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梨花村,自從張三兒走了以後,妖怪也跟着銷聲匿跡了,劉氏難免不心裡惴惴不安、胡思亂想,張三兒還從沒有這樣離開過她這麼久過,所以她夜裡睡覺也不覺得安生,雖然說張家的田地上如今開始有了收穫,日子慢慢的好了起來。不過劉氏的心裡一直有深深的隱憂。妖怪像是隱藏在黑暗中張着大口的怪物,自己這一家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落到了它的口中。
七月十五到了,算了算日子,三兒的爹張老大走了十二年,可憐當初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劉氏只能給他修了個衣冠冢,葬在了張三兒的爺爺奶奶的身邊。
早上的天有些燥熱,劉氏提了紙錢和祭品,起了個大早,胳膊上挎着籃子走在早晨的鄉野,等到了張家的祖墳前,給老張家的祖宗們恭恭敬敬的上香祭拜完畢。最後坐在了張老大的墳前抹着眼淚嘮嘮叨叨。
“三他爹,近來家裡的事兒多,我沒能來看你,你會不會怨我?他爹,可憐咱家的光景才過得去,救惹上了天大的麻煩,你再天有靈一定要照看咱兒子媳婦,保佑咱老張家家宅平安。”
頓了頓,劉氏提了酒罈,斟了滿滿兩杯白酒,舉起一杯掃在地上,自己也仰頭喝了一杯流淚道:“三他爹,你以前最喜歡喝兩口,可惜咱們家裡窮,一直沒讓你喝得痛快,我今天帶的很多,給你喝個夠……以後想要什麼就託夢和我說,這麼多年,我夢裡也不曾見過你啊......”劉氏說到這裡眼淚直流,再也說不下去了。
心裡的委屈都說了出來,劉氏終於停止了哭說:“他爹,咱三兒長大了,我也給她娶了媳婦了,兒子成親那天你看見了吧,我操辦的婚事你可滿意?新媳婦兒來給你磕過頭叫過你爹,多好的閨女,還是大戶人家的孩子,知書懂禮,配了咱的三兒是咱張家的福氣,他爹,你說是嗎?”
“咱媳婦是個有本事的人,要不是她,我也沒本事起了這片家業。赫赫,咱家還真的是祖上積了大德了,咱老張家總算是翻了身,再不受窮了。這該是你再保佑我們吧。”
劉氏說着忽然想起了後院的妖精,心裡不由顫慄:“他爹,咱家招了妖怪了你可知道?兒子成婚的那天它竟然上了媳婦的身,沾染了這樣的東西的人家,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啊,他爹,我害怕咱家的好日子纔開始,就要走了啊,我擔心三兒,擔心三兒媳婦。村裡的神婆對那個妖精也辦法啊,他爹,你要是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咱兒子,我一個人怕我保不住兒子啊……”劉氏一肚子的委屈沒有人說,這回兒說出來更覺得傷悲,已經泣不成聲。
天逐漸大亮了,梨花村的村民們開始下地幹活,劉氏收拾起杯碗放在了籃子裡,深深地看了一眼,張老大那還沒有墓碑的墳,“他爹,咱三兒很快就會給你生個孫子,到時候,我就能給你立個墓碑,上面把咱兒子、孫子的名字寫的仔細,咱老張家後繼有人,你在九泉之下也能合了眼了啊。”(北方的規矩,老人死了,如果沒有生孫子,就不能立墓碑,如果一直沒有沒有墓碑,說明這家絕了後了,這在當初是奇恥大辱。)
劉氏又來在公公婆婆的墳前磕了個頭,正想離開,忽然看見張家所有的祖墳上,一起升起一股股青煙,嫋嫋升上半空聚在一起,越來越濃,久久不散。遠遠的就能看到。劉氏目瞪口呆的看着心裡尋思:“這是?這是?這難道是祖墳上冒青煙嗎?”她不敢肯定,可是田裡幹活的村民們不久就發現了異樣,一起跑了過來。
“快來看哪,張家的祖墳冒青煙了。”
劉氏也只是聽說過祖墳冒青煙的說法,總沒有見過,可眼前自己家的祖墳上,每一座都飄出一股青煙凝而不散,十幾座墳頭凝成一片。
衆人哪裡見過這個奇景,一起嘆道:“張家能那麼快發家,看來是祖上的大德積到了這一輩人的身上。”一起向劉氏道喜。劉氏心裡的陰霾也被祖墳的青煙給驅散,挨個的給每一座祖墳磕頭行禮。
回到了家的劉氏暗自思忖:“老張家的祖墳都冒了青煙,不知道是不是傳說中的氣運旺盛的意思。想知道答案,再也不能等了,擡腿走去了玉帝廟裡找和尚。
梨花村附近有座玉帝廟,相傳是宋朝的遺蹟,破敗不堪,裡面供奉的是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年深日久,這座廟宇早已經衰敗了,供奉的玉皇大帝神像金身斑駁,香火幾乎斷絕。廟裡只有三個和尚,兩個老朽不堪,多少年來沒有走出過廟門,十八年前劉氏才嫁來的時候,觀山、觀水兩個老和尚就是現在一副要死得的樣子,幾十年了,劉氏都老了,他們還依舊昏庸老朽,沒有半點兒變化。一動不動的枯坐。只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和尚微塵在打理着微薄的廟產。
熟門熟路,劉氏自己走到了觀山和尚的禪房,觀山和尚盤膝打坐,劉氏雖然心裡急切但是知道這老和尚的規矩,也不敢來打擾,只是虔誠地跪在墩子上,低聲的誦經。一個多時辰都沒有聽到這老和尚的一絲兒聲響。她雖然不停念着經,心裡不禁想這老和尚是不是還活着。
老和尚神遊物外,此刻彷彿纔回過神來,微微一笑:“老大家的,你又來了。”
“觀山師傅”......劉氏正要開口,那老和尚淡然一笑說道,“你的來意我已經知道,天機莫問,我且送你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自走吧。”
劉氏不明白這話的意思,跪在地上不願意離開,老和尚嘆了口氣,又說道:“可憐,可憐天下父母心,你且起來放心去吧,自此張家要有八十年的富貴,祖宗的福澤你們好生領受了吧。”
得了老和尚的確切答案,劉氏只覺得渾身輕鬆無比,大方地捐了二十兩銀子給廟裡。回去的路上輕快了許多。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張家不知道哪輩子的祖先積了大德落在自己這輩人頭上,老和尚從來 不胡亂說話,他說有那是一定不會錯的了。
爲什麼如此的篤信這個老和尚,這還要從劉氏的孃家開始說起,劉氏的父親當年曾經說過。這兩個老和尚的年紀他也不知道,但是在他小的時候兩個和尚就是這副樣子。兩人都是有大智慧的智者。若是他們想要富貴,早就有權貴送上了門來,可是這兩個老和尚寧願讓這座廟衰敗。也不肯走出破廟一步。
路上的劉氏忽然想到,既然命中註定張家要富貴,那就是說兒子媳婦的性命無礙,是不是應該給三兒去封信要他早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