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無盡之海(三)

秋水號緩緩駛離了翡翠谷碼頭,藉着東南風勢,八面巨大的船帆鼓起,秋水號破開碧波,向着無垠的大海勇敢的前進?

雖然是木製帆船,但秋水號卻是以現代船舶設計原理進行設計製造的,排水量一千五百噸,長七十米,寬十五米,六桅八帆,理想航速可以達到每小時五十公里,性能相當先進。?

秋水號非常漂亮,流線型的船體整個被漆成淺藍色,船舷兩側,兩條金色的海龍從船尾一直繪製到船頭,大大的“秋水號”字樣位於船首舷側。潔白的船帆,中間最大的一面上面繪製着一個巨大的黃色船錨。?

之所以取秋水號這個名字,是爲了表達華夏大陸的人們望穿秋水盼望失散同胞的心情,也許,其它大陸上的同胞們,也是一樣的心情吧。?

秋水號爲木製結構,重要部位用鋼板進行了加固。造船用的木料,是翡翠谷西北部特產的一種被人們形象的稱爲鋼木的樹種,這種樹的木料,紋理異常細密,很沉很重,但強度和韌性都非常好,是造船非常理想的材料。由於這種木料距離翡翠谷近,再加上翡翠谷的造船水平也不差,所以秋水號被安排在了翡翠谷建造,但是不論是設計、建造,還是船上裝備的研發供給,都是集合了整個華夏大陸的智慧和資源。?

距離上次神樹村的聯合會議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根據那次會議獲得的信息,秋水號又進行了新一輪的改裝,重點是加裝了十二門406毫米口徑的巨型艦炮,其中船頭船尾甲板上各有一座三聯裝,而兩側船舷下第一層船艙內則分別安裝着三門單炮。?

這種凝聚了新華東區最高科技成就的火炮,火力猛,射速快,單管平均每分鐘可以發射兩次。每枚重達一噸的炮彈具有半穿甲彈頭,彈體內裝滿了瀛洲星特有原料配製而成的,威力超過了TT的烈性炸藥,並且在炮彈外殼內還裝填了許多形狀不規則的尖銳小鐵塊。這是種可怕的武器,是完全針對海中魔獸的情況而研製的,體形再大的血肉之軀也經不住這種半穿甲炮彈射入體內後再爆炸的傷害。?

其實以秋水號僅僅一千五百噸的排水量,這種406毫米口徑的巨炮如果按正常的模式製造,別說十二門,就是一門也裝不上。原來在地球上,這種口徑的艦炮都是裝在排水量超過三萬噸的鋼鐵鉅艦上的,比如代表性的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裝在秋水號這種小型木製結構帆船上,姑且不說會不會一開炮,強大的後坐力直接把船震碎,僅僅這炮自身的重量,估計也能把秋水號壓沉了。?

不過用來對付海中體形巨大的魔獸,這種巨炮無疑是非常有用處的,爲了能在秋水號上裝載,整個華夏大陸的機械與工程方面的專家殫精竭慮,終於研製出了這種特殊的巨炮,相對於原炮最重要的改變,就是放棄了遠射程,正常406毫米艦炮至少應該有四五十公里的射程,但秋水號上的這種有效射程卻只有不到五公里,其實相當於把原來的加農炮改成了直射炮,不過這也夠了,攻擊海中的魔獸不需要那麼遠的射程,再說超視距攻擊,事實上人類目前也沒有合適的探測和瞄準手段。?

放棄射程的做法徹底改變了這種炮的結構,初速小,射程短,所需的發射火藥就少,後坐力也就相應小的多。而後坐力小,整個炮的結構強度要求就小,所以也就不需要那麼厚重的炮管以及沉重的炮身,再加上其它一系列的改進,以及船頭船尾三聯裝炮齊射時,其實每炮之間都具有微小間隔等措施,終於成功將這種恐怖而強大的武器裝上了秋水號。在船側120度範圍內,九門火炮的一輪齊射,估計就算體長過百米的巨獸也會被炸的粉身碎骨,當然,前提是能發現並且能打到它們。?

除了這十二門巨炮,秋水號新加裝的設備還包括一套簡易的聲納裝置,雖然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還比較差,但用來提前發現從水底接近秋水號的大型獸類,還是能起到相當大作用的。與聲納裝置相配套,秋水號還裝載了深水炸彈,如果有海中魔獸想從水下對秋水號發起攻擊,這些深水炸彈就能讓它們吃不了兜着走?

此次秋水號的出航,並沒有打算直接駛往其它大陸,而是準備在近海從翡翠谷開到新華東區去。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檢驗秋水號,看看在長時間航行中船有沒有什麼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爲了訓練船上人員遠洋航行的經驗和技能,畢竟,華夏大陸六十萬人中,雖然船員或者有航海經驗的人不少,但卻根本找不出有這種木製帆船操作經驗的人。當然,這次航行還有另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尋找三足龜魔獸的蹤跡,以便和它們的族長取得聯繫,爭取簽訂和平協議。?

秋水號額定船員是三百人,其中兩百人是挑選出的以前就具有相當航海經驗的船員,另外九十名則是從翡翠谷魔武訓練營、新華東區安全部以及神樹村、吉祥、如意兩市挑選出來的精英份子,可以說是兵強馬壯。船上的領導層,則主要是上次參加神樹村會議的人員,包括翡翠谷的趙星移、李強、張燕、劉壯,神樹村的雷震霆、林燕來,吉祥、如意兩市的四位人員,還有就是新華東區的嚴聃、陳銳、方海峰三人。除此以外,秋水號的船長是新華東區新無錫市的寥海,這位年近六十的老人,在地球上時,就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的老船長,具有近四十年的遠洋航行經驗;而秋水號武器裝備的指揮控制,則由同樣來自新無錫市的原海軍上校楊帆擔任,他在當年中美世紀大戰中作爲護衛艦大副,具有相當的海上實戰經驗。?

碧波萬頃,海面風平浪靜,蔚藍的天空中纖雲漫卷,極目遠眺,水天一線間,已經分不出哪兒是海,哪兒是天。?

陸地的輪廓早已消失在視野之外,只有圍繞着船帆飛翔的不知名海鳥表明這裡距離陸地並不遙遠,趙星移等都站在船頭,盡情飽覽這海天一色的美景,秋水號破浪而行,船尾劃出的一道長長白痕,一直延伸到天盡頭。?

從翡翠谷港口出發,秋水號在距離海岸幾十公里的航線上一路向東,它將沿着華夏大陸東南部海岸線一直行駛到新華東區,在那裡進行必要的改裝修正後,再展開下一步的工作。?

一路上順風順水,按這個速度,大概十天左右就能到達新華東區。有了當初昆明號在太空拍攝的高精度地形圖,再加上指南針,人們並不擔心會迷失方向或走冤枉路,唯一需要留意的,除了海中魔獸外就是暗礁險灘了,不過好在距離海岸這麼遠,只要不遇到島嶼羣,應該不會有暗礁一類的東西。?

秋水號表現出了良好的性能,沒有出現任何故障,船上裝載的短波電臺也始終和翡翠谷以及新華東區保持着正常的聯繫。不過也許是因爲距離海岸線太近的原故,已經六天過去了,不要說魔獸,就是一個大一點的海中生物都沒遇到,雖然遇到魔獸會有危險,但對急於尋找到三足龜魔獸的船員們來說,這種危險是必須冒的,而且也是希望冒的。?

第八天,當秋水號已經行駛到華夏大陸東南角,即將開始掉頭向北時,已經放棄希望的船員們卻有了意外的發現。?

中午時分,駕駛室擴音器中突然傳來正在桅杆頂端刁斗上觀察的船員的喊聲:“報告,右舷十公里左右,發現一大型生物正向我方游來!”?

正在駕駛室中的船長寥海和武官楊帆第一時間派人將這個消息通知了趙星移他們,等趙星移等人衝上甲板時,發現寥海和揚帆正站在船頭右舷,舉着望遠鏡向遠處觀望。?

接過船員遞過來的望遠鏡,順着他們的指示,趙星移等人也一起向那個方向觀望,果然,視野中出現了一隻巨大的海獸,海水中看不到全貌,只能見到lou出水面的小山般的黑色背脊。?

這個海獸正在向這邊游來,雖然速度不是很快,但照這個趨勢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和秋水號相遇。?

“需不需要閃避一下?”寥海船長問道。?

趙星移等人交換了一下意見,決定不改變航線,等它接近了再說,人們現在迫切需要對海中魔獸有更多的瞭解。?

“楊武官,寥船長,請你們準備一下,防備這傢伙對秋水號造成威脅。”趙星移對楊帆說道,他現在是華夏大陸科研探險部的部長,這次的遠航他也是總指揮。?

楊帆和寥海點了點頭,轉身向駕駛室走去。?

很快,那個大海獸就接近到了五公里之內,不用望遠鏡也已經能看得很清楚了。遊動時偶爾的起伏,顯出了它的原型,這是一頭體長超過五十米的大傢伙,頭部不明顯,和碩大的身軀連爲一體,圓圓鼓鼓的,海面上看起來就象是一座黑色的肉山,粗短的尾巴拖在身後,一隻足有圓桌大小的獨眼長在頭部正中。?

海獸似乎已經發現了秋水號,正在加速向這邊游來,雖然它的體形就已經決定了它遊不快,但是龐大的身軀,還是讓秋水號上的人感到一絲壓迫。?

接近四公里了,大海獸繼續游過來,秋水號上的船員都有些緊張,畢竟是第一次面對這麼大的海中怪獸。?

“它不是魔獸,應該只是一隻普通的海獸。”站在趙星移身旁的林燕來突然說道。?

衆人並不質疑林燕來的話,她的精神力能力,在整個華夏大陸也是首屈一指的,距離這麼遠,其它人都還沒有能力以精神力進行溝通,但她可以。?

“全速航行,避開它,它不是咱們的目標。”趙星移用對講機通知寥海船長。?

“滿帆,左舵十五度,全速航行!”船上的高音喇叭傳來寥海的命令聲。相關的船員一陣忙碌,操作秋水號加速前行,準備在大海獸接近之前衝過去。?

然而那個大海獸卻似乎並不想放過秋水號,調整了一下路線,向着秋水號的前方游去,看來是準備截住秋水號。?

看這大海獸的體形,應該不是捕食性的猛獸,它接近秋水號也許只是好奇,但憑它比秋水號小不了多少的體形,只要輕輕一撞,恐怕就能令秋水號破損傾覆,現在閃避已經來不及,況且就是改變航向,相信它也同樣會追上來,它的速度,畢竟還是比秋水號快的。?

趙星移和李強等人交換了一下眼神,終於拿起對講機,對楊帆說道:“楊武官,必要時發動攻擊,避免秋水號受損!”?

一陣機械操作聲中,船首和船尾的兩座三聯裝巨炮緩緩調轉炮口對準了那大海獸,同時右舷的三個炮口艙門也打開,烏黑的炮管伸了出來。?

人們並不想攻擊這隻大海獸,也許它並沒有惡意,僅僅只是好奇而已,但人們不敢用秋水號,不敢用秋水號上三百多條性命來冒這個險。?

大海獸已經接近到三公里了,再近,炮彈的爆炸就有可能危及秋水號自身,無奈中,楊帆終於下達了攻擊命令。?

“咚、咚、咚……”?

低沉的炮聲在人們耳邊轟響,在炮口大股的烈焰和濃煙中,九門巨炮以短暫的間距齊射,雖然已經採取了各種措施,但強大的後坐力還是使得秋水號一陣劇烈的晃動,甚至有幾個沒留意的船員都被晃的摔倒在地。?

炮彈爆炸的巨響緊隨而至,彷彿天崩地裂一般,透過瀰漫的青白色濃煙,人們看見在巨大的火光中,沖天而起的血紅色水柱夾帶着破碎的肉塊四散崩落。有的甚至落到了秋水號上。待硝煙散盡,周圍整個海面都被染成了血紅色,大快慘白的肉塊漂浮在水面上,那個大海獸,已經被炮彈完全炸成了碎片。?

【……第一章?無盡之海

第4章 神樹村(三)第5章 黑沼澤(六)第3章 遷徙(二)第4章 歸來第5章 冰雪世界(四)第1章 登艦(一)第2章 登陸(五)第1章 無盡之海(四)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12章 鍊鋼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5章 黑沼澤(三)第4章 迫降第4章 神樹村(一)第2章 登陸(三)第5章 黑沼澤(三)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3章 遷徙(一)第5章 黑沼澤(四)第2章 登陸(八)第1章 無盡之海(二)第14章 陳伯(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1章 新世界(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2章 救援(一)第2章 發現之旅(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五)第3章 迷航(二)第2章 登陸(二)第4章 定居(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5章 黑沼澤(八)第3章 迷航(一)第5章 黑沼澤(九)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三)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五)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三)第6章 初具規模(二)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3章 迷航(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3章 遷徙(四)第5章 冰雪世界(九)第13章 偏差(一)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四)第4章 定居(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八)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5章 黑沼澤(七)第11章 吉祥綠洲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2章 發現之旅(二)第2章 登陸(一)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一)第2章 登陸(六)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5章 第一次探索(二)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2章 救援(六)第3章 重聚(四)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17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11章 訓練營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四)第1章 無盡之海(四)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四)第2章 救援(四)第1章 無盡之海(五)第5章 黑沼澤(七)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一)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5章 第一次探索(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2章 登陸(四)第2章 登陸(四)第5章 黑沼澤(六)第3章 重聚(一)第4章 定居(一)第5章 黑沼澤(九)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14章 陳伯(二)第2章 登陸(七)第3章 重聚(二)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五)
第4章 神樹村(三)第5章 黑沼澤(六)第3章 遷徙(二)第4章 歸來第5章 冰雪世界(四)第1章 登艦(一)第2章 登陸(五)第1章 無盡之海(四)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12章 鍊鋼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5章 黑沼澤(三)第4章 迫降第4章 神樹村(一)第2章 登陸(三)第5章 黑沼澤(三)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3章 遷徙(一)第5章 黑沼澤(四)第2章 登陸(八)第1章 無盡之海(二)第14章 陳伯(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1章 新世界(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2章 救援(一)第2章 發現之旅(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五)第3章 迷航(二)第2章 登陸(二)第4章 定居(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5章 黑沼澤(八)第3章 迷航(一)第5章 黑沼澤(九)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三)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五)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三)第6章 初具規模(二)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3章 迷航(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3章 遷徙(四)第5章 冰雪世界(九)第13章 偏差(一)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四)第4章 定居(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八)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5章 黑沼澤(七)第11章 吉祥綠洲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2章 發現之旅(二)第2章 登陸(一)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一)第2章 登陸(六)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5章 第一次探索(二)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2章 救援(六)第3章 重聚(四)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17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11章 訓練營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四)第1章 無盡之海(四)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四)第2章 救援(四)第1章 無盡之海(五)第5章 黑沼澤(七)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一)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5章 第一次探索(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2章 登陸(四)第2章 登陸(四)第5章 黑沼澤(六)第3章 重聚(一)第4章 定居(一)第5章 黑沼澤(九)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14章 陳伯(二)第2章 登陸(七)第3章 重聚(二)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