這消息就送到了城內,送到了蔡京的手裡。

蔡京又把這件事扔給了太子趙桓,意思是你的鍋,你自己背。

既然決定召見麒麟軍使臣了,那麼這禮節什麼的就不能廢除了,當即由太子派人在南薰門半里外迎接李初入城。趙桓爲了籠絡蔡京等人,也是狠下心了,派遣自己的心腹愛臣太子詹事耿南仲作爲迎接的主官,負責迎接麒麟軍的一些事宜。

迎接方面,也沒什麼意外。

就是耿南仲看到這三輛汽車的時候直呼鬼神怪力,疑神疑鬼的大半天了,還是太子那邊半天不見麒麟軍到派人過來問下,這才讓耿南仲回過神來,連忙帶着李初進城。

過了南薰門,第一座宮殿乃是明麗殿,再往前走不遠就是國子監了。

國子監,這是北宋最高的學府。

七品以上官員子弟都可以有資格進入入學,雖是有資格,但是國子監的名額卻非常的少,雖約定爲兩百人,但是實際入學的限制只少不多。

進入了外城後,李初就從越野車裡出來了,讓其中一個士兵駕駛跟在後面,李初則同大家一起步行。

最繁華的古都,不親自走一趟又怎能領略?

在路過國子監的時候,柴進在一旁給楊康說着國子監的事,楊康的雙眼睛就沒從國子監的位置挪開過,等到走過了的時候還依依不捨的不斷回頭看。

汴京的外城被護城河保護起來,南邊除了護城河外,護城河還分流進了外城,在外城打了個半圈又轉了回去,這條河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惠民河。

過了惠民河,前面不遠就是汴京的裡城了。

裡城,是汴京最繁華的地方。

南北各三門,東西各二門,共計十門,南面正中爲朱雀門。

宋朝非常有名的萬歲山,後來改名爲艮嶽,就在這個裡城內。

江南之所以那麼糜爛的局面,就是因爲這個萬歲山。週迴十餘里,主要是用太湖奇形怪狀之石堆積而成。“四方花竹奇石悉聚於斯”。

花石綱,江南百姓民不聊生,都是因爲這個東西所造成的。

朱雀門後面就是裡城。

裡城“內左一廂二十坊,二廂十六坊;右一廂八坊,二廂二坊。

國寶文物清明上河圖,就是繪製這開封城內的風光。

在朱雀門外,太子趙桓親自在這邊迎接等候。

當柴進主動提醒前面那個人就是太子趙桓的時候,李初有點尷尬,這個太子好像跟自己有仇吧,那連晉是太子的人,連晉替太子收颳了那麼多錢財,結果全部便宜了李初自己,而且還鬧出了麒麟軍起義的事。

這件事爆發後,這趙桓肯定會收到朝廷那邊的問責,反之也肯定會恨自己。

也就是說,這太子趙桓,跟李初是處於敵對狀態的。

如此情況,這太子趙桓還能親自過來迎接,李初不免有點意外,搞不懂這太子鬧那處,還是客客氣氣的上前,對着太子一禮,僅僅是拱了拱手罷了:“麒麟軍李定,參見太子。”

李初只是一拱手,這卻讓趙桓有點不悅,他還未表態,旁邊的耿南仲就忍不住跳了出來指責怒罵:“大膽,見了太子爲何不跪!”

這次隨來的人,見到李初沒有下跪,他們也是學着李初象徵性的拱了拱手。

嗯哼?李初沒有搭理他,而是直勾勾的看着趙桓,趙桓也直視着李初,兩人目光對視,不過幾秒鐘,趙桓敗退,甚至還有點噁心反胃感,這張傷疤臉他真不願多看幾次。

“李定?”

“正是在下,這次麒麟軍來使,李定乃爲主使。”

“你跟李初是何關係?”趙桓忍住不去看李初那張臉問。

“呵呵,”李初沒有回答。

趙桓見李初沒回答也沒追問,他實在不想再多跟這傢伙待上半刻,隨即轉過目光巡視了一下麒麟軍這次跟過來的其他人,看見了楊康,看見了丁舞,也自然看見了柴進。

哼,趙桓對柴進可沒什麼好臉色。

再往後看,看到後面整齊有序的清一色墨色麒麟袍的士兵,這才微微動容。

再往後看,東風猛士軍用越野車!

車!

還是越野車,這對於任何一個男人來說,都是一種強有力的吸引。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趙桓瞬間就被這個車子給吸引了,立即拋開李初等人,跑到了這輛東風猛士的旁邊,看着這個外形跟個野獸一樣的鋼鐵大傢伙,甚至忍不住主動伸手去碰了碰,然後輕輕的在上面撫摸着。

看見李初走過來了,趙桓忍着噁心感問:“此物,可是那車?”

車,這個名字在麒麟軍中已經不陌生了。

汝墳鎮廣場,十三輛汽車擺了十天,沿途的客商都知曉了。

這麼新鮮的消息也自然傳到了汴京。

這車就跟那個坦克一樣,不用牲畜拉,不用人推,能自己行走。而且速度飛快,更是有人還繪了外形圖紙送到了汴京,這些圖紙也就上層的一些人見過。

原先趙桓還以爲這東西是麒麟軍吹出來的,如今猛然一下看見這個東西,腦子裡瞬間就蹦出了當初車這個名字。

“不錯,此物正是車,太子殿下可有興趣坐上去一試?”

“哦,本王也可有試?”

這一下,趙桓看李初這張燙傷的臉沒那麼的反感噁心了,甚至還有點親切可愛。

“當然。”

第三七八章:封賞和推廣第四六三章:真相大白?第三零三章:請水軍第五七六章:燕京之戰(一)第六一一章:動一動上面第五四三章:電視劇即將開播第二五零章:自卑的宋公明第一七八章:飛躍黃河第十七章:北宋第一臺發電機第一二七章:炮轟禁軍第十四章:老乾媽風味豆鼓第一五六章:來一場公平的野戰吧第五八三章:涿州破第四十七章:募兵第六零一章:咽不下爭口氣第六零四章:硝煙第六五一章:先屠蒙古,再滅西夏第二六三章:搦戰第六三零章:轟-6轟炸機第一九一章:是鵬舉,鵬舉回來了第一八七章:被凍僵的老人第一一八章:總爲他人做嫁衣第五二五章:捷報第五八二章:紙豬大宋第六一七章:暗潮涌動第二七二章:宋江之死第三零三章:請水軍第六七零章:屠殺呂宋島第五零七章:寧杭鐵路通車(一)第八十六章:鑽空檔第五九八章:沒資格談條件第一二零章:佔領襄城縣第九十三章:衝突升級第二五九章:兄弟相逢,三碗酒第九十四章:廝殺第六三一章:五十輛T-54第四三五章:必須拿下江寧第五零八章:寧杭鐵路通車(二)第四八三章:軍事演習(三)第四四九章:殺朱勔(二)第一六八章:遷移政治中心第二九六章:圍點打援第一三八章:驚喜第二九一章:元宵夜第三六八章:王慶又跑了第三七一章:徵收商業稅第一零七章:看誰耗得過誰第六零九章:忠心耿耿麒麟軍第四五七章:相遇!第二四九章:選擇第六六六章:吞併蒙古第三八五章:呵呵第一七七章:授旗:滍水軍第六三五章:炸死金兀朮第一八四章:牛皋獵虎第二九四章:佔領方城縣第五二五章:捷報第四二一章:支援第三三五章:建造學校的構想第五三八章:江南電網任務第五八四章:大崩盤第二二二章:人才來投第四十六章:超級大豐收第六二九章:抽轟炸機第三零三章:請水軍第五八一章:燕京破第一八零章:風流知縣第五八五章:吐蕃襲邊第三六八章:王慶又跑了第三十六章:風雨前奏第四七一章:坐享其成的來了第三六六章:陰了自己人第十五章:陶瓷罐第四五七章:相遇!第三七八章:封賞和推廣第九十一章:絕戶計第六一三章:汴京危機第四六零章:奪取寧海城第二八四章:天下大計第五零四章:兩份處置書第一八零章:風流知縣第四七二章:朝廷想要回江南第六十六章:強行搶劫第一一六章:炮轟城牆第四五三章:水煮朱衝第五零七章:寧杭鐵路通車(一)第一九四章:**************第一零五章:左右都是死,反了!第六五零章:滅金大禮包第四二二章:希望第五九二章:滅吐蕃(四)第五一一章:鐵路第三八三章:有毒的轉運使第六一三章:汴京危機第三三五章:建造學校的構想第一七三章:熱火朝天的朝會第十四章:老乾媽風味豆鼓第六零四章:硝煙第一六九章:作死的姜店鎮
第三七八章:封賞和推廣第四六三章:真相大白?第三零三章:請水軍第五七六章:燕京之戰(一)第六一一章:動一動上面第五四三章:電視劇即將開播第二五零章:自卑的宋公明第一七八章:飛躍黃河第十七章:北宋第一臺發電機第一二七章:炮轟禁軍第十四章:老乾媽風味豆鼓第一五六章:來一場公平的野戰吧第五八三章:涿州破第四十七章:募兵第六零一章:咽不下爭口氣第六零四章:硝煙第六五一章:先屠蒙古,再滅西夏第二六三章:搦戰第六三零章:轟-6轟炸機第一九一章:是鵬舉,鵬舉回來了第一八七章:被凍僵的老人第一一八章:總爲他人做嫁衣第五二五章:捷報第五八二章:紙豬大宋第六一七章:暗潮涌動第二七二章:宋江之死第三零三章:請水軍第六七零章:屠殺呂宋島第五零七章:寧杭鐵路通車(一)第八十六章:鑽空檔第五九八章:沒資格談條件第一二零章:佔領襄城縣第九十三章:衝突升級第二五九章:兄弟相逢,三碗酒第九十四章:廝殺第六三一章:五十輛T-54第四三五章:必須拿下江寧第五零八章:寧杭鐵路通車(二)第四八三章:軍事演習(三)第四四九章:殺朱勔(二)第一六八章:遷移政治中心第二九六章:圍點打援第一三八章:驚喜第二九一章:元宵夜第三六八章:王慶又跑了第三七一章:徵收商業稅第一零七章:看誰耗得過誰第六零九章:忠心耿耿麒麟軍第四五七章:相遇!第二四九章:選擇第六六六章:吞併蒙古第三八五章:呵呵第一七七章:授旗:滍水軍第六三五章:炸死金兀朮第一八四章:牛皋獵虎第二九四章:佔領方城縣第五二五章:捷報第四二一章:支援第三三五章:建造學校的構想第五三八章:江南電網任務第五八四章:大崩盤第二二二章:人才來投第四十六章:超級大豐收第六二九章:抽轟炸機第三零三章:請水軍第五八一章:燕京破第一八零章:風流知縣第五八五章:吐蕃襲邊第三六八章:王慶又跑了第三十六章:風雨前奏第四七一章:坐享其成的來了第三六六章:陰了自己人第十五章:陶瓷罐第四五七章:相遇!第三七八章:封賞和推廣第九十一章:絕戶計第六一三章:汴京危機第四六零章:奪取寧海城第二八四章:天下大計第五零四章:兩份處置書第一八零章:風流知縣第四七二章:朝廷想要回江南第六十六章:強行搶劫第一一六章:炮轟城牆第四五三章:水煮朱衝第五零七章:寧杭鐵路通車(一)第一九四章:**************第一零五章:左右都是死,反了!第六五零章:滅金大禮包第四二二章:希望第五九二章:滅吐蕃(四)第五一一章:鐵路第三八三章:有毒的轉運使第六一三章:汴京危機第三三五章:建造學校的構想第一七三章:熱火朝天的朝會第十四章:老乾媽風味豆鼓第六零四章:硝煙第一六九章:作死的姜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