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各施謀法

徐道覆遙觀敵況,心中想的卻是紀千千,心中充滿憤鬱不平之氣。

若紀千千不是受到建康以謝安爲首歧視本土世族的風氣所茶毒,怎會在聞知他是徐道覆後,立即與他劃清界線。

這是絕對不公平的。

天師道的目標,是要剷除一切不公平的事。

自漢代以來,經過數百年的演變,社會分化,形成種種特權階級。處於最上層的爲士人,其次是編戶齊民,再次是依附人,最下爲奴婢。

士人也有世族高門和寒門庶族的貴賤之分,且是天壤雲泥之別,彼此間劃分極爲嚴格,不容混淆。

世族高門巍然在上,享有政治上絕對優越的地位,且是“累世經傳”和“禮法傳家”,其經濟力量雄厚無匹,佔據着國家所有主要的資源,朝代和權力的遞變一直是環繞着他們而發生。

晉室南渡,爲鞏固江左政權,重用隨朝廷南遷的僑寓世族,排斥奉上世族,進一步深化社會階級的矛盾。

徐道覆身爲奉上豪族的一分子,唯一的選擇是揭竿而起,否則若讓朝廷如此放肆下去,本土豪族再沒有立錐之地。

紀千千終有一天會明白他徐道覆是沒有別的選擇,罪魁禍首不是他的天師道,而是晉室和作她爪牙的僑寓世族。

在孫恩的領導下,他們興兵之初只有百餘人,卻成功從海南島渡海攻陷會稽,各方豪傑如會稽謝緘、吳郡陸環、義興許允之、臨海周胄、水嘉張永紛紛響應加盟,這些人均爲受盡迫害剝削的一方豪雄,顯示他天師道正是人心昕向,再沒有人能阻止本上世族重奪南方的領導權。

煙花在夜空爆閃,燦爛奪目。

左邊的張永一震道:“果然不出二統帥所料,屠奉三不肯放棄有堅強防禦I工事的小峽谷。”

另一邊的周胄道:“我們若立即進攻,可於其陣腳末穩之際,-舉破敵。”

張永和周胄均是徐道覆倚重的心腹大將,年紀與他相若,前者短少精幹,後者高頑硬朗。在天師軍內,慣稱盧循爲大統帥,稱徐道覆爲二統帥,不過人人清楚最高的指揮者是徐道覆而非盧循。

徐道覆從容道:“屠奉三是知兵的人,這麼張揚其事,正是引我們魯妄出擊,我偏不如他所願。”

張永皺眉道:“如讓他守穩小谷,對我們將如芒刺在背,影響到我們攻擊邊荒集的能力。”

徐道覆目光投往似虛懸於邊荒集上的綠燈,好整以暇的道:“在戰爭中任何兵員調動,有利必有蔽。要守得住小谷,由於有三個出入口,人數不可少於一千人。若想裡應外合,更需兩倍此數的兵力,方能對我們構成威脅。”

周胄一向視徐道覆的兵法武功如神明,點頭道:“他們想把戰線推展至集外,兵力勢將大幅分薄,於我們有利無害。”

張永苦思道:“有甚麼方法,可以令集外集內的敵人沒法互相呼應,那時他們將變成在砧板上的肥肉,任我們宰割。”

徐道覆仍目不轉睛瞪着懸燈在夜空揮散着的綠芒,緩緩道:“我真的很好奇!”

左右十多名將領人人你眼望我眼,對他好奇的對象摸不着頭腦。

張永忍不着問道:“令二統帥好奇的究竟是何事或何物呢?”

徐道覆聽着遠方隱傳過來的蹄音,道:“我好奇的是究竟誰在主持邊荒集呢?”

衆人胡塗起來,更不明白誰在主持邊荒集,與現在的話題有何關係?

徐道覆道:“這位指揮全局的人肯定非是泛泛之輩,更爲邊荒集的聯軍預留退路,必要時可撤往小谷,而我們得到的只是一個空集,且失去主動之勢,還要應付缺糧的嚴重情況。只要他們能在小谷撐上一、兩個月,我們勢陷進退兩難之局。”

張永愕然道:“我們該怎麼辦呢?”

徐道覆失笑道:“我和屠奉三武功誰高誰低,要動手見個真章方能清楚明白。可是若淪兵法戰略,他卻是差遠了。我會反過來令他陷於有力難拖,進退兩難之境。”

旋又道:“我們今趟徒步穿越大別山而來,缺乏戰馬,僅有的千餘匹全賴兩湖幫供應。假若我們全體是騎兵,我會立即下令進攻,讓屠奉三試試被我軍衝鋒陷陣的滋味。”

周胄恭敬道:“請二統帥指示行動。”

徐道覆目光再投往邊荒集,心中想的是當紀千千落在他的手上,如何方可以打動她的芳心。征服女人的肉體並不足夠,征服她們的心方是樂趣所在。

※※※

看到煙花訊號,燕飛下達命令,大隊從西門出發。

隊伍長達半里,除裝載糧草物資的騾車,還有四十多輛馬車,載着最後一批離開邊荒集的婦女。

駕車又或驅趕牲口的全由壯女負責,抵小谷後她們會留在那裡,支援守谷的戰士。運往小谷的物資襄除大批的糧草外,最重要是三臺弩箭機和備用的弓矢兵器。

燕飛雖曉得屠奉三的莉州兵沿途佈防,以保車隊的安全,但仍打醒精神,憑他過人的視聽之力,留意四周的情況。

可以做的事,他們都做足了。整體的作戰策略,亦告完成。邊荒集已竭盡所能,以最顛峰的狀態靜候敵人。

不過成敗仍是茫不可測。

天師軍方面,孫恩固是深不可測,他的兩大愛徒盧循和徐道覆莫不是狡猾多智的統帥。自天師軍渡海攻打會稽,從未吃過敗仗。南朝多此派軍征伐,莫不鍛羽而回。

今次天師軍來攻,有兩湖幫在水路全力配合,誰敢率言必勝?

尤可慮者是慕容垂和鐵士心的聯軍。

在淝水之戰前,以戰場上的聲威論,慕容垂肯定是在謝玄之上。淝水之戰雖令謝玄躍登天下首席統帥之位,可是慕容垂參戰的三萬精銳卻夷然無損。兩人且沒有在戰場上正面交鋒,慕容垂還在單挑獨鬥襄佔了上風,暗傷謝玄,致令他在救自己時被任遙令他傷上加傷。

只是謝玄的救命之恩,已教燕飛感到對烏衣巷謝家負有責任。

在對付花妖-役裡,金丹大法全面和燕飛融合,在接踵而來的戰事裡,更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實戰經驗,使他的金丹大法不住精進成熟。

在此一刻,他清楚自己不論劍法武功,均作出武人夢寐難求的驚人突破,使他有信心應付任何頑強的敵手。

右方燈光連閃三下,顯示前途安全。

燕飛一聲叱喝,全隊響應,加速前進。

爲了邊荒集,爲了己身的存亡,邊人的心緊緊連結起來。

不論此戰是勝是負,邊荒集都會徹底改變過來:水遠不會回覆先前的那樣子。

※※※

兩湖幫的二十一艘赤龍戰舟停泊於離邊荒集只有七裡的河段,只要陸路的大進攻開始,他們將從水路進犯。

聶天還傲立指揮台上,凝望前方河道。

郝長亨和尹清雅來到他身後,施禮請安。

聶天還頭也不回的道:“其它人退下去!”

望臺的將領依言默默離開,最後剩下郝長亨和尹清雅兩人。

郝長亨臉露羞慚之色,頹言不語;尹清雅緊咬下層,花容慘白,失去了往日的頑皮活潑。

郝長亨開腔道:“長亨知罪,願領受任何罪責。”

聶天還緩緩轉過身來,目光打量兩人,忽然仰天大笑,欣然道:“看你們兩個的模樣,是否天塌了下來呢?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錯誤中學乖,失敗也變得有價值。”

接着平靜問道:“以長亨的手腕,這樣的任務該是勝任有餘,問題究竟出在甚麼地方?”

郝長亨壓低聲音道:“我們今趟是被孫恩牽累。”

聶天還雙目殺機一閃即逝,深聲道:“竟是與孫恩有關?”

郝長亨道:“孫恩在沒有知會我們下,出手殺死任遙,卻讓任青?;漏網逃脫,使她得以通知他們逍遙教布在邊荒集的臥底,令我們今晚進犯邊荒集的計劃完全曝光,使從來內爭不息、只顧自身利益的邊人,因此破天荒團結起來,也教我因始料不及,走錯了一步棋。”

聶天還現出深思的神色,問道:“逍遙教在邊荒集的臥底是誰?”

郝長亨瞥一眼低垂着頭,沉默得有點不合常理的尹清雅,答道:““邊荒名士”卓狂生。”

聶天還大感錯愕,道:“竟然是他,難怪孫恩要下手鏟除任遙。此事你是如何曉得的。”

郝長亨道:“我在來此途上,與任青堤秘密碰過頭,承她坦然相告。她當然是不安好心,想製造我們和孫恩間的矛盾。”

聶天還點頭道:“她是否說任遙之後,下一個將輪到我聶天還呢?”

郝長亨道:“幫主料事如神。我今次之敗,雖是陰差陽錯,但說到底都是因孫恩殺掉任遙,令邊荒集內敵對的人不得不團結起來,致使我們巧妙安排於荊州軍內的博驚雷被屠奉三識穿身分,反佈局來算了我一着,教我們折算近五百人,長亨願爲此負上全責。”

聶天還目光落在最愛惜的小女徒身上,訝道:“我的小清雅因何哭喪着瞼兒,小小挫折算甚麼一回事?若不是你郝大哥領軍,換過別人怕要全軍覆沒。讓爲師告訴你一件生平快事,我的死對頭江海流終命喪爲師手上,從今之後,南方只有兩湖幫,大江幫再不存在。”

郝長亨大喜道:“恭喜幫主。”

尹清雅仍沒有說話,像個鬧脾氣的小女孩。

聶天還不解地瞧着尹清雅,郝長亨代爲解釋她暗算高彥的前因後果,也順道說明自己因何要速離邊荒集,致所有努力盡付東流。

聶天還啞然失笑道:“小清雅你做得很好,殺個人有甚麼大不了的?難道幾天功夫你便愛上了這個最愛花天酒地的臭小子?”

尹清雅聽得一對眼睛紅起來,淚花滾動,嗚咽着道:“我從背後暗算他,他於重傷墮河前仍不忘叫我小心敵人。他是真的不顧自身的來維護我,清雅心中很難過啊!”

聶天還和郝長亨兩人聽得面面相覷,沒話可說。

聶天還嘆道:“早知該把你留在洞庭玩樂,還以爲可令你增長見識。好哩!好哩!小清雅乖乖的到艙房休息,睡醒一覺一切都不同了。”

尹清雅別轉嬌軀,急步奔離指揮台。

瞧着她背影,聶天還搖頭嘆道:“我聶天還的徒兒會因殺人而心軟,說出去肯定沒有人相信。”

郝長亨道:“她第一次殺人是很難接受的,何況是對自己好的人?慢慢她會習慣的。”

接着趨前一步,壓低聲音道:“儘管任青?;是另有居心,可是我們實不得不防孫恩一手。”

聶天還點頭道:“孫恩想殺我,我何嘗不想幹掉他,只不過大家曉得尚未到時候。這麼多年,我甘於在“外九品高手”榜上屆於他之下,正是要他低估我。不過我在幾個照面間擊殺江海流,已令他生出警覺。他在提防我,我也在提防他。”

郝長亨道:“我們之所以和孫恩結盟,是因有任遙在其中穿針引線,更因任遙與鐵士心關係密切,令我們大感事有可爲。現在任遙命喪孫恩之手,我們和孫恩間再沒有任何緩衝,一旦起衝突,吃虧的會是我們。”

聶天還淡淡道:“你可知我因何把船隊泊於此處?”

郝長亨恭敬答道:“此處河彎廣闊,水流緩而不急,不論水路或陸路來的襲擊,我們可以從容應付。”

聶天還搖頭道:“江海流已死,在水上作戰,誰敢與我聶天還爭鋒?在離我們這裡二十多裡的河段,孫恩設下木雷陣,表面是用來對付江海流,而事實上亦助我完成統一大江兩湖的霸業,但孫恩可隨時反過來利用木雷對付我們。”

郝長亨皺眉道:“不破此木雷陣,我們將難以安心南返;若破此陣,等若與孫恩撕破面皮。孫恩如有合作的誠意,好該自發地撤去木雷陣。”

聶天還道:“我和孫恩在早前密談近半個時辰,商討進攻邊荒集的大計。他主動提起木雷陣,說要保留直至攻陷邊荒集,爲的是要防止北府兵或建康的水師船來援。”

郝長亨皺眉道:“話雖說得漂亮好聽,事實上卻是令我們難以臨陣退縮,不得以任遙作藉口廢棄盟約。”

聶天還欣然道:“長亨不負我對你的期望,看透孫恩卑劣的手段。現在邊荒集既曉得我們的計劃,必然嚴陣以待,我們若蠢得從水路強攻,肯定會吃大虧。所以我堅持必須在南北大軍同時夾攻邊荒集的當兒,方會沿穎水從水陸兩路向邊荒集進軍。”

郝長享雙目問閃發光,沉聲道:“師尊仍打算與孫恩合作嗎?”

聶天還仰天長笑,狀極欣悅,忽然又平復過來,冷然道:“我們今次肯和孫恩攜手合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除去江海流。現在既已完成任務,只有蠢材仍去冒險。”

稍頓又道:“孫恩和慕容垂均非善男信女,只看慕容垂派遣赫連勃勃到邊荒集攪風攪雨,便知他立心不良,不肯公平地與我們分配邊荒集的利益。”

郝長亨一呆道:“如此幫主是決定撤退。”

聶天還好整以暇的道:“撤退是事在必行,時機卻要掌握得準確,當邊荒集的攻防戰全面展開,天師軍難以分身之際,我們便去破掉木雷陣,從容南返。”

郝長亨讚歎道:“幫主確是算無遺策。”

聶天還斜兜他一眼,有點懶洋洋的道:“你不覺得如此把邊荒集拱手讓與孫恩是不智之舉嗎?”

郝長亨曉得聶天還是在考較他,正容道:“俗諺有云棒打出頭鳥,而孫恩正是這頭鳥兒,不論是司馬曜,又或江左雙玄,都會盡一切辦法打擊孫恩,而我們則可以乘機接收大江幫的生意,迫令沿江的大小幫會向我們納貢稱臣,將勢力從兩湖擴展至整道大江。”

聶天還仰望夜空,振臂高呼道:“今天是我們兩湖幫的大好日子,大江是南方的命脈,而現在南方的命脈已落入我們的掌握中,我們統一南方的日子亦不遠矣。”

郝長亨心中涌起熱血,經過這麼多年來的辛苦經營,兩湖幫振興的好時光終於來臨。

第 三 章 風虎雲龍第 八 章 邊荒之戰第十一章 最高統帥第八章 末路豪雄第一章 預作警告第三章 一言爲定第 一 章 投鞭斷流第 七 章 變化橫生第三章 擇木而棲第 二 章 死裡逃生第 九 章 踏上征途第六章 春蠶到死第 四 章 最佳武器第十三章 佛藏之秘第 二 章 進佔建康第 七 章 邊荒行動第三章 柔然公主第十三章 鞭長莫及第六章 重歸北府第四章 公才公望第七章 敬謝不敏第 三 章 大敵當頭第二章 懷璧其罪第 七 章 心有靈犀第十三章 進軍建康第三章 人面全非第 二 章 進佔建康第 六 章 戰谷任務第 六 章 乍聞喜訊第五章 秘密基地第十一章 殘酷本質第十三章 邊荒驚變第 三 章 建立互信第四章 淮水風雲第八章 半把仙匙第 二 章 戰場酒令第四章 退敵之計第二章 靈劍護主第五章 能者當之第 三 章 只許勝利第 九 章 踏上征途第十章 變亂即臨第 一 章 覆舟之戰第一章 預作警告第一章 好大喜功第四章 入城之計第二章 對付影子第十一章 心驚肉跳第五章 弟繼兄位第 一 章 花妖逞威第五章 遙訴心聲第十三章 卿卿我我第十一章 三天之約第六章 問天無語第四章 龍潛敵集第四章 圓夢之計第十章 心靈失應第十三章 逍遙大帝第 五 章 褪色回憶第 八 章 一番好意第 六 章 士庶之別第五章 紅顏禍水第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五章 幽靈使者第三章 一言爲定第七章 與敵周旋第五章 狂風雷暴第 七 章 心有靈犀第 七 章 密謀造反第十章 參合之戰第三章 殊死之戰第 七 章 佳人有約第十三章 直指邊集第七章 大局已定第十三章 卿卿我我第 二 章 避難之所第二章 免致後患第十三章 神秘女尼第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七章 淝水之戰第 九 章 各施謀法第十章 心靈失應第十二章 謀定後動第十三章 趕盡殺絕第三章 感情風波第 六 章 三個錯誤第 三 章 大敵當頭第 十 章 洞天福地第 七 章 高寒之隔第三章 變陣以待第四章 心靈約會第十章 秦淮魔蹤第 九 章 突圍逃生第 十 章 洞天福地第 二 章 只爭朝夕第十二章 建康戰線第一章 白日報信第十章 謝玄歸天第 八 章 誓師出征第十二章 劫後重逢
第 三 章 風虎雲龍第 八 章 邊荒之戰第十一章 最高統帥第八章 末路豪雄第一章 預作警告第三章 一言爲定第 一 章 投鞭斷流第 七 章 變化橫生第三章 擇木而棲第 二 章 死裡逃生第 九 章 踏上征途第六章 春蠶到死第 四 章 最佳武器第十三章 佛藏之秘第 二 章 進佔建康第 七 章 邊荒行動第三章 柔然公主第十三章 鞭長莫及第六章 重歸北府第四章 公才公望第七章 敬謝不敏第 三 章 大敵當頭第二章 懷璧其罪第 七 章 心有靈犀第十三章 進軍建康第三章 人面全非第 二 章 進佔建康第 六 章 戰谷任務第 六 章 乍聞喜訊第五章 秘密基地第十一章 殘酷本質第十三章 邊荒驚變第 三 章 建立互信第四章 淮水風雲第八章 半把仙匙第 二 章 戰場酒令第四章 退敵之計第二章 靈劍護主第五章 能者當之第 三 章 只許勝利第 九 章 踏上征途第十章 變亂即臨第 一 章 覆舟之戰第一章 預作警告第一章 好大喜功第四章 入城之計第二章 對付影子第十一章 心驚肉跳第五章 弟繼兄位第 一 章 花妖逞威第五章 遙訴心聲第十三章 卿卿我我第十一章 三天之約第六章 問天無語第四章 龍潛敵集第四章 圓夢之計第十章 心靈失應第十三章 逍遙大帝第 五 章 褪色回憶第 八 章 一番好意第 六 章 士庶之別第五章 紅顏禍水第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五章 幽靈使者第三章 一言爲定第七章 與敵周旋第五章 狂風雷暴第 七 章 心有靈犀第 七 章 密謀造反第十章 參合之戰第三章 殊死之戰第 七 章 佳人有約第十三章 直指邊集第七章 大局已定第十三章 卿卿我我第 二 章 避難之所第二章 免致後患第十三章 神秘女尼第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七章 淝水之戰第 九 章 各施謀法第十章 心靈失應第十二章 謀定後動第十三章 趕盡殺絕第三章 感情風波第 六 章 三個錯誤第 三 章 大敵當頭第 十 章 洞天福地第 七 章 高寒之隔第三章 變陣以待第四章 心靈約會第十章 秦淮魔蹤第 九 章 突圍逃生第 十 章 洞天福地第 二 章 只爭朝夕第十二章 建康戰線第一章 白日報信第十章 謝玄歸天第 八 章 誓師出征第十二章 劫後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