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決戰龍王

焦烈武的體魄氣度,令劉裕想起當年挑戰謝玄的慕容垂,如果不是在那場決鬥中謝玄吃了暗虧,後來謝玄絕不會被任遙的魔功所乘,致一傷再傷,形成永不能復原的傷勢。

冥冥中真的似乎暗有主宰。

假設沒有一箭沉隱龍的戰績,他也可能永遠想不出這招一箭破賊之計,今晚之戰也將凶多吉少。

焦烈武立穩腳跟傲立前方,單手把霸王棍收到身後,上身微傾往前,右手豎掌於胸口的位置,閉上雙目,卻自有一股逼人而來的強大氣勢,劉裕且感到自己的一動一靜,每一舉步,均全落在對方的氣機監視下,無有遺漏。

直至此刻劉裕始明白,爲何王弘、李興國和何銳等不看好他的原因,因爲焦烈武武功的高明,實在他料想之外。

如此高手,比之慕容垂,亦所差不遠。

幸好他體內自後天轉作先天后,在對敵的感應上已大有改進。若在以前,眼前的焦烈武會是個看不通摸不透、沒有絲毫破綻間隙可尋的勁敵。既不能知敵,他將失去主動之勢,變成捱揍的劣局。

但此刻在他空明的靈臺裡,他卻掌握到對方的氣勢是處於波動的情況下,顯示對方仍在盛怒之中,準備當體內氣功運行至巔峰之際,全力出手,務求在數招之內,取他的性命,以雪方玲被擄、船隊焚燬之恨。

這種微妙的氣機感應,令他擬定好進退克敵之道。

焦烈武看不起他。

他必須好好利用焦烈武所犯輕敵的大忌,方有希望勝出這場畢生以來最兇險的決鬥。

並不是焦烈武比孫恩和陳公公更難纏,而是因爲他今仗是無可逃避,必須戰至敵我間一方敗亡的一刻。

在此時的情況下,“九星連珠”、“天地一刀”和“無形空刀”都派不上用場,特別是前兩招,是以硬碰硬,只會惹起焦烈武的警覺;後一招又嫌過於柔細,擋不住焦烈武的全面進擊。

劉裕直奔至焦烈武前方兩丈許處,倏地立定,雙手下垂,厚背刀仍在鞘內。

賊蔻那邊有人取來碼頭處的兩支照明火矩,高舉過頭,照亮了焦烈武的後方。

城牆上則燈火通明,照耀着兩人決戰的場地。

敵我雙方兩千多人,人人屏息靜氣,注視決鬥的開始。

劉裕清楚感應到自己立定停止下來的那一刻,焦烈武的氣勁強烈波動了一下,明顯是有出手的意圖,但又忍住不發。

劉裕心中暗喜,曉得焦烈武心內的情緒正在影響他,只是現在他的理性仍能駕馭心中的情緒,所以把在那刻出手的衝動硬壓下去。

劉裕生出痛快的感覺,如此強敵,實屬難得,只有通過這樣嚴峻的考驗,纔可以證實燕飛頒贈的免死金牌是否真的有效。

灑然笑道:“焦兄的霸王棍稱雄海上,不知到了陸地是否仍然靈光呢?”

焦烈武猛的睜目,射出攝人的神光,顯然是被劉裕輕描淡寫說出來的冷嘲熱諷,惹得勃然大怒,心神失守。

下一刻霸王棍已在焦烈武雙手掌握裡,筆直朝劉裕胸口搗來,沒有任何花招,只有奪天地造化之威,其速度更是驚人至極點,幾乎是他剛把棍子指向劉裕,棍頭已抵劉裕胸口。

最厲害處是不聞任何勁氣破空之音,可是強烈的氣勁卻隨棍似巨浪狂波般,重重襲往劉裕,令劉裕避無可避。

衆賊齊聲喝采助威,而守城的一方見焦烈武如此威勢,無不臉上血色褪盡,有如剛被宣判了極刑。

只有劉裕一人曉得焦烈武犯上錯誤,而他的錯誤是自己刻意營造出來的。

換成其它欠缺劉裕先天氣機感應的高手,要破焦烈武此招之法,也是最直接了當之法,就是以硬架硬封的手法對抗。

不過只要是硬拼的手法,即使功力在焦烈武之上,也要被焦烈武此招一往無前的霸道氣勢,逼得往後退開。焦烈武此擊集全身功力,加上霸王棍本身的重量,實有無可抗拒的威力。如此將正中焦烈武下懷,逼退敵人後,長一丈五尺的霸王棍將全力展開,把長兵器的優點發輝到極限,令對手在全無反擊力的情況下,受創直至飲恨身亡。

環顧當今之世,除孫恩、燕飛、慕容垂之輩,有多少人能在功力上絕對壓倒焦烈武?所以焦烈武只是這個起手式,已可種下對手敗亡的命運,由此可見焦烈武是如何高強,難怪以王式此等身居“九品高手榜”的著名人物,也要變作棍下冤魂。

劉裕的策略正是針對焦烈武而發,一進一止,其中均大有作爲。

他往前疾衝,是要焦烈武誤以爲他想一上場便來個強攻猛打,而止步於兩丈之外卻恰好是對方棍勢盡處,令焦烈武猶疑該不該出手。最後則以言語觸犯他,使他按捺不住,主動出擊。

爲了自己的小命着想,爲了鹽城軍民的福祉,更爲了未來,劉裕施盡渾身解數,正是要爭取一線上風。

高手之爭,成敗正決定於此一着的差異。

就在焦烈武把霸王棍移往前方的一刻,劉裕的手也握上刀柄。到焦烈武雙手握棍,劉裕厚背刀離鞘而出,朝前下劈。

最微妙處是他下劈之勢,似疾實緩,旁人或許看不破其小竅妙,但身在局中的焦烈武卻感到他隨手可以變招,只恨自己被成法左右,只好依照以前必爲自己帶來勝利的招式,霸王棍直搗而去。

在霸王棍臨身前的剎那,劉裕一陣長笑,竟急旋起來,也不見他有移動的步法,可是霸王棍偏是擦體而過,以毫釐之差刺在空處。

厚背刀先往右彎,然後突然加速,從一無比優美從容的角度,劈中近棍端處。

“當”!

刀棍撞擊之聲,響徹全場。

老手一方爆起震天采聲,充滿意外之喜。

賊寇方面則鴉雀無聲,因從未見過有人以這種手法應付老大的開戰絕技。

焦烈武來不及變招,霸王棍已往外硬被震開,空門大露。

這不代表劉裕的功力比焦烈武更深厚,又或他的先天氣功可以剋制焦烈武真氣,而是劉裕的厚背刀命中霸王棍時,已是焦烈武招式用盡的一刻,兼且劈在近棍端的位置,乃焦烈武力所難及的兵器盡端,一分散一集中,遂產生如斯有利劉裕的戰果。

劉裕大喝道:“焦兄技止此耳!”

借勢頓停旋動,改爲箭步搶前,厚背刀貼着霸王棍削往焦烈武持棍的雙手。

焦烈武雖然吃了暗虧,其實未露絲毫技不如人的敗象,劉裕故意這麼說,是要進一步在焦烈武的手下前損焦烈武的顏臉。

在平常的情況下,這種口舌之戰,對焦烈武般級數的高手肯定難起任何作用。不過現在並非平常的情況,而是焦烈武慘被燒掉可謂是他心血結晶的海盜戰船隊,加上焦烈武兩年來一帆風順,從未嘗過敗績,種種因素加起來,令焦烈武也消受不起。

果然焦烈武怒吼一聲,雙目似要噴出烈焰,兩手運勁,長一丈五尺的霸王棍竟如靈蛇般往他雙手處縮回去,快如電閃,離奇得教人不敢相信。

此怪招也出乎劉裕意料之外,當焦烈武兩手握着霸王棍正中處,劉裕立知糟糕,因爲霸王棍任何一端皆可對他作出凌厲反擊,問題在連劉裕也沒法掌握焦烈武的反攻招數,今回輪到他步步驚心,進退兩難。

棍法練至此等境界,仿如有生命的靈物,確已臻出神入化的級數。

劉裕心叫不妙時,霸王棍先往下沉,接着向着他的一端閃電推出,由下而上的直撞往他削去的長刀。

劉裕心忖如給他的霸王棍撞個正着,肯定連人帶刀被撞得往後倒退,然後霸王棍法將勢如破竹般全面展開,而他將永無勝出的機會。

際此生死關頭的時刻,劉裕猛提一口真氣,飛臨焦烈武上方,厚背刀照頭猛劈。

焦烈武笑道:“找死!”

說話時霸王棍化作漫空棍影,上迎劉裕。

衆賊齊聲呼喊,老手等則沉寂下去。

“叮!”

一下清響後,驀地“叮叮噹噹”刀棍敲擊劇撞的聲音連串響起,全無間斷。當第九擊爆響時,在空中的劉裕借勁一個翻騰返回原處。

焦烈武似欲進擊,忽又停止。原來劉裕甫觸地立即擺開架勢,刀鋒直指對方,緩緩往上舉起直至斜指夜空,自自然然生出強大的氣勢,鎮住焦烈武,令他不敢冒失進攻。

兩人象從未交過手,又似一切重新開始,沉凝的氣氛,使雙方都靜默下來,仿如任何囂叫,都會影響決戰者的心緒。

劉裕心中叫苦,他先前所以能搶得少許上風,全因焦烈武對他的輕視,可是仍沒法擊倒他,還差點落在下風,全賴“九星連珠”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方能全身而退。現在焦烈武肯定已收起問輕敵之心,要佔他便宜,再非易事。

尤可慮者是他近日自創的奇招,已用得七七八八,如果這“天地一刀”不能奏功,他的招式將無以爲繼。

霸王棍緩緩從焦烈武兩手吐出,就好象霸王棍忽然變長了,情景詭異至極點。

焦烈武又閉上眼睛,顯示他已完全控制了情緒,心神再不會被劉裕動搖。

焦烈武紋絲不動,只有霸王棍不住探前,而每伸前少許,氣勢真勁卻不住增強,旁觀者均看出他不住把真氣貫注棍內,當長棍吐盡,霸王棍將會以排山倒海之勢狂攻劉裕,直至一方敗亡方止。

劉裕被霸王棍未攻先發的氣勁吹得全身衣袂拂舞飄飛、呼吸不暢,不論他是多麼不願意承認,卻清楚已被焦烈武此奇招逼在下風守勢,根本沒法主動進擊。而除“天地一刀”外,他實想不出更好的應付辦法。

除火把燒得獵獵作響外,便只有旁觀者沉重緊張的呼吸聲。

隨着對方氣勢的增長,劉裕的氣勢卻不斷被削弱,如容對方的氣勢攀上巔峰,只一棍便可要了自己的命。

在這一刻,他清楚明白攻是死,守也是死,焦烈武成功地把他逼進絕地。

就在詞生死懸於一發的剎那,劉裕心中一動,想到了置於死地而後生之法。

劉裕刀回鞘內。

焦烈武現出愕然神色,猛地睜開眼睛,手上霸王棍停頓了彈指般短暫的光景。

劉裕亦全身一顫,噴出一口鮮血,接着刀再出鞘,直劈而去。

天地混融不分,如芥子納須彌般藏於一刀之內。

焦烈武狂吼一聲,化出萬千棍影,鋪天蓋地的迎上劉裕。

交戰至此,兩人尚是首次面對面硬拼交鋒,生出像千軍萬馬衝鋒於戰場上的慘烈氣勢。

形勢的轉變來得太快太突然,人人看得目瞪口呆,不知該如何反應方爲適當。

箇中微妙處,只有對戰的兩人在切身體會下,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就在劉裕無計可施,力難挽回敗局的要命一刻,他忽然靈機一觸,記起焦烈武甫出手第一招,亦如眼前般閉上眼睛,這分明是一種氣機感應的厲害招數,純憑真氣的感應以決定霸王棍的應對之道。

對劉裕來說,自被燕飛改體內真氣從後天轉爲先天后,只要守心不怠,靈臺空明,氣機感應便如呼吸般自然而然,不用閉上眼睛已可洞察無遺。

但顯然焦烈武的守心功夫卻是他最弱的一環,或許因他天性暴戾,又或許因過去兩年殺戮過度,更因剛被劉裕摧毀了苦心經營的無敵船隊,所以須“閉目”方能“養神”,使心無雜念,才能純憑感應出擊。

劉裕正是針對焦烈武這唯一的弱點出招,雖然有點荒謬,卻非常有效。

他先還刀鞘內,令焦烈武感應不到他的刀,然後憑護體真氣硬捱他棍氣的衝擊,此着完全出乎焦烈武意料之外,仿如忽然變成“盲人”,焉能不大吃一驚,心神失守。

正是爭取得這一線空隙,劉裕乘虛而入全力使出他的“天地一刀”。

劉裕的厚背刀化作耀人眼目的芒光,仿似失去了實質,變成一道反映着兩邊火光的幻影,挾着破空的尖嘯,狠狠破入重重棍影裡。

棍影消散。

焦烈武硬被劈得往後挫退一步,雖然狼狽,但未露敗像,兩手改握霸王棍正中處,便以兩端棍頭施出一套精微細膩的棍法,與欺入他棍勢範圍的對手,展開兇險萬分的近身血戰。

劉裕得勢不饒人,拋開以前一切成規,反覆把“九星連珠”運用,每提一口真氣,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從不同的位置角度,劈出九刀,每一刀都是因應敵情、審度時勢而發,招與1招間全無斧鑿之痕,更如流水般沒有間斷。

一時棍影漫空、刀光打閃、凶氣橫竄、殺氣騰騰。

兩方人馬同時吶喊打氣,爲己方領袖助威。

乍看似是雙方旗鼓相當,但焦烈武已清楚知道自己失去先機,陷於完全的被動和守勢。他最想的是喚手下來施援,只恨縱然他想違諾,卻無暇發出求救的召喚,可知他的形勢是是何等惡劣。

劉裕卻是故意製造出此刻的假像,不讓焦烈武的手下發覺焦烈武正頻臨崩潰的邊緣,現在他可說牽着焦烈武的鼻子走,完全不讓他發揮長兵器的威力。對焦烈武更不利的地方,是在近身拼博的情況下,要舞動如此一根長達丈半的重兵器,使出最精微的棍法,以應付劉裕靈活輕巧如天馬行空的厚背刀,實是非常吃力的事。所以纏戰的時間愈長,他的損耗比之劉裕愈快。每過一刻,他便多接近敗亡一步,連想使出與敵偕亡的招數也力有不逮。

“當”!

一聲激響,直上星空。

劉裕抽刀後退,焦烈武則狂吼一聲,棍影象不受約束般擴張,直追劉裕。

賊衆還以爲焦烈武大發神威,殺退劉裕,登時叫喊得力竭聲嘶,狀似瘋狂。

劉裕哈哈笑道:“黃泉之路,恕劉某不奉陪了。”

“錚!”

劉裕退至城牆下,還刀入鞘。

焦烈武追至劉裕身前兩丈許處,再無以爲繼,腳步踉蹌,先是霸王棍脫手墮地,接着站立不穩的搖搖晃晃。

賊衆一方倏地靜下來,人人射出難以相信眼前景況的神色。

在兩千多雙眼睛的注視下,這位雙手染滿血腥,從未遇過敵手的一方霸主,推金山倒玉柱般向前頹然倒下,僕往地上去。

牆頭的方玲發出一下撕破寂靜的慘厲尖叫,爲焦烈武送終。

劉裕搶前從地上執起霸王棍。

衆賊齊聲發喊,祭出兵刀,往他殺過來。

劉裕以霸王棍一端點在地上,騰身而起,一手提着霸王棍,直升上五、六丈處的高空,另一手抓到從牆頭垂下的索子。大喝道:“殺!”

牆上老手等忙合力把他扯上去。

接着牆頭上喊殺聲起,守軍士氣狂升,人人爭着奮不顧身的把準備好的石灰、滾油往殺到城牆來的敵人灑下去。

慘叫聲中,箭矢如雨點般罩往敵人,絕不留情。

劉裕抵達牆頭拋開霸王棍,大喝道:“兄弟們!隨我出城破賊去。”

第十章 心靈失應第 八 章 烈火乾柴第 五 章 戰火真情第七章 決戰孤峰第九章 集底臥龍第一章 逆我者亡第六章 鐵漢柔情第七章 佳人有約第五章 長生毒咒第八章 意外之變第十章 道門怪傑第 十 章 三雄分道第 一 章 覆舟之戰第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章 戲假情真第七章 與敵周旋第 七 章 寨夜煮酒第五章 悔不當初第 六 章 士庶之別第九章 復仇之旅第十二章 團結內部第五章 臺壁之戰第三章 兄弟之情第四章 鬥智鬥力第三章 感情風波第 六 章 士庶之別第八章 淝水流絕第二章 操奇計贏第七章 階下之囚第十三章 新仇舊恨第 二 章 天意難測第 九 章 突圍逃生第七章 枉作小人第七章 與敵周旋第四章 不歡而散第 三 章 除妖大計第 二 章 進佔建康第 七 章 坦誠合作第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七章 戰爭前線第十二章 風雨過後第十一章 心驚肉跳第八章 扭轉乾坤第八章 蛇蠍美人第 一 章 拓跋之主第四章 退敵之計第五章 秘密基地第 八 章 愛情遊戲第十章 得道多助第十章 兇蹤再現第三章 感情風波第六章 問天無語第十一章 三天之約第三章 有益謊言第 八 章 密謀反攻第三章 功虧一簣第 四 章 生離死別第十一章 敵友難分第十一章 尋人遊戲第五章 求死之戰第 三 章 抉擇之權第五章 皇天有眼第三章 有益謊言第 十 一 章 反攻前夕第 六 章 統一邊荒第十一章 玉石俱焚第 五 章 各師各法第 一 章 拓跋之主第 八 章 烈火乾柴第六章 絕處生機第七章 愛的交易第十三章 脫胎換骨第十一章 兒女恩怨第十一章 一士難求第十一章 心驚肉跳第十章 秘中之秘第七章 英雄救美第 一 章 初試啼聲第 四 章 陰差陽錯第十三章 天大喜訊第十二章 霧鄉之戰第 八 章 一番好意第 二 章 避難之所第六章 絕局求生第 一 章 勝利關鍵第一章 救命真氣第十三章 軍事天分第 四 章 雄才偉略第七章 大局已定第 十 章 心內鬥爭第三章 佳偶天成第五章 皇天有眼第十三章 佛藏之秘第三章 兵分多路第十章 西瓜皮炮第 四 章 雄才偉略第 十 章 剌殺巧計第二章 執假爲真第一章 雄心壯志第四章 不歡而散
第十章 心靈失應第 八 章 烈火乾柴第 五 章 戰火真情第七章 決戰孤峰第九章 集底臥龍第一章 逆我者亡第六章 鐵漢柔情第七章 佳人有約第五章 長生毒咒第八章 意外之變第十章 道門怪傑第 十 章 三雄分道第 一 章 覆舟之戰第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章 戲假情真第七章 與敵周旋第 七 章 寨夜煮酒第五章 悔不當初第 六 章 士庶之別第九章 復仇之旅第十二章 團結內部第五章 臺壁之戰第三章 兄弟之情第四章 鬥智鬥力第三章 感情風波第 六 章 士庶之別第八章 淝水流絕第二章 操奇計贏第七章 階下之囚第十三章 新仇舊恨第 二 章 天意難測第 九 章 突圍逃生第七章 枉作小人第七章 與敵周旋第四章 不歡而散第 三 章 除妖大計第 二 章 進佔建康第 七 章 坦誠合作第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七章 戰爭前線第十二章 風雨過後第十一章 心驚肉跳第八章 扭轉乾坤第八章 蛇蠍美人第 一 章 拓跋之主第四章 退敵之計第五章 秘密基地第 八 章 愛情遊戲第十章 得道多助第十章 兇蹤再現第三章 感情風波第六章 問天無語第十一章 三天之約第三章 有益謊言第 八 章 密謀反攻第三章 功虧一簣第 四 章 生離死別第十一章 敵友難分第十一章 尋人遊戲第五章 求死之戰第 三 章 抉擇之權第五章 皇天有眼第三章 有益謊言第 十 一 章 反攻前夕第 六 章 統一邊荒第十一章 玉石俱焚第 五 章 各師各法第 一 章 拓跋之主第 八 章 烈火乾柴第六章 絕處生機第七章 愛的交易第十三章 脫胎換骨第十一章 兒女恩怨第十一章 一士難求第十一章 心驚肉跳第十章 秘中之秘第七章 英雄救美第 一 章 初試啼聲第 四 章 陰差陽錯第十三章 天大喜訊第十二章 霧鄉之戰第 八 章 一番好意第 二 章 避難之所第六章 絕局求生第 一 章 勝利關鍵第一章 救命真氣第十三章 軍事天分第 四 章 雄才偉略第七章 大局已定第 十 章 心內鬥爭第三章 佳偶天成第五章 皇天有眼第十三章 佛藏之秘第三章 兵分多路第十章 西瓜皮炮第 四 章 雄才偉略第 十 章 剌殺巧計第二章 執假爲真第一章 雄心壯志第四章 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