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具規模(二)

首先由李強和趙星移陳述這次科研探險行動的情況。李強起身發言,將這十多天的一系列行動非常有條理的講述了一遍,並着重描述了怪獸老灰的情況,最後他拿出隊伍這一路測繪記錄的各種地圖文檔交給了委員會。隨後,趙星移又從科研的角度,細緻客觀的講述了一些重點內容,包括這一路的地質、地理、動植物分佈,以及採集到的各類標本情況等。

兩人發言完畢,其它委員紛紛對探險隊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謝,接下來,人們重點討論了本次科研探險活動的兩大成果……麪包果樹林和劍麻林,並很快達成一致意見,就是確定麪包果樹作爲當前階段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將盡快投入科研力量,對這種果樹作細緻的研究,以便爲將來的耕種管理和品種改良等工作做準備。而對劍麻林的發現,所有委員都表示出了欣喜,拋開劍麻其它方面的用途不說,單單就解決人們的衣着問題這一點,就值得下大力氣開發這資源,畢竟,十萬人整天靠着藤條樹葉遮體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會議決定,立即展開對劍麻的採集加工工作。

接下來,船長給李強和趙星移介紹了這十多天來,翡翠谷內的主要情況。首先是定居點的建設初步完成,形成了以十個居住小區爲基礎,基本包括了各種主要功能區的建築模式。其次,就是進行了翡翠谷行政區第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包括探險隊的五十六名人員後,翡翠谷的人口總數是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七人,其中男『性』四萬九千八百八十五人,女『性』五萬零一百一十二人,平均年齡二十九歲。科教文衛方面,已經形成了以楊致遠教授爲首的社會科學研究團體,專題研究當前翡翠谷行政區內人們的各種社會『性』問題,包括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分配原則,以及未來的貨幣制度等等;而衛琴女士則擔負起了行政區內教育和文化娛樂方面的工作,目前中小學的校舍已經建設完成,教師的選拔和教材的編撰工作正在進行,計劃在一個月後正式開學,讓所有適齡兒童都再次走入校園。至於文化娛樂,目前基本還都是人們自發『性』的,有組織的活動將在未來逐步開展;科研方面,齊孝儒教授已經組建起了一隻過百人的各學科科研隊伍,根據當前情況,一方面進行人們急需的科學研究活動,另一方面則負責指導人們利用科技知識進行生產活動。

介紹完了情況,委員們就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最終討論的話題集中到了最突出的兩個問題上:一是肉食品供應問題;另一個是金屬類資源缺乏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前者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必然會對人們的生活質量甚至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進而可能會引發社會問題;而後者則是當前人們生產和發展的最大瓶頸,沒有金屬製品,很多生產工具無法制造,也就同時導致了很多生產活動效率的低下甚至完全無法進行。

經過一番探討,會議雖然沒能對這兩個問題找到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法,但還是做出了決議:首先再組建兩隻狩獵隊,並根據趙星移他們科研探險隊帶回來的資料確定新的捕獵點同時擴大捕獵的範圍。三隻狩獵隊都由張燕總負責。與此同時,積極物『色』合適的動物品種並儘快展開人工馴養的研究工作。而對於金屬礦產,沒有其它的辦法,只能再進行更大範圍的勘探,所以決定科研探險隊在經過必要的休整後,儘快展開第二次的探索活動。

會議結束後,趙星移又到秋省身家坐了一會,陳瓊要求趙星移以後都到她家來吃飯,趙星移當然欣然同意。

回到自己的小竹樓中,天已經全黑了,趙星移站在窗前,靜靜的欣賞着夜『色』下家園。四周並不是很暗,銀『色』的月光播撒下來,給靜謐的山谷村寨鍍上了一層浪漫而夢幻的『色』彩。不少的竹樓中透出朦朧的光,應該是松明木的火光,這是一種含油量很大的木材,很耐燃,燃燒時會散發出一種很好聞的清香,人們都把這木材劈成細條用它來照明,那淡淡的橘黃『色』光芒讓一棟棟的竹樓顯的溫馨而寧靜。不遠處,同心湖畔的竹亭裡,迴廊上,幾對戀人依偎着,或細語,或漫步,輕輕『蕩』漾的同心湖倒映出他們幸福的身影。

趙星移久久的佇立窗前,看着眼前的美景,心神不知不覺中又已跨越萬里星空,去到那夢中的地方,去到了她的身邊……

夜很深了,那隻被趙星移叫做黃『毛』的小東西早已經蜷縮在枕頭邊睡的香甜,但趙星移卻始終沒有絲毫的睡意,無聊之下,便走出家門,在夜『色』中漫無目的的信步而行。

人們大多已經熟睡,輕輕的微風拂動枝葉,遠處的鳥叫,近處的蟲鳴,讓山谷村寨更顯靜謐。

轉過一棟竹樓,前面運動區場地上站立的一個高挑身影出現在眼前,仔細一看,卻是女護衛隊長張燕,她面朝明月,雙手在胸前擺出一個奇怪的手勢,靜靜的站立着。

趙星移不知道她在幹什麼,呆呆的看了一會,才猛然發覺自己這樣實在是很失禮,正準備悄悄離開,張燕卻已經發現了他。

“誰?深更半夜不睡覺,幹什麼呢?”

“沒什麼,睡不着隨便走走而已。”趙星移緩步上前,既然已經被看見,還是打個招呼比較好。

“哦,原來是你啊,偷偷『摸』『摸』的我還以爲是偷窺狂呢。”張燕說話總是這麼不留情面,剛纔趙星移正站在竹樓的陰影中,她並沒有認出。

趙星移略微有些尷尬,岔開話題問道:“你在做什麼呢?研究這裡的月亮嗎?”

“什麼呀,我在練功呢,真笨!”張燕白了趙星移一眼。

“練功?”

“是啊,練氣功,我們特戰隊員的必修科目。”張燕有些自豪的說道。

趙星移這才明白,他知道氣功是中國很古老的一種身體鍛鍊方法,據說很神奇,屬於生命科學範疇,不過似乎因爲很多基礎理論得不到證實,在學術界的影響並不大,趙星移也僅僅是聽說過而已。

“哎,對了,你是學生物的,你有沒有察覺到這個星球的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張燕又接着問道。

“這裡氣候溫暖『潮』溼,植被密佈,環境質量好的出奇,人們的身體自然也會變得更好,你沒發覺來到這個星球后生病的人非常少嗎。”趙星移回答道。

“哎呀我不是說這些,我是說,那種很特殊的影響,比如說身體出現類似特異功能一類的情況。”張燕有些着急,皺着眉頭說道。

趙星移心中一動,這個問題不也正是自己一直在疑『惑』的嗎。

“爲什麼這麼說?你感覺到什麼特殊的變化嗎?”趙星移不敢確定張燕說的是否就是自己所想,旁敲側擊的問道。

張燕微微想了想,擡頭看着月亮,緩緩說道:“按氣功的理論,練功就是採天地日月之精華,養自身浩然之氣。在地球上練功,往往一兩年體內才能出現微弱的氣感,這些內氣很緩慢的在丹田中匯聚增長,想要積累足夠的數量打通經脈往往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有些人則一輩子都做不到。但是在這裡,內氣的增長速度簡直快的驚人,尤其是晚上對着月亮練功,感覺這種銀『色』的月光就像是涼涼的水銀一般,絲絲縷縷的被吸入體內,就這麼十多天,我的小週天就已經衝破了命門關,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但是,當我白天對着太陽練功的時候,卻沒有這種情況出現,相反,還會產生一種很燥熱很難受的感覺。”

“你說,這是爲什麼?”張燕轉過身看着趙星移。

趙星移此時已經確定張燕的情況的確是與自己類似,只不過她吸收的是月光,而自己吸收的是日光,她是主動而自己是被動的而已。

想了想,趙星移便把也把自己的情況全都告訴了張燕,隨即又問道:“你們護衛隊中還有沒有其它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員?”

張燕道:“有,基本上每個人都感覺到內氣的積累速度快了很多,但是情況並不完全一樣,大多數人都僅僅是感覺練功的效果好很多而已,但有些就和咱們類似,對月光或日光很敏感,或者是同時對日月光敏感,還有的則是能夠快速吸納大地的或者是植物的精華,總之是各不相同。”

趙星移點點頭說道:“的確是這樣的,我也問過一些人,不過他們都沒練過氣功,感覺不那麼明顯,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出現了奇特的變化,比如說劉壯,他雖然沒有咱們這種吸納天地精華的情況,但他的力量的增長簡直駭人聽聞,他現在可以舉起兩百多公斤的重量。”停了一下,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趙星移問道:“張少校,那你有沒有問過李強少校和他們男護衛隊的情況?我之前問過他們,但他們什麼都不說。”

張燕撇了撇嘴:“哼!那個自以爲是的傢伙有沒有我不知道,不過男護衛隊的成員和我們差不多。還有,叫我張燕就行了!”

趙星移微笑着點了點頭,同時思索着張燕所說的一切。

“喂,你從生物學的角度,能不能解釋這些情況是怎麼回事?”張燕問道。

趙星移緩緩搖頭:“我已經想了很久了,完全沒有頭緒,這似乎已經超出了生物學本身的範疇……對了,你練氣功,能不能從氣功的理論中找出些答案?我發覺凡是你們練氣功的人,這種情況出現的比率大很多。”

張燕嘆了口氣,略微沮喪的說道:“我們教氣功的老師,從來都只是告訴該怎麼做而已,最多再講講基本的人體經絡『穴』位什麼的,我哪兒懂得什麼氣功原理啊。你說,我內力增長的這麼快,會不會走火入魔啊?”

趙星移並不懂得什麼叫走火入魔,微微笑了笑,說道:“其實不用擔心的,一切順其自然吧,至少目前爲止,這種異常狀況對咱們還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不是嗎?”

張燕點點頭:“也只能這樣了。好了,很晚了,我要回去了,還有,咱們身體上出現的這些情況暫時不要說出去,避免讓人們產生疑慮。”

趙星移答應了,張燕隨即轉身離去,看着她漸漸遠離的身影,趙星移又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第二天趙星移難得的沒事可幹,採集劍麻的隊伍正在組建中,準備中午出發,是由李強帶隊,不需要趙星移去。一大早楊蓉蓉就跑過來嚷着要去海邊游泳,不過趙星移準備把自己的竹樓收拾一下,就婉言推辭了,最後楊蓉蓉扯着劉壯和一幫年輕人一起走了。

趙星移去領取了一些竹子,借來石質工具,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做成了一張書桌和一把竹椅,並將它們擺放在屋內北面的窗子下方,旁邊就挨着牀,隨後又將屋裡屋外仔細修飾打掃了一番,竹樓更顯清幽潔淨。黃『毛』一直圍在他身邊,不時的跳上跳下,還會將沾到他頭上身上的竹枝碎屑給撿掉,儼然成了一隻活潑聽話的小寵物,趙星移對這隻靈『性』十足的小動物實在喜歡的不得了。

下午趙星移去參觀了一下科學院和規劃中的工業區。科學院位於山谷最北面,離學校不遠,由一棟大型的竹樓和幾棟小竹樓組成,大竹樓分隔成十多間寬敞的實驗室,每間門口都『插』着名牌,有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地質礦產實驗室、機械製品研製室、日用製品研製室、天文觀測室、地理與測繪工作室等等,基本涵蓋了當前人們最急需的各學科內容,周邊幾棟小竹樓則是社科類辦公室以及某些需要獨立的實驗室等。

趙星移在各個實驗室都轉了一圈,見地質礦產實驗室和物理、化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在齊孝儒教授的帶領下,對科研探險隊帶回來的各種礦物以及岩石標本進行鑑別、分類以及成分檢測等工作,目的是要從中找到人們當前最需要的各種化工原材料。實驗室內條件非常簡陋,不論是試驗儀器還是試驗『藥』劑都幾乎沒有,不過人們的工作熱情很高,專業知識也非常豐富,各種成果在一點一滴的產生着。

地理測繪工作室也在忙着對科研探險隊帶回來的測繪資料和測繪數據進行整理歸納,並規範的重新繪製已知地區各方面的地圖,有了這些圖,這片地區內人們的活動也就有了依據。

與其它實驗室緊張有序卻安安靜靜的情況不同,位於竹樓最邊上的機械製品研製室和日用製品研製室卻喧囂很多,“劈劈啪啪,哐哐噹噹”什麼聲音都有。這兩個研製室都很大,前者是負責各種機械設備的研製,如水輪、手推車,以及即將用到的紡車、織布機等;而後者則是負責諸如鍋碗瓢盆等日用或生產器皿的研製。在地球上,這些設備和物品都是大規模工業活動的產物,而在這裡,沒有電腦、沒有發動機、沒有車牀,甚至沒有金屬工具,人們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使用最簡陋的工具來從頭做起。這裡比其它實驗室更困難,更艱辛,因爲製造這些物品的知識絕大多數人早已不再具備,只能根據一些模糊的概念和想法進行『摸』索和試驗。唯一慶幸的是,居然找到了幾個中國傳統工藝研究院的人,以他們爲首,再加上一些還或多或少保留着些傳統手藝的民間人事,人們艱難的推進着這裡的研究。

工業區位於翡翠谷外兩公里多,紐帶河下游的一處平地上,目前這裡已經建成了屠宰廠和食品加工廠……其實也就是搭起的幾座大竹棚和一些必要的設施而已,雖然暫時條件簡陋,但這裡也已經肩負起了翡翠谷的肉食品和麪粉、蔬菜等的粗加工工作。

還有幾個廠房也正在興建中,包括造紙廠、玻璃製品廠以及石灰廠等。由於翡翠谷附近沒有發現適合燒製陶器和瓷器的土壤,所以人們現在用的器皿還都是竹或木製的,不過海灘上純淨的細沙,卻是製造玻璃的理想原材料,再加上製造玻璃所需的石灰和碳酸鈉等材料都很容易得到的,所以建設這個廠便順理成章,目前正在修建爐窯,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除了這裡,其它地方也還有一些生產設施,例如海邊的食鹽生產廠,以及周邊的幾處礦物開採場地等。

在各種生產活動逐步展開的同時,環境保護工作也從一開始就被列爲了關鍵『性』目標,人們不會忘記地球上的深刻教訓,所以不論是定居點的建設還是這些工廠的生產活動,都首先考慮了環保的需要。對於這裡的工廠,雖然人們暫時還不具有完全消除污染的手段和能力,但也儘可能的減少污染的程度,並預留下將來的改進餘地,好在目前的生產規模都比較小,還不至於對附近的環境造成什麼影響。

人們剛剛定居下來,需要做的工作千頭萬緒,不過人們的熱情是高漲的,對未來的希望也是美好的,望着熱火朝天的工地,望着工地上忙碌的人們,趙星移的心中也充滿了激情。

近五千人的劍麻採集隊第二天中午才滿載而歸,收穫回來的劍麻小山一般堆集在離工業區不遠處的倉庫區內,等待着進一步的加工。

正如估計的那樣,這次大規模的採集,怪獸老灰同樣對人們表示出了溫和與友善,不但沒出現過阻礙人們的情況,甚至有時還心血來『潮』幫着人們咬斷幾棵劍麻。在經過最初的驚恐遲疑後,逐漸適應了的人們也都非常喜歡這個憨厚老實的大怪物,很多人在它山一般的身上爬上爬下嬉鬧,它也毫不介意。

這一次採集回來的劍麻數量距離需求還遠遠不夠,隨後將會組織一隻千人左右的隊伍進行持續的採集,那片劍麻林非常大,足夠滿足翡翠谷的日常需要。因爲後續的加工需要不少時間,並且織布機等器械的研製也還未完成,所以人們想穿上麻布衣服,還需要再等等才行。

[Q-Q]

第4章 神樹村(三)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10章 鐵礦谷獵殺(一)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5章 黑沼澤(四)第3章 遷徙(四)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2章 登陸(一)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二)第3章 迷航(一)第4章 神樹村(三)第14章 陳伯(一)第3章 遷徙(三)第7章 能源第3章 遷徙(一)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3章 迷航(二)第2章 登陸(三)第3章 遷徙(六)第3章 遷徙(四)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2章 登陸(四)第15章 驚變(一)第12章 鍊鋼第1章 新世界(一)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四)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2章 救援(三)第3章 迷航(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5章 冰雪世界(八)第10章 鐵礦谷獵殺(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6章 交流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5章 黑沼澤(一)第3章 遷徙(七)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4章 神樹村(三)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3章 遷徙(七)第15章 驚變(一)第15章 驚變(一)第4章 歸來第2章 救援(四)第3章 遷徙(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章 無盡之海(一)第4章 神樹村(一)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16章 變革(一)第1章 無盡之海(五)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6章 變革(二)第2章 救援(三)第2章 發現之旅(四)第4章 神樹村(三)第2章 發現之旅(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5章 黑沼澤(七)第5章 冰雪世界(八)第5章 冰雪世界(五)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五)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13章 偏差(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二)第16章 變革(二)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11章 新的開始第12章 鍊鋼第14章 陳伯(二)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5章 黑沼澤(二)第4章 神樹村(五)第16章 變革(二)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2章 登陸(一)第5章 黑沼澤(八)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3章 遷徙(五)第2章 登陸(四)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2章 登陸(八)第9章 小意外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15章 驚變(一)第3章 遷徙(三)第3章 迷航(一)第13章 偏差(一)
第4章 神樹村(三)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10章 鐵礦谷獵殺(一)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5章 黑沼澤(四)第3章 遷徙(四)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2章 登陸(一)第18章 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二)第3章 迷航(一)第4章 神樹村(三)第14章 陳伯(一)第3章 遷徙(三)第7章 能源第3章 遷徙(一)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3章 迷航(二)第2章 登陸(三)第3章 遷徙(六)第3章 遷徙(四)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2章 登陸(四)第15章 驚變(一)第12章 鍊鋼第1章 新世界(一)第12章 新華東區見聞(四)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2章 救援(三)第3章 迷航(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5章 冰雪世界(八)第10章 鐵礦谷獵殺(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6章 交流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5章 黑沼澤(一)第3章 遷徙(七)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4章 神樹村(三)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3章 遷徙(七)第15章 驚變(一)第15章 驚變(一)第4章 歸來第2章 救援(四)第3章 遷徙(一)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章 無盡之海(一)第4章 神樹村(一)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16章 變革(一)第1章 無盡之海(五)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16章 變革(二)第2章 救援(三)第2章 發現之旅(四)第4章 神樹村(三)第2章 發現之旅(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5章 黑沼澤(七)第5章 冰雪世界(八)第5章 冰雪世界(五)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五)第6章 初具規模(一)第13章 偏差(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二)第16章 變革(二)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11章 新的開始第12章 鍊鋼第14章 陳伯(二)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5章 黑沼澤(二)第4章 神樹村(五)第16章 變革(二)第2章 發現之旅(三)第2章 登陸(一)第5章 黑沼澤(八)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3章 遷徙(五)第2章 登陸(四)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2章 登陸(八)第9章 小意外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15章 驚變(一)第3章 遷徙(三)第3章 迷航(一)第13章 偏差(一)