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風平浪靜

“張巡這次帶着滿朝文武和諸多宗室子弟西行,可不單單是迎接先皇靈柩的。”

收到了米雪最新的情報,馬璘眯眼看向東方,輕聲說道。

先一日接到了李隆基駕崩的消息,第二日大隊人馬就離了長安城,張巡決斷也是足夠的快。

而最爲關鍵的一點,便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往庭州傳遞消息,要求自己自行送李隆基靈柩前往長安,與天子在半道匯合這件事情。

若是雙方不存在任何芥蒂,彼此之間沒有猜疑和謀算,按照正常的君臣關係,本來是該李亨親自來到庭州,把李隆基靈柩迎回長安纔是。

而現在張巡採用這一方式,一來讓李亨車駕出了長安城,保全了李亨仁孝天子的名聲,第二卻是不以最快速度趕往庭州,而是大隊人馬緩慢而行,然後又傳這樣的旨意給自己,是想讓自己離開庭州,甚至是離開磧西。用後世的話來說,離開自己的主場。

本來是該張巡和李亨來打客場的,張巡卻這般耍賴,要讓磧西方面打客場。

說到底都是要佔據一個大義的名分,在這個時代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安西大都護馬璘受先皇厚恩,若是不願親自護送先皇靈柩入京,必然會引起物議,這樣張巡和李亨就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當然若是知道了先皇靈柩停在庭州,李亨身爲人子卻在長安不動,遭受非議的便是他了,仁孝天子的名聲就會大打折扣。

現在張巡做出這樣的選擇,等若是把球踢給了磧西方面了。

其實不是要謀反,這一點馬璘自己清楚,張巡當然是認爲馬璘要謀反,這一點馬璘也很清楚,畢竟先是有波斯寺人等的口供,後又有幼娘她們的拒捕。

當然,這之間的差別也並不大。自己謀劃的是在磧西擁有絕對的權力,徹底的成爲磧西王,雖然不是要奪了江山,然而按照張巡的標準而言。這其實就是謀反。

現在張巡這樣做,等若就是試探,看磧西方面做什麼選擇,看自己這個亂臣賊子有沒有膽子護送天子的靈柩過流沙。球踢回來了,那麼自己當然也是面臨着選擇。

說起來張巡正在做的事情。亦是大逆不道之事。米雪在情報裡分析的很確切,張巡也是個是把天下看得比皇帝更重要的人,這一點自己和他的確是有着共通之處的。自己要在磧西自立,自然是大逆不道,張巡如今矯詔傳旨,何嘗不是如此。各自有各自的立場,各自有各自的堅持而已。

若是不奉旨去長安,立馬就丟掉了大義的名分,這或許是張巡所希望的,不過馬璘自然不會做這樣的選擇。而若是遵旨護送靈柩前往長安。便是離開了自己的主場,然而,也不過是如此而已,並沒有別的損害。

張巡的反應不可違不恰當,不過他的手裡並沒有太多的牌,處置自然是捉襟見肘。自己其實也沒有別的牌,不過是有一張王牌,那就是麾下這一萬健兒。然而王牌一張就足夠了,縱然張巡不斷的矯詔發令,縱然哥舒翰、安思順之輩都可稱爲名將。然而終究都是浮雲,主動權還是在自己手裡。自己不想漢人流血,可手裡有着一萬鐵騎,可是誰都不會放在眼裡。

謀略只是謀略。關鍵還是實力,沒有實力,一切的謀劃都只是浮雲。自己欲要在磧西自立,靠的便只是這一張牌,而這一張牌,其實已經足夠了。

所以選擇就很簡單了。張巡要求自己護送李隆基靈柩,那就護送就是了。

米雪說的極有道理,李亨若是還清醒着,或許無法接受自己的條件,畢竟他是帝王,這個天下都該是他的,自然不願磧西成爲獨立王國,然而心懷天下的孤臣張巡卻是不同,他大概不會意氣用事,更可能正確判斷眼前的形勢,做出合乎時宜的選擇。因爲不想漢人大規模的流血,所以長安方面由張巡來做決定而不是李亨來做決定,其實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張巡這一次的西行是爲了佔據大義的制高點,同時也是爲了尋找機會幹掉自己這個逆賊,不過對於自己而言,事情卻是很簡單的。身爲人臣,自然應該遵旨,護送天子靈柩的事情,等到傳旨的使者到了庭州之後立馬就開始做。張巡的目標肯定沒法實現,而自己剛好可以藉着這個機會,好好跟張巡談一談,威逼利誘他接受現實,替至德天子李亨做出讓步。

總的來說,其實沒什麼好選擇的。這一次張巡想要誅殺逆賊,而自己的目的卻是把張巡拉到談判桌前。這一切最好都是在水面之下進行,悄悄地完成,最後的結果由張巡矯詔頒佈天下,反正他矯詔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這是最完美的結局,當然能否如願還要等到見到張巡之後再說。

……

“成了!”段秀實甩了甩手,看着盆中漂浮的冰塊,疲憊的點了點頭。

製冰之法,當真是極爲神奇。也虧得有了這製冰之法,不然天子靈柩停放的地方只怕已經進不去人了。

這些日子以來,他主要的精力都是放在看護天子靈柩之上。君父駕崩,卻不能入土爲安,身爲臣子總得盡一盡人臣之道。自從馬璘交給他這製冰之法後,每日裡天子靈柩需要的冰塊他都是親手製取,只有這樣他才能安心一些。

他和馬璘相交十幾年了,自從馬璘從颯秣建殺回來之後,他便有些漸漸看不明白這位老友了。原本的馬仁杰,不過是一介武夫而已,在軍中也不改遊俠兒習氣,爲人單刀直入極爲直接,而從颯秣建返回來之後,馬仁杰便如同是變了一個人一般。通曉粟特波斯大食語言文字,熟知大食國內情勢,煉製軟鋼,製造軍械火藥,如今又多了一個製冰……

這些事情回頭想來,簡直就是匪夷所思,如今唯一能說得通的解釋,便是玉真公主所言的,馬仁杰乃大唐之天賜神將,是李家祖宗老子賜予子孫的。當然他自然是不信這樣的話,不單是因爲他是熟讀經史,不語怪力亂神,更是因爲賄賂玉真公主的十萬緡錢本就是從他手裡出去的,他自然明白玉真公主的說法是怎麼一回事。

沒有任何解釋,這位老友忽然就變得全知全能了。不過見得多了,段君子如今對於這些都已經是麻木了,根本不再去想這些事情。反正自從這位老友有些這些變化之後,對於安西軍和大唐都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吐蕃、大食加上回紇,三個大國可以說都是因馬璘而滅,大唐帝國的四境變得清淨起來,疆域更是越過蔥嶺,囊括了整個河中,甚至還席捲了大半個波斯故地。既然帶來的是好處,他自然就接受,不再去想問什麼會這樣。

這次的製冰亦是如此,雖說代價不菲,不過是君父所用,自然就不能顧惜其他的了。庭州大富之家不多,沒有人有冬季藏冰夏季使用的習慣,若非是馬璘搞出了這製冰之法,天子遺體不知道要成什麼樣子。

沒讓別人幫忙,段君子親自制出了足夠的冰塊,這才停了下來。這不過是將軍隨便拿出來的一種技藝,然而在他看來卻是極爲寶貴,能夠爲安西軍帶來不菲的財富。他執意自己動手製冰,其實也有這方面的考慮,不想讓這個法子傳播開來,影響到安西軍的利益。

打開門讓等候的人們走進來,冰塊被敲碎裝入容器之內,上面蓋着厚厚的棉被,擡着往天子靈柩停放的大廳內而去。——這個時候距離李亨登基其實剛過十日,正規渠道的消息還沒傳過來,而安西密探們傳來的情報,由於段君子已經算是外人了,所以馬璘自然不會和他分享這些情報。其實若是沒有段君子在此,馬璘也不會覺得縮手縮腳,很多事情都可以提前佈置。

重新在棺槨旁邊擺放了冰塊,段秀實恭恭敬敬的叩拜之後,離開了大廳走向庭州州衙。這些日子以來,馬璘來靈前叩拜得極少,不過段秀實也沒放在心上,在他看來恭敬也未必要拘泥於形式,這位老友已經爲大唐立下三樁滅國之功,怎麼說也對得住天子的厚恩了,倒也未必需要像他這般每日來叩拜幾次。他自己願意這樣做,可也不會強求別人也如此,畢竟靈柩附近的味道是越來越濃烈了。

馬璘並不長於事務,一切都委託給他,所以他是極爲忙碌的。庭州州衙便是他如今的辦事之地,每日大部分時間他都待在此處。當然現在他需要處理的事情也是日漸少了,畢竟北征已經結束,只剩下日常的運轉而已,長安方面的消息只能靜等,接到新的諭旨之前沒法在多做什麼。

回到州衙之內,剛看了幾封文書,一位親兵走了進來,附耳說了幾句什麼。段秀實臉上現出疑惑之色,匆匆出了州衙,一個親兵也沒帶,便是快速策馬出了庭州城。。

PS:??求票_

第454章 京觀第430章 戰爭之神(下)第334章 反撲第170章 飛揚跋扈第13章 戰後第392章 口舌之爭第2章 馬璘的計劃第498章 聖人之死第516章 骨牌效應第59章 整軍(上)第115章 達瑪部落第10章 亂戰(下)第110章 元戎弩成第70章 屠殺第3章 胡旋女第528章 賊咬一口第362章 簡單粗暴第40章 段秀實第411章 註定之事第506章 餘波第187章 齊聚烏滸第300章 米雪的情報第397章 望風而降第59章 整軍(上)第19章 滅國之兵第19章 滅國之兵第180章 兵車行第287章 奸雄第63章 情報第246章 勒石紀功第85章 黑衣細作第31章 分錢第24章 英雄末路(下)第283章 原委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211章 自投羅網第521章 再見牛詡第30章 越蔥嶺第220章 馬不停蹄第94章 鏡子與孩子第243章 崑崙奴第188章 毫無壓力第250章 強盜皇帝第374章 全軍縞素第223章 敲山震虎第68章 波斯王子第514章 固執己見第447章 蓮花生第43章 掙扎第41章 擊賊笏第207章 白浪滔天第266章 心事第527章 再次分兵第338章 惻隱之心第22章 英雄末路(上)第176章 少年熱血第90章 掃蕩第268章 蒲類第358章 波斯寺的反應第478章 阿卜杜拉的使者第479章 刺殺第501章 白刃不相饒第45章 計議(下)第454章 京觀第80章 封侯第13章 戰後第31章 分錢第269章 杜懷光第128章 成神之夜第424章 賤骨頭第508章 地獄第440章 重上羌塘(下)第302章 成長第457章 漢家文明的對手第244章 重生的靜塞軍第431章 洞房花燭第318章 故人重逢第319章 再次勒石第186章 出擊第499章 徹底解決第487章 天佑第488章 殘忍第441章 癡情種子第262章 條件第422章 嘉德天子的煩惱第332章 入轂第53章 田園(下)第335章 救援第263章 大沙漠第273章 蒲類血戰(下)第209章 地圖開疆第443章 大張旗鼓第347章 悍勇第452章 井底之蛙第63章 情報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378章 狗急跳牆(下)第315章 初露崢嶸第241章 刺客第402章 佔領
第454章 京觀第430章 戰爭之神(下)第334章 反撲第170章 飛揚跋扈第13章 戰後第392章 口舌之爭第2章 馬璘的計劃第498章 聖人之死第516章 骨牌效應第59章 整軍(上)第115章 達瑪部落第10章 亂戰(下)第110章 元戎弩成第70章 屠殺第3章 胡旋女第528章 賊咬一口第362章 簡單粗暴第40章 段秀實第411章 註定之事第506章 餘波第187章 齊聚烏滸第300章 米雪的情報第397章 望風而降第59章 整軍(上)第19章 滅國之兵第19章 滅國之兵第180章 兵車行第287章 奸雄第63章 情報第246章 勒石紀功第85章 黑衣細作第31章 分錢第24章 英雄末路(下)第283章 原委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211章 自投羅網第521章 再見牛詡第30章 越蔥嶺第220章 馬不停蹄第94章 鏡子與孩子第243章 崑崙奴第188章 毫無壓力第250章 強盜皇帝第374章 全軍縞素第223章 敲山震虎第68章 波斯王子第514章 固執己見第447章 蓮花生第43章 掙扎第41章 擊賊笏第207章 白浪滔天第266章 心事第527章 再次分兵第338章 惻隱之心第22章 英雄末路(上)第176章 少年熱血第90章 掃蕩第268章 蒲類第358章 波斯寺的反應第478章 阿卜杜拉的使者第479章 刺殺第501章 白刃不相饒第45章 計議(下)第454章 京觀第80章 封侯第13章 戰後第31章 分錢第269章 杜懷光第128章 成神之夜第424章 賤骨頭第508章 地獄第440章 重上羌塘(下)第302章 成長第457章 漢家文明的對手第244章 重生的靜塞軍第431章 洞房花燭第318章 故人重逢第319章 再次勒石第186章 出擊第499章 徹底解決第487章 天佑第488章 殘忍第441章 癡情種子第262章 條件第422章 嘉德天子的煩惱第332章 入轂第53章 田園(下)第335章 救援第263章 大沙漠第273章 蒲類血戰(下)第209章 地圖開疆第443章 大張旗鼓第347章 悍勇第452章 井底之蛙第63章 情報第470章 重入呼羅珊第378章 狗急跳牆(下)第315章 初露崢嶸第241章 刺客第402章 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